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I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9968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II)1、 单项选择题(224=48分)1. 下列是文化现象的有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xx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xx3月,40多个城市收紧楼市政策,认房认贷蔓延至二线城市联台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党的十九大后,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掀起了学习十九大精神的高潮A. B. C. D. 2.走进新时代,新词热词层出不穷,如“蓝瘦、香菇”“小目标”“洪荒之力”等同络用语。这些用语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社会生活,这表明网络用语反映时代特色 新词、热词提升了我国文化实力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 新词、热词的出现是时代的进步A.B.C.D.3. 习近平指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历久弥新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B. C. D. 4.日前,美国探索频道出品的3集电视记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反响巨大。这体现了我国在征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步增强 大众传媒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尊重文化多样性能推动本民族文化发展 文化“走出去”提升了我国综合竞争力A. B. C. D. 5.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这些集中展示了中国科技创新实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经济效益 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A. B. C. D. 6.中国社区”标识整体色彩以中国红为主色调,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寓意吉祥.图形整体是开放的菱形,内部为三个手臂相挽的人构成中国结图案,寓意“三人成众”,即社区居民的团结协作,菱形与中国结象征汉字“区”字,标示出社区对特定地域的依着关系.这一标识创作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 文化是人对社会生活的如实反映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能因时而变A. B. C. D. 7.xx“欢乐春节”活动走进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地区的400多座城市,举办上千场活动,将新春的喜庆带到海外,让“中国年味”香飘全球,给世界人民送去了中国新年的问候。举办“欢乐春节”活动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我国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让世界人民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A. B.C.D.8.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是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推动教育信息化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者重要角色A. B. C. D. 9.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达到52项,成为世界第一大“世界遗产国”。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表达 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A.B.C.D.10.五福临门”是中国人常提及的祝福语。五福源自书经洪范,是古代中国民间关于幸福观的五条标准: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而当今我国人民的五福追求有所变化,如爱国、富强、和谐、敬业和友善。这一变化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体现 是把时代精神注入到传统文化之中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说明不同时代的价值追求截然不同A. B. C. D.11.从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到朗读者,xx上半年,这些有着独特民族文化气质的节目接连“火”遍电视网络,引发关注。创作者们从汉字、诗词、书信这些最习以为常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承载节目风骨和精、气、神的支撑。这启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包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A. B. C. D. 12.中国的民族音乐绵延千年,中国的舞台传统写意凝练,是东方审美观的独特表达。放着自家的宝贝不为我所用,却心甘情愿地被洋派俘虏、绑架,说到底是缺乏民族自信的表现。可见,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必须坚决反对文化守旧主义和文化封闭主义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加强文化交流借鉴,增进对外来文化的理解A. B. C. D. 13.春节期间,湖南岳阳楼景区游客背诵出岳阳楼记可免费领取门票。一时间,景区内书声朗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景区回响。这个创意的意义在于 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A. B. C. D. 14.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华文化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独特性 具有海纳百川,熔铸百家的气魄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地域性 具有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特点A B C D15.xx12月,河北塞罕坝林场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是推动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能够转化为民族振兴的物质力量A. B. C. D. 16. 在全国开展的“道德模范在身边。活动中,各地坚持“群众评,评群众”,组织引导广大群众挖掘身边好人,推选道德典型。一批新的道德模范脱颖而出。一时间,共话道德之美在社会上形成风尚。这一活动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以道德模范的鲜活事迹,引领社会新风尚 使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从日常点滴做起,让每个人成为道德模范 发挥群众的作用,推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A.B.C.D.17. 近年来,W市加大投入力度,新建或扩建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工程,精心打造名家论坛,邀请梁晓声、易中天、李培坤等一大批名流大家开展了数百场公益性文化讲座,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开阔了文化视野.这说明该市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为市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保障市民基本的文化权益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A. B. C. D.18.高尚的道德情操来自于信仰的力量,来自于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们要从小入手,从实着眼,从行落实,形成良好的家庭文化,培养家国情怀。这启示我们要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做有知识内涵的人 改造自身主观世界,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从点滴的小事做起 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做出理性行为选择A.B.C.D.19.