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电大《水土保持技术》复习资料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4019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电大《水土保持技术》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电大《水土保持技术》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电大《水土保持技术》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小抄电大水土保持技术复习资料一、概念纯林:通常把由一种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纯林。封沙育林育草: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原有植被遭到破坏或有条件生长植被的地段,实行一定的保护措施(设置围栏),建立必要的保护组织,把一定面积的地段封禁起来,严禁人畜破坏,给植物以繁衍生息的时间,逐步恢复天然植被,即为封沙育林育草荒漠化:荒漠化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区、半干旱区及干旱亚湿润区的土地退化。荒漠化防治:是指在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干旱亚湿润区,采取生物、工程、农业以及管理的综合措施体系,预防、治理土地退化的生态建设事业。荒漠化防治工程:荒漠化防治工程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干旱亚湿润区,为治理和预防土地荒漠化所采取的各种工程的、生物的、农业的和综合的技术措施与手段。荒漠化监测:荒漠化监测是指人类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对荒漠化土地进行定期监视检测的工作。荒漠化评价:荒漠化评价就是对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和干旱亚湿润区的退化土地进行类型的划分与程度的分等定级,或者是从退化的角度对荒漠化土地进行质与量的界定。混播:指两种作物均匀的撒播,或混播在同一播种行内,或在同一播种行内进行间隔播种。集雨节水灌溉工程:是指对降雨进行收集、汇流、存储、以供生活用水或进行节水灌溉的一整套系统。间作:两种作物同时在一块地上间隔种植的一种栽培方法。可蚀性:可蚀性是指土壤对侵蚀的易损性或敏感性,它是土壤的自然性质与土壤经营二者的函数,即土壤的质地、结构、地表植被、坡度等。立地:按影响森林形成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的异同所区分的有林地和宜林地地段称为立地。立地评价:立地质量评价亦称立地评价,是指对立地质量或生产力高低所进行的分析、判断,并按其生产力高低进行分级。立地条件类型:是指具有相同植物生长环境条件即立地性质的地段的群体,即这些立地具有大致相同的作用于植物生长的外界因子。轮作:是指在一定的周期之内(一般是 1 年、2 年或几年),两种以上的农作物,本着持续增产和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按照一定次序,一轮一轮倒种的农业栽培措施。面蚀:面蚀是指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坡面表层土粒的一种侵蚀现象。农林复合:是指在同一土地利用单元中,将木本植物与农作物或养殖等多种成分同时结合或交替生产,使土地生产力和生态环境均得以持续提高的一种土地利用技术。侵蚀力:侵蚀力是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它是降雨物理特征的函数。人工植物固沙是通过人工造林种草等手段,达到防治沙漠,稳定绿洲,提高沙区环境质量和生产潜力的一种技术措施,它是沙漠治理最有效的途径。容许土壤流失量:指在维持土地高生产力水平的前提下,最大的土壤侵蚀速率,或与岩石的化学风化成土率保持平衡的侵蚀速度。简称为维持土地持续高生产力的最大侵蚀量。适地适树: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树种规划主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兼顾防护和群众的需要来选择树种。水力拉沙: 是以水为动力,按照需要使沙子进行输移,消除沙害,以改造利用沙漠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运用水土流失的基本规律,以水力为动力,定向控制蚀积搬运,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水土保持:是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水土保持管理:预防和制止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组织管理工作。水土保持技术:主要包括了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农业耕作技术和化学防治技术等,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水土保持效益:指在水土流失地区通过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及其他再生自然资源所获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总称。指的是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将降水、地面径流和土壤保持在某一限定地段,变害为利而取得的效益。最新小抄水土保持蓄水保土效益:指的是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将降水、地面径流和土壤保持在某一限定地段,变害为利而取得的效益。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营力以及不合理人为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地表土壤的侵蚀和水的损失。套种:在同一块地上,不同时间播种两种以上的不同作物,当前作物未成熟收获时,就把后作物播种在前作物的行间。土地退化:由于使用土地或由于一种营力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干旱亚湿润区雨育耕地、水浇地和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及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的下降或丧失。