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34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态的维持教学案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4433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34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态的维持教学案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34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态的维持教学案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34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态的维持教学案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34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态的维持教学案苏教版考纲要求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点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重要程度:1类型类型含义传递形式实例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热、电、磁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物理过程萤火虫的闪光、植物五颜六色的花化学信息以代谢产物等化学物质传递的信息信息素昆虫的性外激素、狗利用其小便记路行为信息以生物的表现或动作传递的信息植物或动物的异常表现及行为鸟类等的报警行为、昆虫的舞蹈、鸟类的求偶行为营养信息以食物或养分传递的信息食物或养分草的数量昆虫的数量2 作用(1)生物能根据环境信息的不断变化,调整自身的生活和行为。(2)信息传递强化了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1 观察信息传递的模型,回答相关问题(1)信息传递的范围: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2)信息传递的方向:信息传递通常为双向传递。2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的区别与联系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循环流动、反复利用往往是双向的范围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圈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多种地位生态系统的动力生态系统的基础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联系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形成统一整体易错警示与信息传递有关的4个注意事项(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因传播途径的不同而不同。如孔雀开屏,如果通过行为传递信息给对方,则属于行为信息;如果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信息给对方,则属于物理信息。(2)鸟类或其他动物报警,若通过声音(尖叫),则属于物理信息;若通过特殊的动作(突然飞起),则属于行为信息。(3)涉及声音、颜色、植物形状、磁力、温度、湿度这些信号,通过动物感觉器官皮肤、耳朵、眼或植物光敏色素、叶、芽等感觉上述信息,则判断为物理信息。(4)若涉及化学物质挥发性这一特点,则判断为化学信息。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昆虫,可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D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些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既可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来源于生物,A错误。2 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A物理信息;行为信息;行为信息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D物理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答案B解析光属于物理信息,翅膀的扇动属于行为信息,而分泌的化合物属于化学信息。3 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的是()A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量B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以达到早熟、高产C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D农场中生物间的化学信息传递沿食物链逐级进行答案D解析A、B选项的描述为物理信息,C选项的描述为化学信息。营养信息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化学信息也可以在同种生物之间传递。4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C甲、乙种间关系的调节还需要信息传递的作用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答案A解析由图中的箭头可知,甲是生产者,丁是分解者,乙、丙是消费者,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过量地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而不是分解者的呼吸增加造成的;物质是循环的,因此图示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可以来自生物细胞的呼吸,也可以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考点二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重要程度:1概念:生态系统对环境的干扰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2产生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种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的能力。3决定因素: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能力取决于其中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4特点:生态系统的稳态是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5维持的机制:负反馈调节。1生态系统稳态的具体表现(1)由下面的图示可得出生态系统在结构上相对稳定。(2)生物群落的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平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可得出生态系统在功能上相对稳定。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1)完善调节实例河流森林(2)由以上图示看出:生态系统的稳态维持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易错警示与生态系统稳态有关的4个易错点(1)生态系统的稳态主要与生物种类有关,还要考虑生物的个体数量。(2)生态系统的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3)负反馈调节并非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而是使最初发生的那种变化向相反方向发展,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1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为维持稳态而进行的反馈调节()A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控B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C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控D群落的演替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为维持自身稳态而进行的反馈调节可表现为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控、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以及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控等。2 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A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_和_。(2)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_;该生态系统的_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3)图B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这种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_。该结果产生的原因是_。(4)图A和图B这两种反馈调节是否相同?为什么?_。答案(1)分解者非生物成分(2)乙甲丙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加速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稳态生物种类减少,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降低(4)不相同。图A是负反馈调节,图B是正反馈调节解析图A表示出了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由于湖泊受到污染,使物种的数量和种类减少,导致其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降低,加速了生态系统的破坏。