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教案 语文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89557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2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教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教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教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教案 语文版一、课程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2掌握排比、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3掌握文中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二、教学策略:图片演示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法。三、重点难点:掌握寓学识、才力和情感于记叙之中的游记写作方法。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2把握本篇游记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教 学 活 动一、导入1师:长江从源头至人海口,全长6,300 余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三峡更是其中的盛景。三峡西起(用幻灯片展示教师设计的“长江三峡简图”,指出各个旅游景点的方位)2组织课堂发言。 师: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请同学们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描述一下自己心目中的三峡,然后我们再来阅读巴东三峡,看看与大家所描述的有何区别,又有何相似之处。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讲述自己心目中的三峡。注意尽量进行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述,如讲一些关于三峡的 民间故事等。通过课堂讲述,建立对三峡的感性认识。二、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1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划分段落,总结各 部分大意。2抽学生发言。3、小结。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述三峡景观。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分别描写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景色。 第三部分(10自然段)写走完三峡后的心情。4总结出作者的游踪顺序。(见板书设计1)三、字词积累通过注音、释义、造句等检查学生对疑难字词(见板书设计2)的掌握情况。板书设计1作者的游踪顺序(首先要搞清作者是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览三峡)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中有黄陵庙、崆岭峡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米仓峡、香溪)秭归、巴东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夔府的江岸2疑难字词浣妆 滟濒堆 凝望 玲珑 险峻 悬崖 绝壁 古褐苍苍【课后体会】:本文游记单元第一课,最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把握游记特点,不宜提更高要求。要让学生反复阅读、体会作者行文之妙。作者是学者型作家,所以,本文最大特点就在其浓厚的文化氛围,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而不要仅仅停留在文章大意的把握上。 巴东三峡2 教学执行时间:2006年9月7日一、课程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行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2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二、教学策略:图片演示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法。三、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2把握本篇游记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教 学 活 动一、分析描写巫峡所用修辞手法及作用1师:作者在描写巫峡时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请在文中找出相关例句。学生阅读7、8自然段,划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2,抽学生朗读他所划的句子,并指明其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3指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作用。二、比较阅读,讨论作者的写作特点1引导学生将这两个段落与描写西陵峡和瞿塘峡的段落作比较,体会作者根据景物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提出意见,互相商讨,也可一人提问,大家讨论,解决问题。2师总结:本文介绍三峡景物能抓住特色,详略安排得当,根据景物的特点来调整描写手法,如西陵峡山势的高低,水势的急缓各不相同,作者介绍得简明扼要而又刻画精准;记叙巫峡,则侧重描写其山水的奇险和美丽,同时涉及了闻名遐迩的巫山云雨;记叙瞿塘峡,则侧重介绍了两岸的人文景观,既避免了重复,又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三、分析文中诗句、谚语和典故的作用,1师:作者在描写三峡景物时引用了诗句、谚语和典故,请大家阅读课文,找出相关例句。学生阅读课文,划出文中的诗句、谚语和典故,思考其作用。 2抽学生朗读其所划例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古乐府诗)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谚语)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3抽学生分析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小结:能收到画龙点睛之效,言简意赅,渲染气氛,使游记增添了文化内涵 四、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师: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请大家细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心理的句子,并分析它表明了作者的什么心理。