土壤的抗冲性:是指土壤抵抗流水和风等侵蚀力的机械破坏作用的能力。土壤的抗蚀性:指土壤抵抗径流对其分散和悬浮的能力。土壤侵蚀:是土壤及其母质和其它地面组成物质,在水力、风力、冻融及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的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过程。土壤侵蚀模数:单位面积上每年侵蚀土壤的平均重量,称为土壤侵蚀模数。土壤侵蚀强度:土壤侵蚀强度是定量地表示和衡量某区域土壤侵蚀数量的多少和侵蚀的强烈程度。外来树种:所谓外来树种,是指本地区没有天然分布,而由外地区引进的树种。乡土树种:所谓“乡土树种”,就是指本地区原有天然分布的树种。斜坡固定工程:斜坡固定工程是为了防止非稳定自然边坡或滑坡危险地段岩土体下滑,保证斜坡稳定而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幼林抚育:指造林后到郁闭以前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措施。鱼鳞坑:鱼鳞坑是一种水土保持造林整地方法,在较陡的梁峁坡面和支离破碎的沟坡上沿等高线自上而下的挖半圆型或月牙型土坑,呈品字形排列,形如鱼鳞,故称鱼鳞坑。水力侵蚀:由于大气降水及所形成的径流引起的侵蚀过程和一系列土壤侵蚀形式,称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重力侵蚀是一种以重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的形式。冻融侵蚀:当温度在 0上下变化时,对土体所造成的机械破坏作用,为冻融侵蚀。混合侵蚀:混合侵蚀系指在水流冲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特殊侵蚀形式,在生产上常称混合侵蚀为泥石流。风力侵蚀:风力侵蚀系指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简称风蚀。二、填空按形成主导因素来划分,我国的荒漠化可以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盐渍荒漠化)等类型。常用的斜坡固定工程有挡墙、(抗滑桩)、排水工程、(排水工程)(削坡反压填土)(滑动带加固工程)等。根据土壤侵蚀形成的力源,可将其营力划分为(内营力)和(外营力)两种类型。工程治沙技术有(机械沙障固沙)、化学固沙、(风力固沙)、水力治沙等方法。混交林中的树种,依其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3 类。集雨节水灌溉工程一般由(集雨系统),输水系统,(蓄水系统)和用水系统组成。水土保持播种造林的播种方法可分为(撒播)、条播、(穴播)和块播等 4 种。水土保持管理是指(预防)和(制止)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组织管理工作。水土保持规划按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区域性水土保持规划)和(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两种类型。水土保持技术主要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农业耕作技术)和化学防治技术等。水土保持农艺措施包括(水土耕作措施)、水土保持栽培措施、(水土保持栽培措施)、农林复合经营措施等。水土保持效益分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大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陆地表层的(水 )和(土)。水土保持造林整地的局部整地有梯田整地、(带状整地)、(块状整地)等 3 种方法。水土流失“三区”划分将我国水土流失地区划分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三个部分。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现状调查主要包括(水土流失现状调查)、(水土流失危害调查)、水土保持现状调查、水土流失调查制图等 4 方面。影响土壤水力侵蚀的自然因素包括了气候、地质、地形(土壤)和(植被)等。三、简答题最新小抄荒漠化防治工程主要包括哪些措施?答:荒漠化防治工程主要包括营造的各种类型防护林体系,设立的自然保护区,进行的草场植被的人工播种及复壮更新措施、集约型生态农牧业的建设,以及为防治风蚀所设置的机械沙障、实施的化学与力学固沙工程等;为防治水土流失所修建的各种拦沙、蓄水、防洪护岸工程和田间工程等,为治理土壤盐渍化所建立的排水工程和冲洗改良措施、灌溉淋盐措施、农业耕作措施等。简述风力治沙的概念及特点。答:风力治沙是以风的动力为基础,人为地干扰控制风沙的蚀积搬运,因势利导,变害为利的一种治沙方法。从风沙运动规律来看,风力治沙是指应用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各种措施、降低粗糙度,使风力变强,减少水量,使风沙流饱和,造成沙粒走动或地表风蚀的一种治沙方法。风力治沙的基本措施是以输为主,并兼有固,若固输结合,则效果更佳。简述封山育林的抚育管理措施。答:结合封禁,在残林、巯林中进行育苗补植,平茬复壮,择优优育,促进林木生长,加快植被恢复。(2)定期检查树木生长情况,加强病虫害防治。(3)在不影响林木生长和水土保持前提下,利用林间空地,种植饲草、药材,培养食用菌类,保护野生动物,发展多种经营。(4)建立封山育林技术档案。险记载有关基本情况外,着重记载封育效果、植被演替,林木生长、野生动物繁衍变化等情况。简述坡面水土保持工程的作用。答:坡面水土保持工程的作用在于改变小地形的方法防止坡地水土流失,将雨水及融雪水就地拦蓄,使其渗入农地、草地或林地,减少或防止形成面径流,增加农作物、牧草以及林木可利用的土壤水分。同时,将未能就地拦蓄的坡地径流引入小型蓄水工程。在有发生重力侵蚀危险的坡地上,可以修筑排水工程或支撑建筑物防止滑坡。简述区域性水土保持规划的概念及任务。答:区域性规划是以省、地、县为单元进行的水土保持规划。其基本任务是,在综合考察的基础上,按照水土保持区划,划分出若干不同的水土流失类型区,根据各个类型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及发展的要求,分别确定一定时期内当地的生产发展方向、治理措施布局、治理目标、治理进度和治理效益,确定各区的主要建设项目,提出分期实施意见。简述山沟治理工程的目的。答:山沟治理工程的目的在于防止沟头前进、沟床下切、沟岸扩张,减缓沟床纵坡、调节山洪洪峰流量,减少山洪或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含量,使山洪安全排泄,对沟口冲积锥不造成灾害。简述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答:适地适树的两条主要途径是选择(包括选地适树和选树适地)和改造(包括改地适树和改树适地)。