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课(一)《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8201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课(一)《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课(一)《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课(一)《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课(一)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人教新课标版课题:第四课(一)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课型: 新授课 班级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2011年 月 日 星期 【课前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结合学习目标和学案,自学课本P34-39页内容,用铅笔在课本上标记重点。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组长组织组员对学案进行讨论,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初步识记人格尊严权的内容,记住公民享有的名誉权,记住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能力目标: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行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懂得珍爱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增强自尊心,能够自觉地尊重他人,承担维护他人人格尊严的义务。【重难点预设】人人享有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难点: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知识链接】 教材第34 页“小光的故事”人格尊严是指公民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并且受到他人和社会最起码的尊重。人格尊严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人人平等享有。人格尊严不可辱,侮辱者应受到社会道义的谴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气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改插图中郭老师因小光考试不及格就批评小光比猪还笨并罚小光面壁,这是对小光侮辱、体罚的行为,侵害了小光的人格尊严权,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而小光父亲认为12 岁的小孩没有人格且可以随意体罚,是一种人身依附的错误观点,同时也违反了法律的规定。本案受害人小光有权要求侵害人郭老师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教材第37页“小明污蔑大江作弊的故事”对于小明诬蔑大江作弊一事,大伟看到小明有心理问题,希望小明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正确的。但大伟将小明的行为性质简单地归结为心理问题,认为只是情绪失控而已,这种认识无疑具有极大的片面性,既没有认识到小明行为的严重性,也不利于小明改进错误。嫉妒确实是一种心理现象,但小明因嫉妒而诽谤他人的行为则违反了道德和法律。小辉的观点看到了小明行为的不道德性,但是认识不够全面,缺乏权利意识。小敏的看法是比较全面的,我国民法通则第101 条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所谓名誉权就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小明因妒忌而诬蔑大江作弊,致使一些同学怀疑大江的人品,小明的行为不仅有悖道德而且是违法行为,这是一种以无中生有、捏造事实贬损他人人格的诽谤方式、侵害大江名誉权的行为。小明的侵权行为轻则会伤害同学感情,重则会造成严重后果,要负法律责任。大江的做法可取,根据我国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名誉权人有权自己要求或者向法院起诉要求侵害人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的法律后果。本案中大江采取与小明协商的办法行使自己的名誉权,一来能够融洽同学关系二来能较好地维护自己的名誉权,可谓一举两得。一、自主学习【学习流程】 预习填空 1.公民作为一个“人”享有的最起码的_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_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_权。表现为 和 两方面。2.人格尊严权具体表现为_ _权、_ _权、_权、_ _权等。3.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_、_、_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_上的满足,有良好名誉者不仅可获得社会的更多_,还可获得_4.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_。不过品行优良者并不总是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人的名誉权常常会受到侵害,使 降低,精神异常痛苦。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仅践踏了他人的 ,而且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坏 、危害 。5.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_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_权和名誉_权。我们有权利用自己的良好名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受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_。6.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赃物等,都属于_ _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害他人等行为,是_行为。都是侵权行为,轻则受到_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_。