2抽学生朗读所划语句,进行小结。(见板书设计2)3师:作者在写三峡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关注两岸的人文景观,他到底讲到了哪些人文景观呢?4师:这些人文景观大大增强了三峡之美的丰富性。(教师应了解本文所涉及的文史知识,在讲述以上所提的人文景观时,补充相关背景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巴东三峡3教学执行时间:2006年9月8日一、课程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行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2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二、教学策略:图片演示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法。三、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2把握本篇游记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教 学 活 动一、通读全文,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辞的精彩1老师范读巴东三峡,再让几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大声朗读,听教师和其他学生朗读,感受文章中作者情绪的变化发展,学生朗诵课文,感受文章中作者情绪的变化发展,感受作者对三峡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并体会文章中文辞的精彩。 2要学生散读课文,摘抄词句,体会作者的学识和才思。学生散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进行词汇的积累和语料的储备,同时体会作者在娓娓道来时所表现出的渊博的学识和过人的才思。二、比较阅读,1要求学生将本篇课文与七年级(上)已学过的郦道元三峡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二者之间的区别。2抽学生发言。发表意见,在教师指导下了解两篇课文的不同处,进一步了解游记与记叙文的不同处,在区别中把握游记的特点。总结:了解巴东三峡为游记,作者置身其中,有时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三峡一文则多为客观描绘。巴东三峡写景物常渲染、铺叙,三峡的记叙文字则十分洗练。 (见板书设计)三、作文训练,1现在我国正在建设三峡大坝,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结合本篇课文的学习,充分发挥想象力,写一篇200300字的小文章,描述大坝建成后三峡的壮观景象。2请学生朗诵。3评价。 板书设计 1比较阅读(与郦道元的三峡进行比较) 表达方式 语言特点 文体特征 巴东三峡 以描写为主 铺叙、渲染 游记三峡 以记叙为主 简洁、洗练 一般记叙文【课后体会】本文游记单元第一课,最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把握游记特点,不宜提更高要求。要让学生反复阅读、体会作者行文之妙。作者是学者型作家,所以,本文最大特点就在其浓厚的文化氛围,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而不要仅仅停留在文章大意的把握上。小石潭记1教学执行时间2006年9月9日一、课程目标: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二、教学策略:朗诵法、问答法、点拨法。三、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2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3.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教 学 活 动一、简介作者,背景,解题,1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流”导人。2简介作者,背景,解题。“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 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二、赏读课文1范读课文,然后要学生朗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学生初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提请教师解答。 2指导学生理解文意。(见板书设计) 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意,争取当堂背诵。3设置问题,加以点拨,引导学生赏读课文。 (1)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2)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请说明理由。 (3)文中的“动”与“静”。 (4)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5)文中的“景”与“情”。 (6)文中的“镜头”与“画面”。 (7)文中的写景短句。 (点拨内容见参考资料)3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教师点拨下逐个解决问题,对文章进行具体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板书设计文章大意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第三段:写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第四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课后体会要求学生反复朗诵课文,在读中正音,理解文意,争取当堂成诵。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赏读课文,理清作者行文思路和思想感情。小石潭记2教学执行时间2006年9月10日一、课程目标:1、能力目标: 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2、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造成作者忧伤苦闷的原因,对封建官场有一定认识。二、教学策略:朗诵法、问答法、点拨法三、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2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3.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教 学 活 动赏读课文 (1)点拔: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说明“潭”的确是个“石潭”。