简述水土保持措施调查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答:开展水土保持措施调查是要查清这些措施实施和保存的面积、分布状况,及各项工程的数量和质量、林草的生长及管理状况。调查的方法通常是与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下垫面因素和水土流失调查相结合,现场勘察,逐块进行,同时勾绘草图,检验质量,作详细记录,最后在室内进行图面量测、清绘整理、分析统计,得出各措施实施数量(含面积)、保存数量(含面积)、质量状况(含林草覆盖度)及分布状况。简述水土保持管理的概念和主要内容。答:水土保持管理是预防和制止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组织管理工作。水土保持管理的主要内容: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组织编制水土保持规划、管理水土保持治理项目、水土保持建设成果的管护、对水土流失进行动态监测。简述水土保持规划的主要方法。答: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内容丰富而广泛,在不同的类型区,规划的内容,项目也有所侧重。水土保持规划的主要方法有四种:(1)专业技术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相结合。(2)全面普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3)单项分析与综合研究相结合。(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研究相结合。简述水土保持种草技术的适用条件及主要技术。答:采取人工种草措施保持水土的适用条件和区域:在有水土流失的荒山、荒坡、荒沟、荒滩,没有林草覆盖的河岸、堤岸、坝坡、退耕的陡坡地,以及由于过渡放牧引起退化的天然牧场上采取人工种草的措施保持水土。水土保持种草技术的主要技术环节:适宜草种的选择、整地技术、播前种子处理、播种技术、间作与混作技术、田间管理技术、收割与留种等。简述小型蓄排引水工程的作用和常见类型。答:小型蓄水用水工程的作用在于将坡地径流及地下潜流拦蓄起来,减少水土流失危害,灌溉农田,提高作物产量。其工程类型包括小型蓄水排水工程、小水库、蓄水塘坝、淤滩造田、引洪漫地、引水上山等。沙地造林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答:沙地造林的方法有前挡后拉造林法、撵沙腾地造林法、背风坡高杆造林、钻孔深植造林技术、大苗深栽与长插条深插、抗旱造林、两行一带造林法、沙地杨树嫁接更新法、沙地乔木萌蘖苗更新法、沙地乔木根蘖苗更新法、沙地樟子松林等。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概念及意义。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是指以保土、保水、保肥为主要目的提高农业生产的耕作措施。广义上讲,整个农业技术改良措施,特别是旱地农业技术措施均属此类;从狭义上讲,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是专门用来防治水土流失的独特的耕作措施,即习惯上的水土保持耕作法。农田的翻耕除了能翻埋肥料、清除杂草、清洁田面、减少病虫害等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蓄集天然降水,抑制径流产生,并为作物发芽生长提供良好的湿润环境,因此,合理使用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能够起到良好的生态与经济效果。水土保持农艺措施中土壤培肥的关键问题是什么?答:土壤培肥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解决以下 3 个问题最为重要。(1)增加有机质的还田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当地气候生产潜力所应有的水平,是土壤培肥的核心问题之一。(2)固定大气中的氮素。目前,通过施用化肥直接增加土壤库的有效成分,可以达到增加产量并不断扩大氮循环的效果,但通过生物固定大气中的氮还应加强。(3)合理施用磷肥。土壤磷素的主要来源只有最新小抄靠有机质还田和施用磷化肥以及设法通过加强土壤生物作用使土壤中固有不溶性磷化物矿化。必须通过不同来源(磷化肥、骨粉、人畜粪便和其他有机质等)补充磷的供应,扩大土壤磷循环。这对水土流失区低有机质含量及贫磷的封龙为重要。另外,在增施氮肥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磷肥的补充和合理施用。斜坡固定工程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1)斜坡固定工程应根据非稳定边坡的高度、坡度、岩层构造、岩土力学性质、坡脚环境、行业防护要求等,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2)不同的护坡工程,防护功能不同,造价相差很大,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做到既符合实际,又经济合理。(3)稳定性分析是护坡工程设计的最关键的问题,大型护坡工程应进行必要勘探和试验,并采用多种分析方法比较论证,务求稳定,技术合理。(4)斜坡固定工程应满足防护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植物恢复和重建,特别是草灌植物的应用,尽力把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很好地结合起来。植物是如何起到固沙作用的?答:植物通过以下几方面起到固沙作用,植物以其茂密的枝叶和聚积枯落物庇护表层沙粒,避免风的直接作用,同时植物作为沙地上一种具有可塑性结构的障碍物,使地面粗糙度增大,大大降低近地层风速,植物可加速土壤形成过程,提高粘结力,根系也起到固结沙粒作用,植物还能促进地表形成“结皮”,从而提高临界风速值,增强了抗风蚀能力,起到固沙作用。四、问答题农林复合系统物种搭配设计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答:选择合适的系统组分是农林复合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应考虑的因素有:(1)要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应,以乡土种为主(2)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总体生产力(3)要有抗旱性强、根系深、固土能力强的树种(4)能够提高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稳定农业生产;(5)要有薪炭林树种;(6)易繁殖、易成活、易管理;(7)尽量少用种间竞争强的物种,尽量多用有共生互利的物种;(8)乔木树种的树冠结构尽量有利于光能的透过;(9)树种的搭配要有利于提高物质利用率和能量转化率;(10)避免选用有共同病虫害的物种。