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3实施审计程序.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3396432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0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3实施审计程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项目3实施审计程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项目3实施审计程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三实施审计程序,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项目审计的工作程序,是从审计项目开始,直到全面完成审计为止全过程中经历的工作步骤,而不是审计机构所有工作的程序或审计过程中某一阶段某项工作的程序。审计程序是实现审计规范化、审计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审计程序包括的范围因事而异。但无论是何种审计,一般都要经过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终结阶段。,任务一认知审计准备阶段的主要程序一、开展初步业务活动,(一)初步业务活动的主要内容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2.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3.及时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二)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审计业务约定书有以下作用:1.增进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了解。2.作为被审计单位评价审计业务完成情况、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被审计单位约定义务履行情况的依据。3.作为确定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双方应负责任的重要依据。,任务一认知审计准备阶段的主要程序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在同被审计单位签订或修改了审计业务约定书后,就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从而识别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并且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主要内容1.相关行业状况、法律环境、监管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及可能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相关经营风险。5.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6.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任务一认知审计准备阶段的主要程序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二)审计重要性审计重要性是指在具体环境下,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错报(包括漏报)的严重程度。1.从性质上判断错报的重要程度错报对遵守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的影响程度;错报对债务契约或其他合同要求的影响程度;错报掩盖收益或其他趋势变化的程度;错报对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错报对某些报表项目错误分类的程度。,任务一认知审计准备阶段的主要程序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二)审计重要性2.从数量上判断错报的重要程度重要性水平是从数量方面(错报的金额)确定审计重要性的标准。分为两个层次:(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总体)当财务报表总体存在很多严重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就会判断其影响了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2)认定层次的重要水平(具体)由于财务报表的信息来源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信息,只有通过对具体的认定实施审计,才能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得出结论。这一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也称为可容忍错报,是注册会计师对各项认定确定的可接受的最严重错报。,任务一认知审计准备阶段的主要程序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二)审计重要性3.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评估注册会计师通常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择适当的百分比,将二者相乘,得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1)对于以营利为目的且收益稳定的企业,来自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或税后净利润可能是一个适当的基准。(2)对于收益不稳定的企业或非营利性组织,选择费用总额可能更为合适。(3)对于共同基金公司,选择净资产可能更合适。通常百分比的参考值为:营业入为0.5%,总资产为0.5%,费用总额为0.5%,税前利润或税后净利润为5%,净资产为0.5%。,任务一认知审计准备阶段的主要程序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二)审计重要性4.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的评估评估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考虑的因素有以下几个:(1)认定层次重要性水来与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一般前者不应超过后者。)(2)对各项认定进行审计的难易程度(对于难度大的项目,应确定高一些的可容忍错报,以降低审计成本)。(3)各项认定发生错报的可能性(对于发生错报可能性大的项目,应确定高一些的可容忍错报,以降低审计成本)。(4)各项认定受关注的程度(对于受关注程度高的项目,应确定低一些的可容忍错报,以保证审计质量)。,任务一认知审计准备阶段的主要程序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二)审计重要性5.重要性水平的运用(1)在审计准备阶段,重要性水平可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2)在审计实施阶段,注册会计师可根据获取的信息,进一步评估重要性水平的适当性,确定是否需要修改重要性水平,进而修改审计计划。(3)在审计结束阶段,注册会计师可重新评估重要性水平,考虑据以实施的审计程序是否适当。注册会计师可结合最终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评价已汇总错报的影响程度,据以确定审计意见类型。