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水中生活的动物(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0461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水中生活的动物(第二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水中生活的动物(第二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水中生活的动物(第二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水中生活的动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尝试使用一些材料用具对鱼的呼吸器官及其作用进行观察和探究。2使学生识别水中生活的动物,除鱼类之外还有其他的动物。能力目标通过对“鱼类呼吸器官及其作用”的探究,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并使用一些实验器材解决问题的实验操作技能。情感目标1通过对水中生活的其他动物的学习,让学生确立一种“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观念。2通过对“水域环境的保护”一小节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关注家乡的水域环境变化,拒绝破坏环境的行为。教学重点1观察和探究鱼的呼吸器官及其作用。2概述鱼类主要特征。3能够举例说出水中生活的其他水生动物类群。教学难点运用已学知识,通过对“鱼类呼吸器官及其作用”的观察与探究,阐明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教学方法谈话式、实验式、演示式、启发式。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1)吸管、墨水、剪刀。(2)有关水中生活的其他动物和水域环境内容的教学软件或相关内容的影像资料。(3)市售活鲤鱼(或鲫鱼)、死的鲤鱼各一尾。2学生准备:瓶装小活鱼,每组一尾。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教师用谈话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回顾,明确点明动物分类的知识。如动物的分类依据,鱼类生活环境及鱼类适应的主要特点是上节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教师应及时给予激励评价,借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承前启后,推进新课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观察鱼的呼吸器官,分发实现器具,检查各小组教具准备情况并对各小组教具作适当调整,引导并鼓励学生发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原则。例如,教师可做如下引导:上节课我们已经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了鱼鳍是鱼的运动器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一下,除了用鳍游泳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主要特征?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七页,大家先来明确一下这节我们要探究的内容是什么?然后,分组讨论实验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根据你的问题作出假设,最后看看能得出什么样的结果?好,现在开始。学生开始观察和实验,讨论实验结果以便汇报交流。汇报交流,突破难点教师:现在,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交流一下你们组的讨论。按照从第1组到第12组的顺序进行。第1组:我们发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都在不断地一张一合,水从口中进去,又从鳃盖后缘出来,第2组:我们发现鳃盖下面就是红色的鳃,如果鱼是活的,那就是红的;如果鱼死了,鳃就不再是红色的了第3组:我们发现鲫鱼的鳃是一片一片的,而且每一片鳃都是弯弯的,上面还有细细的、一丝一丝的结构,像梳子上的梳齿一样。每一组的回答都具有独到的一面,教师应及时抓住每一组的闪光点和不足处给予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认识自己的不足,培养学生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和别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自己完美的人生态度。每一组的回答可能对观察到的现象可以描述得非常形象逼真且准确,但对鱼鳃究竟是怎样呼吸的;也就是鱼鳃的气体交换的功能可能有大部分小组不能答出。对于答出的小组,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且要向他探询答案的来源,亦即知识的来源和借助的手段,以便使其他小组也学会他们学习知识的手段和方法。如果绝大多数同学不能答出答案,教师要适时给以点拨讲解,引导学生设计方案进行课外探究,培养学生具有不断钻研,追求科学的思想品质。教师可作如下引导及布置课外作业:教师:大家已经知道,人在呼吸的时候,吸入的气体主要是_,呼出的气体主要是_。学生:吸入气体的成分主要是氧气,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教师:对。鱼是生活在水中的,水里有溶解氧,那么,请大家考虑:(1)鱼不停地用鳃进行呼吸,从口里进去的水和从鳃里流出的水,成分一样吗?为什么?你用什么办法可以证明?(2)查阅资料或咨询化学老师或用其他方法弄清从口进去的水的成分和从鳃里流出来的水的成分。从而证实水流经鳃时,鳃里进行了气体交换。拓展视野,情感升华(教师活动)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或其他影像资料播放有关水中生活的其他生物,如:海葵、海蜇、河蚌、海洋贝类以及鲸、白鳍豚等水生动物的内容。教师提问片中涉及到的水生动物,边提问边总结水中生活的其他动物,引导学生加以归类,边总结边板书。接着,教师用优美的语言,丰富的表情以及各种体态语言描述烟波浩渺的海洋,奔流不息的江河,碧波荡漾的湖泊,涓涓流淌的小溪是多么美丽的水下世界,同时配以美丽的海底世界、九寨沟的清泉、黄果树的瀑布群等风光秀丽的自然风光等录像片断。转而用低调的语言、悲伤的表情,同时配以被人类的各种活动破坏的生态环境,污染的溪流湖泊、石油泄漏的海域、大批因污染而致死的水生动物等录像片断,激发学生对环境破坏的行为的愤概,引导学生讨论所见闻,引发学生自觉爱护环境的激情,进一步认识自然界是各种生物生存的环境,人类的某些行为已经严重危害着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生存,使学生确立珍爱生命,关注环境的观念,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行为的习惯。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周边环境(主要指水域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进行讨论,从自己的亲身体验展开对水域破坏的讨论,激发学生们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作业布置,结束新课教师活动如下:刚才,我们在观察和探究鱼鳃的时候已经给大家布置了第一个作业探究水流经鳃时水中的成分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今天的第二个作业是调查周边环境中水域环境在近年来的变化情况。调查形式:以个人为单位;调查方法:走访当地年长者;调查内容:破坏或没被破坏的原因,可以上网查询或查阅资料,最后写出300字的小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