水土保持林营造过程中不同栽培地区树种的选择原则有哪些?答:(1)乡土树种的选用。这些土生土长的树种,由于长期适应分布地区气候、土壤条件,所以在当地生长发育良好。选择这些树种进行造林,不仅种源丰富,有利实现品种区域栽培,而且能充分发挥树种的优良特性,确保产品质量。(2)外业树种和优良品种的选用。在本地没有适当的树种(品种)或外地有更好的优良树种(品种)时,可按引种程序和要求,认真比较引进地区和原产地区的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只有当自然条件基本相似进,才能引进造林。(3)立地条件与树种的选择。确定造林树种时,必须通过分析比较,把立地技术优势相对较好的地块优先留给经济价值高或对立地条件要求较为严格的树种,把立地条件较差的立地条件类型留给知识性强,经济价值相对较低的树种。水土保持树种应具备哪些条件?答:根系发达,抗拉力强,能网络固持土壤;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抗旱、耐瘠薄或耐水湿性能和一定的抗病、抗虫及抗鼠害等能力;适宜密植或分枝多、落叶丰富且易于分解,可以迅速郁闭或较快形成松软的枯枝落叶层;生长迅速、收益早,丰产、稳产性强,产品质量好,经济价值高;具有一定的经营传统、成熟的栽培经验和技术;产品易于保存或运输,产品的采收不应引起新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水土流失现状调查。主要包括水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形式与强度分级等内容。(2)水土流失危害调查。水土流失危害调查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对当地的危害,对下游地区的危害及大型灾害性事故的调查,调查方法及收集资料和询问为主,需要时可进行典型调查。(3)水土保持现状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水土保持的历史、成果、经验和存在问题,调查方法以收集资料和询问为主,也可进行抽样统计调查和必要的典型调查。(4)水土流失调查制图。在进行水土流失调查的过程中,规划编制必须的专题图件也是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水土保持为目的农林复合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答:以水土保持为目的农林复合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农林复合是由多个子系统所组成的复杂的土地利用系统与资源管理系统,又是一种生产系统,它追求整体效益,注意组的相互关系。因此,它的规划设计必须以系统论的原则和方法指导。(2)群众参与原则。群众的参与包括了参与制定规划、参与决策、参与管理,以确保工程实施的可行性、科学性与稳定性,参使复合农林业经营变得更顺利、更完善、更符合实际。(3)循序渐进,以点还面的原则。设计与实施需要在实践过程中逐步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生产方式。此外,因地制宜原则,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社会经济条件可行性原则以及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等,在规划设计也应重视。植被因素对土壤水力侵蚀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植物可抑制土壤侵蚀发生,其原因是覆盖于地面的植被能够拦截降雨,保护地面免受打击,调节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入渗时间,固结土体,消减径流动能,加强和增进土壤渗透性、抗蚀性和抗冲性等。(1)截留作用:植物的地上部分常呈分层重叠遮蔽地面,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张角,能承接、分散和削弱雨滴及雨滴能量,截留的雨滴汇集后又会沿枝干缓缓地流落或滴落地面,改变了降雨落地的方式,减小的林下降雨强度的降雨量。(2)调节径流:森林、草地中有一定百度的枯枝落叶,具有很强的涵蓄力分的能力。(3)固结土体:植物根系对土壤有很好的穿插、缠绕、固结作用,因而庞大的根系能把其范围内的土体紧紧地团结起来,以免冲刷。(4)提高土壤抗蚀性:植被对土壤形成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植物残败体可以直接进入土壤,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而土壤抗蚀性提高也正是有机质含量增加的结果。(5)最新小抄提高土壤抗冲性:植物提高土壤抗冲性是通过众多毛根固结网络、保护阻挡、吸附牵拉 3 种方式来实现的,表现为冲刷模数的相对降低。复习资料1、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答:研究对象:陆地表层的(水和土);研究内容:包括水土流失、风蚀荒漠化的形式、分布和危害,水土流失和干旱风蚀的成因、水沙运移规律和保持预防原理;水土流失与荒漠化防治、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的调查、评价及区划与规划设计;水土流失与风蚀荒漠化综合治理措施的配置及效益评价等。2、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危害答:1)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耕地减少,农业生产受到制约;2)淤积库塘河床,降低工程效益;3)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繁。3、土壤侵蚀基本营力:根据土壤侵蚀形成的力源,可将其营力划分内营力和外营力两种类型。4、土壤侵蚀的 9 种形式按照外营力作用的种类划分,土壤侵蚀有以下几种形式: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冰川侵蚀、混合侵蚀、风力侵蚀、生物侵蚀、化学侵蚀、人为侵蚀。水力侵蚀:由于大气降水及所形成的径流引起的侵蚀过程和一系列土壤侵蚀形式,称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重力侵蚀是一种以重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的形式。冻融侵蚀:当温度在 0上下变化时,对土体所造成的机械破坏作用,为冻融侵蚀。