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0096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过程与方法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难点】1、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用如此精美的比喻来歌咏书籍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它将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求知。二、作者链接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 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三、检测预习:1、 注音 肇( ) 埋没( ) 彷徨( ) 嘹望( ) 授予( ) 2、理解词义 格物: 致知: 彷徨: 修身: 清谈: 诚意: 正心: 齐家: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找出文中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找出本文论点,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2、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五、合作探究:1、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2、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3、提问: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六、精读品析: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2)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2、作者在列举事实时,采用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七、拓展延伸: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什么样的学习态度才是正确的? 八、反馈检测: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1)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格物:_致知:_(2)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袖手旁观:_(3)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不知所措:_2儒家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_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_传统教育的目的并_寻求新知识,_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4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5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是什么?它对我们的现代教育有哪些不良的影响? 参考答案:(1)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2)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3)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2四书是指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3但是 因为 不是 而是 4主要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作者的结论是: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5示例: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对我们今天的不良影响”略。)板书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具体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提出问题) 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分析问题) 提出希望,发出号召(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报告,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常见的议论文模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清晰,逻辑缜密。更重要的是作者针对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指出了“实验”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议论文的阅读,重点是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让学生在接受文本特点的同时,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并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强调学会运用,强调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因此,教学中从具体的事例入手,让学生感知课文,引导他们发现并抓住提纲性的语句,然后经过讨论、分析,并对文章特点作精要的概括,使学生学有所获。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