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湘师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400559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湘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湘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湘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湘师版第一单元 世界在我心中 第一节 感受今日世界一、讲解内容:1、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1)网络信息化;由于因特网的出现和网络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越来越依赖网络、越来越依赖网络上的资源信息,我们的生活进入了信息化。(2)经济全球化;由于跨过公司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为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3)政治多元化:世界政治格局不再有一两个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多种力量相互影响来决定的。目前当今世界主要有五种力量主导世界政治: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日本(第二经济强国)、英法德引领的欧盟(世界一极)、俄罗斯(公认的大国)、中印巴引领的第三世界。2、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3、影响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1)霸权主义;霸权主义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2)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公害。(3)分裂主义;(4)宗教极端主义;(5)领土争端;二、课堂问答:1、上网对中学生有什么利和弊?2、中学生怎样正确上网?活动形式:辩论会题目:中学生能不能上网程序:选举主持人;将班级学生分组,确定正方与反方;开始辩论;主持人总结;教师总结。正方观点:中学生能上网 理由:上网对中学生有利:可以开阔视野;实现对外交流;促进学业的发展;可以掌握最新教育动态。反方观点:中学生不能上网理由:上网对中学生有害:容易上网成瘾,荒废学业,影响身体健康;不健康的网站会诱发中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结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中学生能利用网络也应该利用网络,但是必须正确合理利用网络。怎样正确上网:1、明确上网的目的,合理安排网上活动,处理好学习与上网的关系;2、提高自己的抵制能力,一次上网不超过1.5小时,不进入营业性网吧;3、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运用信息能力;4、加强户外锻炼活动;5、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物。第二节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一、讲解内容:1、世界离不开中国。理由是:(1)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以其经济规模和市场潜力巨大而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首先,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规模越来越大,例如:二00五年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二百九十亿美元。但同时根据中国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与其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的贸易额达到两千一百七十亿美元,与美国的贸易额达到两千一百一十亿美元,与日本达到了一千八百四十亿美元。这样的数据充分显示中国对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巨大影响力;同时,中国国内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13亿人口的庞大的消费市场,这样巨大的市场潜力无论怎样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是一个诱人的动力。(2)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随着中国的发展与强大和世界政治多元化格局的逐渐成熟,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例如:中国加入了许多国际组织(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亚洲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等);中国参与了许多重大的国际事务(如:中国组织了解决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中国现在又正在参与伊朗核问题的“六方会谈”与“九方会谈”,中国多次参与了联合国维和行动,参与了重大国际灾难救助活动等等)。2、中国离不开世界。理由:中国目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差距。中国要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中国就必须打开国门,与世界进行交往,无论那个国家,学习、吸收和利用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包括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设备。一句话“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3、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发展。涵义: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发展,或者称之为“和平崛起”。是指我们中国不采用过去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所采用的那种掠夺、剥削的方式来发展自己,而是通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平等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方式来发展自己。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1)中国在和平发展过程中不和世界上任何国家结盟;(2)中国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永远不称霸。二、课堂问答:1、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条件是什么?2、中国加入的国际组织有那些?3、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制定了那些发展战略?活动形式:讨论题目:1、中国如何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程序: (1)将班级学生分成六人一组并确定小组长;(2) 小组长主持开始小组讨论; (3)小组长发言;(4)教师总结。结论要点:1、中国如何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1) 发展是硬道理;(2)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必须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我们的立足点;(3) 目前我们应该着力于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综合国力,力争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2、中国在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机遇:(1)当前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在迅猛发展;(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3)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这些都为我国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挑战: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机遇,及时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那么我们就会永远落后与发达国家。第三节 面向世界的眼光一、讲解内容:1、我们要培养面向世界的眼光。理由:我们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共同的家园;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们有着共同的感受、共同的追求。因此,我们要培养面向世界的眼光。2、面向世界的眼光的涵义:是指平等、开放、以及参与的全球观念,就是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和尊重世界各国的前提下来认识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尊重世界各国,同各国人民平等交往;(2)关注世界、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关注世界全人类;(3)奉献出我们力所能及的爱心,让世界充满爱。