“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2)点拔:“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淑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句话正面写出游鱼的生动活泼,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小溪的形状。(3)点拨:游鱼的“怡然不动”及“椒尔远逝”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小溪。就溪身来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用了这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 (4)点拔: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椒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 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5)点拨: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遇,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周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荚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6)点拨:在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写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象一部山水风光影片,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在第二段作者描写潭水、游鱼,采用了“定点特写”的写法,作者一共用了四十个字,就栩栩如生的描写出了潭中游鱼的美景。【课后体会】要求学生反复朗诵课文,在读中正音,理解文意,争取当堂成诵。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赏读课文,理清作者行文思路和思想感情。记承天寺夜游1教学执行时间2006年9月13日一、课程目标:1背诵并能默写这篇课文。 2理解作者壮志未酬而又心忧政事的心情。 3、学生把课文描写的情景加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二、教学策略:朗诵法、讨论法、抄读法。三、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用极精练的语言容纳丰富思想感情的手法。2、引导学生在思想上超越时空,与古代作者对话,领会他们的思想感情。教 学 活 动一、介绍作者情况及作品背景,导入课文1师: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革新、实行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一,写诗讽刺新法,受到迫害而入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使。苏轼到黄州之后,留恋山水,感怀人物,歌咏唱酬,写下了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名作。这些作品也成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你能背诵几首呢? 2师:皓月当空,难以人眠,披衣而起,独行小院中,不知大家是否有过这种经历。一代文豪苏东坡厚积薄发、拈重就轻的这篇短文记承天寺夜游,就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这种情境,相信大家读后一定能与作者感同身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那份复杂的孤独,享受那份难得的静谧。 二、疏通文意,理清作者行文思路1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阅读课文,释疑答难,带领学生疏通文意。2引导学生分析第二段。点拨:整段无一月字,却句句写月,用暗喻手法写“月光如水”之景,只出现喻体“水”,而没有出现本体“月”,既把意境刻画得清丽空灵,又简省了语言。此外,古代的文人墨客喜欢以竹、柏寄托情志,象征他们超凡脱俗的情趣和高洁的情怀。苏轼在此借景抒情,也有表达他和张天民友情深厚之意。3文末段两个反问句令人深思。月色竹柏处处皆有,只因今夜此时两个“闲人”而变得不平凡起来。引导学生分析“闲人”的的含义: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体会“闲人”的含义:这篇短文记的是元丰六年十月,苏轼和好友张天民同游承天寺的情景。此时苏轼被贬到黄州已是第五个年头了,虽然有壮丽山河可游乐,却仍感壮志未酬、心忧政事,自谓“闲人”,表面上嘲,实际是抒发愤懑之心情。二者“同是天涯沦落人”,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感慨万分!三、抄读课文:让学生用行楷抄写课文,并尝试当堂背诵,同时体会作者包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四、复述课文1让学生复述课文。复述的内容既要包括文中描写的实景,又要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还要有自己在不脱离原文的基础上必要的描述。要求: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注意在原文基础上加以想象,掺杂必要的描述,同时在描述过程中要体现出作者的心情。2对复述者想象的内容加以评价。【课后体会】学习本文前,教师应简单介绍一下苏轼被贬的情况,作为理解文中议论的背景;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体会在描写中的作用;此文甚短,可让学生当堂完成背诵、默写。游恒山记1教学执行时间2006年9月14日一、课程目标:1熟悉并把握课文的生字生词,理解文章大意。2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恒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景物特点。二、教学策略:图片展示法、串讲法、问答法、抄读法。三、重点难点:学习本文简练而形象的语言及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难点:学习本文简练而形象的语言及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教 学 活 动 一、介绍背景,导入课文1师: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遍历祖国的名山大川,徐霞客游记是他三十多年旅游勘察的记录。(简单介绍徐霞客旅游勘察的情况)本文便是他登北岳恒山时的日记。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1让学生自读课文,看注释,学生字,疏通文意。