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2)学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3229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2)学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2)学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2)学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2)学案(必修1)【学习目标】 1.说出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 2.判断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说出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学重难点】 1.判断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说出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外力作用主要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小组探究一】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及其实践意义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褶皱的形成一般受到水平方向什么力的作用?_(挤压/张裂)。(2)从形态上看,背斜和向斜有何不同?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背斜和向斜有何不同?(3)“背斜成谷”主要是受到哪种外力作用的影响?若材料一图中所示地区有石油分布,应从哪种构造中寻找石油?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采石场则选择在背斜顶部,为什么?【反思归纳】备注:归纳用红色笔,问题用蓝色笔【课堂检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C处地质构造是_。(2) 从地形上看,C处是_,形成原因是_ ;D处是_,形成原因是 。 (3)C、D两处找油气应在_处;找地下水应在_处。(4)A、B、C、D四处,不宜建地下隧道的是_处,原因是_。【自主学习】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判断下列各图对应的外力作用。 _ _ _ _ _ _【归纳问题】备注:归纳用红色笔,问题用蓝色笔【课前检测】2形成我国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搬运作用 B风化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3我国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4下列地貌中,与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黄土高原的沟壑 B山前洪积扇 C长江三峡 D沙丘右图为桂林山水水墨景观图,在该区域岩层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读图,回答5-6题。5. 形成该区域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海底火山喷发 B流水侵蚀 C海洋沉积 D变质作用6. 与图中景观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A气候 B风力 C冰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