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质量检测人民版必修.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1700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质量检测人民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质量检测人民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质量检测人民版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质量检测人民版必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xx重庆高考)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生产遍布全国各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制造工艺更加复杂扩大了原料来源ABC D2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下列对材料有关信息理解有误的是()A材料有助于研究印刷术的发展历程B玉堂杂记最早记载了活字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开创了人类印刷史上的新纪元D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繁荣时代3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B总结性科技成就显著,西学东渐已经开始C内阁制度具备了近代政体的基本特征D批判性进步思潮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4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B体现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5下图是18世纪中期苏州籍画家徐扬所作的姑苏繁华图(局部),它完整地表现了气势宏伟的古城苏州的市井风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从图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建筑艺术 商业发展民间风情 文人意趣A BC D 6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下图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7“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A书法 B绘画C戏剧 D杂技8苏轼认为“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唐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文化发展的一大高峰。下列各项中,与该现象的产生无关的是()A统治者实行科举制,重视文化的发展B唐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C政府鼓励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繁荣D注重对外文化交往,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9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为后人称颂。对下列名句相对应的文学体裁判断正确的是()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A楚辞宋词唐诗汉赋B汉赋 唐诗 宋词 楚辞C楚辞 唐诗 汉赋 宋词D楚辞 唐诗 宋词 汉赋10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B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11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清明上河图程朱理学元曲小说汉赋AB C D12元散曲是元代流行的新诗。“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此例典型地说明了元散曲的特征是()音节和用韵上比较自由 语言通俗易懂句子长短不受规范表现形式生动活泼A B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所有这些(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包括其改进的策略,都完全可以由中国人在14世纪时所具有的科学知识中研发出来。但其时的中国人却没有加以制作或利用,以致后来这些机器由于无人使用而消失了。因此,我们必须推断在纺织业的领域中,中国传统的工业技术未能有进一步的开展,基本的阻力不在于缺少更高的科学知识,而在于那些促进工业技术的发明与进步更新的经济动力与智识思想力量的减弱。马克尔文中国历史发展的型式材料二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 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材料三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此时再想创新创业增加投资,不但无利可图,甚或会本钱无归(经济学上的“边际获利递减率”);因此富裕人家,多不愿其子弟外出“开创”新天地。而设计使其安守家园,娶妻纳妾之余,抽上大烟,胜于外出生事冒险(这也与明代专制政治和清代异族统治下法网严峻和地方势力的改变有密切关系)。在此情境下,“浪费人力的文化”逐渐成形:妇女裹小脚、坐八人大轿、妻妾奴婢成行,都是浪费人力的社会文化行径。与此对应,为节省人力而创设的各种机器,便变为“非当务之急”了。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四中国的发明创造也是引人注目地随着时间而起伏不定。直到公元1450年左右,中国在技术上比欧洲更富于革新精神,也先进得多,甚至大大超过了中世纪的伊斯兰世界。中国的一系列发明包括运河闸门、铸铁、深钻技术、有效的牲口挽具、火药、风筝、磁罗盘、活字、瓷器、印刷(不算菲斯托斯圆盘)、船尾舵和独轮车。接着,中国就不再富于革新精神。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1)上述材料均谈及中国古代的科技问题,其观点所具有的共识之处有哪些?(4分)(2)材料二中论及中国科技停滞不前的原因,你是否认同?为什么?(6分)(3)材料一和材料三在中国科技落伍的原因方面作了阐释,其共同认识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科技落伍的原因。(4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1)依据材料分析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4分)(2)请结合宋代的史实说明经济、政治的变化导致“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9分)(3)国内外许多史学家指出,诞生或广泛应用于宋代的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结合所学知识予以佐证。(7分)专题质量检测(二)1选C材料“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说明还魂纸在江南并没有推广开来,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说明还魂纸工艺的复杂性,也不符合题意;利用旧纸再造新纸,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扩大了原料来源,正确。2选B材料内容是说南宋时,文人周必大应用活字印刷术,不能说明其玉堂杂记最早记载活字印刷术。A、C、D三项符合史实。3选B本题可采用排除法。中国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始于鸦片战争后,A项错误;内阁制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并不具备近代民主政体的特征,C项错误;明清批判性进步思潮只是在小范围内传播,并没有给社会带来深刻的思想解放,D项错误。4选B本题考查宋代书法艺术。文学艺术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宋代书法各具特点,反映了宋代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故选B。5选A从图中可以看到桥梁房屋的状况,正确;从商铺林立的状况看,正确;图片内容反映的是世俗生活,正确。从对图片的绘画风格看属于民间风情画,而非人文画,错误。故选A。6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将题干诗句与所学文人画知识相结合。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体现了强烈的个人情感倾向。故选A。7选C抓住关键信息“三五步走遍天下”。据此判断,可知这是夸张的虚拟化场景。C项符合题意。8选C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政策等有关。中国封建社会一直推行抑商政策,且唐代的市民文化并不繁荣。故C项符合题意。9选B由名句所体现的特点可判断是汉赋,是唐诗,是宋词,是楚辞。故选B。10选B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文学形式没有先进、落后之分,B项错误,符合题意。A、C、D三项均是对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正确概括。11选D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市民文化”“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正确;元曲和明清小说满足了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强的要求,正确。D项符合题意。12选D元曲通俗生动,豪放飘逸,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表现形式生动活泼。均正确。故答案为D项。13解析:第(1)问,通过材料即可分析得出结论。第(2)问,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只要理由充足即可。第(3)问,比较材料可以得出都认为缺少经济动力,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分析理解。第(4)问,综合分析归纳其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答案:(1)都认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卓著,而在近代社会到来之前逐渐停滞落后。(2)认同。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唯有读书高”等观念,引导大批青年人皓首穷经以应科举,是造成科技人才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或不认同。中国科技在公元1400年以前一直领先西方,期间儒士大夫和儒学一直居中国社会的主导地位。明代(公元1400年前后)中国科技开始落后于西方,而明代则是儒士大夫和儒学在传统社会文化中开始失落的年代。(3)认识:都认为在18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缺乏社会经济动力。理解:经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和来源,中国历史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占主体,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分散性决定了对科技发明的需求有限,从而制约了科技的进步。(4)缺乏社会需要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制约;专制制度对科技人才的束缚;相对封闭和相对富庶的大陆造成的经济生活方式的影响。14解析:第(1)问,要立足材料概括。第(2)问,要明确文化结构包括思想、文学艺术。第(3)问,要清楚宋代改变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发明指的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答案:(1)土地制度的变化,中小地主发展壮大起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2)儒学发展成理学,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宋词(或个性化书法艺术及风俗画)的出现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文人画、山水画的兴起反映了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言之有理即可)(3)指南针传入欧洲,推动了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或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传入欧洲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摧毁封建骑士阶层提供了必要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