,任务一认知审计准备阶段的主要程序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三)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1.重大错报风险(1)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2)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2.检查风险.指某个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3.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成反比例变动。,任务一认知审计准备阶段的主要程序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四)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来识别风险,以此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其他内部相关人员2.实施分析程序3.观察和检查4.穿行测试,任务一认知审计准备阶段的主要程序三、制订审计计划,审计计划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高效地完成某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审计目标而对审计工作做出的安排,通常包括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两个层次。(一)总体审计策略1.确定审计工作范围2.安排审计业务时间3.明确审计工作方向4.调配利用审计资源,任务一认知审计准备阶段的主要程序三、制订审计计划,(二)具体审计计划注册会计师应当为审计工作制订具体的审计工作计划。具体审计计划比总体审计策略更加详细,其核心内容是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其涉及的审计程序主要包括风险评估程序、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和其他审计程序。,任务二认知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程序一、进一步审计程序,实施阶段的主要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是相对于风险评估程序而言的,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审计方案实质性方案和综合性方案。,任务二认知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程序一、进一步审计程序,图3-1进一步审计程序流程图,任务二认知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程序二、控制测试,(一)控制测试的前提条件控制测试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实施。实施控制测试的情形有两种:一是内部控制的设计合理,且预期内部控制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二是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获取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二)控制测试的性质控制测试的性质是指控制测试所使用的审计程序的类型及其组合,具体包括询问、观察、检查与重新执行。询问,是指注册会计师可以向被审计单位相关员工询问,获取与内部控制运行情况相关的信息。观察是测试不留下书面记录的内部控制运行情况的有效方法。检查是对运行情况留有书面证据的控制。当询问、观察、检查程序结合在一起仍无法获得充分的证据时,注册会计师才考虑使用重新执行来证实控制是否有效运行。,任务二认知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程序二、控制测试,(三)控制测试的时间对于仅需要测试在特定时点运行有效性的控制,注册会计师只需获取该时点的审计证据(如期末存货盘点);对于需要测试在某一期间运行有效性的控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多个不同时点进行测试,获取不同时间的审计证据。控制测试通常是在期中进行的,这样可以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资源。除此之外,注册会计师还可以利用以前审计获取的审计证据,必要时也可以在期末进行测试。(四)控制测试的范围控制测试的范围是指对某项控制活动测试的次数。控制测试范围的确定主要受对控制活动初步评价结果的影响。如果认为相关的控制风险较低,即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拟信赖程度较高,则需要更充分、适当的证据来支持这种高信赖水平,实施控制测试的范围就大。(五)控制测试的结论注册会计师实施控制测试后,还需要对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最终评价。得出的结论可能是下列情况之一:控制运行有效;控制运行无效,不值得信赖。注册会计师应根据控制测试的结果,确定其进行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任务二认知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程序三、实质性程序,实质性程序是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而实施的审计程序。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都应当针对所有重大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以应对识别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一)实质性程序的性质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是指实质性程序的类型及其组合,具体包括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1.细节测试细节测试是指针对具体细节(如时间、金额等)进行测试,目的在于直接识别财务报表认是否存在重大错报。2.实质性分析程序实质性分析程序是指在实质性程序中运用的分析程序,目的是通过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财务信息,以识别是否有可能存在重大错误。细节性测试必须进行,而实质性分析则可以不使用。,任务二认知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程序三、实质性程序,(二)实质性程序的时间实质性测试经常在期末进行,也有少部分测试可以在期中进行。(三)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是指对某项认定实施细节测试或实质性分析程序的次数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其与实质性程序的范围成正比;二是实施控制测试的结果。结果越不好,实质性程序范围越大。(四)控制测试结果对实质性程序的影响控制测试结果对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都可能产生影响。,任务三认知审计结束阶段的主要程序一、特殊项目审计,审计结束阶段的主要程序包括特殊项目审计;与治理层沟通,获取管理层声明;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评价审计结果,出具审计报告。(一)期初余额审计期初余额是指期初已存在的账户余额。期初余额以上期期末余额为基础,反映了以前期间的交易和上期采用的会计政策的结果。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所审期间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一般不用专门对期初余额发表审计意见。