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单元过关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9259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单元过关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单元过关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单元过关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欧洲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它们的陆军、海军和联盟体系已不再统治全球。这表明()A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优势不在B欧洲国家逐渐沦为发展中国家C欧洲已从首要地位下降到从属地位D欧洲曾经的全球霸权不复存在解析:选D。本题抓住关键信息“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欧洲的衰落”。一战后,以英法为主导的国际格局形成,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故D项正确。2(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模拟)不同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不同认识观点学者认为“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者,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竺培芬“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并非美国单方面对苏联发动的。“冷战”并非美国独家制造,而是“美苏共振互动所致”沈志恩在“冷战”的起源中,英国政府极端仇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对美苏“冷战”的爆发起了始作俑者的作用陈亚峰斯大林把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作假想敌而采取敌视态度,进而“冷战”不可避免张华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美苏“冷战”的发动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B美英等国应该对“冷战”发动承担主要责任C极端意识形态不利于构建国际和平秩序D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冷战”发生的主要原因解析:选A。材料是关于四位学者对“冷战”起源及应承担“冷战”发生的责任者的历史叙述,竺培芬认为“冷战”是美国发动的,应由美国承担主要责任;沈志恩认为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应由美苏双方承担责任;陈亚峰认为英国在“冷战”的起源中是始作俑者;张华认为斯大林的个人原因是导致“冷战”发生的原因。由四位学者的论述,可知美苏“冷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美苏“冷战”的发动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故A项正确。3下图是一幅关于“冷战”的讽刺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对这幅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B两极格局承认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C美苏两极处于相对均势及“核恐怖平衡”状态D两极格局孕育着多极化趋势解析:选C。图片没有涉及战后世界经济发展问题,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下,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处于对峙状态,不是共处与合作,故B项错误;漫画反映的是美苏双方不敢轻易使用核武器,反映的是美苏势均力敌下的平衡,故C项正确;漫画无法体现新兴力量,不能说明多极化趋势,故D项错误。4(2019湖南岳阳模拟)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获得统一后,国内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普遍认识到,德国将会成为一个“正常的、欧洲的国家”,亦即,德国将成为西欧的德国,而不是试图将西欧变成德国的西欧。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基于()A西欧各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B.欧洲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发展C美国霸权地位遭到严重削弱D.近现代法德间的冲突及影响解析:选B。20世纪90年代初以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欧盟成立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材料关键信息“德国将成为一个正常的、欧洲的国家”表明德国顺应欧洲一体化潮流,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故B项正确。5(2019石家庄模拟)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通过向日本“特需订货”促进了其经济发展。越南战争爆发时,日本已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第二位,美国深陷越战不能自拔,又为日本发展提供了契机。这表明()A国际格局发生重大改变B.世界经济中心开始转移C“冷战”改变了日本的命运D.日本重获政治大国地位解析:选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才瓦解,故A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不是世界经济中心,故B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日本占领惩治,而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故C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尚未“重获”,故D项错误。6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到现在为止,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这一思想()A有利于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B后来发展成“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C后来发展成“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成为“求同存异”主张的理论基础解析:选C。所谓“一边倒”,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一政策和题干“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的含义基本一致,故C项正确。7(2019临沂模拟)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的情况表阶段时间人数第一阶段19501953年1 708名第二阶段19541956年5 253名第三阶段19571958年1 654名第四阶段19591965年很少上表反映了()A文化交流受国家关系影响B教育受制于两极格局C苏联支持新中国经济建设D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解析:选A。材料呈现的是19501965年新中国向苏联派遣留学生,这反映新中国初期中国处于“冷战”的格局下,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从而获得苏联的援助和承认,中国派遣苏联留学生的数量增多(19501956),但是伴随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派遣留学生减少(19571965),故A项正确。8著名的加拿大学者罗纳德基斯在谈到万隆会议时说:当时“甚至连美国国务院的情报机构也承认,共产主义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所留下的良好印象应该归功于周恩来娴熟的外交技巧。在万隆会议上,美国的外交又输掉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仗,败在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手下”。这表明()A万隆会议帮助一些亚非国家开始摆脱美国控制B万隆会议促使许多亚非国家开始正确认识中国C具有个人魅力的外交家征服了美国D社会主义运动趋势在世界明显增强解析:选B。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对亚非国家在摆脱美国控制方面的帮助,故A项错误;由于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表现使共产主义中国在亚非国家乃至世界上的被重新认识,故B项正确;材料的目的不是在强调卓越外交家的贡献,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运动与材料内容无关,故D项错误。