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0472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3分)中国,一片y l于世界东方的神圣土地;中华民族,一个生息繁衍在这神圣土地上的伟大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这份厚重的爱国情怀,带领我们祖祖辈辈在历史的浪潮中,jin shu信念,乘风破浪。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 A (生生不息/生机勃勃)、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心,爱国情会永远跟随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我们亦将chun chng爱国精神,使其得以更好的发展。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横线上。(1分) A处的词语是 。3.文段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4.江海中学拟举行“爱国在行动”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加。(7分)(1)活动一:为了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围绕活动主题,拟写一条标语。(2分) (2)活动二: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爱国在行动”演讲比赛设计一段开场白。(2分 ) (3)活动三:爱国情怀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爱国的内涵,也激励着我们努力前行。请任选以下一个人物,结合其具体经历,谈谈对自己的影响。(3分)鲁迅 邓稼先 闻一多 5.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当窗理云鬓, 。 (木兰诗) (2)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4)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天净沙 秋思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 。(6)木兰诗表现木兰跃马飞奔,直赴战场英雄气概的诗句是: , 。 二(49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7分)夜泊水村陆游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注释】这首诗作于淳熙九年(1182)秋,作者时年五十八岁。淳熙六年,陆游因为开义仓赈济饥民,受到当权者的反对,被罢职回乡。 绝:横渡。新亭:东晋时中原沦陷,王室南渡,有一些过江的士大夫在新亭宴饮,席间众人闷闷不乐,相对涕泣。独有王导不以为然,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耶?”6.请说说“老子犹堪绝大漠”一句中“绝”的妙处。(3分) 7.结合诗句,说说诗歌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顿一处)(2分) (1)但 当 涉 猎 (2)肃 遂 拜 蒙 母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但当涉猎( ) (3)孰若孤( ) (4)及鲁肃过寻阳(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直线句的意思。(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1.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处写鲁肃有什么作用?(3分)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2. 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孙权却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4分) (三)阅读两篇短文,完成13-19题。(25分)【选文A】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有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在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选文B】 秋 夜巴金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里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我抬起头,就好像看到先生站在面前。 仍旧是矮小的身体,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 他在房里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个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 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 不管窗外天空漆黑,只要他抬起眼睛,整个房间就马上亮起来,他的眼光仿佛会看透你的心,你在他面前想撒谎也不可能。不管院子里暴雨下个不停,只要他一开口,你就觉得他的每个字都很清楚地进到你的心底。他从不教训人,他鼓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使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 他一点也没有改变。他还是那么安静,那么恳切,那么热心,那么慈祥。他坐在椅子上,好像从他身上散出来一股一股的热气。我觉得屋子里越来越温暖了。 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眩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颗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他站起来,走到窗前,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跟着他到了窗前。我记起了,多少年来这颗心就一直在燃烧,一直在给人们指路。他走到哪里,他的心就在哪里发光,生热。我知道多少年轻人带着创伤向他要求帮助,他细心地治好他们的伤,让他们恢复了精力和勇气,继续走向光明的前途。 “不要离开我们!”我又一次听见了这个要求,这是许多人的声音,尤其是许多年轻人的声音。我听见一声响亮的回答:“我决不离开你们!”这是多年来听惯了的声音。我看见他在窗前,向窗外挥一下手,好像他又在向谁吐出这一句说过多少次的话。 雨住了,风也消逝了。天空不知在什么时候露出一点点灰色。夜很静。连他那颗心“哗哗剥剥”地燃烧的声音也听得见。他拿一只手慢慢地压在胸前,我觉得他的身子似乎微微地在颤动,我听见他激动地、带感情地说: “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的?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 “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畏怯?在暴力面前低头? “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敢叫? “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 “那么仍然要记住: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叫,敢说,敢做,敢追求! “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 静寂的夜让他的声音冲破了。