(字词提示见板书1)2师:请大家看第一段写了些什么?“风翳净尽,澄净如洗”属哪种表达方式? 2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第一段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略写) 表达方式:描写。3师:第二段主要写什么?3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写上山登顶的经过。(详写)从上山到登顶的过程中,作者描写哪些景物?(在明确答案中层示相关图片)(1)景物:望仙台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2)作者是在这个过程中是怎样安排详略的?点拨:作者的略写,也能抓住景物的特色,一步到位,准确而生动。如写松,则“松影筛阴”;写北岳殿,是“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话虽不多,而景物的形象却活现于笔下,使读者产生深刻的印象。登顶的经过写得最详细,如写其险峻,“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写其难攀,“满山短树蒙密,槎材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可见攀登之不易。(3)请谈谈你对徐霞客“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精神的认识。(3)结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讲讲这种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的重要性。4师:第三段写什么? 你能解释一下文中所说“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 北”的现象吗?(安排学生在课前查资料找出答案) (2)根据文中所述,请你判断恒山的具体地理位置,画一张恒山方位图。5师:第四段写什么上山下山,作者的观察角度也有所变化,试举例说明。4阅读第四段,回答问题:写登顶后远眺所见之景。 (1)山西干旱少雨,山南向阳多蒸发,虽然是土山也没多少树;而山北是阴坡,化雪时间长,又少蒸发,所以较湿润,虽是石山,却长了很多树。 (2)阅读课文,划恒山方位图。5阅读第四段,回答问题:第四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点拨:这样的描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也看出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表明作者视角转换的语句:“南经松柏林,先从顶上望松柏葱青,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游恒山记2教学执行时间2006年9月15日一、课程目标:1、体会本文简练而形象的语言及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2、学习徐霞客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二、教学策略:图片展示法、串讲法、问答法、抄读法。三、重点难点:学习本文简练而形象的语言及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难点:学习本文简练而形象的语言及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教 学 活 动一、翻译课文1范读课文,注意咬准字词,读出感情。2抽学生朗读,在反复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抽多名学生按段翻译课文。教师可先作示范,以第一段为例:“十一日,风停云散,碧空如洗。我拄着拐杖开始攀登恒山,向东走,一路尽是低矮的土山没有爬山的辛劳。”要求:在全面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翻译课文,要做到文字顺,尽量以直译为主,个别地方,如原文中带有描绘性的部分可以采取意译的办法。4点评修正,二、组织课堂讨论1师:大家从这篇游记中可看出作者怎样的精神?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敢于挑战人生极限。2将学生分组,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情况展开讨论。针对某一话题(如目前的登山运动,有时会出现伤亡的情况,该怎样看待这一现象),分组讨论,选派代表作好发言记录。3让各组代表进行发言,大家点评。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明确: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人生的困难和挫折是常有的事情。正如登山,目标的达成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困难被克服来实现的,因此,登山运动与人生旅程有着象征性的对应关系,都需要恒心、毅力和韧劲。人生应该有一个目标,在目标的召唤下,向顶峰发起冲击,“不 畏艰险,迎难而上”是人生的应有之义,否则,等待我们的只有失败。 三、背诵默写1指导学生背诵并默写第二段中从“还过岳殿东”到“始登其顶”这一段文字。2指导完成课后练习题三。3、确认读下列字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风翳净尽 策杖登岳 浅阜 无攀跻劳 虬松 离立 循崖乘峭而上 杰坊 官廨 拾级 庑门 穹碑森立 危崖 间道 槎材 比肩连袂 不啻课后体会本文生字较多,句子较拗口,教学时要求学生先预习,掌握生字生词,熟悉课文课堂上教师要范读,也要让学生朗读,在反复阅读中理解文意,对于需要重点研讨的段落,可采取串讲的方法进行教学。满井游记1教学执行时间2006年9月16日一、课程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 2欣赏文中的写景名句,体会比喻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二、教学策略:问答法、点拨法。三、重点难点:通过细节描写领略文章的意境。 难点: 体会作者“若脱笼之鹄”的欢快心情。教 学 活 动一、导入课文,检查预习,1师:明末的小品文清新俊美,简洁雅致,历来为后人所称道,“公安三袁”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袁”之一的袁宏道的写景名篇满井游记。2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3检测学生对文中字词的掌握情况。 (见板书设计1)二、朗诵课文,疏通文意1范读部分语句,指导学生朗诵课文。 如第二段“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一句,朗读时要加重语气。两个长句要注意停顿:“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如倩女之赜面而髻鬟之始掠也。”2指导分析文章的内容。(见板书设计2、2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大意,梳理行文思路。 三、重点研读第二段1师:第二段写满井早春的景色,以及作者的喜悦心情。请大家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点拨:“稍和”二字,表明天气并不暖和,只是出游心切,迫不及待。