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初中政治《人生与责任》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3230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初中政治《人生与责任》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初中政治《人生与责任》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初中政治《人生与责任》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初中政治人生与责任设计方案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本课的知识点识记的要求并不高,但重在体验和感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务必要通过种种方式、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切忌说教,要允许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真实的心声甚至是与教学主旨相悖的想法,只有这样,课堂才是轻松真实、充满活力的地方;也只有这样,教学才能真正引领着学生们在畅所欲言的交流探究中敞开心扉、相互启发、自我教育,教学才能取得实效。1知识与能力:全面理解责任,了解承担责任的主体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知道每个人的责任具有阶段性和多重性,从而理解责任的复杂性;明确责任是相互的,培养责任意识,努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合作分享、探究发现”等活动板块引导学生理解“人生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结合“寻找感动、巩固升华、明理践行”等栏目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道理和内心的感触转化为行动和素质,增强责任意识,完善自身。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能对他人勇于负责任的行为真心认同,以勇于负责为荣,以逃避责任为耻,切实提升道德境界;明确负责任的行为对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以及个人价值的体现都是有价值的。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被心理学称为“暴风骤雨般的心理动荡期”的青春期,而八年级的学生又处于这样一个动荡期中的转型期。在这一时期,家长和学校都应特别关注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的构建和加固,才能在这一分水岭帮助孩子健康全面地度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和情感基础看,责任于他们,其实并不陌生,但对于“什么人要负责任、一个人为什么要负责任、怎样才能负责任”等一系列问题,他们还是含混不清的,由此,一些孩子中更会产生一种对责任的反感和抵制态度。而责任是道德建设的基本元素,是和谐社会的“生态链”。每个人都是这个“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只有大家都重视承担自己的责任,增强遵纪守法、奉献社会的责任观念,才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本课围绕“人生与责任”这两个主题词之间的联系展开,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责任,了解承担责任的主体是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知道每个人的责任具有阶段性和多重性;理解责任的复杂性;明确责任是相互的。当学生对责任有了全面系统且清晰的认识之后,便会为其努力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打下比较坚实的理论和情感基础。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新课导入:观察思考:1.语言导入,播放视频:“他的一生”。以自然的方式切入话题,以幽默夸张的视频迅速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畅所欲言:2.组织学生交流观看视频后的感想:“请你形容一下他的人生。你愿意像他那样过完自己的人生吗?为什么?”在交流中使学生初步理解责任的含义和意义,树立和坚定观点:没有任何责任的人生因为没有任何个人价值的体现也就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和纪念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在担责任中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感和成就感,这才是富有意义的人生。合作分享:3. 出示图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我们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发挥怎样的作用,才能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中留下痕迹呢?”在互相交流中培养和增强学生全面分析问题、注意倾听他人、完善表达自己的能力。4.组织小组合作:“观察图片,你能从中发现人生与责任怎样的关系吗?”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分享中归纳出“人生与责任之间的关系”:责任无时不在。责任伴随一生。责任具有阶段性。责任具有多重性。这部分内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相对比较高,教师应切实做好引导和帮助作用。探究发现:5启发学生思考:“同样是责任,人们却对其有着不同的态度,归结起来,关键是因为我要对谁负责?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对他人、社会、国家都归为对人负责,还有一是对己负责。对人负责与对己负责到底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播放视频:“张明宝的忏悔”。学生观看视频,交流感悟,理解并归纳出观点:享受一定的权利就必须尽到相应的责任;尽到一定的责任,才能享有相应的权利。责任是相互的,对人负责便是对己负责。这部分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辩证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相互思维的碰撞中实现生生互动、彼此启发和自我教育。寻找感动:6.带领学生寻找身边的感动:“你知道哪些负责的人和事?”促使学生在交流中明确:“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民族。而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人们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通过这一活动,推动学生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以敏感的心去寻找和体会身边的真、善、美,从而形成一种对心灵的洗涤和净化,进而学会感恩。巩固新课:情感升华:7.教师介绍xx年感动中国人物之“微尘”。播放视频:“少年中国说”, 营造良好氛围,体验青春的激情,号召大家要秉承优良传统,书写美丽人生。明理践行:8.设置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并交流:“我若在场,会作何反应?”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呈现自己的观点、反思自己的行为、在生生的相互启发和教师的思想引导中实现澄清观念、自我教育、净化思想、提升素质。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生活中的实例、多媒体课件和视频、教材中的图片情景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1、组员自评2、小组互评3、教师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