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一框 延续文化血脉习题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90306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一框 延续文化血脉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一框 延续文化血脉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一框 延续文化血脉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延续文化血脉一、单选题1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影响着全国几代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永恒不变的品质B 雷锋精神在中国历史各个不同时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C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D 雷锋精神传承和发展了中华传统美德2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大型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用流行方式引导国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这有利于( )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防止外来文化的影响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A B C D 3截止xx年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的项目已达39个,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这表明 ( )A 中华文化优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 B “中国元素”向世界展示了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C 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保护 D 中华文化是最珍贵最有价值的文化4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要“言必信,行必果”,为中华民族留下“人无信不立”的道德信条;孟子在其思诚命题中,将诚信视为自然规律,将追求诚信视为做人的规律这说明中华传统美德熔铸了中华民族( )A 坚定的民族志向 B 高尚的民族品格 C 远大的民族理想 D 自强的民族精神5xx年的中国“欢乐春节”活动,给世界人民送去了中国新年的问候。如在塞尔维亚首都,一场关于狗年文化的讲座让当地民众不仅了解了中国生肖文化,也对象征财富和平的狗年充满期待。活动的成功举办说明A 不同民族文化应该在相互交流中走向统一B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 发展先进文化要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D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6“中国正流行,经典永流传。”节目经典咏流传将中华优秀的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丰富多样的传播手段有机结合,兼顾内容上的意境悠远和形式上的通俗易懂,把文学经典唤醒、擦亮,让古典诗词乘着歌声的翅膀尽情飞翔,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表明()A 我国积极传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B 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C 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融合D 中华文化坚持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化的交融中丰富7上海迪士尼乐园自开园以来,游人如织。集梦幻、想象、创意和探险于一身的迪士尼乐园是一张西方文化品牌,浸透着很多西方文化的元素。有人认为,外来文化会大力冲击我国文化,因此应抵制外来文化。对此,你的看法是()A 赞成,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B 赞成,防止外来文化的渗透,全面抵制C 反对,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吸收外来文化D 反对,因为文化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8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五千多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对此,下列评论你不赞同的是()A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必须要坚持身体力行B 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C 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要代代相传D 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要固守传统9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对此,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是中华民族的“根”B 只有抵制外来文化,才能更好地保护民族传统文化C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D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0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下表是该法律中的其中两条: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以上法律条文分别维护的中华传统美德是()A 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见义勇为、助人为乐B 诚信守法,见利思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C 忧国忧民,道济天下;勤劳勇敢、自强不息D 忧国忧民,见利思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11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指的是()A 民族理想 B 民族文化 C 传统美德 D 民族精神12“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诗句中反映的中国传统节日是()A 春节 B 端午节 C 中秋节 D 元宵节13“在世界四大文明中,其他三大文明都已经中断或者衰落,唯有中华文明傲立世界五千载而绵延不绝”,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的这一论述深刻地阐释了中华文化的()A 浩如烟海 B 博大精深 C 源远流长 D 福泽世界14xx年,文化自信成为我国文艺发展的崭新理念。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电视纪录片和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综艺节目,富有人文关怀,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及当下中国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要求我们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A B C D 15(题文)中华骄傲,是文化的骄傲,是民族的自信。这份骄傲和自信,深深镌刻在我们民族的记忆里,流淌在我们文化的血脉中。关于中华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A B C D 二、辨析题16传承是文明存续之基,交流是文化活力之源。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加快,中华文化迫切需要加快走向世界,与各国文化在交流中互鉴,在融合中提升,在合作中实现共同繁荣发展。三、简答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郎将苏武奉汉天子命出使匈奴,因其副使张胜参加匈奴内部的斗争而受牵连,汉朝使节全部被囚禁。匈奴单于派人劝苏武投降,苏武以拔剑自刎相抗,誓死不屈。匈奴单于将苏武流放至荒无人烟的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他孤身一人与羊群相伴19 年,始终不辱汉使气节。苏武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之心,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1)你能再说几则与上述故事反映的主题一致的故事吗? (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有哪些?(3)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18(题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往北京市小学亲切看望小朋友。习近平主席走进一年级(1)班教室,语文老师正在给学生上成语课,墙上挂满了孩子们根据成语故事创作的画报。“一鸣惊人”愚公移山”“孔融让梨.”.孩子们指着画报齐声念着十个成语。当他们念到成语“不屈不挠”时,习近平主席接过来说:“好,我祝你们不屈不挠,马到成功!”(1)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说你读了.上述材料后受到的启发。(2)举例说明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代代传承的传统美德。(3)结合自身实际,写出两种你在日常生活中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做法。四、分析说明题19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的自信哪里来?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材料二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养和形成的传统美德规范,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能够生生不息、不断壮大的一个重要支撑力量,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最基本的文化基因。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1)“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这启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2)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离不开丰润的道德滋养。请谈谈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必要性,并为你的同龄人就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出建议。20材料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增强文化自信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益智类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带领观众走进古典诗词的瑰丽世界,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节目的播出点燃了人们的诗心,唤醒了国人沉睡的文化基因,传承和发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1)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的来源有哪些?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参考答案1D2B3B4B5D6A7D8D9B10A11D12B13C14B15B16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文化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我们既要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又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17(1)负荆请罪、城门立信等。(2)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3)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18(1)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懂得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结合时代和实践的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青年一代肩负的光荣使命。(2)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律已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3)节约每一角钱、每一粒粮食,理性消费;不挑吃、不挑穿、不攀比、艰苦奋斗等。19(1)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2)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3)必要性: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建议: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20(1)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2)保护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又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增强文化创造活力,使中华文化在创新中不断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