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4.1 传统文化的继承(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9512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4.1 传统文化的继承(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4.1 传统文化的继承(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4.1 传统文化的继承(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4.1 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_的文化。2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之一。3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_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 。4传统文艺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以、传统戏曲、等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 和道德观念等。6传统文化具有_。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_。7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_。8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_;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_,更好地创造_。9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呢?正确的态度:_。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_;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_。 1传统文化的含义(1)含义:传统文化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传统文化是人们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相对于外来文化来说,是指母文化或本土文化;相对于现代文化来说,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它或者表现于物质载体,如建筑、雕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或者表现于各种知识信息的积累储存。【典例1】在学校中加强文言文的教学很有必要,这不是复古,也不是赶时髦,而是普及传统文化的救急措施。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传统文化打上了历史的烙印B传统文化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C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历史中D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答案】C 2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区别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含义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影响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有悠久的历史,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地位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子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宫廷、民用、宗教、桥梁、园林、城市建筑等,如北京菊儿胡同京剧、武术、诗赋、散文、书法等“大同”世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典例2】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历经1740多年风雨,至今仍保存着具有明清时期特色的古民居群、古建筑及众多历史遗址遗迹;桂林市兴安县界首镇内的街巷为全国县级规模较大、风貌较完整的明清古骑楼建筑群之一。这些传统建筑蕴藏着深厚文化底蕴与丰富内涵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其基本面貌随着时代发展与时俱进ABCD【答案】C 3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特点特点内涵历史性传统文化总是与一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紧密联系继承性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典例3】4月7日是2018年清明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清明节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竞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如今,更是我国的法定传统节日。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都是落后文化的表现 民族节日对我国人民的思想影响最深远ABCD【答案】A【解析】说法错误,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落后文化。说法错误,传统文化对我国人民影响最深远的是传统思想。清明节历史久远,影响到今天,且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正确。故选A。4文化、传统文化、先进文化的比较内涵不同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文化在本质上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个人的一种素养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代表着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外延不同文化包含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文化和传统文化中有先进文化也有落后文化【典例4】“学有所教”的政策指向是让每一个适学个体都能平等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一提法,与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十分相似。这说明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文化复古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BCD【答案】C【解析】本题宜用排除法。中“文化复古主义”是我们极力反对的,没有什么现实积极意义,排除。故选C。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地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展;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3)必须反对两种错误态度:一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传统虚无主义,二是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和保守主义。【典例5】三字经是古人留下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里面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们现代人仍然适用。但其中也有一些诸如“君则敬,臣则忠”等带有强烈封建色彩的句子。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BCD【答案】A 12000多年前,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就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涓涓细流,泽被万物。习近平主席引用老子的话,期望亚太经合组织以太平洋之水结缘,使太平洋成为太平之洋,友谊之洋,合作之洋,实现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繁荣、进步。这表明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源头 B传统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2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言:“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会它的宝贵。”