二、课堂讨论:关注伊拉克战争后的伊拉克青少年生活。谈谈他们的生活怎样?活动形式:讨论题目:1、举例说明如何从世界的高度来看待中国的能源问题。2、看到或者听到世界局势动荡地区的同龄人的生活状况(例如看到课本23页介绍的伊拉克少年塔拉里的遭遇),你想到了什么?程序:同前结论:1、举例说明如何从世界的高度来看待中国的能源问题。中国的能源问题表现为人均能源占有量少,能源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用面向世界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能源问题就要求我们:(1)认识到我们中国的能源问题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能源问题,而且也是世界的能源问题。世界能源是有限的,中国对能源的消耗与世界息息相关,关系到世界未来的发展局势。(2)在解决我们中国能源问题时,单靠从国外大量进口能源的方式不行,还必须要求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能源时,坚持保护能源的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2、看到或者听到世界局势动荡地区的同龄人的生活状况(如课本25页介绍的伊拉克少年塔克里的遭遇),你看了后想到了什么?首先,我们应该对他们的遭遇表示同情,同时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其次,我们应该谴责那些发动战争的人,积极倡导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最后,我们应该为我们自己生活在和平安定的中国而感到自豪,珍惜我们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力争为祖国和世界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第二单元 关爱自然 关爱人类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了解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形势,从理性上认识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正确性及坚持这一基本国策的重大意义。2、对学生进行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和环境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能力,特别是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二、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变化环境问题的出现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选择我国环境的现状针对环保的国策怎样保护环境”为线索,让学生关注环保,关注自然,以关爱自然为己任,以保护环境为自豪。 第一节 “共同的问题 共同的选择”,以初中生赵名鸣的故事引入,通过周边环境变化,赵名鸣的困惑和忧虑以及故事中赵名鸣父亲的话“孩子,那不是我们该管的问题,挣钱才是最重要的。”引出中心话题:“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在“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中,从“曾经的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开,指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非一开始就像今天一样如此严峻。接下来讲到人类通过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但随着人类开发自然的力量的无止境和滥用资源,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正日益严峻地显现在人们面前。那么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怎么来解决?自然就引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二节 “我国的环境压力”,从要学生来谈“沙尘暴、藏羚羊、非典”等我国典型的环境问题入手,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引出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接着,从人口、资源、环境三个方面,以图片、数据、小故事等多种形式来对这一沉重的话题来一一展开,进行阐述。这里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个大专题,都可以做大量的文章,那么在教材里,怎样让学生自然地在接受教育时又进行自我教育,在给教师给出话题时而又不限制其发挥,不把教师圈定在教材里,这的确花费了编者们很多的心血。最后,选定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事例、漫画、数据等帮助说明。整个这一章节的容量很大,但又不显臃肿、冗长,而是在非常轻松的情况下来达到它的教育效果。第三节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处理好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必然选择,同样,中国要解决环境问题,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把“可持续发展”定为我国的发展战略,本节是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关于环保的相关政策,并树立环保意识,把“环保”真正落实到行动中来。三、教学时数:10课时第一节 共同的问题 共同的选择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曾与自然和谐相处 2、明确人类通过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 3、认识到由于人类的破坏,我们已出现生态危机教学重点: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材料】材料1: 一则法国儿童谜语说,池塘里有一朵百合花,它两天按两倍速度生长,如果不受限制,30天内会覆盖整个池塘,闷死水中的其他生命。人们直到百合花已经覆盖了半个池塘时,才意识到这个危险,这时,你还有几天时间回来挽救你的池塘呢? 提问: 这则谜语的答案是什么? 这则谜语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则谜语引喻了人与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并回答。明确:关注人类的命运就必须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一、讲授新课【师】回顾人类的历史,不难发现,人是始终受大自然哺育的。在人类之初,人与自然曾经保持着和谐的关系。【生】(细读教材28页“荷马名言”)【师】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生】(小声读教材28页小体字)【师】你还知道哪些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事例?【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师】然而,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力度不断加强,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生态危机,也从根本上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默读教材29页小体字)【师】你还知道世界上哪些严重的环境破坏事故或公害事件?【生】(相互讨论并派代表回答)【师】(根据以下材料进行补充)环境公害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公害事件”?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前,由于人类干预自然界的能力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只是局部的、小规模的、不明显的。产业革命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社会活动的规模程度不断扩大,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对自然环境干预的能力也越来越大,资源消耗和排放废弃物大量增加,加上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和主观上不注意保护,致使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政党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从以下发生的世界著名公害事件中,可以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和发展略见一斑:这些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充分说明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极大的危害性。令人担忧的是,全世界环境污染范围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严重。