9(2019大连高三双基测试)下图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支持中国及追随美国的票数变化示意图。分析该图可知()A联合国始终致力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C第三世界力量崛起逐渐改变联合国面貌D中国彻底改变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孤立的局面解析:选C。根据材料支持中国恢复合法席位的国家越来越多,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投票多数来自第三世界国家,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联合国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故C项正确。101972年2月,尼克松在访华前夕送交国会的报告中特别强调:“我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对话不应以牺牲中华民国这个朋友为代价,应该保持我们的友谊、外交关系和防卫承诺。”这番话表明尼克松()A准备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B说服国会同意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C不打算放弃干涉中国内政D帮助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析:选C。材料信息表明尼克松试图改善与大陆的关系,但仍然保持与台湾的关系,说明他没有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立场,C项符合题意。11“就时间轴而言,20世纪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1914年至1945年);二、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1945年至1989年);三、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之后的时代。”这种历史时期的划分注重了()A大国对历史的影响B时间的不断更替C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D国际关系的变革解析:选D。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后的时代并未强调大国对历史的影响,故A项错误;时间的更替是历史的线索,并非划分依据,故B项错误;第三个时期并未提及战争对世界的影响,故C项错误;题干中历史时期划分体现国际关系的变革,故D项正确。12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个历史事件表明中国外交()A坚定奉行友好同盟政策B力图打破西方国家封锁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解析:选D。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未体现“友好同盟政策”,故A项错误;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不是为了打破西方国家封锁,而是为了共同应对国际恐怖主义,故B项错误;1950年的中苏友好,未体现“多边外交”原则,故C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友好,2001年中俄六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表明中国在不同的国际环境下,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湖南十三校高三联考)一战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身处其中的中国外交也经历了发展与演化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材料二人们总喜欢用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来称谓过去、现在或将来的世界格局。但这往往导致人们忽视这三种格局之间的复杂关系,把三者关系简单化其实,所谓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内的主要力量格局或主要发展趋势,但这三种概念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并存的,看不到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甚至把三者相互对立起来,把三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可能是片面的。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后两个周期初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调整”,并说明这种调整“是中国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12分)(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的观点。(13分)(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解析:(1)第一小问“战略性调整”,依据材料中的“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结合所学知识,第二周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第三周期,1979年,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第二小问实际考查的是两个时期面临的国际、国内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2)首先明确材料的观点:单极、两极或多极之说并非简单对立,而是相对的,有时可以并存。依据所学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论证单极、两极或多极格局是相对的、并存的。答案:(1)战略性调整:第二周期,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第三周期,开展多边外交,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说明:第二周期,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面临保卫独立和发展经济的重任;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中国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与军事包围。第三周期,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壮大,确立改革开放的国家战略;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观点:单极、两极或多极之说并非简单对立,而是相对的,有时可以并存。评析:二战后至50年代中期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局面逐渐形成,两极格局确立;60年代中后期开始,伴随中苏关系破裂、不结盟运动兴起、美国相对削弱、欧洲复兴和日本崛起,国际格局中以两极格局为主导的同时,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力图构建单极世界,但欧、日、俄、中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等各种力量不断发展和重新组合,多极化趋势又渐趋加强。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欧盟在经历了几十年的一体化进程之后,其一体化道路早已深入人心。东扩是其实现大欧洲的梦想、谋求在未来的世界多极化格局中成为重要一极的必要途径。“大欧洲”之梦能否圆满取决于欧盟各国的勇气和决心。北约的东扩更多地反映了美国的意志,是美国推行其“独超”霸权主义战略的一个表现。未来欧美关系何去何从,事关北约在未来的生死存亡。摘编自刘秀萍欧盟北约双东扩与欧美关系解读材料,根据材料中“欧盟北约双东扩”现象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12分)(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欧盟和北约的东扩实际上反映的是以欧盟为代表的世界多极化趋势和美国霸权主义之间的矛盾。在抓住这一点的基础上就可以确定论题,如新时期的欧美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化。在阐述和证明部分讲述清楚双方各自这样做的目的,然后总结,在总结部分指出双方矛盾的实质。答案:示例论题:新时期的欧美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化。阐述:两极格局解体后,欧盟主张世界应多极化,为增强欧盟的实力、摆脱美国控制,欧盟因而积极进行东扩;美国则希望建立一个单极世界,欧盟东扩无疑会削弱美国对欧洲的控制,美国因而力图使它控制下的北约进行东扩,以图继续控制欧洲。欧盟北约双东扩反映出新时期美欧双方控制与反控制之争日趋激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