该观点的文化生活依据是A古建筑的经济价值一般高于现代建筑 B古建筑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C古建筑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D古建筑造型优美,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3农历8月15日,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猜灯谜、吃月饼、燃灯、赏月等是我们在中秋节时的固有习俗。下列对中秋节的习俗理解不正确的是A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B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C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D它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4皮影戏又称“灯影戏”,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1000多年的表演艺术,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皮影戏的发展历程表明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BCD5孔子曰:“学而不厌”“见贤思齐”“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反映了儒家开放的胸襟和求知精神,对我们在求知道路上有着重要的影响。这表明A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人类的精神财富B传统文化有保守过时的因素C传统文化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对人的价值观有积极影响D传统文化中的不合理的因素始终制约着人的价值取向6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这启示我们A传统文化都可为我所用,要全部继承B传统文化都不符合时代特点,要全部抛弃C否定旧的文化传统,代之以全新的文化形态D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古代教育家强调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如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同时他又说: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未知,焉得仁?”董仲舒也说过:“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智而不为也。”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德智统一观:首先是道德教育及其实践,其次才是知识教育;德育要通过智育来进行,智育主要的是为德育服务;德育与智育之间、“行已有耻”与“博学于文”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这种德智统一观的教育思想,在今天对我们的教育实践仍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1)这种德智统一的教育观属于传统文化的什么形式?简述这种形式的作用。(2)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种传统文化。 1(福建省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我国民族特色古建筑众多,因各种原因导致古建筑不同程度的损坏,对此种古建筑的修缮,往往采用最原始最传统的做法,保持其原汁原味。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A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最有价值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传统文化才是优秀的文化 D传统文化符合社会发展要求2(河北省邢台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下列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贴春联体现了对传统习俗的传承贴春联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贴春联是对传统文艺的创新ABCD3(江苏省沭阳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找不着,找到小松鼠。”这是小时候传唱的童谣,今天“小鼠标,跳跳跳,文明上网要记牢;鼠标点头微微笑,学习知识很重要”又成了孩子们喜欢的童谣。童谣是时代的镜子,保存着可贵的精华,值得我们去重视和关怀。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看,童谣属于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文艺的继承C传统思想的继承 D传统道德的继承4(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传统的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赛龙舟、佩香囊、挂艾叶等。现在有了法定假日,传统的内容有些还会有,但年轻人更多的是邀父母、约朋友外出旅游,这既具有传统的味道,又能从游玩中体验亲情、友情。上述材料体现A传统习俗可以顺应时代变迁 B传统节日基本内涵因时而变C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传统习俗既有精华又有糟粕5(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传统服装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只能说是传统文化的“皮层”,而那些浩瀚典籍、诸子百家的思想、伦理道德观念,那些血肉骨髓,才是传统文化真正的“内核”,如果只是一味专注于羽扇纶巾、津津乐道于峨冠博带,或者只是套上一件“汉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文化“复兴”。上述观点A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性B肯定了现代文化的优越性C属于“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D抓住了文化继承的重点6(福建省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很多文人雅士品酒、写诗、作画、饯行的美淡。但后来,“饮酒文化”慢慢异化为另一种社交文化“拼酒式社交”。“拼酒式社交”要改,强迫性劝酒行为也该叫停,这说明“酒文化”作为落后文化要加以改造“酒文化”的创新应该顺应时代发展人们是“酒文化”的创造者和享用者中国的“酒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ABCD7(贵州省思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邹城市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故里,是我国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近年来,邹城市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优势,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宗旨,积极开展儒家文化“修学游”活动,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欢迎,“修学游”已成为展示该市素质教育的崭新名片。2014年上半年,邹城市致力于打造“孟子修学游”品牌。针对“修学游”市场,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精心设计了“教子有方”亲子游、儒家文化体验游和国际修学游三大产品,推出了“我的成人礼”观赏版、体验版、私人定制版,努力打造具有孟子故里特色的经典“修学游”活动。 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分析说明“修学游”活动的意义。 1(2018江苏政治)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那金声玉振的小小笙簧和刚直劲节的紫竹笙苗、那“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的独特音色,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成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材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A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B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C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2(2017天津文综)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ABCD3(2016北京文综)“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副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ABCD4(2016江苏政治)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文化具有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的稳定性 C时代的先进性 