1、什么是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发生于1930年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有近60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2、什么是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于1943年美国洛杉矶,当时该市的200多万辆汽车生病在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死亡率大大增加。3、什么是多诺拉烟雾事件?发生于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镇,因炼锌厂、钢铁厂、硫酸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大气严重污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发生的第一天有17人死亡。4、什么是伦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和中积聚不散,头两个星期死亡4000人,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5、什么是四日市哮喘病事件?发生于1961年前后的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化工和工业燃烧重油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病症剧增,尤其是使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5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约为8%,死亡10多人。6、什么是水俣病事件?发生于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达283人,其中60多人死亡。7、什么是富山痛痛病事件?发生一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而中毒,1972年患病者达258人,死亡128人。8、什么是爱知米糠油事件?发生于1968年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因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使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这种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0000人,16人死亡。9、什么是博帕尔毒气事件?发生于1984年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由于设在该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的储罐爆裂,大量剧毒物甲基异氰酸酯外泄,造成至少2500多人死亡,十几万人受伤的惨剧。10、什么是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发生于1986年前苏联基辅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反应堆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上万人受到辐射伤害,直接死亡31人,13万居民被迫疏散,污染范围波及邻国,核尘埃遍布欧洲。【师】生态危机是怎样出现的呢?【生】(看书后进行回答)【师】读撒哈拉的变迁,看看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到了什么?【生】(看书后讨论并回答)三、小结在关心自己生活改善的同时,我们要不要关心我们的衣食之源地球?是谁在改变我们的地球?是谁在毁灭曾经的绿水青山?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四、巩固练习1、关注人类的命运就必须关注_的关系,就必须认真反思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反思我们对待_的态度。2、在人类之初,人与自然曾经保持着_的关系。3造成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是( )A、人类不断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B、地球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已丧 C、人类不热爱大自然 D、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2、使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教学重点: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材料】:一个公共牧场,有若干牧民在放牧,每个牧民都有两种选择:一是大家合作,有意识地控制各自牲畜的头数,使之与牧场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一是尽可能地增加自己拥有的牲畜头数,使自己的经济效益很快得到提高。提问:(1)这两种选择会带来什么不同的结果?(2)你主张做出何种选择?(学生讨论并回答。明确: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二、 讲授新课。【师】: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人们不得不认真地思考和探寻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途径的方法,可持续发展最终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和共同选择的发展模式。你知道可持续发展概念是怎么提出来的吗?【生】:阅读教材031“信息平台”。【师】:那究竟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生】:看书后回答。明确: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师】:你知道“网开三面”和“里革断罟”这两个典故的由来吗?【生】:思考、讨论。【师】:这两个典故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在生存斗争中十分注意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古人都如此注重环境、资源的保护,为了子孙后代着想,那么我们呢?由这两个故事,我们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了。“竭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这几个词的含义是什么?你看到过现实生活中有与此类似的现象吗?针对这些现象你会提出什么建议?三、 总结: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四、 巩固练习:1、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最终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和共同选择的发展。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它的要求是什么?第二节 我国的环境压力第一课时 人口大国教学目标:、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明确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教学重点: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的负面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材料】:试以一家计之,高增之时,有屋十间,有田十顷,身一人,娶妇后不过二人,以二人居屋十间,食田十顷,宽然有余矣;以二十人而居屋十间,食田十顷,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提问】这段古文反映了人口与经济之间的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人口的发展与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讲授新课。【读书指导】阅读教材034第一段小体字。【提问】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人口的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提问】我国的人口现状有哪些特点?你能具体说一说吗?(学生看书后回答,教师归纳)【明确】1、人口基数大(1949年:5.45亿 xx年:13亿)2、新增人口多(见书034,38*60*24=?)3、人口素质偏低(100万人口中的科学家、工程师人数是美国的十五分之一,日本的六十分之一。)4、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7.4%)5、人口分布不平衡(东部人口密度是西部的8.8倍)6、农村人口多(8亿多在农村)【讨论】“人多力量大”、“多子多福”,你同意这些观点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1、人口多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人口多过快增长,影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人口多过快增长,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4、人口多过快增长,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提问】人口多了不好,那是不是越少越好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三、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大因素,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四、巩固练习:材料:2005年1月6日凌晨,我国第十三亿个小公民诞生了,标志着中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时间推迟了4年。