因为期初余额是编制本期财务报表的基础,所以要对期初余额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任务三认知审计结束阶段的主要程序一、特殊项目审计,(二)期后事项审计期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发现的事实。期后事项可以按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资产负债表日后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称为“第一时段期后事项”;审计报告日后至财务报表报出日之间发现的事实称为“第二时段期后事项”;财务报表报出日后发现的事实称为“第三时段期后事项”。基本原则:主动识别第一时段期后事项;被动识别第二时段期后事项;没有义务识别第三时段期后事项。(三)或有事项审计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例如,注册会计师审阅截至审计工作完成日被审计单位历次董事会会议纪要和股东大会会议记录,确定是否存在未决诉讼和仲裁、未决索赔、税务纠纷、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财务承诺等方面的记录;审阅被审计单位有业务往来的银行函证,或检查被审计单位与银行之间的借款协议和往来函证,以查找有关票据贴现、背书、应收账款抵借、票据背书和担保等行为。,任务三认知审计结束阶段的主要程序二、与治理层沟通,获取管理层声明,(一)与治理层沟通为了促进审计人员和治理层之间的良性互动,审计准则规定了审计人员与治理层沟通的要求。其沟通的事项主要包括审计人员的责任、计划的审计范围和时间、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审计人员的独立性等。(二)获取管理层声明管理层声明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向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关于财务报表的各项陈述。管理层声时具有两个基本作用:第一,明确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在声明中对提供给注册会计师的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做出正面陈述,并明确承认对财务报表负责。第二,提供审计证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声明书把管理层对注册会计师的询问所做的答复以书面方式予以记录,其可作为书面证据。,任务三认知审计结束阶段的主要程序三、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一)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审计项目组在审计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与有关会计准则不一致,即审计差异。审计项目经理应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予以初步确定并汇总审计差异,并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使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所载信息能够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审计差异按其是否需要调整账户记录,可以分为核算错误和重分类错误两类。1.核算错误。是指被审计单位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不恰当的核算而引起的错误,如虚构销售、漏记负债。对于这类审计差异,注册会计师不仅需要调整报表,还需要调整相关账户记录,编制账项调整分录汇总表。,任务三认知审计结束阶段的主要程序三、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表3-1账项调整分录汇总表,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参加人员:被审计单位:审计项目组:被审计单位的意见:结论:是否同意上述审计调整:被审计单位授权代表签字:日期:,任务三认知审计结束阶段的主要程序三、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2.重分类错误。是指被审计单位未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而引起的错误。对于这类审计差异,不管错误大小都要进行调整,可以只调整报表,不调整账户记录。注册会计师根据重分类错误编制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表.表3-2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表,任务三认知审计结束阶段的主要程序三、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3.对于没有更正或者不需要更正的错报,需要编制未更正错报汇总表表3-3未更正错报汇总表,未更正错报的影响:1.总资产2.净资产3.销售收入4.费用总额5.毛利6.净利润结论:,任务三认知审计结束阶段的主要程序三、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二)试算平衡表注册会计师编制试算平衡表的目的是验证被审计单位未审会计报表、调整分录、重分类分录、调整后的金额(审定数)的借贷是否平衡。常用的试算平衡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试算平衡表和利润表试算平衡表。以利润表试算平衡表为例,其参考格式如表3-4所示。,任务三认知审计结束阶段的主要程序四、评价审计结果,出具审计报告,审计人员评价结果主要是为了确定将要发表的审计意见的类型,以及在整个审计工作中是否遵循了审计准则。为此,审计人员必须完成两项工作,即对审计证据、重要性和审计风险进行最终评价,以及对被审计单位已审计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并草拟审计报告。(一)对重要性和审计风险进行最终评价对重要性和审计风险进行最终评价是注册会计师决定发表何种类型审计意见的必要过程。该过程可通过以下两个步骤来完成。1.确定可能错报金额。可能错报金额包括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金额和推断误差。2.根据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可能错报金额的汇总数(可能错报总额)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准备阶段已确定了审计风险的可接受水平。随着可能错报总和的增加,财务报表可能被严重错报的风险也会增加。,任务三认知审计结束阶段的主要程序四、评价审计结果,出具审计报告,(二)对被审计单位已审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并草拟审计报告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要实施各种测试。所以,在某个功能领域或报表项目的测试完成之后,审计项目经理应汇总所有成员的审计结果。在完成审计工作阶段,为了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适当的审计意见,必须将这些分散的审计结果加以汇总和评价,综合考虑在审计过程中所收集到的全部证据。在对审计意见形成最后决定之前,会计师事务所通常要与被审计单位召开沟通会议。在会议上,注册会计师可口头报告本次审计所发现的问题,并说明建议被审计单位做出必要调整或表外披露的理由。最后,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通常会对需要被审计单位做出的改变达成协议。如果达成了协议,注册会计师一般即可出具标准审计报告;否则,注册会计师则可能不得不发表其他类型的审计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