D强大的包容性5(2015广东文综)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扔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 B C D6(2015浙江文综)祠堂是崇宗祭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礼仪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 7(2015天津文综)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K基础1D 【解析】材料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期望亚太经合组织以太平洋之水结缘,以实现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繁荣、进步,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具有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D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A说法错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错误;C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4A 【解析】传统建筑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说法错误;材料中皮影戏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同时该艺术流传至今说明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不同民族的文化,不选。故选A。5C 【解析】A观点具有片面性,不能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全部看作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应辩证分析。B、D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材料涉及的是传统文化中积极合理因素的积极影响,C符合题意。6D 【解析】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批判地继承,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推陈出新、革故鼎新,D正确。7【答案】(1)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想。中国的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教育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2)对待传统思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古代教育思想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对追求教育公平的观念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传统教育思想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对待传统思想,要革故鼎新,推陈出新。要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我国的现代教育相结合。对待传统思想,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解析】(1)本问考查基础知识,较为简单。作答时注意本问涉及两小问,关键是把握住第一小问,第一小问是作答第二小问的前提。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点等,因此材料中的德智统一的教育观属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想;并对传统思想这种形式的作用进行论述即可。(2)解答本问时要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设问的落脚点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审读材料,找准切入点,本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学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对待传统思想的正确态度,对待传统思想,要革故鼎新,推陈出新,立足于社会实践,以及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述,注意理论联系材料分析。K能力1B 【解析】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采用最原始最传统的做法,保持其原汁原味,才能体现民族特色,故B正确;传统文化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文化最有价值,也是优秀的文化,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故A、C、D表述均错误,排除。 4A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影响。现在年轻人过端午节,具有传统的味道,又能从游玩中体验亲情、友情,这体现了传统习俗可以顺应时代变迁,A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传统节日基本内涵并未因时而变,B说法错误;C、D与题意不符,排除。5D 【解析】材料中的观点看到了传统文化真正的内核,抓住了文化继承的重点,D符合题意;材料并不否定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而是主张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A说法错误;材料不涉及对现代文化的肯定,B与题意不符;材料不否定民族文化,而是主张要抓住传统文化中的真正内核加以继承,C说法错误。6C 【解析】此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属于组合式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解答。“酒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应该区别对待,表述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改革酒文化中的糟粕,未涉及“酒文化”的创新应该顺应时代发展,与题意无关,排除;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但在社会中生活中形成的“拼酒式社交”要改,强迫性劝酒行为也该叫停,这说明中国的“酒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人们是“酒文化”的创造者和享用者,故正确。故选C。7【答案】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修学游”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弘扬儒家文化中的精华,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修学游”活动有利于激发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奋发图强的学习热情,增强中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K真题1D 【解析】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表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D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B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笙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寄托了人们对中华民族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不体现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民族生存的作用,A、C不符合题意。2B 【解析】本题以汉服文化为背景材料,由材料中关键词“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可知说法正确,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选B。3C 【解析】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不选;文物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就是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它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其中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正确;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有利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但并不能使国家占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不选;故选C。