“脱笼之鹄”的比喻刻画出作者在长冬蛰伏后闻到春天气息的喜悦心情。作者用一个排比句,写出游人的种种情态,又用拟人手法描写动物的“喜气”,真是处处洋溢着春意。2本段比喻的运用贴切新奇,是全文的写作特点之一,引领学生体会。(见板书设计)3让学生尝试着翻译第二段,以加深印象。板书设计 1准确认读下列字词并释义。燕地 花朝节 冻风时作 飞沙走砾 局促 土膏 脱笼之鹄 乍明 鬣蹇 浃背 曝沙之鸟 呷浪之鳞 2文章大意 第一段写北京附近早春的风沙天气。 第二段写满井早春的景色,以及作者的喜悦心情。 第三段写作者自己能够有此闲情出游的原因。 满井游记2教学执行时间2006年9月17日一、课程目标:1、比较作者流露的性情和小石潭记及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所抒发的感情的不同。 2、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若脱笼之鹄”的欢快心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教学策略:问答法、点拨法。三、重点难点: 通过细节描写领略文章的意境。 难点: 体会作者“若脱笼之鹄”的欢快心情。教 学 活 动 3比喻手法的运用 人写水。“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 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形象准确地描写了二月春水特有的形态、 颜色和温度。) B写山。“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聩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这个比喻不仅写出积雪消融,山峦转翠,青山显得格外清新,分外娇艳的特点,同时还极富荚感,充满神韵,表现了青春的活力,真是形神兼 备。) C写麦田。“麦田浅鬣寸许”,早春二月,麦苗高约寸许,又时时在拔节,就像兽身上生长着的浅浅的鬣毛。这个比喻写出了早春二月田野麦苗的形态和季节特征。 2指导分析文章的内容。(见板书设计2、2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大意,梳理行文思路。 三、重点研读第二段1师:第二段写满井早春的景色,以及作者的喜悦心情。请大家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点拨:“稍和”二字,表明天气并不暖和,只是出游心切,迫不及待。“脱笼之鹄”的比喻刻画出作者在长冬蛰伏后闻到春天气息的喜悦心情。作者用一个排比句,写出游人的种种情态,又用拟人手法描写动物的“喜气”,真是处处洋溢着春意。2本段比喻的运用贴切新奇,是全文的写作特点之一,引领学生体会。(见板书设计)3让学生尝试着翻译第二段,以加深印象。 【课后体会】 本课教学只有一课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学会用工具书学习本文的生字生词。教师要指导学生重点研读第二段,体会比喻手法运用的妙处。诗词五首1教学执行时间:2006年9月20日一、课程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2引导学生认识古风、格律诗和词的不同形式,了解其特点。二、教学策略: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三、重点难点:1让学生反复诵读五篇作品,在阅读中把握语言风格,体味诗词意境。2引导学生超越时空,与古代作者对话,领会他们的思想感情。教 学 活 动一、导入课文:1师: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个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更是这座诗歌金字塔尖上璀璨的明珠。谁能给我们背诵几首?2师:本课所选都是名家名篇,既有“诗圣”杜甫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又有孟浩然和爱国诗人陆游做客农家的田园风情;既有渔家傲苍凉悲壮的英雄气概,又有浣溪沙“谁道人生再无少”的意气风发。下面我们就具体地感受这些诗词的独特魅力。3介绍杜甫情况及作品背景。二、诵读课文,理清作者行文思路,1学生诵读课文,参看注释,了解文章大意。教师给以适当的指导。(见板书设计)2对重点词句加以点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行文的精彩和他博大的胸怀。3指导学生背诵此诗。三、课堂讨论1组织课堂讨论:结合杜甫的身世,谈谈你对这首诗歌最后一句话的理解。2让学生代表发言,引导学生认识到他的博大胸怀其个人思想境界的必然结果。2学生代表发言,通过讨论,认识到杜甫推己及人的胸怀是他从小所受教育、家庭的熏陶及个人思想境界的必然结果。 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行文思路 第一段写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情景。 第二段写茅草被顽童抱去和诗人的叹惜。 第三段写大雨中长夜沾湿的苦痛。 第四段写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和他的美好理想。附1诗歌基本常识(1)诗是古代运用最广的有一种韵文,门类众多,体式纷繁。如以句式言,有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如以体裁言,有楚辞体、乐府体、歌行体、律体等。简而言之,可大致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诗词五首2教学执行时间:2006年9月21日一、课程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2引导学生认识古风、格律诗和词的不同形式,了解其特点。二、教学策略: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三、重点难点:让学生反复诵读五篇作品,在阅读中把握语言风格,体味诗词意境。引导学生超越时空,与古代作者对话,领会他们的思想感情。教 学 活 动一、介绍诗歌常识,讲述作品背景1讲解诗歌的基本常识。(见参考资料1)2介绍作者孟浩然和陆游的基本情况,以及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二、诵读课文,理解诗意1播放背景音乐,范读两篇诗文。2让学生生诵读两首诗,理解诗意。3要求学生默写。4抽学生描绘性复述诗文的内容。 三、比较阅读两篇诗文,1师:这两首诗都说了什么事,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生:二者都叙述了到农家做客受到热情款待的经过,描绘了使人留恋的田园风光,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也流露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师:这些内容可以从哪里看出来?2生:可以从“故人”、“客”、“田家”、“农家”、“邀”、“留”、“待到还来”、“乘月扣门”等词汇和句子中判断出来。3师:在具体描写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的时候,二者有何不同?生:从两诗的颈联上可以看得出来,一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是一种开窗畅饮、款款叙事的恬静画面;一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是一种击鼓吹箫、新奇亲切的热闹场面。