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知识归纳 语文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87676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知识归纳 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知识归纳 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知识归纳 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知识归纳 语文版十则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一 重点字词1 通假 莫春者,春服既成。通“暮”晚2 词类活用 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作状语 每天 传不习乎 传 动词作名词 老师传授的知识 见不贤而内省也 内 名词作状语 在内心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美 恶 形容词用作名词 美德 恶行3 古今异义 三: 古义:多次 例: 吾日三省吾身 今义:数词 信:古义:真诚,诚实 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今义:书信,相信 处:古义:据有 例: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今义:处理 去:古义:背离,抛弃 例: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今义:往 ,到 至于:古义:达到,到达 例: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今义:连词 与:古义:赞赏 例:吾与点也 今义:和4 特殊句式 判断句 其恕乎!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也,表判断5 成语 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 成人之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鱼我所欲也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关于孟子言行的记录。1 重点字词1. 通假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通“德”,恩惠,感激2. 词类活用: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通“德”,恩惠,名词活用为动词,感激3. 古今异义:钟: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 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今义:响器4. 一词多义: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为 wi,做,动词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为wi,为了,介词 为wi做,接受5. 特殊句式 倒装句 万钟于我何加焉 即“万钟于我加何焉” 判断句 生,亦我所欲也 也 舍生而取义者也 者也6. 成语 舍生取义 苟且偷生 嗟来之食7. 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8. 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订 鬼王充 东汉哲学家,著有论衡一.重点字词1. 通假 昼日则鬼见 通“现” 显现,出现 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 通“按”按住2. 词类活用:凡人不病则不畏惧 病:名用作动,生重病3. 古今异义:由于: 古义:由 原因 于 在于 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今义:原因觉:古义:睡醒 例:觉见卧闻,俱用精神 今义:睡觉玩:古义:玩味 欣赏 例: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今义:玩耍精神:古义:灵魂:例: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 今义:人的意识4. 一词多义 夫精念存想 句首发语词 无义 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 那 二者用精至矣 使用 俱用精神 因为 5. 特殊句式 倒装句 致之何由?即“致之由何”宾语前置句 何以效之?即“以何效之?” 宾语前置句 或泄于目,或泄于口,或泄于耳 状语后置句二.中心论点 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三.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类比论证 道理论证马 说韩愈: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散文家之首,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倡导古文运动,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中。1. 重点字词1. 通假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饲养 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才” ,才能 其真无马邪?通“耶”吗 才美不外见 通“现”显现2. 词类活用 一食或尽粟一石 尽:形用作动,吃尽 吃完 不知其能千里而死也 千里: 数量词用作动词 行千里 策之不以其道 策: 名用作动 驱使 驾驭3. 一词多义 一食或尽粟一石 顿,餐 食之不能尽其材 喂养 安求其能千里也 它,指代千里马 其真无马邪 难道 加强反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 大概,恐怕 表推测语气 执策而临之 马鞭 策之不以其道 驱使 驾驭 虽有千里只能 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 能够2. 中心论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 主题: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讽刺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4. 写作手法:托物寓意诗词五首1. 重点字词1. 古今异义 涕 古义:眼泪 例:初闻涕泪满衣裳 今义:鼻涕青春 古义:美好的春天 例:青春作伴好还乡 今义:青年时期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例:却看妻子愁何在 今义:已婚男子的配偶可怜 古义:可惜 例:可怜无数山 今义:值得怜悯怜 古义:爱 例:独怜幽草涧边生 今义:怜悯2. 成语 绿肥红瘦2. 主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喜”为全诗诗眼,全诗表达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后的欣喜和迫切还乡的心情。滁州西涧:“怜”为全诗诗眼,通过描写西涧的景色,营造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表现其向往自然、恬淡自适的情趣。约客:写客人失约,抒发诗人久等不至、落寞失望的心情。如梦令:通过一夜风雨对海棠的摧残,表达作者对人生青春易逝,红颜难驻的伤感之情。菩萨蛮:“愁”为全诗诗眼,表达了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自己忠于南宋、坚决抗金的决心。3. 名句赏析1.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意思是:知道不知道哇?应该是叶儿繁茂花儿凋零。“绿”代“叶”“红”代“花”,此是借代手法,同时又用拟人手法写叶“肥”花“瘦”,新鲜而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叶茂花残的形态。2.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意思是:傍晚在江边我愁绪不绝,却听到深山里鹧鸪的叫声。此句词人直接表露心迹。“愁”是愁其国破家亡,是忧国忧民:“闻鹧鸪”表示但南不北(只忠于南方,不思北方)那样投奔南宋,留在南方,决不在北方向金人屈膝,坚定了自己的报国志向。3.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意思是:青山遮不住百姓的心,江水必然向东流去。突出了青山之遮与江水之流的对立与冲突,写出了客观规律不可抗拒,历史必然发展的哲理,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4.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句中的“敲”和“落”极富情趣,把诗人孤灯侯客的急切之状和惆怅失意的心情,活脱脱地表现出来了。5.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意思是:一阵春雨过后,溪水急涨,顺流望去,远处渡口本就荒凉,此时更是杳无人迹,唯有一条空船,随流横在河中,摇荡起伏。这两句描写的既是郊野渡口的实景,也是诗人当时处境和心情的形象写照,流露出一缕淡淡的寂寞和忧伤。6.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前两句写出了诗人闻官军收复家乡河南河北的消息后,欣喜欲狂,准备还乡的心情。后两句诗人想象还乡的情景,用四个动词“从”“穿”“下”“向”连接四个地名,表达了诗人还乡那种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