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鲁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0966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鲁教版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二、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三、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师生互动,板书等四、教学过程1.教学导入 (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2.作者简介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著有孟子一书。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孟子与孟子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3.初读课文。1.了解预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情况。正音:“夫”,f,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谷子。与“栗”区别。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4.对照书下注释,疏通文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比不上利于作战的人心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词语 之:的。城:内城。郭:外城。环:围绕,包围。(1)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2)之: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而:但是,却。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四面包围攻打它,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的条件,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呀。“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词语夫(fu):助词,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必:一定。者:指“得天时”这种情况。矣:语气助词,表肯定。然而:虽然这样,但是。是:这。也:表判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并非不高,护城河并非不深,武器装备也并非不精良,粮食供给也非不充足,但是人们却弃城而逃,是因为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人心团结。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词语。非:不是。也:表判断。池:护城河。兵:兵器。革:皮革,指甲胄。坚:坚固。利:锋利,锐利。粟:粮食。委:放弃。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去:离开,逃走。之:代这座城池。文中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从中可反映出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只靠划定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词语“故曰”:因此,所以,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故。“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以:凭借,依靠。封疆:疆界;封,疆界。之: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到道义的人很多人帮助他,失去道义的人很少人帮助他。道:治国之道(指施行仁政)。者:的,的人。失道:无道,违背道义;失,放弃。寡:少。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词语之,到。至:极点。“畔”:“叛”的通假字,背叛。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1畔,故君子有所2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1.词语、句子。以:用,拿。之:助词。1所:表动词所涉及的对象,这里指归附的力量。2所:这里指众叛亲离者。“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此句意为“因此,仁德之君不战则已,战就一定取胜”;君子,对统治者和有才德之人的通称;必:一定;矣:表肯定。5.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古义:内城;今义城市。郭 古义:外城;今义:姓氏)委而去之(委:古义,放弃。今义:常用于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委任或推委等。去 古义:离开;今义:往、到,到去)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古义,界限。这里的意思是限制。今义:常用义为“疆域”或某种范围,境城、音域等。)亲戚畔之(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池非不深也(池 古义:护城河。今义:指水塘,池塘。)3虚词。 代词 他 亲戚畔之。 表并列 并且 泉香而酒例 之 助词 的 三里之城。 而 表修饰 着、地 夫环而攻之。 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表转折 却、但是 环而攻之而不胜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以 之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利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4)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6.归纳全文,理清论证思路。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答: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提问: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答: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答:充分讨论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7.齐读课文。8.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