混合侵蚀:混合侵蚀系指在水流冲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特殊侵蚀形式,在生产上常称混合侵蚀为泥石流。风力侵蚀:风力侵蚀系指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简称风蚀。5、植被对土壤侵蚀抑制作用的原因植物抑制土壤侵蚀发生,其原因是覆盖于地面的植被能够拦截降雨,保护地面免受打击,调节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入渗时间,固结土体,消减径流动能,加强和增进土壤渗透性、抗蚀性和抗冲性等。6、我国荒漠化的主要类型:按形成主导因素来划分,我国的荒漠化可以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盐渍荒漠化。7、风蚀荒漠化中风力的作用过程:风对土壤物质的分离、搬运和沉积 3 个过程。8、风蚀荒漠化防治的生态学原理主要在于植物对流沙环境的适应性原理和植物对流沙环境的作用原理两个方面。 植物对流沙环境的适应性原理:包括植物对干旱的适应性(萌芽快,根系生长迅速而发达、具有旱生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植物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植物对风蚀、沙埋的适应(速生型适应、稳定型适应、选择型适应、多种繁殖型适应),以及植物对流沙环境变异性的适应。 植物对流沙环境的作用原理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固沙作用、植物的阻沙作用、植物改善小气候的作用、植物对风沙土的改良等 4 个方面。9、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研究的对象:斜坡及沟道中的水土流失治理。10、坡面水土保持工程的作用用改变小地形的方法防止坡地水土流失,将雨水及融雪水就地拦蓄,使其渗入农地、草地或林地,减少或防止形成面径流,增加农作物、牧草以及林木可利用的土壤水分。同时,将未能就地拦蓄的坡地径流引入小型蓄水工程。在有发生重力侵蚀危险的坡地上,可以修筑排水工程或支撑建筑物防止滑坡。属于山坡防护工程的措施有:梯田、拦水沟埂、水平沟、水平阶、水簸箕、鱼鳞坑、山坡截流沟、水窖(旱井)、以及稳定斜坡下部的挡土墙等。11、梯田类型的选择原则1)在石料充足或坡耕地中夹杂大量砾石时,要尽量利用优势条件修筑石坎水平梯田;2)对坡耕地土层深厚,当地劳力充裕的地区,必须一次修成水平梯田;3)在坡耕地土层较薄,或当地劳力较少的地方,可以先修坡式梯田,经逐年向下方翻土耕作,减缓田面坡度,逐步变成水平梯田;4)在地多人少,劳力缺乏,同时年降雨量较少、耕地坡度在 1520 的地方,可以采用隔坡梯田,平台部分种庄稼,斜坡部分种牧草,暴雨中利用斜坡部分地表径流,增加平台部分的土壤水分;5)梯田田坎高度超过 4m 时,应采用复式坎水平梯田;在缓坡地(10)修筑梯田(如高原沟壑区的塬面及丘陵沟壑区的梁峁顶地带),当田坎高度小于 2.5m 时,要尽量采用软坎梯田。最新小抄12、斜坡固定工程的作用及常用的斜坡固定工程斜坡固定工程是为了防止非稳定自然边坡或滑坡危险地段岩土体下滑,保证斜坡稳定而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常用的斜坡固定工程有挡墙、抗滑桩、护坡工程、排水工程、削坡反压填土、滑动带加固工程等。13、山沟治理工程的目的与主要措施山沟治理工程的目的在于防止沟头前进、沟床下切、沟岸扩张,减缓沟床纵坡、调节山洪洪峰流量,减少山洪或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含量,使山洪安全排泄,对沟口冲积锥不造成灾害;属于山沟治理工程的措施有:沟头防护工程、谷坊工程、拦沙坝工程、淤地坝工程等。14、沟头防护工程的目的、主要类型及适用条件沟头防护工程是沟壑治理的起点,目的是保护沟头因坡面径流侵蚀而引起的沟头前进、沟道下切和沟岸扩张、拦蓄坡面径流泥沙、提供生产和人畜用水。沟头防护工程按径流处理方式可分为蓄水型沟头防护工程和排水型沟头防护工程。当沟缘线以上坡面来水量不大,可以全部拦蓄的,采用蓄水型沟头防护工程,它是沿沟头等高线布设的等高截水沟埂;当沟缘线以上坡面来水量较大,蓄水型沟边埂工程不能全部拦蓄,或由于地形、土质限制,不能采用蓄水型时,应结合实际地形增设排水设施,采用排水型沟头防护工程。15、谷坊的概念、作用及分类谷坊是修建在深丘区、山区及土石山区侵蚀沟内的土、石坝。其作用主要是固定、抬高侵蚀基点,防止沟道下切和沟岸扩张,拦蓄、调节径流泥沙,变荒沟为生产用地。谷坊按建造材料分,常见的有土谷坊、石谷坊、生物谷坊等种类。16、淤地坝的概念、组成、及其作用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用于拦泥淤地而横建于沟道中的坝工建筑物叫淤地坝。淤地坝由坝体、溢洪道和放水建筑物三部分组成,俗称“三大件”。淤地坝的主要目的在于拦泥淤地,一般不长期蓄水,其下游也无灌溉要求,淤地坝是小流域综合治理中一项重要的工程措施,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它在控制土壤流失,发展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淤地坝的作用可归纳为抬高侵蚀基点,稳定沟坡,减少水土流失;拦泥淤地,发展生产;实现高产稳产,促进退耕还林还草;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拦洪蓄水,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坝代路,便利交通;治沟骨干工程防洪保收。17、小型蓄排引水工程作用及其分类小型蓄水用水工程的作用在于将坡地径流及地下潜流拦蓄起来,减少水土流失危害,灌溉农田,提高作物产量。其工程包括小型蓄水排水工程、小水库、蓄水塘坝、淤滩造田、引洪漫地、引水上山等。2水窖窖址选择四要素1)窖址要选择有较大的来水面积和径流集中的地方;2)窖址处要土质良好,以质地坚硬,粘结性强的胶土最好,硬黄土、黑垆土次之;3)要有好的地形和环境条件;4)要尽可能临近水利设施。18、集雨节水灌溉工程的概念及其组成集雨节水灌溉工程是指对降雨进行收集、汇流、存储、以供生活用水或进行节水灌溉的一整套系统。集雨节水灌溉工程一般由集雨系统,输水系统,蓄水系统和用水系统组成。19、水土保持造林规划设计主要内容立地类型划分、林种与树种规划、造林典型设计、造林顺序的安排与规划、幼林抚育规划、投劳与投资预算等。20、水土保持林树种规划原则树种规划主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兼顾防护和群众的需要来选择树种;选择树种时,必须坚持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与引进外地良种相结合;在树种搭配上,尽量做到针阔结合,乔木和灌木相结合;在典型设计的基础上,统计各树种的面积;在树种规划的基础上,按各树种的防护和生产性能,统计各林种的面积。