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 2.3.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0532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 2.3.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 2.3.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 2.3.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 2.3.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甘肃省天水一中xx届高三第一次段考,8)甲午战争后“中国新式产业发展进入民营化为主阶段”,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洋务运动的诱导B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甲午战争后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阶段;A项指的是产生阶段;B和D项是进一步发展阶段。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答案:C2(山东潍坊三市县xx届高三期中,13)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为振兴商务,以官爵顶戴奖励发明创造、鼓励私人投资设厂,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律保护工商业者的合法权利当时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鹜”的局面。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政府改变了官吏的任用标准B加强了政府对民间工商业的控制C官绅开始投资近代新式企业D经济立法有利于近代经济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材料的现象属于清政府鼓励工商业的现象,有利于近代经济的发展。A项属于人才选拔不符合题干内容,B项不符合“奖励鼓励”,题干中没有提及官绅设产内容。答案:D3(湖北省百所重点中学xx届高三10月联考,24)有人这样描述19041907年中国兴办实业的情景:“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A直接推动力是办厂政策的宽松B与中国人民的政治斗争联系密切C主要原因是国际环境的暂时改变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将兴办实业与收回利权相结合,带有明显的爱国性,19041907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执行奖励实业的政策,所以A不正确;C项与史实不符;D项从时间上看发生在19041907年之后,不可能是形成这一浪潮的原因。答案:B4(xx年高考山东卷,11)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3?100153A. 2 B31C73 D193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表格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能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征之一是轻工业发展较快而重工业极为薄弱。在18721911年,中国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是纺织业和面粉业。纺织业的数量应排在第一位,故D项符合题意。纺织业的数量不可能小于矿冶业的数量,故A、B两项错误。C项数值与矿冶业比较接近,也不符合当时重工业明显落后于轻工业的史实,故C项错误。答案:D5(大庆实验中学xx届高三10月月考,18)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国货运动”。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如“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辛亥革命影响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国货运动” 是就经济方面而言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正确选项是A。答案:A6(山东聊城市xx届高三期中,37)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解析:从材料中的“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等可知选择C项。答案:C7(xx年江苏卷)下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A BC D解析:本题以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的创办为切入点命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理解和识图能力。根据“洋务企业”、“清政府官员”、“武器”等信息,可知正确,没有体现中的“洋人”,这一企业只是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但不能说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故排除项,选A。答案:A8(河北省普通高中xx届高三质检,5)如图是上海三兴烟草公司(成立于1924年,位于上海美租界)刊登在1926年10月10日申报上的一则“孙文牌香烟”广告。关于该广告发布背景说法正确的是()广告反映民族工业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广告发布时孙文已经逝世广告体现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广告反映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对民族工业的推动作用广告反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A BC 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题干中“1926年”的广告这一信息,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主流思想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的短暂春天是指从1912年到1919年,因此排除,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1936年提出的,排除,答案为D。答案:D9(内蒙古包头一中xx届高三期中,32)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对中国币制进行了一次改革,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银元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这一改革()防止了白银外流稳定了金融市场促进了物价回升造成了通货膨胀A BC D解析:1935的法币政策起到了主要是积极作用,符合事实。法币的发行不一定会造成通货膨胀,只有在滥发纸币的情况下才易造成通货膨胀。排除,故选A。答案:A10(山东聊城市xx届高三期中,33)有人把19201936年间的中国民族工业称之为是继“黄金时代”之后的“白银时代”。此期间,中国经济不但没有锐减,反而呈明显增长趋势。下面的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曲线图,与历史研究新成果相吻合的一项是 ()解析: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较快的有三个时期:19世纪末的初步发展,19121919年的“黄金时代”为发展最快时期,19201936年的“白银时代”。答案:A11(深圳市红岭中学xx届高三第二次统考,17)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D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根据题干“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短时期内”表明时代背景,“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抢运到了”说明实行了“大撤退”,综合以上体现了物资转移的必要性是为了持久抗战。答案:D12(江苏如皋中学xx届高三质检,31)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政府征收苛捐杂税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官僚资本垄断经济美国对华倾销商品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关知识点,根据材料中1948年的时间,结合教材,在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统治下,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民族工业大量使用进口原料,但是美国等国的商品涌入造成了中国外贸的大量入超,使民族工业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外汇购买原料。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也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官僚资本的压迫是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又一个原因。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据此本题项符合题意,第项为抗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萎缩的原因,排除含有的选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13(山东淄博市xx届高三第一次模拟,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工业化)应该与工业革命的生产方式不可分割,即掌握了资金、采集原料,大规模生产,直接运销于广大市场。这一种经济与作坊工业不同,也不像因批发而云集的行商作贾(传统的商业)。工业生产提供了庞大的产量,而巨额资金的投入,则在生产的上游掌握着原料,在生产的下游占有市场。这种经济形态,在18世纪中叶成熟。许倬云历史大脉络材料二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材料三随着中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新生阶级工业无产阶级也成长壮大起来,到1919年已达到200万人左右。这个数目,在整个人口中虽然还是很少的,但是他们居住很集中,是个有力量的阶级。据不完全统计,1920年共发生罢工46次,罢工人数在五万左右。胡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1)指出材料一所说“经济形态”成熟的社会条件,并写出“这一种经济与作坊工业”的不同。(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对近代中国政治文明进程的影响。解析:第(1)问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解题关键在于要理解“经济形态”是什么,根据材料,显然这种经济形态是指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其条件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分析;而其特点是“大规模生产”、“工业生产提供了庞大的产量,而巨额资金的投入,则在生产的上游掌握着原料,在生产的下游占有市场。”第(2)问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从地区分布、产业分布等方面分析;经济决定政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同时,无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材料三则主要体现这一点,因此,对近代中国政治文明进程的影响是无产阶级成长壮大、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基础。答案:(1)条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开拓;近代科学技术进步。不同:机器生产;工厂制度;控制原料和市场;规模大产量高等。(任两点即可)(2)特点: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纺织业与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尤为迅速;行业发展不平衡;企业区域分布不均衡,大多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影响:无产阶级成长壮大,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基础。14(南通市xx届高三4月调研,22)著名学者钱乘旦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中写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因此是“反现代化”(“反现代化”并不反对现代化)。问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现代化”和“反现代化”有可能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运动在同一过程中出现。请回答:(1)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思想现代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主要有哪些表现?(2)据材料观点,你认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反现代化”运动的典型事例是什么?(3)关于这场“反现代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请任选以下若干角度:运动的指导思想、结局、经济和思想影响,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你的观点。解析:第(1)问注意限定的时间是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此时正是资产阶级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时期,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回答不是太难。第(2)问仔细读懂材料即可。从材料(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因此是“反现代化”)不难看出是洋务运动,因为它接受现代化,只接受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用其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第(3)问注意是回答这场运动对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它的影响应该是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选取的角度是:运动的指导思想、结局、经济和思想影响,从这些角度谈其积极影响或是消极影响。答案:(1)民族资本主义(或民族工业)产生并不断发展;结束封建专制制度,确立共和制度;封建思想统治地位严重动摇,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答民主思想得到传播、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亦可)(2)洋务运动。(1分)(3)观点一:它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答起积极作用亦可)经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思想: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下,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一定程度上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思想运动的发展准备了条件。观点二:它延缓(或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答起消极影响亦可)这场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它不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用现代化的手段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这违反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运动破产。观点三:它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经济、思想方面任意两点积极意义。指导思想和材料观点或运动结局任意两点消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