至此,中国内地总人口数达到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其中8亿多农村人口和8507万文盲以及350万低智力儿童。目前,我国每年净增人口1000万左右。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32亿,并以每年3.2%的速度在增长。(1)材料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哪些特点?(2)我国人口已达到13亿说明了什么问题?它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影响?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资源小国,环境污染与破坏教学目标:a)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b)了解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c)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教学重点: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解说】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由于人口的增长和近代大工业的崛起,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已成为世界性问题,我国问题尤为严重。二、讲授新课。1、资源小国【提问】有人说我国既是一个资源大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你认同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资源大国 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小国【读书指导】教材035第一、二段小体字。【提问】我国面临着哪些严峻的资源形势?(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1、人均占有量少,并随着人口的继续增加而加剧。2、资源分布不平衡,造成运输紧张,生产成本高。3、资源的开发不合理、不科学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议一议】见教材036“议一议”。2、环境污染与破坏【提问】什么是环境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明确】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问】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学生看书并回答)【说一说】教材036的图片反映了我国面临的哪些环境问题?(学生讨论并回答)【提问】造成环境恶化的因素有哪些?(学生讨论35分钟,派代表回答)【明确】1、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砍滥伐,破坏植被。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肩负着发展经济的重任,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而且面临快速发展的形势,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以损害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让你感触最深的环境问题是什么?三、总结: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和资源形势,只有保护资源,改善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四、作业:1、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可以概括为( )(1)人口多(2)资源少(3)环境污染严重(4)经济发展落后问题费 2、A、(1)(2)(3)B、(1)(2)(4)C、(2)(3)(4)D、(1)(2)(3)(4)2、根据下列数据制定一幅条形统计图,并说说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在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人均淡水量为24%,人均森林蓄积量为13%,人均煤炭储量为47%,人均铁矿储量为49%,人均铜矿储量为29%。第三节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计划生育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计划生育是目前解决人口问题惟一正确的选择。2、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计划生育的目的及措施。教学重点: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解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我国坚持的发展战略。针对我国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来落实走待续发展战略。二、讲授新课。【提问】我国的人口现状有哪些特点?(学生回顾旧知,教师适当点拨)【提问】在这些特点中,哪个特点是最主要、影响最大的?(学生讨论回答)【明确】“人口基数大”是影响其它特点的“罪魁祸首”,正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才会出现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等一系列问题。【提问】面对我国的人口现状,我国采取了一项什么措施?【明确】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我国在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惟一正确的选择。【读书指导】教材40“信息平台”【提问】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什么?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措施: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读书指导】教材040红色方框小体字。【议一议】1、有人认为,生儿育女完全是由个人决定的事情,他人和社会都不应干涉。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2、“要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这句话包含了什么道理?3、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人坚持“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观念,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理由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分别回答)三、总结:人口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四、作业: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树立 的发展观,是我国所坚持的发展战略。2、实行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我国在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 的选择。3、“要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 这句话包含的道理是( )(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2)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3)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要求(4)经济必须与人口、资源协调发燕尾服的要求A、(1)(2)(3)(4)B、(3)(4)C、(1)(3)(4)D、(2)(3)(4)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保护环境,珍惜资源、节约能源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保护环境与资源的必要性。1、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并使他们能自觉地付诸行动。教学重点、难点:树立环保观念,自觉保护环境与资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我国的环境压力表现在哪三方面?如何解决这三大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人口多计划生育资源少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环境污染严重保护环境二、讲授新课。