文化既有“魂”又有“体”.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体.“魂”与“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改革发展之中,目标就是“强魂健体”.下列有利于“强魂健体”的措施有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要奏响大众文化这一主旋律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推动文化产业投资融资体系建设.A. B. C. D. 20.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媒体,应当站在人民的立场,表达人民的思想和感情,反映人民的呼声和愿望。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做到“党媒姓党”要大力发展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握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关系,先继承然后发展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媒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AB CD2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 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A.B.C.D.22.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这两种观点都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 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A B C D23.在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预言百年之后,美国科研人员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第一次成功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从而找到了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引力波发现再次佐证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意识具有主观性,可无条件地把观念转化为现实物质世界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者是不存在的物质世界可以被认识的,但仍有未被认识的事物A.B.C.D.24.我国古代经典著作和历史典故中的许多成语简短精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下列能够同时体现哲学史上“两个对子”的是:A.理在事先与断章取义,瑕不掩瑜与本末倒置B.实事求是与掩耳盗铃,沧海桑田与刻舟求剑C.防微杜渐与微不足道,盲人摸象与鬼使神差D.返璞归真与审时度势,唇齿相依与乐极生悲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52分)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也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举措。乡村是农耕经济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之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但如何留住独特的田园牧歌,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乡村建筑“西洋化”、乡村生活“空心化”呢?有专家建议,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才能使城镇化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现代化成为有根的现代化。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与生活”知识,分析专家建议所体现的道理。(12分)2 电影战狼2票房总收入突破50亿元,给已经沉迷已久的国产电影市场带来一丝曙光。战狼2的成功得益于:故事彰显爱国主义情怀,充满正能量,暗合当前时代背景和观众情感需求,实观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电影业显然并不例外。当前,电影作品要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越,从“高原”到“高峰”的迈进,就需要深化电影产业供给侧改革。在尊重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的前提下,提高原创能力,发扬工匠精神,在与国际领先的艺术经验接轨的同时,消除自主创新乏力的尴尬,中国电影市场才能迎来真正的“拐点”。结合材料,从文化发展和建设的角度,分析国产电影怎样才能实现“从数量到质量、从高原到高峰”的迈进?(12分)3、党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推进标本兼治。所谓“治本”,就是通过思想文化建设,实现党员理想信念的巩固、政治立场的坚定、思想作风的清廉。只有从思想认识上形成了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自觉,全面从严治党才会从外在的强制约束,转化成为内在的自我譬醒,才能形成“不想腐”的精神境界。结合材料,运用建设文化强国的相关知识,谈谈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如何治本?(12分)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1)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怎样体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10分)(2)xx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是马克思主义诞辰170周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提出80周年,它指导着我们中国的改革开放迎来了40周年。请为今天继续坚持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写两条标语(6分)高二第三次月考政治答案一、选择题:(48分)15 : DACBD 6-10:BDBCA3、 -15:CBCDB 16-20:DCBDC2. -24:BDBB二、综合题(52分)1、(12分)答案解析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应加大对乡村风貌的保护,为乡村文化传承提供必要的物质载体;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吸引村民回乡创业,为传承乡村文化奠定物质基础;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文化各有特色。要挖掘乡村文化的个性和传统特色,孕育乡村文化气质和特色。;(从文化与人角度分析,可酌情给分)B. (12分)立足社会实践,提高影视创新能力,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尊重文艺创作规律,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供给侧改革),促进影视产业发展和繁荣;影视创作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起来。C. (12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清廉务实的思想作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政冶立场。4(1)(10分)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对一定时代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的要求和历史趋势,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可以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可转化为物质力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6分)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学说,明辨是非,智慧选择。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引领健康美好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