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美术下册 第四单元《20世纪中国美术巡礼》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3395382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美术下册 第四单元《20世纪中国美术巡礼》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美术下册 第四单元《20世纪中国美术巡礼》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美术下册 第四单元《20世纪中国美术巡礼》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世纪中国美术巡礼学情分析学生对于传统国画应该有所认识,加上第二单元中西美术比较的学习,对中国传统绘画以及传统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也有所了解,但对于将两种艺术形式用一种表达方式表现出来,学生可能就有点分辨不清了,所以如何让学生辨别中西绘画的结合点及产生的新的艺术样式就是这节课所要解决的。教学思路我的教学思路基本上是这样的:既然这节课是阐述中国画创新与传承,就势必画涉及西方绘画对中国画的影响,所以复习第二单元的中西美术比较是很必要的。接下来就是针对中国画变革的历史背景及相关因素展开教学,然后就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两个艺术类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其各自的特点,紧接着再根据所学内容对中国画的创新与传承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最后总结提升创新与继承将引领中国画走向更高的艺术境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从新中国画与传统文人画的对比入手,介绍20世纪中国美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走的变革特点,使学生了解20世纪中国美术变革的历史原因和主要现象。通过山石皴法的临摹感受笔墨,理解中国画变革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笔墨实践感受领悟变革的原因、通过教师分析学会思考讨论创新的特点,通过中西美术比较提升对艺术文化大融合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世界多元艺术文化,培养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教学知识点及重难点教学知识点:一、中国画变革的原因二、“中西融合”型画家三、“借古开今”型画家四、丰富多样的新风格中国画五、中西方艺术的交流与融合教学重点:中国美术变革的历史必然性。西画的写生、写实技法对中国传统美术具有怎样的变革作用。教学难点:辩证的看待20世纪中国画的创新与继承,不能一味西化,也不能摹古不前,中西方的艺术的交流与融合早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了,笔墨是中华艺术的瑰宝,但是“笔墨当随时代”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艺术前行的魅力所在。教学工具教材、笔墨纸砚、多媒体、展板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 组织教学、准备教学用具。1、 教师:“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课的内容,我们大家来回顾一下第二单元的中学美术比较”注:如果学生回答得好就表扬鼓励一番,如果学生明显的忘记了,就提醒他们无论学什么都要温故而知新。小结:传统的中国画走的是主观倾向的道路,西方古典绘画走的客观倾向的道路,这就是中西方最大的区别。2、 教师:“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中发展的,通过中西方美术的比较,结合时代的变迁,中西方的艺术在相互交融中对对方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于是中国的传统绘画也在相应的历史背景下遵循着时代发展的规律由一批杰出的艺术家们进行着积极而明显的变革与创新,这就是我们即将进行的关于20世纪中国画的创新与继承。”-播放课件3、 展示本课知识点4、 笔墨小尝试(临摹山石的皴法)注:由于接触国画的学生很少,所以在没有实际观察和自己对其有任何情感的基础上纯粹临摹,相信不会出很好的临摹作品,但是也不排除有国画基础和有天赋的同学也许会临出好的山石。教师:“如果脱离客观实际,没有画者自身情感溶于画面,再高的笔墨技巧也很难打动观众。”学生针对课件上的提示回答相关内容。学生观看课件,了解本课学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利用准备好的笔墨纸砚进行山石皴法的临摹练习。温故而知新,相当于本节课的引子。通过中西美术对比,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对中国画继承了什么,创新了什么有了理论依据。除了强调笔墨技巧和墨色变化,还要注重实际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注入,这样作品才会有感染力。初步感知二、 分析中国画创新与继承的原因。教师:“既然我们知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因应该主客观相互结合。