1、保护环境【提问】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1、威胁生态平衡;2、危害人类健康;3、直接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问】我国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了控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我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那么怎样坚持这一国策呢?(学生看书后回答)【明确】见教材041“信息平台”【读书指导】教材041自律是很难的吗,并说一说人自律是否很难。(学生看书后分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后范读相关文章我不认为我没素质)【说一说】你平时关心过这些问题吗?(见教材042)2、珍惜资源,节约能源【读一读】见教材042“阅读空间”【解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也必然迅速增长,面对严峻的资源和能源形势,我们要增强全社会的忧患意识,珍惜资源,节约能源。【说一说】1、你周围有哪些浪费水、电的行为?2、你有什么节水、节电的小窍门吗?3、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存在着浪费资源和能源的现象?4、你能列举一些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的好办法吗?【解说】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应该付诸行动。【说一说】教材043“你能做到吗”?三、小结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处理好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国策,节约资源,并把环保真正落实到行动中来。四、巩固练习: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所坚持的发展战略,国家制定了( )方针政策来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珍惜资源,节约能源依法治国A、B、C、D、2、下列内容选自中华环保三字经,请完成前后相关两句的连线。垃圾多 可利用废弃物 冲厕所洗衣水 随手关水龙头 分类装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直面成就与差距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客观、清醒地认识我国的现状,找出差距与不足。2、了解我国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本原则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3、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找出根源和解决措施。4、知道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发展科技。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找出根源和解决措施。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在世界科技发展的长河中,中国曾经为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世界瞩目。曾几何时,由于中国的闭关自守,被人称为“东亚病夫”,经济、科技落后,在殖民者的铁蹄下惨遭蹂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通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攻克了科技领域的一个个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技上的奇迹。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史册上继续书写着辉煌。但我国的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节课,我们将了解中国从古至今科技发展的历史,找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争取早日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二、讲授新课。1、了解我国古代科技(1)阅读053上材料,回答:你知道在李约瑟这本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到的26项发明是哪些吗?(2)写一写:教材053中间(3)你还知道中国古代科技中还有哪些成就吗?2、了解中国建国以来在科技上取得的成就(1)教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通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攻克了科技领域的一个个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技上的奇迹。(2)引导学生阅读053“信息平台”,了解中国科技的发展。(3)说一说:你知道“杂交水稻之父”吗?他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取得的科技成果给我国及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什么?(4)教师: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史册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继续书写着辉煌,科技成果已从量的积累互质的飞跃,开始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5)引导学生阅读054中红色方框的文字,了解现代科技。3、了解差距,制定措施(1)教师:我国科技虽然发展迅速,成就瞩目,但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例1 :xx年中国与中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xx年中国与中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表现为:人口发展指标比较,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的实现程度为0.55;经济发展指标比较,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国的实现程度为0.26;社会发展指标比较,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的实现程度为0.40;生活质量指标比较,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国的实现程度为0.59;教育发展指标比较,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国的实现程度为0.29;科技发展指标比较,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国的实现程度为0.25;信息化发展指标比较,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国的实现程度为0.04;生态化展指标比较,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国的实现程度为0.49。例2:、专家:中国与发达国家科技差距主要是人才2004年5月9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称,中国与发达国家科技的差距,主要是人才的差距,尤其体现在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的数量和质量上。 中共中科院党组中心组九日下午举行学习讲座,路甬祥在阐述和剖析该院提出的新的科技发展观内涵时作上述表示。他说,中科院“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的科技发展观当中,“以人为本”一是指人才是创新的根本,二是指创新的目的也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创新为民。 路甬祥提出,中国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方面体现在人才上的差距,应不断健全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人才队伍结构和梯队,通过分类管理,使各类人才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他表示,中科院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实践中,人才队伍上要以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为重点,以营造环境和文化为手段,使各种人才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制度建设上,要建立符合科技创新特点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队伍动态更新机制,建立科技布局动态调整与敏捷反应机制,不断加强创新发展的资源基础,积极探索有利于出重大创新成果、有利于加强综合交叉的组织模式。 中科院新的科技发展观是国家层面科学发展观在科技工作中的体现,前者将为后者提供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撑。路甬祥认为,“创新跨越”对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例3: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科技部秘书长石定寰日前在此间说,目前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石定寰在8月12日13日于长春市召开的“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新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会议”上作上述表示。 