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第二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示例一.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96832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第二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示例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第二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示例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第二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示例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第二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示例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宪法和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思考其作用,讨论总结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探讨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向学生引入有关历史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对比和分析,培养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和知识结构,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被历史证明了的。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的了解,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部分中所学习的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二、教学思路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本课的主题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本课的第一个重点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它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它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可通过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对比分析、提高学生认知的办法解决。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通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宣布在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它既保证了苏联国防、工业的强大,也为苏联社会以后的发展埋下了许多隐患。可由学生搜集原始史料与相关数据,让学生在前后对比中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借以解决此重点内容。本课的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限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教学中可以采用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课文内容与教师点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联系苏联史实,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对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彻底改革。三、课前导学教师预测课堂教学效果,准备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情况,设计活动方案,并根据教学需要准备教学资料,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阅读课文,查找相关历史资料,将其搜集分类,准备用于课堂活动。四、课前准备 教具:自制多媒体课件 相关资料:有关史料、世界地图拼图(欧亚部分)、影音文件苏联的成立、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苏联的“一五”计划等.五、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是无产阶级打碎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伟大创举,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然而,帝国主义国家却对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发动了武装干涉。俄国的地主和资本家、沙皇将军建立了反革命军队,掀起了叛乱。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苏维埃俄国出现了严重的困难。为了打击敌人,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在党和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俄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呢?在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以后,苏俄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又会是什么呢?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参与学习活动答:一是加强红军建设,二是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答:苏俄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是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学生提供课前搜集的资料:战后的苏俄,城市经济萧条,工厂大批倒闭停产,农村土地荒芜。1920年时,全俄工业总产值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15.5,粮食产量仅为战前一半。同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已经不能继续实行了。课件展示本课课题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教师通过设问引起学生思考,导入新课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他们学会用历史资料来研究历史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对于这个问题,列宁也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列宁的话说明了什么? 答: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但是,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生产生活的诸多限制,也引起了他们的不满,阶级敌人利用农民的不满,在一些地区组织叛乱,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答:这就说明1918年开始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必须加以调整,尽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结合学生在政治课中所学习到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有关知识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课件显示:“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引入历史人物的思考,加深学生对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理解同时,列宁也开始关注俄国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党制订了俄罗斯全国电气化的远景计划,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的大生产。而要使这一切成为现实,就要恢复发展经济,特别是要首先恢复和发展农业。因此,在这个关键时刻,党需要制订新的经济政策。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 (教师概括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也可由学生完成)新经济政策主要有哪些内容呢?它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有哪些不同?答:1921年3月,根据列宁的提议,布尔什维党通过了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学生分组制出前后经济政策对比表格,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思考。课件展示: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先进的国家组织形式)全国电气化(发达的社会生产力)课件展示:战争后俄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旧政策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俄罗斯全国电气化的远景计划的制定在学生发言之后,课件展示教师制作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较简表。(内容见课件)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有哪些进步?总的说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对于苏俄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有没有数据可以说明?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苏联”。如果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布尔什维克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在经济上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那么苏联的成立则是党在政治上采取的另一个重大举措。有谁能给我们讲述一下苏联成立的背景和大致过程?(如条件许可,教师可运用世界地图拼图的欧亚部分,指导学生根据所学到的地理知识,按入盟时间拼接完成苏联疆域,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分组回答: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余粮可由自己支配和交易,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工业方面: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有利于工业的发展;商业方面:恢复了国内自由贸易,活跃了流通,刺激了生产。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学生提供课前搜集的资料:到1927年,当时的苏联经济已经恢复到了战前1913年的水平。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讲述联成立的背景和大致经过。学生完成拼图。此处学生的表述应有较强的概括性,如果学生认识的深度不够,教师应予以补充和分析,引导和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问题。应突出成立时间1922年和最初入盟的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对于成立背景,学生若阐述不清,教师可略加说明。(教师向学生介绍苏联的国旗、国徽、国歌等有关知识,也可由学生来讲解)在这里,请同学们注意区别这几个历史名词:“沙俄”、“苏俄”和“苏联”。1924年,列宁逝世,这对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列宁对苏俄(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做的贡献永垂史册。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斗争。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实现的呢?能不能说一说大致的发展历程?学生总结辨别:沙俄(1547年1917年)、苏俄(1917年1922年)、苏联(1922年1991年)答:1928开始,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放弃新经济政策,转而在全国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答:“一五”计划开始于1928年,主要力量和资金集中于重工业,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二五”计划开始于1933年,重点完成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简述一些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课件展示苏联的国旗、国徽、国歌。播放苏联的成立应注意提醒学生,明确历史概念。课件展示斯大林画像。此处可在教师引导下完成根据学生发言,课件相应展示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相关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可以播发影音文件苏联的“一五”计划取得的成果怎样?能不能用数据说明?苏联用十几年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走完的道路。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苏联人民的自信心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地位,而且也为以后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苏联的重工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的情况。但与此同时,其农业在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则是比较落后的,贫富分化也不断发生。如何发展农业。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使农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联共(布)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集体化的成果怎样? 学生提供课前搜集的资料:由于苏联人民的艰苦奋斗,在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期间,苏联取得了重大成就。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沙皇时代的2.6上升到1937年的13.7。学生解释农业集体化: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 答:到1937年,全国基本完成工业集体化,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达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课件应作相应文字介绍,同时可充分利用世界历史地图册P5示意图教师此处的课堂语言应带有激情,以一种昂扬向上的情绪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和拥护工业化促进了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的继续。但是,这当中好像出现过一些问题,有没有同学查到?这样的结果是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邓小平说过:“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同学们怎样理解这句话?什么是“列宁的思路”、“后来苏联的模式”。很好,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斯大林模式”。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认识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斯大林模式” 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答:在集体化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出现了一些不当的行为,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人民产生了不满的情绪。讨论回答:列宁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后来苏联的模式”指的是“斯大林模式”。答: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也就是“斯大林模式”建立的标志。课件展示: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此处学生也许会存在把握不准的情况,教师可适当引导解决参照课文内容即可,不必补充更多内容。(“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教师可以据P9小字部分内容,结合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帮助学生分析:经济上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是个人的高度集权)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种模式形成的背景如何?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呢?(结合我国实际 ,引导学生用生产力标准分析产生弊端的原因及其造成的结果,思考解决弊端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学生总结斯大林模式的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弊端。(略)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回答:当时苏联外有帝国主义的包围,领导国家的权力需要集中起来,才能有效对付外部的挑战。同时由于当时苏联的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比较容易产生个人崇拜,导致个人专断。学生可参考P10四点“斯大林模式”弊端,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如国民经济各产业比例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三农”问题、保护资源与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等,言之有理即可。学生很可能照本宣科,教师应根据情况略举实例解释说明此处对于学生来说总结较为困难,教师应作相应讲解通过设问,既能联系八年级所学新中国历史知识,又能结合政治课知识;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能够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点到为止即可,不必充分展开论述。最后,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一下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课后练习:列出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事年表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的工业化相比,有哪些显著的不同点?在教师引导下回答: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两次转折的结果和影响是不同的。此处作为全课的总结,有利于复习巩固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课后练习的设置,结合前后两课内容,又有所拓展,弥补课堂上课时有限、资料不够全面的局限,从而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的要求,培养了学生的相关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