二、合作与探究、展示活动一教材第35页“信誉良好者能获得银行较高货款额”活动二 教材第36页“大江的故事”活动三教材第38页“武大郎外号的故事”活动四 教材第39页“小华被搜身的故事”【学习小结】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表现及后果【达标检测】单选 1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 ( )A.肖像权 B人格尊严权 C人身自由权 D荣誉权2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 ( )我国法律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人格尊严权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人格尊严不可辱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 B C D3滨江一中高二学生林强想竞选学校学生会主席,但他的“威望”不及何辉同学,为了竞选成功,他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捏造事实背后中伤、诋毁何辉,林强的行为侵犯了何辉的( ) A.政治权利和自由 B荣誉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4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 A.地位身份 B良好表现 C学历D学业成绩5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 )生命健康权 自由权 名誉权 肖像权 姓名权 隐私权 A. D c D多选6.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表现有 ( )A公然辱骂他人 B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他人C往他人身上泼脏东西 D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别人【课后反思】本节课我的收获是:22中八年级思想品德学科导学案(12)课题:第四课(二)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课型: 新授课主备人:弓永倩 班级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2011年 月 日 星期 【课前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结合学习目标和学案,自学课本P40-44页内容,用铅笔在课本上标记重点。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组长组织组员对学案进行讨论,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具体内容,记住肖像权和姓名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明确每个公民都不得侵犯他人的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能力目标: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人格尊严权的能力,能够运用法律武器追究侵犯者的法律责任。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自觉地尊重他人,承担维护他人人格尊严的义务。加强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权意识。【重难点预设】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侵害公民肖像和姓名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难点:公民在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肖像和姓名的义务。【知识链接】教材第40页“网站举办丑星评选活动案例分析”网站举办丑星评选活动这一事件涉及公民的人格尊严和肖像权。首先,网站的活动严重侵害了某歌星的人格尊严。人格尊严是指每个公民都有权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基本尊重,而本案例中的网站拿某歌星的形象大做文章,选什么丑星,缺乏对该歌星作为人所应有的起码尊重,客观上实施了贬损他人人格的行为,主观上有过错,已构成了侵害人格尊严的行为。(必须指出,尽管网站的行为贬损了他人人格,但却不能认定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因为在本故事里,受害人没有提供充分证据证明网站的活动造成其社会评价的降低。)其次,网站的活动严重侵害了该歌星的肖像权。网站以营利为目的,擅自使用该歌星的肖像,已构成侵权。法院最后判决,举办丑星评选活动的网站因侵犯人格尊严和肖像权,须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受害人精神抚慰金2 万元和经济损失1500 元。法院判决的意义:第一,有利于保护受害人应当享有的人格尊严和肖像权,使受害者得到社会公正的评价并维护自己的肖像权不受他人非法利用和歪曲、丑化,并使受害者通过赔偿弥补一些因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第二,有利于制裁侵权行为,鼓励人们增强权利意识,积极行使权利;第三,有利于为社会主义情神文明建设保驾护航。一、自主学习【学习流程】预习填空1.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_权,包括肖像_权、_权和_权。侵犯肖像权的具体表现: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_;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_;利用公民的肖像进行_2.姓名包括正式姓名、笔名、艺名等,它作为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传达了一个特定的个性化_,是每个人人格的_。3.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_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年满_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_代为行使。4.盗用他人姓名是只指未经他人 ,擅自以他人的名义实施某种活动,以抬高自己身价或谋取不正当利益。冒用他人姓名是指使用他人的 ,冒充他人进行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侵犯姓名权一般表现干涉他人使用姓名权决定、使用、变更、盗用、冒用)二、合作与探究、展示活动一 教材第41页“小红的故事”活动二 列举恶意丑化和擅自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及危害活动三 教材第42页“丽丽的故事”活动四 教材第43页“永明的故事”活动五教材第教材第44页“王芳的故事”【学习小结】侵害肖像权的形式及后果:侵犯姓名权及后果【达标检测】 单选1小马为了表示对你的不满,当着你和其他同学的面,撕毁你的照片,并扔在地上乱踩。小马的行为( )A.