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来。从四面八方送过来响应的声音。声音渐渐地凝结在一起,愈凝愈厚,好像成了一大块实在的东西。不知道从哪里送来了火,它一下子就燃烧起来,愈燃愈亮,于是整个房间,整个夜都亮起来了,就像在白天一样。 那一块东西继续在燃烧,愈烧愈小,终于成了一块像人心一样的东西。它愈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了空中,就挂在天空,像一轮初升的红日。 我再看窗前鲁迅先生的身影,它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不见了。 我连忙跑到窗前。我看出来: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的燃烧的心。我第一眼就只看到一颗心。可是我仰起头仔细再看,先生的慈祥的脸庞不是就在那儿?他笑得多么快乐!真是我从未见过的表示衷心愉快的笑脸! 他笑了,我也衷心愉快地笑了。 我知道鲁迅先生并没有死,而且也永不会死! 我回到写字桌前,把野草阖上,我吃惊地发现那一颗透明的红心也在书上燃烧 原来我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 窗外还有雨声,秋夜的雨滴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滴在檐前石阶上的声音。 可是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着的心。 【注】选自世界美文观止。选文作于1956年9月。1936年11月19日,鲁迅在上海去世,22日出殡,巴金等作家扶柩上了灵车,缓缓前往万国公墓。13选文【A】主要写了三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 (1) (2) (3)家人很小心怕打扰鲁迅先生休息。14. 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选文【A】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15. 选文【A】作者为什么写“保姆总是吩咐海婴轻一点走”这一细节?(3分) 16选文【B】伴随“我”的梦境,鲁迅先生那颗燃烧的心发生了哪些变化?透过这颗心,“我”感受到了(听到了、看到了)什么?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表格横线上填写文字。(3分) 鲁迅先生那颗燃烧的心所发生的变化“我”所感受到(听到、看到)的 通红的心一直在燃烧 心仍在他胸膛里燃烧,发光听见鲁迅一声响亮的回答,看见他向窗外挥手心在“哗哗剥剥”地燃烧 看见先生衷心愉快的笑脸17选文【B】梦境中,鲁迅先生激动的、带感情的一席话,表明了他对活着的人怎样的期望?(4分) 18选文【B】为什么梦醒后“我”会在书上看到鲁迅先生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4分) 19简要分析选文【B】的构思特点,并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三(3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本来我可以放弃,却咬牙坚持了下来;本来我可以沉默,却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本来我可以争取,却因犹豫而错过;本来我可以面对,却因胆怯而逃避 ”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经历,也许,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烦恼。 请以“本来我可以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书写正确、规范、美观。七语 参考答案1.屹立 坚守 传承2.生生不息3.答案不唯一 示例:将“跟随”改为“伴随”4.(1)参考答案:唱响爱国风,实践爱国心。(2)参考答案:老师同学们,大家好!爱国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乘着爱国的翅膀,我们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乘着爱国的翅膀,我们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乘着爱国的翅膀,我们要让祖国更和谐更强大。“爱国在行动”演讲比赛现在开始!(3)结合具体经历(2分),成长的激励(1分)。5.(1)对镜帖花黄(2)潮平两岸阔(3)朔气传金柝(4)落花时节又逢君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6. “绝”是横渡的意思。它写出两鬓斑白的诗人犹望横渡大漠,奋战沙场的气势和决心; “绝”字还与下句的“泣”字形成鲜明对比,用只会作新亭之泣苟且偷安的朝中权贵来比衬退居乡野的作者杀敌报国的壮志雄心。7.(1)“腰间羽箭久凋零”道尽久离疆场、无缘抗敌的落寞怅惘;(2)“太息燕然未勒铭” 壮志难酬,愤懑不平;(3)“老子犹堪绝大漠” 表达诗人犹望横渡大漠,奋战沙场的气势和决心(4)“诸君何至泣新亭”,作者用典故,表达了对高居庙堂的权贵在国家山河破碎之际束手垂泪的懦弱昏庸的不满;(5)“一身报国有万死”,“一”与“万”的强烈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拳拳爱国心与殷殷报国情;(6)“双鬓向人无再青”岁月不饶人,满鬓飞霜,无法重获青黑之色,抒发了对华年空掷、青春难再的感伤与悲愤。(答到两点即可)8.(1)但 当/ 涉 猎 (2)肃/ 遂 拜 蒙 母9.(1)推托 (2)只,只是 (3)谁,哪个 (4)到,等到10.(1)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 (2)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您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呢!11. 从侧面烘托出吕蒙刻苦学习的成果之大,与上文“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相呼应。12. 示例:我的体验是,既要广泛涉猎,也要学思结合。对一般文章要广泛涉猎,才能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对文化经典要边读边思,认真品味,才能领会其中精要。这样,才能做到学有所获。(意对即可)13. 鲁迅先生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用在陪客人上;鲁迅先生从后半夜开始写作直到清晨。14. “整整齐齐”“压”体现了鲁迅先生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写作习惯,从细节处还原和展现了鲁迅先生的生活、工作状态,彰显了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态度。15. 作者通过这一细节描写,暗示鲁迅先生从后半夜开始写作,直到清晨才入睡,同时体现出家人对鲁迅先生的写作工作的认同与尊重,从侧面反映了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精神。 16.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听见他激动、带感情的声音,看见他手压在胸前。燃烧的心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然后又变成先生的慈祥的脸庞。17.鲁迅先生期望活着的人:(1)管自己生活(2)勇敢追求真理(3)不在暴力面前低头(4)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 18.“我”领悟到了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温暖了“我”、鼓励了“我”,让“我”找到勇气、获得力量。19. 文章构思奇特,通过梦境回忆鲁迅先生的言行,体现了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仰之情。20.作文切入分建议为2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