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活动实录及反思 鲁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9392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活动实录及反思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活动实录及反思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活动实录及反思 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活动实录及反思 鲁教版教师导入同学们,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尊为“圣人”和“亚圣”。他们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远及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便是让大家走近这两位先哲,让他们美丽的光环也闪耀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同学们经过两个星期的努力,搜集了大量资料,收获了不少成果。今天,我们将把这个成果展示出来,愿大家在这次交流展示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导入看似多余,实属必要。因为这则导语简要概括了孔孟二人的思想及其影响,重申了学习目的、过程,交代了成果展示的意义,让学生学有方向、学有动力,让读者明确学习过程和展示目的。专家点评学生主持人1同学们,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的奇迹,孔子和孟子便是这些奇迹中两颗耀眼的明星,他们超人的智慧、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两个星期来,我们通过阅读、上网查找和请教老师,搜集了有关孔子、孟子的大量资料,并精心编排,今天在这里展示我们的成果,请老师多多指导。和我一起主持这个活动的是四位小组长。首先,大家欢迎“孔孟小档案甲组”的同学为我们展示。学生主持人再次强化孔孟二人的思想及其影响、交代学习途径、过程与成果,并简介其他主持人,引出下面的展示内容。 专家点评第一组展示主持人2:我们小组搜集的是有关孔子、孟子的生平经历,以及孔子的弟子和门人的资料。下面由三名同学展示我们的成果:生1:(持孔子画像上台)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十五岁立志学习,先后做过吹鼓手、仓库和牧场管理员、小司空(掌管工程)及司寇(掌管刑法),曾拜老子为师;五十多岁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收徒讲学,并著书立说,编修整理了诗书礼乐周易春秋等书,直至七十三岁逝世。生2:(持孟子画像上台)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亚圣”。生3:孟子能成为“亚圣”,多得力于他母亲的教诲。孟子的母亲仉(zhng)氏一生克勤克俭,含辛茹苦,抚育儿子。孟母教子故事如“孟母三迁”“断织教子”“杀猪不欺子”“为儿媳训子”等广为流传。 生4:据称孔子门人多达三千人,比较出名的就有七十二人。这些弟子及其后学努力传播孔子的思想学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即儒家学派。“七十二贤人”中,有以德行著称的颜回、闵损,以口才著称的端木赐、宰予,以政事著称的冉求、仲由,以孝道著称的曾参等人。主持人1:材料充分,生动有趣,可见第一组同学作过不少努力。请第二组展示。第一组同学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本组搜集整合的孔孟的生平、主要经历以及孔子弟子和门人的资料。材料充实,思路清晰,特别是持孔孟画像上台讲述和孟母教子故事的讲述的做法形象而有创意。 专家点评第二组展示主持人3:我们为大家介绍论语孟子,以及这些著作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并请大家欣赏有关“孔庙、孔府、孔林”的图片资料。 生1: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研究孔子思想和生平最珍贵的资料,成书大约在战国初期(公元前400年左右)。东汉时,论语进入经书行列,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之书。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其中论语被列于首位。元明清六百年间,“四书”一直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生2:论语对日本、朝鲜甚至欧洲一些国家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据统计,日本现存德川幕府时期的论语研究论著就有将近九十种。“日本近代实业界之父”的涩泽荣一(18401931),在从事实业的四十余年里,一直坚持亲自向企业员工讲授论语。 16世纪下半叶,欧洲传教士将论语首次传到西方,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还有被马克思称为“现代政治经济学始祖”的魁奈等欧洲著名人物,对孔子的思想、人格都十分崇拜。直到现在,还有不少西方思想家,力图在孔子学说中寻求解决伦理道德方面问题的启示。所以说,论语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遗产,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产生过巨大影响。生3: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五代后蜀时,孟子开始列入“经书”,南宋朱熹编四书时列入了孟子。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孟子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生4:孔庙、孔府和孔林在山东曲阜市,是规模最大的纪念和祭祀孔子及其子孙的建筑群,欢迎大家到学校橱窗内去欣赏我们搜集到的部分“孔庙、孔府、孔林”图片。(见附录)主持人1: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组同学展示的内容丰富、精彩。请第三组展示。本组所搜集的资料时空跨度大、头绪多,又散见于各处,做起来有难度,但群体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组同学展示的成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专家点评第三组展示主持人4:我们小组向大家介绍孔子和孟子的主要思想。生1:孔子的思想:(1)孔子的伦理思想“仁”。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 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2)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正己然后正人”, 以德治民。他把“仁”扩充到政治领域, 要求君主爱民, 施行仁政。他还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 都应安守本分, 名实相符,并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观。(3)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他主张祭祀, 是对鬼神表示诚敬的意思, 至于鬼神是否存在, 则可以不问。相对于天命鬼神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4)孔子的教育观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 而要一视同仁, 开平民教育之先河。因材施教 :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 孔子主张学思并重, 认为“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 孔子教以“文、行、忠、信”四目, 并以“诗、书、礼、乐”等内容教导学生。故孔子之教, 可谓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生2:孟子的主要思想:(1)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 (2)“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学说。“仁政”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 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总结和提高。(3)理想人格: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 主持人1:了不起的孔子!了不起的孟子!第四组的同学为我们准备了精彩的壁报和画展。欢迎同学们去欣赏。本组同学要把孔孟博大精深的思想条理清晰、通俗易懂地加以阐释,筛选整合资料的难度很大。但他们迎难而上,把论语 孟子 中体现出来的主要思想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汇报,难能可贵。 专家点评第四组展示主持人5:请大家欣赏我们组搜集的论语孟子中的成语和名言警句及孔、孟有关的图片。(资料附后)本组同学搜集筛选整理论语孟子中的成语、名言警句和与孔、孟有关的图片,整理筛选打印,办壁报,工作量也不小。但从附录来看,其成果质量是很高的,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开阔视野方面,功不可没。 专家点评老师总结: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收获颇丰,孔子、孟子不会后继无人了!愿大家多多努力,以这样的学习方式,获取更多的知识,成就更大的业绩!这次展示活动令人欣慰地结束了,最后一个任务就是请大家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内容不限,题目自拟,600字左右。教师总结收获,鼓励上进,布置写作任务,意犹未尽。 专家点评活动反思开展本次活动,我们有以下两点深刻的体会:1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必须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这次活动有其特殊性:主题内容离学生生活的时代久远,学生在课内接触孔、孟的知识极少(七至九年级总共只有三篇选自论语和孟子的课文)。学生搜集资料的渠道比较狭窄,尤其是很多农村中学的学生几乎只能靠教师提供一些资料。加之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较弱,很多内容如果不借助参考资料,连教师都可能弄不明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必须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注意:a要阐明活动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孔子、孟子?b分组和子题的确立要科学,使学生有明确的任务驱动,并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c应加强对优生的引导和对学困生的指导,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2信息的筛选整合过程比搜集资料的过程显得更为重要,难度也更大。活动开展之初,学生感到最大的困难是资料匮乏,但按照教师指导的方法采集信息后,大量的资料又使学生觉得无所适从,理不出个头绪。这时候,教师应对各组学生骨干进行整合资料的培训,甚至参与到某个组的资料整合过程中去,为学生做个示范。整合后的信息要作为成果展示出来,又是一个难点以前的很多综合性学习活动展示,学生有说有讲、有唱有跳,形式丰富多彩。本次活动的成果以文字资料和图片为主,学生的展示也是以说为主。因此,展示内容的生动性、通俗性非常重要,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也必须把文字组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