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4.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0646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专题检测(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16西安高二检测)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的目的是()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B削弱地方权力C建立中央集权D防止大臣专权答案A解析“三公”分工明确,又相互制约,大权总揽于皇帝一人之手,因此秦始皇设置“三公”既能使其帮助自己处理事务,自己又能掌控国家权力,故A正确。2(2016重庆高二检测)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这段史料反映出秦始皇是一个()A杰出的政治家B残暴的统治者C伟大的战略家D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奠基人答案B解析题干展现的秦始皇是一个不问青红皂白,滥杀无辜的暴君,这与A、C、D的正面形象明显不符。3(2016温州高二检测)秦始皇的下列活动,客观上具有积极意义的是()修阿房宫修驰道筑长城开灵渠筑骊山墓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的历史活动,其中修阿房宫和筑骊山墓耗费了大量的财富,给人民带来灾难,没有客观积极作用,筑长城、开灵渠、修驰道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所以正确。4谁当得起“千古一帝”?中国历代帝王吧发起的网上投票活动。数据如下:秦始皇(28.9%)、唐太宗(69.5%)、明成祖(14.4%)。唐太宗高居榜首的依据不包括()A开创“贞观之治”局面B灵活有效的民族政策C完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D解析“独尊儒术”是始于董仲舒时期的历史现象,当时处于汉武帝时期,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关系不大,故选D。5黄宗羲晚年为人撰写的碑铭传状和致友人书中赞誉康熙帝为“圣天子”,称清朝为“国朝”,并使用清朝年号。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统治得到汉族知识分子认可B康熙帝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C黄宗羲充分肯定君主专制制度D清政府不再限制知识分子言论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看,黄宗羲认为康熙是“圣天子”,称清朝为“国朝”,并使用清朝年号。这说明康熙帝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B项符合材料信息;A项错误,黄宗羲一人的思想不代表所有知识分子;C项明显错误,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D项错误,清朝实行文字狱。6中国历史上,有位皇帝最早修建长城以作为防范游牧民族南进的屏障,另一位皇帝却不再维修长城,而与蒙古各部结盟。以上做法分别出自()A秦始皇唐太宗B秦始皇康熙帝C孝文帝唐太宗D孝文帝康熙帝答案B解析最早修建长城的皇帝是秦始皇,故C、D错误。不再维修长城,而与蒙古结盟的皇帝是康熙帝,故A错误,B正确。二、非选择题(第7题18分,第8题20分,第9题18分,第10题20分,共76分)7(2016晋中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劝秦开凿水渠)。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郑国曰:“臣为韩延命数年,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秦王嬴政)乃使卒为之。资治通鉴卷六材料二(韩人计谋被发觉后),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楚人入秦,时为客卿)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史记卷八七(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事件中,秦王分别作出了什么决策?秦王的决策导致了什么结果?(10分)(2)如果你是客卿,你会留在秦国为秦王嬴政效力吗?(8分)答案(1)坚持完成郑国渠的开凿;废止“逐客”令。开凿郑国渠使大量田地得到灌溉;废止逐客令,留住和吸引了大批人才;秦国日益强大,最终灭掉六国。(2)留:秦王能够接受和采纳正确的建议,体现了他英明果断,重视人才,在这样的环境里,客卿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不留:秦王一度采纳逐客建议,郑国也险些丧命,反映出秦王性格的多疑和残暴,留在秦国就很危险,不如离开秦国另寻实现抱负的地方。解析第(1)题注意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判断;其结果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2)题可以选取任一种观点结合材料相关内容展开论述。8(2016绵阳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元年,李世民就指出:“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此后还多次指示臣下:“国家法令,惟须简约”,“不可轻出诏令”。“若不常定,则人心多惑,奸诈益生”。