从图A中可以看出,乙增多后甲增多,而甲增多又导致乙减少,最终使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属于负反馈调节。图B中生态系统逐渐远离平衡,属于正反馈调节。巧辨反馈调节的种类比较项目正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调节方式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结果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有利于生态系统维持稳态实例分析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2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3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稳态,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4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就越强。高考模拟提能训练高考题组1 (xx海南卷,22)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地区()A灰椋鸟种内斗争必然减弱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该项措施会使树种减少,灰椋鸟种群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且大量捕食害虫将导致农林害虫大量减少,从而使该地区的物种数量减少,食物链和食物网简单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下降。2 (xx广东卷,5)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答案A解析由于鲈鱼处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所以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A正确;土著鱼和鲈鱼为捕食关系,由于鲈鱼无天敌,处于优势,B错误;鲈鱼引入会导致土著鱼先减后增,间接导致浮游动物先增加后减少,C错误;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浮游植物的变化为先减少后增加,D错误。模拟题组3 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会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B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C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答案C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够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4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D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答案A解析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不完全相同,如生产者与消费者,A项错误。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动力,B项正确。5 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产失收。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后的小蜂钻出卵壳,再次找到椿象重复上述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平腹小蜂可从椿象的卵液中获取能量B荔枝椿象在生态系统中属于二级消费者C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D平腹小蜂可以减少荔枝椿象对荔枝的伤害答案B解析荔枝椿象以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为食,在生态系统中属于一级消费者,B错误。平腹小蜂幼虫寄生在荔枝椿象卵内,属于二级消费者,二者之间存在反馈调节。6如图为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丙种群在A、B、C、D、E五点中,A点年龄结构为_。(2)图中的食物链为_。(3)图中曲线变化的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答案(1)衰退型(2)乙丙甲(3)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1 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A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C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D播放结群信号录音招引鸟类答案C解析A、D项属于利用物理信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B项属于利用化学信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A信息传递只发生于同种生物个体之间B“花香引蝶”属于物理信息的传递C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D物理信息只能来自无机环境答案C解析花的香味是从花中扩散出来的化学物质引起的,属于化学信息,上述信息的传递发生于植物和蝴蝶之间,因此A、B均错误。物理信息可以来自无机环境,也可以来自生物,故D错误。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3 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A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B当日照达到一定时长时植物才能够开花C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D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答案B解析B项体现的是生态因子光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4 一个生态养殖大棚里,水底养着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蔬菜,水面上方黄瓜藤枝蔓茂盛。漂浮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来自螃蟹的排泄物,大棚里同时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起驱虫作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只需输入太阳光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态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和黄瓜也可以作为分解者D该生态系统中螃蟹、漂浮蔬菜、黄瓜构成了生物群落答案B解析该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人的作用很关键(灌溉、施肥、除草等),不是只需输入光能即可维持稳定,A错误;螃蟹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先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盐,才能为蔬菜和黄瓜提供养分,C错误;群落是指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而不是只包含螃蟹、漂浮蔬菜和黄瓜,D错误;辣椒的驱虫作用显然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传递实现的,B正确。5 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答案A解析蟑螂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光照是物理信息,不是行为信息,说明物理信息影响蟑螂的生命活动;题干中的内容不能说明B、D两项内容。6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以下方法错误的是()A对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及其比例要有严格的要求,生态缸可制作成封闭型B生态缸中放置的生物必须具有较强的生活力,放置生物的数量要合适C为了使生态缸内的沙土保持干燥,应将生态缸放置在直射光下D生态缸制作完毕后,应该贴上标签,写明制作者的姓名与制作日期答案C解析直射光下,生态缸中的水温升高,会导致生物死亡。7 有些人工林面积大,构成的树种单一,树木年龄和高度比较接近,树冠密集,这种森林被称为“绿色沙漠”。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B密集的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林下缺乏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群落结构简单C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短,生态系统的稳态容易维持D生物多样性水平低,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控制,易爆发虫害答案C解析人工林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A正确;人工林密集的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林下缺乏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群落结构简单,B正确;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短,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差,生态系统的稳态不容易维持,C错误;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水平低,易爆发虫害,D正确。8 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答案C解析受到干扰后,种群数量波动范围小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强。