那么20世纪的中国画面临着怎样的局面?(一)、中国画变革与创新的原因。1、 首先旧文人画家因袭守旧,墨守水墨的程式举步不前使中国画的创作步入僵局。2、 “五四运动”后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高举反对封建文化的大旗,对美术的变革也势在必行。3、 在这场美术变革中,出现融合型画家主张“用写实改造中国画”而另一些画家则在继承中国画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有价值的创新。(二)“中西融合型画家”与“借古开今型画家”的介绍。1、“融合型”画家(1)徐悲鸿: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愚公移山等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奔马八骏图(2)李可染:他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万山红遍漓江胜境图牛(3)林风眠:他将西方的艺术风格结合中国民间美术的装饰趣味有机结合,以方形构图样式开创了中国画的新面貌。仕女图风景画(4)蒋兆和:他的西画技巧结合中国笔墨,以西画改良中国画的艺术理念与徐悲鸿不谋而合。流民图学生通过看书和教师的分析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画变革和创新的原因。可以先让学生谈一下对徐悲鸿的认识及他的作品。感受李可染的画作。回味中国画的画幅样式领略林风眠的构图风格分析中国画变革与创新的原因,帮助学生理解古今中国化的特点。了解融合型画家的艺术特点和作品风格。乐中体验思考讨论一:人物画、花鸟画革新了什么继承了什么?提示:从造型、明暗、色彩、审美追求上分析,思考讨论二:山水画革新了什么继承了什么?小结融合型画家的艺术主张:徐悲鸿“写实改造中国画”林风眠“齐写求画,墨色结合”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要不断引导)学会概括引导学生要学以致用再次感知2、“借古开今”型画家(1)吴昌硕:他的绘画才步入了“意”的厅堂,从而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 表现形式。梅花墨荷(2)齐白石:他成功的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深深得益于经典样式而又善于出新,故而他的画能够直接的感动人心,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虾(3)潘天寿:齐白石的画让人感到亲切,潘天寿的画让人感到震动;一个洋溢着生活的情采和趣味,一个勃发着精神的张力和豪气。前者以自然流露为上,后者以刻意经营为工,潘天寿追求的是雄大、奇险、强悍的审美性格。映日荷花别样红(4)黄宾虹:他的黑、密、厚、重的画风、浑厚华滋的笔墨中,蕴涵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精神与自然内美的美学取向。介绍艺术大师齐白石(对齐白石学生应该多少有些了解)体会潘天寿的构图。欣赏体会白宾虹、黑宾虹的区别,将青绿与水墨山水相融合认识“借古开今”型画家及作品,分析传统绘画的革新。讨论探究思考讨论三、“借古开今”型画家创新了什么?从题材、色彩、审美追求上思考。3、分析讨论四:对应画派与作品连线(具体见课件)先让学生从书中了解文人画再引导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文人画往往追求闲情逸致、属于贵族画,用色讲求墨分五彩,追求雅致,而齐白石他们则将国画变得雅俗共赏。)主要同文人画比较。达标拓展三、 分析讨论五中国画的创新与继承教师:“通过我们刚学的知识将中国画的古今进行比较”。四、 在融合型画家和传统型画家的推动下新中国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画家,使中国画的面貌焕然一新。如:刘文西祖孙四代、方增先说红书、石鲁转战陕北、关山月绿色长城贾又福太行丰碑。五、 中西方艺术的交流与融合1、 西方绘画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再到现代派其中是受得中国京剧以及日本浮世绘的影响。2、 中国传统绘画在西方人郎世宁把西画技法带入中国以及中国留学生把西方技法引入中国的交流中慢慢产生了一些融合。学生互动讨论回答体味新中国丰富多彩的新风格绘画。引导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是顺应时代的发展的。通过达标检测看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欣赏中国新风格绘画,培养学生爱国热情。总结升华六、 中国画的创新与继承1没有传承的创新,其作品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中华民族文化这个最基本的元素与特征。2任何艺术都不能脱离生活、闭门造车,只强调师承,“笔墨当随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国画也应该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在风格上创新求变,在题材和技法上,进行探索、创造和创新。3吸收西方艺术精华,融合本民族艺术特色,创造更高境界的艺术精品。让学生在理论上提升一个高度。板书设计 一、中国画变革的原因二、“中西融合”型画家三、“借古开今”型画家四、丰富多样的新风格中国画五、中西方艺术的交流与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