是合法行为 B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 C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 D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2名誉权主要表现为( ) 名誉获得权名誉利益支配权名誉维护权名誉收益权 A B C D.3( ) 是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A.名誉 B姓名 C学历 D肖像4侵害公民姓名权的具体表现是 ( ) 盗用他人姓名冒用他人姓名给他人起外号阻碍未成年子女更改姓名 A. D C D5张祥是八年级(4)班学生,经常迟到早退,他在学校设立的考勤记录卡上从来不写真实姓名和班级,有时填写“七年级(8)班陆某”,有时填写“八年级(1)班李某”。张祥同学的行为侵犯了陆某、李某的( ) A.荣誉权 B名誉权 C隐私权 D姓名权多选6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姓名权的有 ( )A干涉成年人更改姓名 B假冒他人的姓名签订合同C盗用他人的姓名实施不正当的行为 D非法剥夺公民已经获得的荣誉称号7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 ( )A肖像制作权 B肖像使用权 C.肖像维护权 D肖像获酬权8下列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有 ( )A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B丑化公民肖像 C擅自将他人的肖像用作广告 D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9下列行为中合法的是 ( )A老师要求多次迟到的小刚在同学面前承认自己走路比乌龟爬得还要慢B杂志编辑在征得小立的同意下,把小立的相片刊登于封面,并支付相应的报酬C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犯罪嫌疑人的照片 D年满18周岁后,牛平更改个人姓名辨析10.我国公民都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自主依法规定变更姓名。【课后反思】本节课我的收获是:22中八年级思想品德学科导学案(13)课题: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课型: 复习课主备人:弓永倩 班级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2011年 月 日 星期 【课前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结合学习目标和学案,复习课本内容,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组长组织组员对学案进行讨论,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学习目标】:识记人格尊严权及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明确侵害公民人格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增强学生尊重、保护自己人格的意识,引导学生尊重爱护他人的人格权。使学生关注自身、关注他人,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他人的人格权利。使学生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公民人格权的意识。【知识梳理】1、人格尊严权的地位、含义、内容。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任何人,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有还是贫穷,也无论其是高官还是平民、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集中体现为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其他人格权如生命健康权、自由权等均从不同方面维护、保证人的尊严。2、什么是名誉权,名誉权的表现。我国维护名誉权的有关法律规定。所谓名誉权,中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3、人格权和人格尊严权的关系与区别:4、肖像权的内容,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法律确认公民的肖像权。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公民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给自己画像、照像或录像等;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权就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取报酬。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例如,不准擅自将他人的肖像用作广告或杂志封面、或印在挂历上,否则构成侵权。除此之外,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5、什么是姓名权,侵犯姓名权的行为有哪些: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盗用、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达标检测】自主学习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1.李某和吴某因事发生纠纷,李某为了报复捏造事实并利用手机短信送给吴某的亲朋好友,致使吴某名誉受损。据此,吴某把李某告上法庭,法院一审判决李某向吴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这说明()我国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损害他人人格尊严,诋毁他人名誉要承担刑事责任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A.B. C. D.2.公然辱骂他人,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他人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 ()A.名誉权B.姓名权 C.隐私权D.肖像权3.一个好开玩笑的朋友,以李正的名义给他家人发了一份传真,内容为“我病重住院,请速来”。你认为这位朋友的做法 ( )A.是不道德的,但不违法 B.朋友之间开个玩笑,很正常 C.是违法的,侵犯了李正的姓名权 D.是违法的,侵犯了李正的名誉权4.下列情形中,属于不合理使用肖像权的是 ( )A.新闻报道中使用领导人的肖像B.公安机关为缉拿犯罪分子在报刊上使用犯罪分子的肖像C.寻人启事上使用失踪者的肖像 D.街头人物特写摄影,并在电视台做广告5. 陈刚期模拟试两门功课不及格,班主任赵老师在班会上批评他不努力,简直比猪还笨。陈刚在座位上小声申辩,赵老师又以不服从管教为名,罚他面壁而站。