xx年中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已 经跃居世界第5位,来自内地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首次超过来自海外的申请,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位居世界第二。 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xx年的报告显示,根据技术创新能力、新技术推广应用能力、传统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力、人力资源及其能力等多个方面综合测算,中国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在72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45位。 石定寰说,现在世界各主要国家都把支持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改变了过去长期采取的对科技发展不干预政策,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 目前,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0%。 据统计,目前,跻身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有20个左右国家,它们的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的比重都在2%以上,技术对外依存度都在30%以下,所拥有的发明专利占世界总量的99%。 石定寰说,今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把技术创新真正置于优先地位。(2)制定措施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科技的创新和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发展科技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3)阅读054下材料,谈谈自己的感想。三、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史,找出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制定了相关的措施。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使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长大为祖国的发展和强大作出贡献。四、作业:第二节 教育振兴民族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的基础地位;体会我国面临的发达国家教育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2、能力:通过分析教育是如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探究我国教育的现状,学会分析我国教育与发达国家、地区间的差距。3、知识:了解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教育上的差距;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教育是一种力量;认识到我国教育的严峻形势;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身素质。难点:面对发达国家在教育上的优势压力,如何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落实到实际行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育是一种力量一、导入:1、介绍“台湾知识分子倡导的新读书主义”案例:再累也要读书,再忙也要读书,再穷也要买书2、同时结合教材引言部分材料: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出的题目。问:(1)为什么台湾新读书主义如此倡导?总统如是说? (2)知识和书籍带给我们什么?通过共同的探讨,引出话题:知识是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知识的获得靠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一种改变我们生活、振兴民族的伟大力量。二、新课学习:教育是一种力量。(一)你说我说:请同学们说说从过去到现在,你所感受到的、或听到的、或看到的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变化。(比如衣、食、住、行、用等等)鼓励学生主动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知识改变生活”的材料,并作简单分析。(二)我来思考为什么生活中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教师(归纳):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生活、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科技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教育是基础,是改变人们生活的一种力量。(三)七嘴八舌出示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阅读教材P56阅读空间狮子和羚羊要竞争必须“学会奔跑”寓意深刻,对人而言,教育更是一种力量。同时举例说明(见附录2)。(四)畅所欲言教育往往还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引用身边的事例及教材事例来说明。 设想:一个人不接受教育将会是怎样的?(五)澄清误解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学生可能会提出质疑:比尔*盖茨不是大学多没毕业吗?指出接受教育的途径是多样的。从比尔*盖茨引出“知识经济“。(六)释疑解惑教师问:现在社会上常流行一个词“知识经济”,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同时通过教材“日本重视教育”和师生共同补充相关例子(如袁隆平与中国威胁论)等,让学生了解科技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知识对创造价值的作用,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复兴,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七)信息平台问: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确保竞争的成功?转入下文:教育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出示各国重视义务教育的举措,特别是我国义务教育状况。(关于我国的义务教育状况,这部分内容与下一目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建议放到下节课学习,这里只简单地了解即可。)(八)社会调查请教你的长辈,了解他们对知识更新有什么实际的感受,以及知识更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你的父母、亲友是否还在学习,采用什么学习方式。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本内容在第五单元中还会涉及,这里不必细说,可以放到课后完成,让学生明白以下道理即可:因为信息时代的知识频繁地更新换代,所以人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飞速前进的步伐;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在任何情况下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每个人都必须终身持续不断地学习。三、备课反思:关于“终身学习”,本人认为,根据教材P59周宁爸爸的材料,更加能引伸到学习的话题,但在第五单元中还将专门设计“活到老,学到老。”的话题,在此我只点到为止,没有深入,不知这里有没有必要细说,与各位探讨。四、巩固练习:1、 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2、辨析:国家再穷不能“穷”教育,老百姓再富不能“富”孩子。第二课时 我国教育的现状一、导入:等式填写,人口-教育=? 人口+教育=?在师生共解的基础上,再次懂得:教育的重要性,那么我国在教育上有些怎样的举措呢?转入新课:我国教育的现状。二、新课学习:(一)我国教育取得的成就展示材料:义务教育法第5、11条规定,教育法内容,教材P59资料,xx年政府工作报告1、我国义务教育状况:教育部负责人答:九十年代初,中国政府提出到20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0余年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制定一系列重大方针和政策大力推进普九目标的实现。截止xx年底,全国实现了中国政府提出的普九DOUBLE_QUOTATION目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90年代初的40%左右提高到85%,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1990年的97.8%提高到99.1%,初中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66.7%提高到85%以上,xx年更是达到92%。