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13.2内能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89084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2内能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2内能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2内能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节 内能【学习目标】1、 内能、内能与温度关系,热传递,热量及其单位2、 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法等效【重点、难点】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法等效【新课学习】知识点一: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 ,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 ,叫做物体的内能。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 。3、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可以为零;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永不为零。4、对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 ,它的内能 ;反之,当它的温度降低时,它的内能会 。【反馈检测1】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之和就是内能 B一个物体不可能同时具有动能和内能C温度为-1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D一切物体都有内能2、下列关于内能的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B内能和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C一个物体温度变化,内能也变化 D0冰不具有内能3、下列与物体的内能有关的因素是( )A物体的运动速度B物体的高度C物体的运动速度和高度D物体的温度知识点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热传递】:1、概念:使温度 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 ,高温物体温度 。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热传递产生条件:物体间必须存在_。2、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 ,低温物体内能 。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从 物体转移到 物体。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的_。3、热量:用字母 表示。(1)定义: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 的多少叫做热量。(2)单位: ,符号: 。【反馈检测2】1、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水比冷水含有的热量多 B.一大桶水比一小桶水含有的热量多C.一个物体的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越多 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做功】:1、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 。实质:这一过程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 的过程。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是等效的。方法具体办法内能变化举例实质做功对物体做功增大活塞压缩空气实验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物体对外做功减小空气推动塞子实验热传递物体吸热增大用热水袋取暖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物体放热减小热水袋变凉【反馈检测3】1、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 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 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加,说明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B温度相同的物体之间不能发生热传递C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D物体的温度升高可能吸收了热量3、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 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课堂小结:随堂检测 【基础检测】1、下列事例中,不是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是:( )A、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壁发热 B、用钢锯条锯木头,过一会儿钢锯条发热C、冬天,双手相互反复摩擦后,手掌发热 D、冬天,在房间内用取暖器取暖,室内空气变暖2、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的。【能力提升】1、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来臀部会感到灼热,这是因为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来, 转化为 ,内能 ,温度 ,所以臀部会感到灼热。答案:知识点一:内能1、所有分子、总和 2、内能 4、越剧烈、越大、减少【反馈检测1】1、D 2、D 3、D知识点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热传递】:1、不同、升高、降低、温度差 2、减少、增加、高温、低温、转移3、Q (1)内能(能量)(2)焦耳、J【反馈检测2】1、D【做功】:1、增加、减少、转化、【反馈检测3】1、C 2、A 3、A随堂检测 【基础检测】1、D2、做功、热传递、等效【能力提升】1、机械能、内能、增加、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