4根据我们刚刚学过的诗歌的基本知识,二者分别属于哪两种诗歌体裁?生:过故人庄是五言律诗,游山西村是七言律诗。5在具体的表现方法上,二者又有何差别? 点拨:前者纯粹用描写的方式,表现美丽的田园风光,使用白描手法,写景抒情,都很平实自然;后者虽然也是描绘农家的景色和风情,但在形象的描绘中,又多了一些哲理性,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已成为今天人人熟知的名句,它明写跋山涉水、往复回环的进山历程,实际上暗喻人生总有峰回路转时的哲理。6我国古诗中象这样具有哲理意识的诗句还很多,让学生再举出一些例子,再说说它们各自包含了什么思想?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课后体会】诗歌的讲解不可以太细,只要对较难的字词做分析,让学生大致了解,把重点放在反复复诵读上,在读中理解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读和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古风、格律诗和词的基本常识。诗词五首3教学执行时间:2006年9月22日一、课程目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诗词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树立起民族自信心。二、教学策略: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三、重点难点:1让学生反复诵读五篇作品,在阅读中把握语言风格,体味诗词意境。2引导学生超越时空,与古代作者对话,领会他们的思想感情。教 学 活 动一、讲解词的基本常识及作品背景1讲解词的基本常识。(见参考资料2)2介绍作者范仲淹的基本情况,以及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二、诵读课文,理解词意,体会其风格(1范读两篇词,读出感情。2让学生生诵读两首词,理解词意。3。指导学生初步体会两首词的不同风格。三、分析渔家傲,1师:本词上阕写景,首句“塞下”二字指明地点,茫茫戈壁为全词提供了一种雄浑的背景。“秋来”二字说明时间,秋风萧瑟,令人心寒。“风景异”之“异”总领下文。中隔“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雁无留意,可见萧瑟与荒凉之甚。紧接着,风景异之表现:号角凄厉,重重关山,落日孤城。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描写的什么特点?生:从时间到地点,从“风景异”到“衡阳雁”,作者刻画的力度在逐步加深和递进。 2师:下阕抒情,作者所抒情感中有着内在对峙和矛盾。如“浊酒一杯”,举杯浇愁,思乡心切,“家万里”,可是家却在万里之外,这是一句话内部的对峙。 请在文主丝盅其他类似的词语。2细读上阕,思考回答:“燕然未勒”,封狼居胥,建功心切,“归无计”,有家难回,遥遥无期,同为一句之内的对峙。 3师:把这二句合起来看,思乡与建功恰恰是一对矛盾,这是句与句之间的对峙。这种对峙的结果便是末三句,悠悠羌笛之哀婉,离乡将士之难眠,白发征夫之泪水,凄凉悲壮,令人震撼。 四、体会浣溪沙的思想感情,并与记承天寺夜游相比较(1让学生谈谈浣溪沙的思想感情。 点拨:本文是写雨后游兰溪,虽也有“萧萧暮雨”的凄冷意境,但总体上作者的心境是闲散自在的。2师:“谁道人生无再少?”的反问句反映了作者的何种心态? 2,生:抒发了作者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情感,反用白居易诗句之意,又表现出作者的达观心态。 3师:这篇词中作者与记承天寺游记的心境有何不同? 3生:记中作者心里愤懑寥落,而此诗中作者闲散自在。 诗词五首4教学执行时间:2006年9月23日一、课程目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诗词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树立起民族自信心。二、教学策略: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三、重点难点:1让学生反复诵读五篇作品,在阅读中把握语言风格,体味诗词意境。2引导学生超越时空,与古代作者对话,领会他们的思想感情。教 学 活 动一、背诵诗词1抽几个学生当堂背诵诗词五首。2和全班学生一起背诵,必要时给以提醒二、默写诗词抽学生到黑板前默写过故人庄、游山西村、渔家傲和浣溪沙。 三、翻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点评 四、字词积累1要学生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并给加点的字注音。塘坳 丧乱 突兀 具鸡黍 场圃 就菊花 鸡豚 燕然 未勒附2 (2)古体诗和近体诗都是唐代形成的概念,两者相对而言。唐人把不讲究平仄、不要求对仗、押韵较宽松、每首诗的句式和句数没有严格规定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又称古诗和古风。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古体诗,是从诗歌声律角度着眼而界定的一个诗体概念,不能以某诗产生于唐代以前或以后来判断它是否属于古体诗。唐宋以来的诗人,除写近体诗外,也时常写些古体诗,如杜甫的北征、羌村三首和孟郊的游子吟等。 (3)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诗。在句数、句式、平仄、对偶、押韵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它按句数多少又可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律诗两句为一联,第一、二句称首联,第三、四句称颔联,第五、六称颈联,第七、八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超过八句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它的句数必须是双数。2词的基本常识 (1)词是由诗歌和音乐结合而生成的一种新型格律诗,盛行于两宋。词在早先的职责是充当乐曲歌辞,用来歌唱,大都为配合乐曲而作。唐、五代时多称为曲子、曲子词,宋朝以后才习称为词,又称为乐章、乐府、长短句、诗余等。 (2)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调或词牌,如渔家傲、浣溪沙等,每个词调都有其限定的句数、字数、句式、声律;词的篇幅长短不一,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词的段落也有数种,一段的称为单调,两段的称为双调,三段或四段的称为三叠或四叠,其中以双调者为多,通常把双调词的第一段称为上片、前阕或上阕,把第二段称为下片、后阕或下阕;词的句式或整齐,如浣溪沙,或参差,如渔家傲,但绝大多数词调的句式长短不齐,短者仅一字,长者达十一字,因此,词又名长短句。课后体会诗歌的讲解不可以太细,只要对较难的字词做分析,让学生大致了解,把重点放在反复复诵读上,在读中理解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读和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古风、格律诗和词的基本常识。