对这件事的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严师出高徒,赵老师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 B.赵老师的做法侵犯了陈刚的人格尊严权C.赵老师的做法固然不对,可陈刚也不该申辩 D.小事一桩,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6.25岁的刘某,xx年毕业于北京市某学院。xx年,学校在印刷招生信息时,使用了他的学位证书复印件,隐去了照片。下列对学院行为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A.没有使用照片,所以不构成侵权 B.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该生获此荣誉的褒义宣传,况且学校将其照片隐去,保护了学生的肖像权 C.校方未经当事人同意,就是侵犯了刘某的姓名权 D. 学校没有盗用、冒用和干涉使用学生的姓名,学校也没有给学生造成什么损害后果,所以不构成对姓名权的侵犯7.中学生刘明喜好文学,在向文学刊物投稿时,常以“墨含”署名。他这样做()A.是在合法行使自己的姓名权 B.是欺骗读者的不诚实行为C.是冒用他人姓名的违法行为 D.是法律所不允许的非法行为8.针对冒用他人姓名上学、侵害他人受教育权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曾于xx年7月作出了批复:以侵害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公民依据宪法所享有的受教育基本权利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依据这个司法解释,考上中专后被人冒名顶替的山东姑娘齐玉苓赢了官司。这表明() 公民的姓名权受法律保护公民享有的姓名权,不容他人侵犯当公民的姓名权受到侵害,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姓名权违反宪法的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A. B. C. D.9.“我是某中学的一名学生,今年15岁。我县一个药店在宣传其增高产品时,在未经过我同意的情况下,将我的名字印在他们的广告宣传单上,并说明使用了他们的产品3个月增高10厘米。”对上述材料,下列看法中正确的是()A.未成年人没有姓名权,所以药店的行为不构成侵权B.该药店侵犯了中学生的姓名权,因为他们没有征得本人同意C.该药店没有侵权,因为药店没有故意丑化他,还使他的知名度提高了D.如果药店广告中反映的是实际情况,就没有违法10.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是( )A某像馆为招揽顾客,私自张贴某人照片B在寻人启示上使用被寻找人的肖像C公安机关在通辑令中使用犯罪嫌疑人的肖像D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播放了在大街上乱丢果皮的马某的录像11.某超市在醒目的地方贴出告示:为了维护本超市的合法经济利益不被侵害,本店保安人员有权对有偷窃嫌疑的顾客进行检查。这则告示()A合法的,因为它是为了维护超市的合法权益B非法的,它侵犯了公民的人格权C非法的,它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D合法的,因为这是保安人员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12.高考结束后,刘某因迟迟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而以为自己落榜了,后来才知道是张某冒名顶替自己上了大学。刘某愤然,这里张某侵犯了刘某的 ( )受教育权姓名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ABCD13.某校一学生在寝室丢了东西,老师怀疑是本校学生所为,在查无结果的情况下,校长让全体同学投票“选小偷”。这种做法( )A能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B保护了学生的合法财产 C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D是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有效手段。14.关于“指桑骂槐”的说法,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有时会侵害实际被骂者的姓名权B不可能侵害实际被骂者的名誉权C有时会侵害实际被骂者的名誉权D一般不会侵害实际被骂者的姓名权15.白某在网上对吴某大肆进行漫骂、侮辱,当地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白某向吴某公开道歉,并向吴某支付精神损失费5000元,这表明我国法律保障公民的( )不受侵犯。A.荣誉权B.肖像权 C.姓名权 D.人格尊严16.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认识是()A自由人享有人格尊严权,而在押犯是不能享有人格尊严权的B人们有权随意变更自己的姓名C人们无权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取报酬D人们有权在自己的名誉受到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二、非选择题17请运用有关法律知识,谈谈你对右面漫画反映出的问题的认识。18.男青年李某,女青年丁某,一次偶然机会相识成为朋友,数月后,丁某感到李某生活懒散、上进心不强,便提出分手。李某怀恨在心,xx年10月,李某以小字报的方式,捏造丁某有严重的生活作风等问题,并在丁某的单位及住处多次张贴。李某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合作与探究、展示三、材料分析19.某校八年级的学生小陈自恃家庭条件较好,总是讥笑甚至污辱班里部分同学。小峰等三位同学怀恨在心,一天下课后,纠集社会人员共六人,在校外对小陈实施绑架勒索,并对其大打出手,致使小陈死亡。(1)请你评析小陈和小峰的行为。(2)这起恶性事件给我们中学生什么警示?20.学校准备举办元旦文艺晚会,决定在八年级(1)班选拔一名主持人,李非和张勇都想成为晚会的主持人。为了实现这一愿望,李非在班上捏造事实说张勇在校外敲诈勒索小学生。张勇因此而落选。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李非的做法是否合法,并简要说明理由。21.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漫画反映的问题加以评析。22.中学生小明是个学习上的有心人,他每天都把自己遇到和观察到的一些社会现象记录在本上,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表格里有小明记录的几件事情,因为疏忽他忘记了写上看法。请你帮他加上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事情观点和理由(1)星星照相馆未经我的同意,就擅自把我的照片贴在橱窗里做广告。我要求照相馆归还照片并道歉(2)今天同学小花写检查时,使用我的姓名,我很生气(3)我的好友小亮,今年15岁,被张三鞋厂招去打工。我认为厂家的做法不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