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生招生考试检测1-中国古代史.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9393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生招生考试检测1-中国古代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生招生考试检测1-中国古代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生招生考试检测1-中国古代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生招生考试检测1-中国古代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A)A.禹建立夏朝 B.涿鹿之战C.大禹治水 D.盘庚迁都到殷 2.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A)A.分封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历史上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A)A.“仁”和“礼” B.“无为”C.“兼爱”和“非攻” D.“法治”4.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D)A.焚书坑儒 B.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C.统一度量衡、货币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5.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说明(C)A.都江堰的修建是秦国国力强盛的主要原因 B.战国时期生产工具极大改进 C.都江堰能防洪灌溉,造福于民 D.都江堰使天下再无饥荒 6.西汉初年,诸侯“连城数十,地方千里”,轻则骄奢淫逸,重则联手对抗中央.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B)A.统一铸造货币 B.实行推恩之策C.推行儒学教育 D.建立刺史制度7.命名习惯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从出土材料中可以发现,西汉中后期“忠”“孝”“仁”“贤”“圣”“信”“德”等字广泛地成为民间的命名资源.这种情况表明(A)A.儒家思想日益深入人心B.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C.儒家思想约束了人们的思想D.儒家思想成为民间命名的唯一参考8.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A)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9.话说运河中有句解说词:“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构成“人”字这“一捺”的重要作用是(C)A.解决了北方缺水的问题 B.便于军事力量的调控C.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D.便于帝王南巡游玩10.贞观年间,魏征在很多场合直接指出皇帝的过错,唐太宗不仅不生气反而重用他.由此可以看出唐太宗(D)A.重视人才 B.倡导言论自由C.轻徭薄赋 D.虚心纳谏11.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写道:“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这首调笑令反映的生产工具是(C)A.水排 B.翻车 C.筒车 D.耧车 12.“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C) A.注重考查诗赋 B.打破门第限制 C.采用八股取士 D.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13.清朝前期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巨大的商业网,其组成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C)A.农村集市区域性市场城镇集市全国性市场B.城镇集市农村集市全国性市场区域性市场C.农村集市城镇集市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D.城镇集市农村集市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14.历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管理,充满着艰辛.今天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局面来之不易.清政府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设置哪一机构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B)A.宣政院 B.驻藏大臣C.伊犁将军 D.乌里雅苏台将军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D)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 B.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逐渐形成C.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6.(10分)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材料二材料三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官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1分)秦朝推行的哪一制度成为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1分)答:秦始皇.郡县制.(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1,说出唐朝的中央机构的政治制度名称.(1分)并对比图2和图1,明朝的中央机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明朝还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2分)答:名称:三省六部制.变化:从唐朝的相权分割到明朝废除了丞相,表明相权不断削弱,君主专制得以强化.措施: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和采用八股取士的科举制.(3)你同意孟德斯鸠的看法吗?(1分)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2分)答:同意.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采用高压独裁手段维护统治,表明封建制度趋向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1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唐)胡曾材料二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途中遭匈奴扣留,到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长安.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奉命出使乌孙等国,公元前115年回到长安.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三唐太宗顺应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通过封爵授官、培养任用、通婚联姻等一系列措施,吸引各族人民与唐朝交往,加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原的技术与文化传播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这对推进各少数民族的进步发展,促进唐朝走向繁荣都起了积极作用.材料四是时,朝廷已平三藩,定陇蜀,收台湾,鄂(俄)罗斯,天下无事.圣祖以噶尔丹势炽,既入犯,其志不在小,六月集大臣于朝,下诏亲征.魏源圣武记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防胡”中的“胡”指的是哪一少数民族?(1分)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秦朝修建了哪一工程?(1分)答:匈奴.长城.(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张骞成为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的理由.(2分)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你认为有什么现实价值?(2分)答: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不畏艰险,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现实价值: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互利共赢)、共同发展.(3)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请你举出一例唐朝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并分析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得到发展的原因.(2分)答:与吐蕃和亲(或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原因:政治上,唐朝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提供了政治前提;经济上,唐朝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提供了物质基础;民族政策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回答出其中一点即可).(4)这里的“圣祖”是谁?根据材料归纳“圣祖”的功绩.(2分)答:康熙帝.平三藩,收台湾,成功抗击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平定噶尔丹叛乱.1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下令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的这组图片,分析我国自西汉到明朝初期都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说汉、明两朝的对外政策的影响.(4分)答: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使西汉开辟了一条沟通东西方往来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明朝的对外交往,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2)根据材料二,说出清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1分)并结合所学,指明这一政策的危害.(2分)答: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的闭关政策,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3)通过以上学习,你有哪些启示?(2分)答: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能封闭自守,应该吸收别国先进的优秀文化,否则就会被淘汰;当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封闭只能导致落后,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我们应当学习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坚持对外开放.(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