李世民自己先后怒杀大理丞张蕴古和交州都督卢祖尚以后,又再三追悔,自责思虑“不审”,甚至斥责臣僚们不该不加谏阻,以致错杀了人因此当时虽然已有“三复奏”,即死刑执行前应向皇帝请示三次的规定,但他认为并没有解决问题,于是又规定了“五复奏”,即决前一日、二日复奏,执行之日又三复奏的制度。并且规定:“自今门下复理,有据法合死而情可宥者,宜录状奏。”材料二“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论君道(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太宗的法制思想有哪些突出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太宗法制思想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的影响。(14分)答案(1)立法力求宽简;法令要力求稳定;对死刑严肃慎重。(2)原因:吸取隋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训;唐初政治上需要稳定,缓和社会矛盾;受“以民为本”的思想影响。影响:促进了唐朝法律制度的改善,减少冤案;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生产恢复,推动治世局面的形成。解析第(1)题由“用法务在宽简”可知唐太宗的法制思想是立法力求宽简,由“不可轻出诏令”可见法令要力求稳定,由“五复奏”可见慎重使用死刑。第(2)题第一问结合李世民在位时的社会背景进行回答;第二问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回答。9(2016绍兴高二检测)布达拉宫被誉为“世界屋脊明珠”,是集建筑、历史、文化艺术和宗教于一身的宫堡式建筑群和文物宝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步辇图(唐阎立本)图二布达拉宫材料二布达拉宫与清康熙帝:布达拉宫保存着皇帝敕封历代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用藏、汉、满、蒙四种文字书写的康熙皇帝长命牌位;宫中还保存着康熙皇帝专门建造作坊,费工一年才织成的大型锦绣幔帐一对,这份贵重的礼物只有在达赖坐床和亲政大典时才隆重悬挂出来;五世达赖圆寂后,布达拉宫再次扩建,康熙帝特派114名汉、满工匠进藏,参加扩建工作。(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两幅图片之间的历史联系。(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熙帝的边疆民族政策及西藏与中央的关系。(12分)答案(1)联系:步辇图描绘的是松赞干布的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场景,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和亲,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修建了红山宫,此为布达拉宫前身。(2)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上层分子;加强与藏族的团结;册封活佛,既保护佛教,尊崇活佛,又达到了分而治之的目的。材料二表达了西藏(达赖)和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解析第(1)题结合步辇图描绘的内容及布达拉宫建立的原因,可总结二者之间的联系分析作答;第(2)题第一问政策,结合清代民族政策的史实,可知其民族政策是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上层分子,从材料二“布达拉宫保存着皇帝敕封历代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可知民族政策加强了与藏族的团结,册封活佛,既保护佛教,尊崇活佛,又达到了分而治之的目的;第二问关系,从材料二“用藏、汉、满、蒙四种文字书写的康熙皇帝长命牌位”,可知西藏与中央的关系是隶属关系。10(2016慈溪高二检测)唐太宗、康熙帝都是富有远见的政治家,尤其重视人才的选用,这是他们治国成功的重要条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治国家者,以人才为要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清圣祖圣训卷23任官材料二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夫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贞观政要崇儒学材料三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资治通鉴贞观二十一年(1)据材料一、二,概括康熙帝与唐太宗在选人、用人方面的相同观点。(4分)(2)据材料二、三,归纳唐太宗治国成功的做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古代帝王的用人观。(8分)答案(1)观点:治国,首先重在选人;选人重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2)做法:重视用人;宽以待人;人尽其才。影响: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文化繁荣;思想开放。(3)评价:古代帝王重视人才,德才兼备,人尽其才,宽以待人的做法值得肯定,但需要清醒认识其选拔人才的标准、路径和用人的目的。解析第(1)题,材料一、二中体现了康熙帝与唐太宗重视用人、重视用才德两个标准选人的相同观点,从中不难得出答案。第(2)题第一问“做法”,材料二说明了唐太宗重视用人,材料三说明了唐太宗用人之长,不用其短,从而得出答案;第二问“影响”要注意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角度进行分析。第(3)题对帝王用人观的评价要注意从两个方面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