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习题岳麓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96884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习题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习题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习题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习题岳麓版一、单项选择题1.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所不同,它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其主要目的是( )A使苏联经济不依赖于资本主义国家B追求发展的速度和效益C重工业更有利于国计民生D增强苏联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是在( )A.十月革命时期 B.苏俄内战时期C.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D.“二五”计划时期3.关于苏联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B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C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D与当时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基本适应4.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总产量没有超过1913 年的水平(1930年除外),且1930年以后还有所下降。这说明苏联的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发展苏联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存在失误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短缺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A B C D 5.导致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苏联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片面强调重工业,比例失调 B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C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D片面强调公有制6.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通过 B.农业集体化方针的通过 C.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7.下列有关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它规定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B.它规定苏联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C.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D.它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形成8.1936年苏联宪法规定国家的政治基础是( )A.工农联盟 B.社会主义C.共产党领导 D.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9.下列关于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评述,正确的有公有制经济占绝对支配地位基本适合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越来越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政治体制的改革,是后来个人崇拜形成的重要原因( )A. B. C. D. 10.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客观原因是( ) 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国内经济文化落后集中发展重工业斯大林个人独断专行没有任何经验可资借鉴A. B. C. D. 11.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表现在( )管得过多,经济效益不高缺乏社会主义民主群众的创造性受压抑党政不分,政企不分A. B.C. D.12.把个人崇拜从历史上和理论上完全确立下来的事件是( )A. 30年代大清洗运动B. 苏联1936年宪法的颁布C.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出版D.斯大林全面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二、材料解析题1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改造小农,改造他们的整个心理和习惯,是需要经过几代的事情。只有有了物质基础,只有有了技术,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只有大规模地实行电气化,才能解决这个关于小农的问题,才能使他们的可以说是全部心理健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根本地和非常迅速地改造小农。引自列宁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材料二: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1929年,斯大林决定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强迫广大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对富农采取消灭政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回答:材料三列宁认为改造小农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列宁主张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有何时间限度? 斯大林决定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三、问答题14.关于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请回答:(1)下列时期俄国或苏联的主要历史任务是什么?1917-1918年: 1918-1920年: 1921-1925年: 1925-1941年: (2)怎样评价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历史作用?参考答案1. A 2. D 3. D 4. D 5. A 6. D 7. B 8. D 9. D 10. C 11. D 12. C 13. 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等物质条件。列宁认为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说明新经济政策应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直接原因:1928年粮食收购危机。影响:短期内有利于苏联工业发展,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但它违背了农民的意愿,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不相适应,从而破坏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4.主要任务: 1917-1918年: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1918-1920年: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1921-1925年:恢复国民经济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1925-1941年: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以及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评价: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又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条件下形成的 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它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后来,日益严重地阻碍着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