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1064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中。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海上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民主共和观念传播文明开化之风流行新旧观念激烈碰撞A B C D2婚礼上新娘子身穿新式旗袍,头遮喜庆红盖头,新郎一身长袍马褂的装扮。关于这种场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西文明交融的产物 B体现了近代生活习俗的变迁C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之后 D这种婚礼观在20世纪初的城乡普及3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较为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4晚清重臣翁同龢在日记中描述著名买办徐润的花园时说:“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这里的“夷气”主要是指()A陈设带有西洋风格 B全部供外国富商居住 C园中皆为日式家具 D招聘欧洲建筑师施工5上海外滩曾经是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文化中心。这里聚集着当年各国的领事馆,各大金融机构,这些建筑构成了著名的“万国建筑博物馆”。这种现象反映了()A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B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C上海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 D中西文化交流频繁6“清朝末年,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亦趋恐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C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7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这一习俗在民国初年就有了很大变化,变化的原因有()新式教育的出现西学东渐的影响中国人现代化意识发生了变化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A B C D8在近代,中国的婚礼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么推动中国近代新式婚礼发展的因素有()旧式婚礼情况新式婚礼情况1.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自由恋爱2.订婚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2.问名(互问庚贴子之)3.会亲(即订婚)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注意事项)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6.过妆(送嫁妆)7.娶亲8.回门西方文明的影响维新派主张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的推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倡导和身先士卒A B C D9被称为“有学问的革命家”的章太炎,在报刊上登载征婚广告,所列三条“特征”条件,包括:一须文理通顺,能作短篇;二须大家闺秀;三须有服从性质,不染习气。这说明()A人们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B章太炎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C旧有的婚姻观念并没有完全改变 D章太炎属于封建顽固派10.河北无极(无极,地名)有歌谣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中国政府曾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最早是在()A太平天国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后 D解放后1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新变化的是()A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B温饱问题获得解决C政府发起“菜篮子工程” D城镇启动“安居工程”12六十五岁的奶奶经常对小孙子唠叨起自己儿时的生活境况,奶奶的唠叨中不可能有()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人人一身蓝,购布认票不认人”C“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招生” D“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13.青藏铁路右图是著名歌唱家韩红天路中的“一条神奇的天路”,它“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下列有关我国铁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有()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西北、西南与内地之间基本没有铁路交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了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经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xx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西藏的土特产开始走进内地人们的生活A B C D14有资料说:“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自唐代起,中国就有了邸报。但邸报的作用仅限于传达朝政信息,所载内容无非是皇帝诏令、诸臣奏议与宫廷动态而已,且只供官吏士大夫阅览。及至晚清,欧美传教士和商人来华办报,将西方报纸模式输入中土,开启中国近代报业之端绪。从上述资料中可以获取有关中国报纸起源的信息是()唐代“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晚清时中国有了近代报纸“邸报”是官吏士大夫创办的中国近代报业是欧美传教士和商人开创的A B C D151903年山东第一份报刊济南汇报创刊,以后山东官报、济南日报等多种报纸在济南陆续出现,读报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它对人们的影响有()开阔视野关注国事启迪民众传播新知A B C D16.右图是1936年申报刊登的一则广告,从中你能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有()这是姜曦为她的诗词集做的广告1936年以前中国已出现电影和影星报纸在当时是一种重要的宣传媒体名称的西化成为一种潮流A B C D17右图是某一时期使用的国文教科书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中国当时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这一时期应为辛亥革命前的清朝晚期当时的教学已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当时电话已走进中国千家万户A B C D181896年8月11日,上海著名游乐场所之一徐园在杂耍节目中穿插放映了“西洋影戏”大受观众欢迎。这是电影在中国公众娱乐场所的第一次公开放映。由此可见电影发明后很快传入中国的原因不包括()A电影作为艺术形式的新颖性 B清政府笼络民心的需要C公众娱乐活动的进行 D电影放映带来丰厚利润1920世纪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社会生活。推动互联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 B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C报纸、广播传媒的普及 D电视机的成功发明20“成功只需一个点击”简要而准确地说明了网络信息化工具的最大特点与优点,高度地概括了它对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活动的重大作用和影响。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在当前要想取得事业成功相对来说比过去更加容易B在现代社会中,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C电子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整个网络时代D数字网络技术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深入生活领域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第21题20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6分,共50分)21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浓缩着历史的、民族的、时代的精华。其发展变化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代中国人们的衣着服饰 长袍马褂西服中山装30年代旗袍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衣着服饰50年代列宁装最时髦60、70年代绿色军装最流行80年代初的结婚照90年代的结婚照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近代人们服饰着装的特点,并阐释其原因。(5分)(2)为什么建国初期,列宁装最时髦,而六七十年代绿色军装最流行?(5分)(3)90年代的结婚照和80年代的结婚照相比,服装和人物表情上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6分)(4)综合以上认识,分析中国现代服饰的变化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4分)22阅读下列材料:以下是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节录):“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与梁海相识月之初十日,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官:何时与梁相识?