21、适地适树的概念及其途径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适地适树的两条主要途径是选择(包括选地适树和选树适地)和改造(包括改地适树和改树适地)。(注:适地适树相关内容可参考森林培育教材中的相关章节来学习。)22、水土保持树种应具备的条件根系发达,抗拉力强,能网络固持土壤;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抗旱、耐瘠薄或耐水湿性能和一定的抗病、抗虫及抗鼠害等能力;适宜密植或分枝多、落叶丰富且易于分解,可以迅速郁闭或较快形成松软的枯枝落叶层;生长迅速、收益早,丰产、稳产性强,产品质量好,经济价值高;具有一定的经营传统、成熟的栽培经验和技术;产品易于保存或运输,产品的采收不应引起新的水土流失。23、采取人工种草措施保持水土的适用条件和区域最新小抄在有水土流失的荒山、荒坡、荒沟、荒滩,没有林草覆盖的河岸、堤岸、坝坡、退耕的陡坡地,以及由于过渡放牧引起退化的天然牧场上采取人工种草的措施保持水土。24、水土保持种草技术的主要技术环节适宜草种的选择、整地技术、播前种子处理、播种技术、间作与混作技术、田间管理技术、收割与留种等。25、水土保持草种选择的基本条件即原则和方法水土保持草种选择的基本条件是草种抗逆性强,保土性好,生长迅速,经济价值高。方法是根据地面水分情况选择草种、根据地面温度情况选择草种、根据土壤酸碱度选择草种、根据其他生态环境分别选择不同的适应草种。26、常见水土保持种草技术中的间作与混作类型间作的类型很多,除常规的作物、蔬菜间作类型外,还有林草、粮草、果草等间作类型;混作一般以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混播、根茎型草类与疏丛型草类混播两种类型较好。27、水土保持农艺措施的主要内容: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水土保持栽培措施和土壤培肥措施。28、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概念和意义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是指以保土、保水、保肥为主要目的提高农业生产的耕作措施。广义上讲,整个农业技术改良措施,特别是旱地农业技术措施均属此类;从狭义上讲,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是专门用来防治水土流失的独特的耕作措施,即习惯上的水土保持耕作法。农田的翻耕除了能翻埋肥料、清除杂草、清洁田面、减少病虫害等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蓄集天然降水,抑制径流产生,并为作物发芽生长提供良好的湿润环境,因此,合理使用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能够起到良好的生态与经济效果。29、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种类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主要类型:1)以改变微地形为主的包括等高耕作、沟垄种植、坑田耕作、半旱式耕作;2)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的包括留茬(或残茬)覆盖、秸秆覆盖、砂田覆盖、地膜覆盖等;3)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为主的包括少耕(含少耕深松、少耕覆盖)、免耕等。30、水土保持栽培措施的主要内容:轮作技术措施,间作、套种和混播技术措施,等高带状间作和等高带状轮作等。31、土壤培肥措施的关键问题及其措施和途径土壤培肥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其关键问题是增加有机质的还田量、固定大气中的氮素和合理施用磷肥。主要措施和途径为广开肥源、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肥牧草、秸秆直接还田,以及平衡施肥及测土施肥等。32、农林复合的概念及其类型农林复合,又名农地林业、农用林业、立体林业、混农林业和复合农业等,它是指在同一土地利用单元中,将木本植物与农作物或养殖等多种成分同时结合或交替生产,使土地生产力和生态环境均得以持续提高的一种土地利用系统。我国的农林复合分为林(果)农复合型、林牧(渔)复合型、林(果)农牧(渔)复合型和特种农林复合型等 4大型。33、农林复合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群众参与原则、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此外,因地制宜原则、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社会经济条件可行性原则以及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等,在规划设计也应重视。34、农林复合系统组分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即农林复合系统物种搭配时应考虑的因素)1)要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应,以乡土种为主;2)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总体生产力;3)要有抗旱性强、根系深、固土能力强的树种;4)能够提高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稳定农业生产;5)要有薪炭林树种;6)易繁殖、易成活、易管理;7)尽量少用种间竞争强的物种,尽量多用有共生互利的物种;8)乔木树种的树冠结构尽量有利于光能的透过;9)树种的搭配要有利于提高物质利用率和能量转化率;10)避免选用有共同病虫害的物种。35、植物治沙的优点及荒漠化地区主要植被建设技术优点:植物治沙比较经济、作用持久、稳定,并可改良流沙的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形成,改善、美化环境及提供木材、燃料、饲料、肥料等,具有多种生态、经济效益的优点,成为防治土地沙质荒漠化最有效的首选措施。荒漠化地区主要植被建设技术:流沙地封育恢复技术、飞机播种技术、人工造林种草技术等。36、封沙育林育草最新小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原有植被遭到破坏或有条件生长植被的地段,实行一定的保护措施(设置围栏),建立必要的保护组织,把一定面积的地段封禁起来,严禁人畜破坏,给植物以繁衍生息的时间,逐步恢复天然植被,即为封沙育林育草,它是防治荒漠化土地,促进荒漠化地区天然植被恢复的重要措施之一。