9 如图为一个密闭生态缸处于良性状态的碳循环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行为信息在无机环境和异养生物之间可进行单向或双向传递B三种生物的成分自左向右依次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生态缸需要放置在一个有适宜散射光的位置才能正常运转D可通过观察自养生物等成分的生活状况来判断生态缸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答案A解析行为信息只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生态缸需要有能量的输入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转,因此需要适宜的光照,但不能放在直射光的环境中;若自养生物等成分能正常生活,说明生态缸处于稳定状态。10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数量或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B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C由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答案C解析由图甲可知,C点以后随载畜量的增加,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将低于未载畜时生产者的净生产量,A正确;载畜量在AC之间时生产者的净生产量都不低于未载畜时生产者的净生产量,B正确;图乙中,F点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当,故F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C错误;F点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当,种群达到最大数量,D正确。11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答案B解析一个过程的结果反过来作用于这个过程,称反馈调节。如果是使这个过程加强,就叫正反馈调节;如果是使这个过程减弱,就叫负反馈调节。池塘早期,藻类的增多(过程),导致水蚤增多(结果),结果藻类减少(减弱),故属于负反馈调节;池塘后期,水体污染(过程),导致大量水蚤死亡(结果),从而使水体进一步污染(加强),故属于正反馈调节。12如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和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D旅鼠的天敌、植物和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数量增加,旅鼠和旅鼠的天敌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可推知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A项正确;分析已知条件,此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可知这些生物的数量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均围绕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B项正确;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受食物及天敌数量的影响,C项正确;旅鼠的天敌增多,使旅鼠数量减少,又影响其天敌数量并导致天敌数量减少,这种负反馈调节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D项错误。13阅读下面两段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3 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蚕蛾所释放的性引诱剂的量不到0.01 mg,但雄蚕蛾却仍可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蚕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蚕蛾虽然看得见,但却无动于衷。材料二在防治害虫上,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效果显著。其具体做法是: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不适应或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1)材料一说明使雄蚕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_信息,而不是_信息,不是由视觉引起的。(2)材料一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什么作用?_。(3)微量的性引诱剂就可引起同种雄蚕蛾的反应,这说明性引诱剂具有_性_性。(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迷向法”并不能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通过_,从而使害虫种群的_率下降,降低对作物的危害。答案(1)化学物理(2)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繁衍(3)高效专一(4)干扰雌雄虫的正常交尾出生解析(1)昆虫的性引诱剂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材料一中,由于玻璃瓶的阻挡,阻碍了性引诱剂的传播和接收,但并没有阻挡视线,结果雄蚕蛾没有反应,说明性引诱剂属于化学信息,不是由视觉引起的。(2)信息传递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及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材料一中,性引诱剂有利于雌雄蚕蛾的正常交尾和繁衍。(3)微量的性引诱剂就可引起同种雄蚕蛾的反应,可知性引诱剂具有高效性;只能引起同种雄蚕蛾的反应,说明性引诱剂具有专一性。(4)“迷向法”能干扰雌雄虫的正常交尾,从而降低害虫的出生率,这将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从而降低其对作物的危害。14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1)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_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_所固定的太阳能。(2)为增加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期后,水面长满了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_,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_。此时该水池中食物链只剩下2条,请画出由这2条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3)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乙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池中绿藻爆发,其他4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_。不久,绿藻也大量死亡,水体发臭。导致水体发臭的生物因子是_。答案(1)5绿藻和水草(2)阳光绿藻(或食物)如图所示(3)O2分解者(或微生物)解析(1)由图示可知: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有:水草鲫鱼,水草螺蛳鲫鱼,绿藻螺蛳鲫鱼,绿藻轮虫鲫鱼,绿藻鲫鱼,共5条。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是生产者(即绿藻和水草)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2)池中引入的浮萍与水草、绿藻是竞争关系,当浮萍大量繁殖后,水草、绿藻就会因缺少阳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大量死亡,轮虫因缺少食物而死亡。此时,生态系统中只有两条食物链,即浮萍螺蛳鲫鱼,浮萍鲫鱼。(3)乙池中加入较多有机肥后,引起藻类大量繁殖,微生物有了丰富的食物而大量繁殖,消耗了水中大量的氧气,使水生动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同时,大量微生物繁殖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不彻底的氧化产物而使水体发臭。15下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其功能的恢复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有_条食物链,鹰位于第_营养级。(2)若某种原因导致蛇全部死亡,而狐的数目不变,则环境容纳鹰的数目会_,原因是_。(3)若调查该生态系统某区域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若用取样器取样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物种丰富度的研究,采集到的所有小动物_(填“能”或“不能”)构成土壤中的一个群落。(4)图2中的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来状态所需的时间。y越大,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越_(填“强”或“弱”)。答案(1)5三、四(2)增多鹰由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变成了单纯的第三营养级,食物链缩短,减少了能量的损耗(3)标记重捕法不能(4)弱解析(1)由图1可知,此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鹰处在第三、四营养级。(2)由图可知,鹰、狐、蛇都捕食鼠,同时鹰捕食蛇和鼠,当蛇全部死亡而狐的数目不变时,鹰由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变成了单纯的第三营养级,食物链缩短,减少了能量的损耗,鹰获得的能量增加,因此其环境容纳量增大。(4)由图2可知,y表示外来干扰使生态系统的功能偏离正常波动范围的大小,y值越大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越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