据xx年在巴西召开的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教育部长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均位于九个国家的前列。2、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国教育事业的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政府办学和社会各界办学相结合,建立了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的新机制,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度增加。如期实现了“两基”奋斗目标,正在形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结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的新的发展模式。 3、义务教育法第5条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允许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义务教育法第11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教育法规定:女子享有同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问:以上这些措施说明了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你对我国教育的进步有哪些实际的感受?(二)转折:我国教育形势整体严峻1、与发达国家相比:展示材料:我国首次公布“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中、韩、美公民受高中教育、大学教育的人口比例图。1、我国首次公布“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报告描绘我国人力资源现状:整体国民素质偏低,中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与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我国15岁以上公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4年,不到初二水平,与美国100年前相仿,比韩国低近4年。 2、 中、韩、美公民受高中教育、大学教育的人口比例图。中、韩、美受高中教育以上人口比例图 中、韩、美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图(图片无法粘贴) 问: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3、我国地区间的差距展示材料:教材P60,我想读书及苏明娟大眼睛图片。思考:(1)你看到以上情况,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三个角度:一个角度从现状上回答;另一个个角度可以引导学生对贫困地区的帮助等,培养学生的爱心;第三个角度,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教育权。)(2)这两位女孩你知道是谁吗?是我国的什么工程让她们重新享受了学习的权利?(3)你还知道资助贫困学生的什么行动吗?你准备为这些事业做点什么吗?(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1、学习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问: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2、学习信息平台:看了这些内容的感想?得出结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振兴我国的教育事业。(四)思维拓展:从你的生活实际出发,说说我国目前教育领域中存在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入WTO给我国的教育又会带来怎样的挑战?我们中学生该如何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第三节科教兴国的重托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经过感受、体验,认识到创新特别是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2、能力:注重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3、知识:充分认识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了解教育权,同时明白义务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权利。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科教兴国的重要性,了解教育权的含义,明白义务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权利;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难点:如何理解义务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怎样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权利?怎样培养创新精神?第一课时 珍惜受教育的权利由于本课时内容主要是讲述教育方面的,是第二节的延续,所以建议提到前面,作为第一课时。一、导入:展示材料:温总理痛心坦言的一段材料。引出:当今世界,竞争激烈,焦点在科技,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同时学习科教兴国的知识(P63信息平台)。二、学习新课: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一)问题随想放牛娃的愿望(见附录5)、同一片天空思考:看了上述对话,你有何感想?归纳: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贫困地区的人们陷入了一代又一代的贫困循环怪圈,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受教育的机会,依法接受义务教育。(二)考考你关于我国义务教育的相关知识,特别是下文要涉及到的,如义务教育的特征、年限、容易把受教育误解为只是一种权利等问题 通过以往的知识,书本的知识,同伴的知识,老师的知识,共同探讨这些问题。特别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一)信息平台资料补充1:关于教育具有(强制性)的事例。资料补充2:教材P59我国教育的成就。(普及性)资料补充3:1996年底,原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三家联合颁布了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只缴杂费,符合借读条件的学生缴借读费,除此之外,未经三家联合批准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学校不得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免费性)(四)理论前沿针对第受教育不仅是个权利的问题,过渡到: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又是公民的一项义务。解释:公民义务权利(通过受教育)(国家)获得更好的自身发展加速国家的发展(个人)(五)各抒己见:展示父亲不让女读书 少女与父对公堂(见附录6)(1)孩子上不上学只是个人的私事吗?(2)如果是谢友兰自己不想上学,她就可以不上学吗?进一步说明:受教育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也是义务。(六)开动脑筋 阅读教材P68金靖和特殊学生的故事,想一想:1、这些小孩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这些小孩会给金靖怎样的回答?2、你怎样理解这位重新回到教室的学生的做法?你能设想一下这群小孩和这位特殊学生的将来吗?3、假如这些小孩在你的身边,你会伸出援助之手吗?你将怎样帮助他们? 目的让学生明白,我们现在拥有的受教育权是多么的可贵,我们要珍惜,要充分享受自己受教育的权利。(七)学以致用材料分析:小明是某校初三,面临初中毕业,班上的同学都在认真地复习迎考,他却整日无所事事,经常迟到旷课,违反校规。当同学、老师、家长为他着急和担心时,他却满不在乎地说:“我是未成年人,应该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还有义务教育法必须保证我初中毕业,所以我才不担心呢!”学校经过多次对他的教育无效,最后对小明做出了“开除学籍”的处理?分析:1、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他的言行。 2、学校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3、假如你是小明的好友,请帮助他制定正确的行动计划。归纳:小明应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义务教育法具有强制性,小明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认真完成学业,遵守校纪校规。小明只有认真学习,立志成才,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同时小明也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八)课后延伸:就当地情况,查找侵害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不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现象。三、备课反思:因为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