4B 【解析】“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不变,仍为人们所运用,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说明“礼”的基本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因为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又具有相对性特征。材料整体体现的是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B正确。5A 【解析】符合题意,材料中通过比较传统戏曲、古典诗词、书法,得出共性的结论,说明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材料中强调体现一脉相承的气质,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与题意不符,材料是通过比较传统戏曲、古典诗词、书法,得出共性的结论,并没有涉及纵向上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同时本题通过比较,找出传统文化的共性,而不是强调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6【答案】(1)传统文化是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W村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发挥祠堂文化在人文教化、社会认同等方面的作用。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必须批判地继承,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打破了宗族界限,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7【答案】(1)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春节等多种形式呈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春节文化传承不断,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人对春节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春节的生命力表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否定,“全盘西化”行不通。【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属于认识类的文化生活试题。解答认识类的试题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综合分析。本题知识限定范围是中华传统文化,可以首先回忆基础知识,传统文化的表现、作用、特点、态度等知识,其次要联系材料确定最终理论分析点,把理论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根据题意主要分析的是春节,所以可以考虑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以及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等。 兰州首个民间传统戏楼开启传承之旅白塔昂然屹立,黄河奔流不息。城市的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上演着不同的故事,有的人坚守着一段回忆,有的人执念着一种味道,还有一些人,却痴迷着弦韵,让芳华再现。经过一年多酝酿,兰州白塔戏楼与市民见面了,这也是兰州首个民间传统戏楼,古色古香的大戏台,国粹京剧华美绽放,兰州鼓子如泣如诉,陇东道情出神入化每一天,这里都在上演着精彩大戏,兰州人用最朴实、最接地气的方式,开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旅,坚守对国粹、弦韵的热爱。 十年执着圆梦白塔戏楼 2018年6月25日,是兰州白塔戏楼的“京剧时间”。午饭刚过,三三两两的京剧票友齐聚这里,上至古稀老人,下至青春少年,都是因为京剧而聚在了一起。到下午两点正式开演之前,四五十名票友已准时到位,一场承载着一代人对戏曲独有情怀和执念的演出就盛大开幕了。 “唐宋元明清数代传人,生旦净末丑几多角色”,站在白塔戏楼前,两联苍劲有力的对联已经渲染了几分气氛,而戏台古色古香,独具匠心的元素被无处不在的雕梁画栋取而代之,当票友提足精神,豪气开唱时,国粹精华魅力再现,票友陶醉在台下当视觉和感官应接不暇之际,穿越之感恍若隔世。 台上演得热闹,台下刘博文老先生也忙得不可开交。被资深票友称之为白塔戏楼缔造者的刘老先生是个传说般的人物。今年74岁的他,乐享三件事,京剧、武术、书法。由此,在他的住处一隅挂着一块门牌三粹轩,他则是轩主,闲暇之余,自得其乐。“我为京剧生,也愿意为京剧死!”当他说出这句话时,令记者吃了一惊。 刘博文58岁时,登门拜甘肃省京剧团德少荣为师。后来,他还拜访了中国戏剧学院京剧系系主任舒桐、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魏积军等名人,用真诚感动了这些老师,对李逵探母等“裘派”名剧的花脸,逐字逐句教导。 十几年的刻苦学习,刘老先生各种荣誉在身,身边的票友越来越多,大家一碰头有了共同的愿望成立一个票友之家,释放他们的京剧情怀。10年来,刘老先生四处奔波却几乎一无所获。山穷水尽之时,同样痴迷于传统文化的甘肃野谷艺韵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徐海峰进入他的视线。两人首次见面便成了忘年之交,徐海峰慷慨承诺,百年铁桥,悠悠黄河,再加上白塔戏楼,如同刘老的三粹轩,三个宝不可或缺。 民间戏楼传承戏曲文化艺术 “既然是传承,一定要竭尽全力做这件事。”徐海峰说,从戏台搭建开始做起,利用多年收藏的清末民初老物件,一件一件搭成了典雅、古朴的戏台和观众池。之后,又邀请甘肃省京剧团的专业人士友情演出。“我们花了一年多时间,就是想让群众有穿越到古代,坐在戏楼里欣赏国粹的感觉,激发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承载着票友的希冀和情怀,兰州白塔戏楼开启了全新的寻根之旅。票友们激动地描述着戏楼开门第一天的盛况:省京剧团在化妆、服装等多方面无偿倾力相助,梅花奖得主马少敏等专业演员登台献唱,省内资深票友悉数到场,政界、演艺界、商界诸多人士都对戏楼弦韵再起衷心点赞。甘肃省京剧研究促进会秘书长魏文立感慨地说:“甘肃作为文化大省,应该是传统文化的凝聚地。应运而生的白塔戏楼,作为兰州首个民间传统戏楼,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体现,必然会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国粹的魅力。” 有利于传统戏剧的传播与推广 “京剧是国粹,既需要我们专业院团的传承和弘扬,更需要普通群众的热爱和推广,这样一个剧种才会有生命力。”省京剧团团长马勇告诉记者,兰州白塔戏楼的成立非常接地气,更有利于群众了解京剧等戏剧文化,更有利于传统戏剧的传播与推广。 全国高校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刘恩良俨然把白塔戏楼当成了退休后的第二阵地:“兰州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一带一路上的节点城市,应该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在人文上应该创造更多值得去驻足的景点。如今,看黄河、观铁桥、吃拉面、听戏曲,这4个元素结合起来,就可以成为一道独具鲜明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白塔山下看戏楼,戏楼里面有乾坤,这一文化彰显着城市的气质,充实着人们的精神家园。”【备考指南】材料涉及的“传统文化的继承”的知识有: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思想观念、礼仪制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传统文化是历史上沿袭下来的民族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的积淀,带有自己民族的特色。传统文化既存在于历史中,也存在于现实中。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影响作用,渗透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我们身边的文化现象,表面上看似乎是新近产生的,其实与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生活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2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影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如果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能够与时俱进,就会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就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们成长。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个人产生影响,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谁也不能不面对它的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影响,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个人也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展;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