周庄水韵1教学执行时间:2006年9月24日一、课程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2学习全文清新优美而又刻画精准的写景语言。3、培养美的情操,细心体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二、教学策略:问答法、讨论法、反复阅读法(速读法、朗读法和细读法)。三、重点难点:1掌握作者移季换景的游记创作手法。 2掌握文中大量的生字生词,增加词汇积累教 学 活 动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周庄的图片、幻灯片,帮助学生建立对周庄的感性认识。2师:有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最美是周庄。人生不到周庄游将是件憾事。”周庄是一个拥有九百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位于上海、苏州之间的江南水乡腹地。四面环水,湖河联络,交通往来,皆须舟楫,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拱桥、水巷、石板街、古屋,构成周庄水乡特有的风貌。周庄不仅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而且人文荟萃,今天的周庄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了。当代散文作家赵丽宏曾三顾周庄,为周庄的美而赞叹不已,写下了这篇周庄水韵。现在我们就在她的带领下去领略周庄之美。二、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快速阅读,通过速读达到弄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大意的目标。(见板书设计)2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提供的图片以及教师展示过的图象资料,对各自心目中的周庄进行描绘。学生结合课本提供的图片以及教师展示过的图象资料,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并对各自心目中的周庄进行描绘,锻练口头表达能力。3师:周庄是水的世界。古镇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河道形成“井”字形,有河有街必有桥,因桥成街,因桥成市,桥桥相望,桥桥相连,为水乡周庄增添了魅力。想一想,既然周庄被称为“中国第一水乡”,那么水在周庄占有什么位置?学生阅读课文,统计“水”在文中出现的次数,并注意与水有关的事物,如河、船、桥等。4引导学生明了:本文题目既然定为“周庄水韵”,那文章的着眼点就是“水”。“水”字在课文中出现23次,可见比重之大。围绕“水”字,作者更是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美丽画卷,河水、波光、倒影、石桥、小舟、行人,古雅幽美,充满了诗情画意。游记处处扣题, 紧紧围绕“水”字展开描述,无论是叙述周庄的总体印象,还是分述三次游周庄的情景,都无不与水有关。三、字词积累通过注音、释义、造句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疑难字词(见板书设计2) 四、品味作品语言1。师:这篇文章的语句十分优美。请大家熟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说说这些句子为什么好,好在那里?2抽学生汇报讨论结果。3点评。周庄水韵2教学执行时间:2006年9月25日一、课程目标:1学习作者按照时间转换而写景的游记创作手法。2领略全文的境界和情韵之美。3使学生在尝试写作散文时善于抒发真实的感情。4、培养美的情操,细心体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二、教学策略:问答法、讨论法、反复阅读法(速读法、朗读法和细读法)。三、重点难点:1掌握作者移季换景的游记创作手法。2掌握文中大量的生字生词,增加词汇积累3、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文中的真实感情及学习以“情”为文的重要性。教 学 活 动一、与巴东三峡进行比较阅读1组织学生将本文与巴东三峡进行比较阅读,看两篇课文不同构思方法。2抽学生回答两文的相同点。相同点:两篇文章均为游记,又同时性描写。3与学生一起比较两文的构思。明确以下内容:巴东三峡展示的是旅行的全过程,本文则着重写同一景点的不同侧面;巴东三峡一文是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双向顺序来记叙的,而本文记叙的对象、空间虽相同但随着时间转换,景色各异,三次游周庄时的所见及感受,也各不相同。二、朗诵并背诵课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力求当堂背诵“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一段文字。 三、研讨作者最后一次去周庄的段落1师:作者三次游历的过程,都对周庄有一个整体比喻,请大家细读课文,把这三个句子找出来,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比喻?2抽学生回答。发表意见。三个句子分别是:(第一次)“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第三次)“周庄在宁静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3让学生指出三次游周庄的时间和天气(见板书设计),据此领略比喻的贴切之处:作者第一次去周庄,时值“仲春”,又在雨中,景色虽美,印象却不深,所以用“水墨画”比喻,恰到好处;第二次游周庄是在雪后的冬天,古老的小城与清新的白雪,色彩对比强烈,所以喻之为“版画”,与前者虽同为画,但韵味不同,一为粗线条的勾勒,精深细致的刻画;第三次:第一次是春天,下着小雨。第二次是冬天,下过小雪。第三次是春天的晚上。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作者比喻的妙处:游周庄,虽也是春天,却是晚上,而且正是旅游节。景色和情调与前两次又有不同,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作者“坐船夜游,仿佛进入了梦境”。写这一夜的景色,由岸上写到河中,由光带写到花船,有章有法,意境幽美,衬以节日的礼花,惊喜的欢呼,都渲染了周庄水乡欢乐的气氛,并且将小镇古老悠远的历史和五彩缤纷的现实联系了起来。 四、解决课后习题: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可让学生先自主思考,不明白处提问,大家讨论解决【课后体会】这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散文,语言清新优美,所以一定让学生反复阅读,充分体会其语言之美。而且作者又以她扎实的文字功力展现了周庄的景色和情韵,构成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教师授课时切忌用机械的条分缕析,破坏整体气氛的融洽。青海湖,梦幻般的湖1教学执行时间:2006年9月26日一、课程目标:1掌握课文下注词语。2把握作者的情感线索和观察顺序。3能力目标、学习作者虚中有实、虚实结合的创作方法。二、教学策略:图片(幻灯片)演示法、讨论法、问答法。三、重点难点:把握本文的观察顺序和情感线索。学习作者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教 学 活 动一、鼓励学生畅谈自己向往的地方,导入课文1:每个人都有自己梦想和憧憬过的地方,你们心目中向往的地方是哪里呢?