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3388070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7页,27小题(不包括作文),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本试卷中的所有试题均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做答案,答在本试卷的答案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6每小题2分,7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A滞留(zh) 麾下(hu) 诘难(ji) 重蹈覆辙(zh)B旁骛(w) 亵渎(xi) 聒噪(gu) 一抔黄土(png)C睿智(ru) 陨落(yn) 相契(qi) 廓然无累(gu)D扶掖(y) 恣睢(z) 别墅(y) 庶竭驽钝(sh)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A脑羞成怒 泥民百姓 断章取义 谀词 B狼狈不堪 刻骨铭心 精血诚聚 嗤笑C歇斯底里 根深帝固 怀古伤今 潮迅 D涕泗横流 一愁莫展 面面相觑 桑梓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怅恨久之(失望) 秦王色挠(屈服)B.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同“倡”倡导) 去国怀乡(国都)C. 以数谏故(屡次) 长跪而谢之(感谢) D.谓为信然(说) 宜枉驾顾之(拜访)4.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从天边微波疯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如同病牛一般。 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A B C D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C在知识的海洋中,使我们感到自己的深深不足。D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2分)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C生活中,人们往往因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乃至完全不同,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的。D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悄无声息的气候。7. 名著阅读(3分)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你熟悉的好汉是(谁) ,他的外号是,有关他的故事(故事名)是 。二、古诗词赏析。(2分)8.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A这首词上片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时的场面,下片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词人的豪情狂态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B词中“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营造氛围。C词人在词中多次用典,以孙权、魏尚自比,以“天狼”借指敌人,直接表达自己期盼重被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D词人用语刚劲,挥洒自如,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塑造,体现出词人粗犷、豪放的风格。三、默写填空(共8分)。9.用课文原句填空(1) ,欲语泪先流。(武陵春李清照)(2) ,枳花明驿墙。(商山早行温庭筠)(3)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4)江山如此多娇,_。(沁园春雪毛泽东)(5)东篱把酒黄昏后, 。(醉花阴李清照)(6)观刈麦中描写农民劳作环境恶劣、表现农民生活艰辛的语句:_ ,_。(7)诗词讲引用典故,范仲淹的词渔家傲秋思中引用典故的一句是 。四、文言文阅读。(完成1013题。共14分)【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唐太宗)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以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亡矣!朕比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藁,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其大略如此。朕顾思之,恐不免斯过。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也。”(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注释】鉴:镜子。 亡:通“无”,丢失,没有。 比:最近,近来。 藁:通“稿”。 止:通“只”。 笏(h):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拿的一种长板,用象牙或竹、木等制成,上面可以记事。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恢弘志士之气(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可正衣冠 ( )11.翻译句子。(4分)(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2.【甲】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的第三条建议是“ ”。 【乙】文中魏征在遗书中给唐太宗所提的意思相近的建议是“ ”。(用原文回答)(4分)13.从选文中看,你觉得诸葛亮和魏征有什么共同点?(2分) 五、现代文阅读。(完成1427题,共31分)(一)记叙文阅读(11分)躺在母亲身边 王晓明 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 “聊天。”我不耐烦地说。 “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 “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 “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我说。 “哦。”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我心里突然一动。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 A (倍受、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我说:“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母亲 B (惊喜、欢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14.根据文意,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到A、B两处。(2分)A B 15.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短语运用的妙处。(4分)(1)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2分) (2)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2分) 16.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人物对话,试分析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描写刻画“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2分) 17.结尾“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这句话该如何理解?