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践行发展战略 第11课 建设法治国家 第2框 全面依法治国教学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98363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践行发展战略 第11课 建设法治国家 第2框 全面依法治国教学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践行发展战略 第11课 建设法治国家 第2框 全面依法治国教学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践行发展战略 第11课 建设法治国家 第2框 全面依法治国教学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依法治国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知道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守法公民【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2.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提纲1.依法治国的含义。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如何正确理解?二、导入新课你知道吗?材料一: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明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材料二: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材料三:xx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时代。教师归纳:上述材料展示了我国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的确立历史过程。作为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那究竟什么是依法治国呢,其基本要求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本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三、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依法治国的含义活动一:概念解读(阅读教材P6内容)思考探究:1.什么是依法治国?2.依法治国的实施主体、领导者、依据各是什么?教师归纳:依法治国的含义p6。依法治国的实施主体是人民群众、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依据是宪法和法律。目标导学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围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展开)1.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法律案提出(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2)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活动二:立法程序要科学法律案审议(1)法律案(草案)列入议程;(2)提案人说明;(3)各代表团和专门委员会提出意见;(4)法律委员会审议;(5)全国人大主席团审议;(6)提案人撤回提案,或者提出修改方案。立法程序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法律案表决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法律案公布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思考探究:我国立法法为什么对立法的程序作出如此严格的规定?教师归纳:只有法律规则本身合理,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法律的至上权威,实现法律对社会的全面治理。实施依法治国首先要通过科学立法,做到有“良法”可依。活动三:法律内容要科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材料:xx年3月15日开始施行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其中的新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邮购等方式销售产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xx年4月2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在网上公布,向公众征求意见思考探究:上述材料说明了在科学立法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教师归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新规定说明了所立之法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可行性。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向公众征求意见,说明了所立之法要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志。课堂小贴士科学立法要求所立之法的“四个符合” (教材P7)2.严格执法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活动四:阅读感悟材料一:我国的法律法规80%以上由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国家的公职人员当中80%以上是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思考探究1:两个80%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教师归纳:在我国,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是执法的主力军。材料二:xx年4月27日晚上9点,吴江区环保局组织执法人员分赴桃源、平望等地的部分纺织印染企业,开展了代号为“雷霆一号”的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区委书记沈国芳就“雷霆一号”环保专项执法行动作出批示,强调今后要更大力度地严格执法,要不护短,敢于曝光,对严重环境违法行为要下重手,吴江的生态环境才能得以根本好转。思考探究2:结合材料,请你说说行政机关严格执法有何意义?教师归纳: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实施。行政机关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等。思考探究3:严格执法过程中要求行政机关怎么做?教师归纳:一是要依据法律赋予的职权严格执法二是要按照法定的方式、方法和流程执法。三是要文明执法(教材P8)3.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生命线活动五:案例分析材料一:xx年5月2日,河南郑州医生杨帆在小区电梯里劝阻69岁的段某抽烟,引发争执后,段某心脏病发作,倒地身亡。段某家属田某将杨帆告上法庭,要求赔偿40万元。法院一审判决认为,杨帆对段某死亡没有过错。但段某确实在与杨帆言语争执后猝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24条,我院判决杨帆向田某补偿1.5万元。如不服判决,可于15日内上诉。杨帆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法院二审判决认为:一审适用法律错误。第24条的前提是: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有直接关系。杨帆劝阻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并无直接关系,驳回诉讼请求,撤销补偿1.5万元的判决,诉讼费由田某承担。思考探究1:从一审判决“杨帆向田某补偿1.5万元”,到二审判决“撤销补偿1.5万元的判决,诉讼费由田某承担”,你感悟到了什么?教师归纳: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生命线。在现代社会,公正司法是维系社会公平、捍卫社会正义的最终保障和最后防线,也是衡量法治发展水平的标尺。材料二:xx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报告白皮书称,目前法院执行工作中,存在少数人员或部门干预执行的现象仍有发生。有关部门通报和公开报道显示,十八大以来,至少有17名官员的落马或被查处都涉及到干预司法,这些官员中有市委书记、最高法的审判员、政法委书记、检察院干警、也有基层公安民警。思考探究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该如何实现公正司法?除此以外,还有别的要求吗?教师归纳:实现司法公正,需要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权力,树立司法权威。同时,还需要强化司法公开,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拓展视野(1)我国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公开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教材P9)(2)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4.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活动六:阅读感悟材料一:据报道:在吴江区环保局组织的“雷霆一号”环保专项执法行动中,共有10家印染、喷织企业被查处,被查处企业已被立案调查,并要求立即整改。思考探究1:如果你是一名法治宣传员,你会对被查处企业的负责人说些什么?教师归纳: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只有广大公民都能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才能更好地将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材料二:我国“七五”普法规划明确,坚持从青少年抓起。要“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确保在校学生都能得到基本法治知识教育”。思考探究2:为什么普法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教师归纳:青少年由于受到年龄和经历的限制,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能力还不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认真学法,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履行公民的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思考探究3:你都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哪些法治教育活动?请举例说明。教师归纳:网上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演讲等。四、课堂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了解了知道了依法治国的含义,知道了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其基本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其中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关键,公正司法是生命线,全民守法是基础。五、课堂训练(一)选择题1.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其中,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 B )A.关键 B.前提 C.生命线 D.基础2. 我国的法律法规80%以上由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国家的公职人员当中80%以上是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两个“80%”中蕴含的道理主要有( C )在我国,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是执法的主力军实现公正司法,需要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权力。行政机关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落实依法治国,必须依靠每位公民的担当与守望。A. B. C. D. 3.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下列关于公正司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关键B.公正司法是维系社会公平、捍卫社会正义的最终保障和最后防线。 C. 实现公正司法,需要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权力D. 实现公正司法需要强化司法公开,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二)判断题1.依法治国是广大共产党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的一种治国策略。( B )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因此,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生命线。( B )(三)辨析题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为此,有同学认为,只要坚持科学立法,就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该观点。参考答案(1)坚持科学立法是有助于建设法治中国,因为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或者:只有法律规则本身合理,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法律的至上权威,实现法律对社会的全面治理。)(2)但认为“只要坚持科学立法,就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是片面的,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国家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还需要坚持以德治国;作为每个公民在提升法律素养的同时,也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