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同步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8689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同步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同步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同步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选择题 1.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偏重于 ()A.思想改造 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C.生产技术的改造 D.生产方式的改造2. 右图是“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发行的股票。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年度股息红利”和“1956年一、二季度定息发讫”的印章。印章中“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企业()A经营效益的变化B分配制度的变化C生产方式的变化D所有制性质的变化3.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A.实现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变B.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C.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D.实现三大改造的完成4.(创新题)据新闻报道,2009年7月17日,甘肃省肃南县在文物普查中发现大面积的土法炼钢炉群。据肃南县文物局工作人员初步考证,该土法炼钢炉群可能是全国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目前该炼钢炉遗址已被肃南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推荐名单。由此你判断与此大型炼钢炉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一五计划D.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2009济钢高中一模)造成右图漫画中所反映的历史运动的最主要因素()A新中国经济基础薄弱B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C三大改造过急过粗D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6.1958年,毛泽东说:“我们的方向,应该是有秩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这反映出当时()A.党中央忽视客观规律,经济建设急于求成B.加快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急于求成,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D.为发展生产力,急需改革生产关系7(2010广东陆丰模拟)爱好历史的小王正在看李锐的回忆录书庐山会议实录,其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A人民公社 B大跃进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 一五计划8.“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带给我们的共同教训是 ()A.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国民经济建设要按比例协调发展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D.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二、非选择题9.观察下面两组图片第一组图片第二组图片请回答:(1)第一组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2)第二组图片是什么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怎样的精神面貌?(3)你如何评价这一运动?基础。8.A解析:社会经济领域出现这么多的失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尊重事实,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9.(1)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大跃进”运动,反映出人们在工业和农业生产建设上的热情高涨和高度的积极性。(3)工业上的“大跃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土法炼钢也造成了各种资源的浪费;农业上的浮夸风,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下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大跃进”运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选择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民主集中制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 D.改革开放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多种所有制经济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D.专业化、商业化、社会化3.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经营管理体制产品分配权利土地所有制形式生产经营的权利A.B.C.D.4.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并取得空前大丰收,这从根本上表明 ()A.这种形式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B.这种形式符合现代化农业的需要C.这种形式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D.这种形式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5.(2010衡水中学测试)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A.人民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丰衣足食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D.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6.1980年正式设立的经济特区有 ()深圳珠海汕头广州厦门上海A. B.C. D.7.(2008宁夏文综)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毗临港澳B.政策扶持C.科技领先D.资源丰富8.(2010邯郸测试)下图为今天深圳市风光图。20多年前,它还是一个落后的小城镇,如今已成长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其经济起飞于20世纪80年代初 它的巨变证明了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 临近港澳是其发展的有利地理条件 促使其经济飞跃的历史条件是商品经济基础较好A BCD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 “小(岗)冷南(街)热” 小岗村搞大包干出名,一度神秘至极,有所谓“生死契约”之类,但分田之后好了没几年就原地踏步。实行分田到户虽然比较快地解决了温饱,但发展致富则成了问题。所谓“一年跨过温饱线,20年没过发展槛”。“红色亿元村”南街村是当代中国乡村最耀眼的明星村之一。19802001年短短的二十一年间,南街村社会经济增长了2 100多倍,被誉为“中原第一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南街村也实行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1年至1989年,农业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1年至1984年企业也实行了个人承包,与此同时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也发展起来。从1984年开始,南街村再次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1984年南街村支部中断了企业个人承包,收归支部集体承包;从1986年夏季至1990年,南街村逐步收回了家庭承包土地,实现了集体统一经营。村个体工商业者也在1990年前后至1994年底陆续将自己的产业献给集体,从而全部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在重新集体化的同时,南街村依托本地资源,大力发展集体企业,实现了社区工业化。随着社区集体经济的高速发展,南街村人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富裕生活。村集体免费向村民供给高标准的住宅楼、家具、家电、空调、暖气、水、电、燃气、食用油、肉、蛋等各类食品,甚至连啤酒、糕点都是免费的。免交入学、入托、防疫、人身保险、计划生育、文化娱乐等费用;农业税和各项农村提留均由村集体负担。简述小岗村和南街村的不同发展经历,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选择题 1.旧上海有句谚语:“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种情形在浦东开发后开始彻底改变。浦东开发体现了我国的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B.“一国两制”政策C.改革开放政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1992年,邓小平观察了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从中你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邓小平在视察途中提出建立深圳、珠海经济特区 B.邓小平在视察后决定中国实行改革开放C.视察途中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于改革开放具有深远的意义3(2010厦门市模拟)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B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目的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对外开放的新格局C.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D.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以公有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经济制度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以间接管理、宏观调控为主的管理体制6.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A.给企业更多的自主权B.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C.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D.取消行政指令性经济7.把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在()A.中共十四大 B.十四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8(2010广东陆丰模拟)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有人认为,“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因为该年()A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D形成了立体的开放局面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1985年10月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材料二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1987年2月邓小平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材料三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1990年2月邓小平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1)对比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中所阐述的思想主张有何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2)据上述材料分析,邓小平的谈话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是否一致?为什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结合所掌握的知识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分析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