严阿苏: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此事汝母知否?严阿苏: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斥梁海):阿苏纵向汝求婚,汝何不告其母?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1908年12月图画新闻请回答:(1)当时人们的婚姻观如何?请结合所学知识并利用上述材料进行论证。(8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述婚姻观念出现的原因。(6分)23交通工具的改进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材料一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材料二xx年1月,工信部网站正式发布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签订xx年汽车下乡生产企业协议的通知,标志着xx年汽车下乡工作正式启动。材料三xx年南非世界杯更成为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力点。据了解,腾讯网、新浪、搜狐等网络媒体都与CNTV展开合作,获得南非世界杯视频权益,为了拿到更加及时和独家的报道,国内的网络媒体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利用更快速的行动争夺优先权。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交通工具是在哪一时期出现的?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5分)(2)材料二中的交通工具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举例说明当时的科技成就还有哪些表现?(列举两例)(4分)(3)材料三反映了人类进入什么时代?其标志是什么?(5分)(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分)【答案解析】1A从作者将旗袍改称为“暖袍”的动机看,作者并非不能接受该服装,所不能接受的是其名与“满清”关联的字样,因此没有新旧观念的碰撞,故排除,其余符合题意。2D学生易区分不清C、D项,新式旗袍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但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故答案为D。3B材料非常清楚地体现出作者的观点是“大体上中国的服饰较为适宜”,故反映出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A、C、D三项和材料要求不符。4A“夷”是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的蔑称。“夷气”主要是指陈设带有西洋风格。5B“万国建筑博物馆”反映了西方文明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故答案为B。材料只是反映了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没有反映中国文明对西方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A、C在材料中都没有涉及。6C材料信息表明,清朝末年妇女的服饰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相继发生,对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产生了重大影响。A项是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B项只是因素之一,不如C项更概括。D项讲的是影响。7A民国时期社会生活中的风俗发生了重大变化,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南京临时政府也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现代化意识发生了变化不符合题意。8A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把握近代中国婚礼变化的原因:西方文明的影响、中国政治派别及政治运动的推动、知识分子的倡导等。9C刊登征婚广告说明婚姻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强调门第和“服从性质”则说明旧有的婚姻观念依然存在;章太炎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10C题干中歌谣反映了废止缠足的好处,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虽然太平天国、戊戌变法时期均有废止缠足的主张,但由政府颁布法令是在民国时期,故C项正确。11A凭票证计划供应政策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经济建设大规模开展而实行的,它保障了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但并不能解决温饱问题,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活变化。12C奶奶小时候正处于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A、B、D都反映了经济困难时期人们物质生活用品的匮乏;C项是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逐步提高,物质生活丰富多彩的体现。13D根据课文基础史实和教材插图的文字注释部分,可以推知均正确。14B从材料来看,邸报只供官吏士大夫阅读,没说是他们创办,故排除含有的选项。15D开阔民众视野、引导民众关注国事、启迪民众、解放思想、传播新知都是报刊的影响,故选D项。16B图片明显是在给电影做广告,故不符合题意。从图片上出现的标题名称和影星图片,可以看出报纸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17A图片中渗透出的信息是电话在中国的使用。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而中国接触到电话应该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且开始介绍以电话为代表的近代科技成果。但电话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遍及中国的。18B要注意题目中“公众娱乐场所”这一关键信息,电影的快速传入与其本身艺术的新颖性及商业利润的丰厚有着直接的关系,但与B项清政府笼络民心的需要没有关系。19B互联网是指将两台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故选B。20B从材料中的“成功只需一个点击”可以看出本文强调的是速度,是网络的影响。现代社会是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科技含量更高,成功比过去更难,数字网络技术虽然普及速度和规模较大,但并没有深入到千家万户,因此A、D两项表述错误,与史实不符。C项反映的只是表面现象。只有B项点出了网络带来的本质影响。21(1)特点:传统服饰与西式服装并存;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新式服装。原因: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的推动;近代西方生活习俗的影响;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2)列宁装时髦原因:建国初期,中国把苏联看成社会主义老大哥,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所有领域都在向苏联学习,穿着也不例外。军装时尚原因:中苏关系逐步恶化,美苏争霸开始,国际形势趋于紧张;“文革”时期,军人在人们心中是最革命的,是捍卫社会主义的支柱,橄榄绿也就成了革命的标签。(3)变化:人们对照结婚照更加讲究。80年代的结婚照,穿着比较随便,表情比较拘谨。90年代的结婚照,礼服比较高档,神情力求浪漫。原因:80年代是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上还不够宽裕,思想上还不够开放,人们把照结婚照当作是完成一项任务;90年代,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思想的进一步开放,人们把照结婚照看成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要把这美好的瞬间留作永久的纪念。(原因分析不拘泥于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4)影响因素:物质生活水平;思想开放程度;社会政治气氛。22(1)清末,婚姻自由观念开始被接受,但传统婚姻观念仍根深蒂固。婚姻观念自由的论证材料:严阿苏在堂上大方表达“我中意他”;“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婚姻观念陈旧的论证材料:两人同行被官府盘获;“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官府干预私人生活。(2)自由婚姻观念的原因:经济:近代工商业不断发展。政治: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影响。思想:西学东渐,人民逐渐接受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保守婚姻观念的原因:经济:小农经济依然占统治地位。政治:官府维护传统婚姻观。思想:封建礼教根深蒂固。解析第(1)题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来概括当时人们的婚姻观,并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分别论证“观念自由”和“观念陈旧”两种不同的婚姻观。第(2)题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上分别概括两种婚姻观念出现的原因。23(1)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使人们出行更加便利,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2)第二次工业革命。表现:电力广泛应用,成为主要动力;化学工业的发展。(3)时代:信息化时代。标志:互联网的诞生。(4)积极: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局势,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消极:环境污染,网络犯罪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