37、飞播造林种草固沙的特点及优势飞播造林种草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等特点,是治理风蚀荒漠化土地、恢复植被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绿化荒山荒坡的有效手段,尤其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偏远荒沙荒山地区恢复植被意义更大。38、人工植物固沙技术概念及主要方式人工植物固沙是通过人工造林种草等手段,达到防治沙漠,稳定绿洲,提高沙区环境质量和生产潜力的一种技术措施,它是沙漠治理最有效的途径。人工植物固沙的主要方式有直播固沙、植苗固沙、扦插造林固沙等。39、几种主要的沙地造林技术和方法如前挡后拉造林法、撵沙腾地造林法、背风坡高杆造林、钻孔深植造林技术、大苗深栽与长插条深插、抗旱造林系列技术、两行一带造林法等。40、工程治沙的主要方式:机械沙障固沙、化学固沙、风力治沙、水力治沙等。41、各种工程治沙的特点 机械沙障是采用柴、草、树枝、卵石、板条等材料,在沙面上设置各种形式的障碍物,以此控制风沙流动的方向、速度、结构,改变侵蚀面积状况,达到防风、阻沙、固沙,改变风的作用力及地貌状况等目的,这类做法统称机械沙障固沙,它是工程治沙的主要措施之一。 化学固沙主要是采用石油化学工业的副产品如沥青乳剂等,在流动沙地上喷洒化学胶结物质,使其在沙地表面形成一层有一定强度的防护壳,避免气流对沙表面的直接冲击,达到固定流沙的目的。化学固沙收效快,但成本高,一般多用于风沙危害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地区,如机场、国防设施和重要工矿区,并常和植物固沙相配合,作为植物固沙的辅助性措施。 风力治沙是以风的动力为基础,人为地干扰控制风沙的蚀积搬运,因势利导,变害为利的一种治沙方法。从风沙运动规律来看,风力治沙是指应用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各种措施,降低粗糙度,使风力变强,减少沙量,使风沙流非饱和,造成沙粒走动或地表风蚀的一种治沙方法。风力治沙的基本措施是以输为主,并兼有固。若固输结合,则效果更佳。 水力拉沙是以水为动力,按照需要使沙子进行输移,消除沙害,以改造利用沙漠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运用水土流失的基本规律,以水力为动力,定向控制蚀积搬运,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42、水土流失调查的主要内容水土流失调查的内容是根据事先明确的任务而确定的,主要包括一定区域范围内影响水土流失的各种因素的调查和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情况调查等。具体包括自然因素调查(地质因素、地貌、气象、土壤或地面组成物质、植被、水文与水资源、其它资源如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社会经济调查(人口与劳力、村镇产业结构与状况、村镇人民生活水平)、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现状调查(水土流失现状、水土流失危害调查、水土保持现状调查、水土流失调查制图)。43、专项水土流失调查的主要内容:水土流失土地利用调查、水土流失下垫面特征调查、土壤流量调查和水土保持调查等。44、水土保持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水土保持调查主要包括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及其效益两方面,在区域研究中还有水土保持经验、存在问题及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等调查。开展水土保持措施调查是要查清这些措施实施和保存的面积、分布状况,及各项工程的数量和质量、林草的生长及管理状况。调查的方法通常是与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下垫面因素和水土流失调查相结合,现场勘察,逐块进行,同时勾绘草图,检验质量,作详细记录,最后在室内进行图面量测、清绘整理、分析统计,得出各措施实施数量(含面积)、保存数量(含面积)、质量状况(含林草覆盖度)及分布状况。小流域水土保持效益的调查和计算,是在上述水土保持措施调查之后,对各项治理措施的质量和配置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才能依据典型试验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对于缺少试验观测的地区,也可通过典型调查获取基本资料,再行估算。常用的蓄水保土效益调查方法为成因分析法水土保持法、流域对比法水文法及典型调查法。45、水土保持规划的种类和作用按规划对象可分为区域性水土保持规划和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两种类型。区域性规划是以省、地、县为单元进行的水土保持规划。其基本任务是,在综合考察的基础上,按照水土保持区划,划分出若干不同的水土流失类型区,根据各个类型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及发展的要求,分别确定一定时期内当地的生产发展方向、治理措施布局、治理目标、治理进度和治理效益,确定各区的主要建设项目,提出分期实施意见。流域规划是以一个完整的流域为单元进行的水土保持规划。其基本任务是:根据省、地、县区域规划指出的方向和要求,结合流域的条件,具体确定农林牧业生产用地的比例和位置,布置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安排各地治理工作所需的劳力、物资、经费和进度等。46、水土保持规划的主要内容最新小抄依据水土保持规划的目的和任务,进行水土保持规划应包括以下各项内容:1)水土保持综合调查:进行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工作,主要是调查分析规划范围内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特点四个主要方面;同时调查总结水土保持工作成就与经验,包括开展水土保持的过程、治理现状(各项治理措施的数量、质量、效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经验和组织领导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等。2)社会生产发展预测:主要包括了人口增长预测、农产品需求量预测、农业生产水平预测、各类土地需要量预测、乡镇企业的发展预测等。3)土地利用规划:在水土保持规划中,土地利用规划是水土保持各项治理措施规划的基础,是水土保持规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对农、林、牧等各业用地和其他用地的数量和位置进行合理安排,以便在此基础上科学地布置各项治理措施。4)水土保持治理模式设计:治理模式系指一个区域或流域的生态经济发展方式和途径。