那个地方为什么令你神往?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说说自己想去的地方。并描述那个地方,尽量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描述生动、有条理。2女作家冯君莉的梦想是去青海湖。青海湖是怎样一个地方呢?(播放幻灯或展示图片)青海湖,是(见参考资料)冯君莉的梦想实现了,她去了青海湖,感受了青海湖梦幻般的美景,并且用她的笔,同样为我们制造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二、解题(1师:本文题目的关键词是“梦幻”,行文紧紧围绕它展开,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题目。小结,把握以下几点:第一,青海湖是作者梦想过的地方,所以用“梦幻”来命题,表达了作者的愿望;第二,青海湖确实有着梦幻般的美,用“梦幻”来形容,名副其实;第三,作者用丰富的修饰性语言为读者制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与所描写的对象和作者的意愿契合 三、分析课文,理清结构1。要学生朗读课文,理出作者的观光顺序:到达青海湖观草滩赏湖水看乌云望晴空遥望山峦远观鸟岛离开青海湖。顺着这个观光顺序,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和可爱,请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鼓励学生发言。总结。(见板书设计1) 四、字词训练(1准确认读以下字词,掌握它们的意思(见板书设计21),并用它们组成一段话,看看谁组得既通顺,又符合情理。2仿照下面的词再组一些类似的词,并体会这些词的表达效果。(见板书设计22)组词。体会其表达效果:这些词用在句子中既体现了行文风格的活泼,又增加了文章的色彩感。 板书设计 1课文分析: 相关语句 观赏顺序 情感线索 (1)“青海湖到了,” 到达青海湖 “瞬间,我惊住了“我的眼前,一片茵的草滩” 观草滩 “在这绿际的蓝色湖水” 赏湖水 “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 看乌云 “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 望晴空 “草滩上色的山峦” 遥望山峦 “任大脑在中起伏”“倒映出三五个岛屿的轮廓” 远观乌岛“我们继续赶路了” 离开青海湖 “是不是之地呢?”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2教学执行时间:2006年9月27日一、课程目标:1掌握课文下注词语。2把握作者的情感线索和观察顺序。3、学习作者虚中有实、虚实结合的创作方法。4、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环保意识。二、教学策略:图片(幻灯片)演示法、讨论法、问答法。三、重点难点:把握本文的观察顺序和情感线索。学习作者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教 学 活 动一、朗诵课文,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的多种表达方式1师:这篇课文自始至终都有一个明确的观察顺序,有首有尾,有章有法。这是一种什么表达方式?2师:围绕着作者的观察顺序,文中又有一条明确的情感线索,由惊奇到陶醉,从肯定到矛盾。具体的体现是分布在文中的大量的感叹句和反问句,请在文中找出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找出相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一幅多美的画卷啊!”“是啊!我不曾领略过如此醉人的美,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那梦境的继续?”2师:作者利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描写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和可爱,一是词汇的丰富;二是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三阅读课文,划语句,分析其作用。词汇丰富:“那草那湖水的蓝,”是对景物进行色彩描绘。请在文中找出相应部分,体会其作用。点拨:课文中有许多与色彩相关的词语,作者运用这样词汇来描写青海湖的美丽景色,将自然的美十分感性,十分生动画面般意境美。这也是此文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和成功之处。又是蓝得要蓝得深沉。”比喻生动:“那蓝的眸子。”色彩描绘:绿茵茵、黄灿灿、4师:在这篇游记中,作者还运用了“说明”这种表达方式,请在文中找出相应部分并加以分析。点拨:在游记中插入这样的说明性文字增强了自然之美的可信度,事实证明,这种在游记中大胆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尝试是成功的。找出“说明”表达方式的语句。(作者在讲到青海湖的得名由来时,还从蒙语藏语的音译,从青海湖所处的地理位置,从科学角度来说明湖水蓝得出奇的原因;(2)在讲到鸟岛时,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它形成的客观历史原因及自然条件。)二、课堂讨论:文章整体的梦幻氛围及作者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师:梦幻是神奇、美丽的,但也是虚幻的。青海湖拥有醉人的美,它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实实在在的美却又美得有如同梦境般奇妙。本文紧紧围绕“梦幻”二字展开,从文章的题目到内容,“梦幻”般的美、“梦幻”般的感觉总是和青海湖诱人的魅力紧紧结合在一起。作者正是用这样一种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用优美的笔触带领大家去领略青海湖的美好,享受一场梦幻之旅。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看看作者是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围绕着“文章整体的梦幻氛围及作者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分组讨论,轮流发言。梦幻:课文自始至终把“梦幻”与对青海湖的描写结合起来。开头写作者在前往青海湖的途中做着“各种各样的扑朔迷离的关于高原的梦”,接着写美景突现的惊奇,文中又多次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以美妙的梦境来烘托现实,表现出青海湖的幽美可爱。作者还适当地引用神话传说,更为画卷似的美景增添了神奇迷人的色彩。虚实结合:作者以”梦幻”为线索贯穿全文,从高原之梦,到扑进如梦幻般的现实,再到梦想未来如何保护青海湖的美丽的现实,虚中有实,虚实结合。走进纽约1教学执行时间:2006年10月6日一、课程目标:1学习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及多种修辞手法。 2了解作者观察事物的角度,掌握本文全方位、立体感地描写方法。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