(3分) (二)说明文阅读(10分)关于智力问题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的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象力。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这取决于脑的发达程度,脑只有外面那一层大脑皮层明显地与形成“新的联想”有关。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皱褶,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张打印纸。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张打印纸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因此,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节选自大脑如何思维有删改,作者威廉卡尔文)18.选文的说明对象是 。(2分)19.选文的说明顺序是 。(2分)20.第二段选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2分) 21.第二段选文中两次用到“大约”一词,这体现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2分) 2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三)议论文阅读(10分)阅读的愉悦 李国文古人说“开卷有益”,这是绝对的真理。古人还说“敬惜字纸”,在他们眼里,凡有文字的纸张,都应珍惜。据说仓颉造字时,天地鬼神都为之呼喊哭泣,说明文字所具有的强大震撼力量,这种神话当然未必可信,但反映了人们在印刷物不普及时代的文化崇拜和惜物心态。应该看到这种书籍信仰,是中国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是中国文化数千年赖以不坠的物质基础,也是古往今来所有焚书者遭到全体中国人诅咒的根本原因。但后来,尤其到了今天,中国有太多的书,而这些太多的书里,有着太多的糟粕,也是令想读书的人颇感挠头的烦恼。如果无所适从、茫然失措、因噎废食,糟粕固然没了,精华也随之而去。其实,不去其糟粕,何来精华?读书的全部愉悦,就在这种抉择之中。好和坏,自己判断,糟粕和精华,自己说了算,予取予弃的生杀大权,自己把握。这种不受别人干涉,不看别人脸色,不以别人的意志为意志,不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在阅读中所得到的自由,便是无与伦比的快乐了。我的阅读主张,说来简单,与胃口的好恶决定多吃、少吃,或者不吃,是差不多的。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那些没有什么学问也没有什么用处的书,也许在某些正经人和革命者看来,不属大雅的书,视若敝屣的书,我就用吃石榴的办法来阅读了。固然,石榴这东西,能食的部分极其少,不能食的部分尤其多,但此物之苦之涩之酸外的,偶然一得之甘旨,忽然意外的清香,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口味。有时,阅读闲书的愉悦,所带来的身心充实,胜过很多灌输的学问。所以,碰上这类闲书,我总是要拿起来翻一翻的。不惮吹灰之力,也许获益其中,哪怕分文不值,弃之也不嫌迟。当然,阅读,有快乐,也有不快乐。有读得兴起,拍案叫绝的愉悦;也有读得没劲,大倒胃口的不愉悦。有广告做得极红火,评论捧得极热烈,拿在手中,看在眼里,不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不愉悦;也有不见报章介绍,也无名家推荐,随意买来,便中翻阅,倒能提高修养,裨益身心的愉悦。因此,阅读各式各样的书籍越多,识别好坏良莠的能力越高,从精神食粮中摄取的营养就更丰富,获得的愉悦也更广泛。鲁迅说:“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由此可见,求知求生,是同样的道理。春华秋实,你付出的多,你收获的也多,只要读书,就有收获。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多读一本书,便多一分智慧的光亮。23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2分)_24简要概括文章是从哪些方面阐述“阅读的愉悦”的?(2分)_25在阅读中,我们如何获得自由,享受快乐?(2分)_26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_27从这篇文章中,你获得了怎样的阅读启示?(2分)_六、作文(任选其一,50分)题目一:有一首歌唱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 她在辛勤的工作中, 她在艰苦的劳动里。她在精心的耕作中,她在知识的宝库里”请以“幸福”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题目二:动力缘于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要求: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写出真情实感 。 不少于600字 。 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xx-xx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A 2.B 3.C 4.C 5.C 6.D 7.略 8.C 9.略10.动词,发扬扩大 显示 痛心遗憾 使端正11.(1)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忠诚进谏的道路。(2)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12.“亲贤臣,远小人”“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13.他们都是忠臣,为国为民,殚精竭虑,赤胆忠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时甚至还要冒死进谏。(抓住“忠”字,意思对即可。)14. A 备受B 惊喜 15.(1)“像很累似的”写母亲对“我”只顾在电脑上与陌生人聊天的不解和无奈。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了母亲孤寂、沉重的内心世界。(2)“暖暖的”形象地写出了“我”躺在母亲身边的惬意之感。通过触觉之感含蓄隽永地表达出“我”多年后重新体验到亲情时的幸福感受。16.文中有两处“我”与母亲的对话描写。第一处母亲询问我“干什么”时,从“我”回答时的“不耐烦”和母亲说话时的神态中,刻画出母亲内心的孤寂。从母亲问我“不累吗”和第二处让我“闭着眼歇一歇”则反映出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了一位疾病缠身、内心孤寂却一心担心孩子“累”坏身体的慈母形象。17.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忘记了对身边亲人的关爱。文章的结尾发出对人间真情的呼唤,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读后发人深思。(意思相近即可)18.智力。19.逻辑顺序。 20.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 21.准确性;严密性。22.介绍了对智力的多种解释;并通过人和动物大脑皮层的比较,说明了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23阅读能够摄取丰富的营养,获得广泛的愉悦。24要有选择地阅读,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要广泛阅读,提高识别良莠的能力;要多读书,多读一本书,便多一分智慧的光亮。25不受别人干涉,不看别人脸色,不以别人的意志为意志,不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在阅读中所得的自由,便是阅读的快乐。26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阐明了对不同的书应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27.要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要选择地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自己识别好坏良莠的能力,摄取丰富的营养,获得读书的真正愉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