治理模式设计要求从宏观上确定治理对象的生态和经济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及发展途径,其设计的原理是在遵循生态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以农业生产为核心,与全面规划总体协调一致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5)水土保持措施规划:水土保持措施规划,应根据规划单元范围的生产发展方向和土地利用规划,具体确定治理措施的种类和数量,平面布局,建设规模和治理进度。包括以大流域、支流、省、地、县为单元进行的区域性水土保持规划和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的规划。6)治理进度安排:治理进度安排的目的在于加强治理工作的计划性,避免盲目性,以便有计划地准备物资、安排劳力。在安排治理进度时,既要考虑规划提出的治理总任务,又要考虑当地人力、物力等条件,经过劳力平衡和全面分析研究,做出切合实际的安排。7)综合效益分析:综合效益分析就是对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详细计算或进行估算,同时进行整个规划方案的经济效果分析,得出总投资、总效益及效益的回收期等指标,以此对所作的水土保持规划进行综合评估。47、水土保持效益的种类和含义水土保持效益划分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大类。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又将生态效益进一步分为生态效益和蓄水保土效益。各类效益的含义如下:蓄水保土效益指的是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将降水、地面径流和土壤保持在某一限定地段,变害为利而取得的效益。社会效益指的是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给国家带来的效益,包括减免国民经济损失的效益。生态效益是指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改善和保护了生态环境条件,并由此而产生的某种效益,如:水、土、气、热资源的利用,消除污染,保护土地肥力等所带来的促进农林牧业发展而取得的收益。经济效益指的是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由于各项措施的蓄水保土作用,提高了土地生产力,获得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质财富,这里主要指产品和劳务,它通过分配和交换显示其使用价值,可用货币形式来体现,它增加的产品和产值由当地实施者直接受益。48、我国现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层次体系:我国现行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基本部门法,水土保持法及其水土保持相关的专门性法律,水土保持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法令、法规和条例,地方性水土保持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范性文件等 7 个层次。4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 2010年 12 月 25 日修订通过,自 2011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具体内容可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站:http:/www.gov.cn/flfg/2010-12/25/content_1773571.htm50、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的意义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是贯彻执行有关水土保持法规的需要,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需要、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是巩固现有成果的有效措施。51、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的基本职能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具有宣传水土保持法;依法保护和管理水土保持设施;负责审批水土保持方案;负责水土流失防治纠纷的调解工作;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理、行政处罚和其他行政措施;负责水土保持“两费”的收缴和管理;负责水土流失监测工作的管理和行使法律、法规及各级人民政府赋予的其他职权,配合司法机关查处水土流失治安、刑事案件。52、水土保持管理的主要内容: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组织编制水土保持规划、管理水土保持治理项目、水土保持建设成果的管护、对水土流失进行动态监测。53、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前期主要工作内容:水土保持项目管理、水土保持规划任务书、水土保持项目建议书、水土保持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水土保持初步设计等。54、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强烈的水土流失特征:1)具有地域不完整性。开发建设项目生产建设需要占用的区域一般都不是完整的一条小流域或一面坡,水土流失常以“点”、“线”、“面”单一或综合的形式出现。最新小抄2)新增水土流失具有不均衡和突发的特点,且在各阶段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差异较大。3)造成水土流失的形式各不相同,且具有潜在性。4)不同的地质土壤条件、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区,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的类型、强度、流失量是不同的。55、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的方法:现场记录、发布文件、旁站监理、巡视检验、跟踪检测、平行检测、协调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