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节钠及其化合物学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85896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节钠及其化合物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节钠及其化合物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节钠及其化合物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节钠及其化合物学案考试说明1了解钠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2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3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命题规律钠及其化合物是高考化学中的基本知识之一,是高考的常考点,主要的考查形式有:结合阿伏加德罗常数、氧化还原反应以选择题形式考查Na与H2O、Na与O2及Na2O2与H2O、Na2O2与CO2反应的特点及电子转移情况,以选择题型考查Na2O2与H2O、CO2反应的有关计算和Na2CO3与NaHCO3稳定性的比较等;以Na2O2与H2O、Na2O2与CO2、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为载体设计实验以填空题型考查。考点1钠的性质及应用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熔点硬度密度导电导热性银白色低小,可用小刀切割比水的小比煤油的大良好2钠的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NaNa(1)主要化学性质(2)钠与水(含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3钠的制取及保存(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2NaCl2。(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煤油中。4钠的用途(1)制取Na2O2等化合物。(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3)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4)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的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如4NaTiCl44NaClTi。(1)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应用干燥的沙土盖灭。(2)钠与水、酸、盐溶液反应的本质与顺序:本质上均是与H的反应,反应顺序是“有酸酸在前、无酸水为先”。(3)工业上在850 ,钠与熔融状态的KCl反应可以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反应发生是因为在反应温度下,体系中只有钾是气体,能从体系中逸出,利于反应正向进行,该反应不能说明金属钠的还原性强于金属钾。【基础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原因:2NaO2=Na2O2。()(2)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3)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Cu2=Cu2Na。()(4)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5)将钠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NaH2O=NaOHH2。()(6)实验室将Na保存在CCl4中。()1金属钠是一种活泼金属,除了具有金属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大B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黄色的Na2OC在氧气中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沙土灭火答案C解析钠可用小刀切割,硬度小,A错误;钠放置在空气中,被缓慢氧化生成白色的Na2O,B错误;Na能与H2O、CO2反应,故钠着火时只能用细沙盖灭,D错误。2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_。MgSO4溶液NaCl溶液Na2SO4溶液饱和澄清石灰水Ca(HCO3)2溶液CuSO4溶液饱和NaCl溶液答案解析2Na2H2O=2NaOHH2,中Mg22OH=Mg(OH)2;中反应消耗水,溶液温度升高,Ca(OH)2的溶解度降低,析出Ca(OH)2产生沉淀;中Ca2HCOOH=CaCO3H2O;中生成的Cu(OH)2是蓝色沉淀,不符合题意;中水减少,c(Na)增大,使NaCl(s)Na(aq)Cl(aq)平衡向左移动。考点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2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1)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Na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为氧化性。(2)强氧化性的具体表现(3)遇CO2、H2O、H则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1)Na2O、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其中Na2O2中的氧原子以“O”原子团形式存在。(2)Na2O2与H2O、CO2的反应都是Na2O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H2O、CO2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3)当过氧化钠与H2O或CO2反应时,1 mol Na2O2转移的电子是1 mol而不是2 mol。【基础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1 mol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或Na2O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均为NA。()(2)氧化钠与过氧化钠都属于碱性氧化物。()(3)Na2O与Na2O2都是离子化合物,都只存在离子键。()(4)Na2O2与H2O反应时,Na2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5)7.8 g 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转移电子的个数为0.2NA。()(6)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的离子方程式:Na2O2H2O=2Na2OHO2。()题组一 钠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应用1下列对Na2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Na2O2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Na2O2是碱性氧化物BNa2O2能与水反应,所以Na2O2可以作气体的干燥剂CNa2O2与CO2反应产生氧气,可用于呼吸面具中D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只作氧化剂答案C解析Na2O2能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所以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Na2O2能与水反应,但生成氧气,引入杂质,Na2O2不能作气体的干燥剂,B错误;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错误。2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2O2固体,不会出现浑浊现象的是()A饱和Na2CO3溶液 BCa(HCO3)2稀溶液CNa2SO3稀溶液 D饱和CaCl2溶液答案C解析Na2O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A中溶液饱和,由于水被消耗导致析出Na2CO3晶体;B中Ca(HCO3)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C中Na2SO3被氧化成Na2SO4,Na2SO4可溶于水,不会出现浑浊现象;D中溶液饱和,水的减少及NaOH与CaCl2反应生成的Ca(OH)2微溶,会产生白色沉淀。题组二 有关Na2O2与H2O、CO2反应的计算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9 g Na2O2含离子数目为0.2NABNa2O2与CO2反应生成0.1 mol O2时转移电子0.4 molCNa2O2投入到CuCl2溶液中有蓝色沉淀及气泡产生D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2 g Na2O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n(Na)不变答案C解析3.9 g Na2O2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所含离子数目为0.05 mol30.15 mol,A错误;由2Na2O22CO2=2Na2CO3O2及Na2O2中氧元素为1价知,每生成1 mol O2时会转移2 mol电子,B错误;Na2O2投入到CuCl2溶液中,Na2O2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O2,NaOH再与CuCl2反应生成Cu(OH)2沉淀,C正确;Na2O2与水反应,溶剂减少,溶质相应减少,则n(Na)减小,D错误。4将W g某气体与一定量的O2混合后通入装有足量Na2O2固体的密闭容器中,用间断电火花不断地引燃气体,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发现固体质量增加W g,则气体可能是()H2 CO H2和CO的混合气体甲醛(HCHO) 乙二醇(CH2OHCH2OH)蒸气A只有 B只有C只有 D答案D解析很容易判断均是符合(CO)m(H2)n组成的物质,在O2中充分燃烧后,再通入Na2O2固体中,固体增加质量恰好等于该物质的质量。故答案选D。Na2O2吸收H2O、CO2后固体质量的变化规律将CO2看作CO燃烧所得:将H2O看作H2燃烧所得:所以Na2O2与CO2、H2O反应增加的质量为与CO2、H2O等物质的量的CO、H2的质量。考点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1)NaHCO3与碱溶液反应的实质是HCO与OH反应生成CO,CO有可能发生后续反应,如NaHCO3与Ca(OH)2溶液反应可以生成白色沉淀CaCO3。(2)不能用Ca(OH)2或Ba(OH)2鉴别Na2CO3和NaHCO3,因为都能产生白色沉淀。(3)Na2CO3和盐酸可以用互滴法鉴别,但NaHCO3和盐酸不可以用互滴法鉴别。【基础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均冒气泡,说明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2)除去Na2CO3(s)中的少量NaHCO3(s),采用灼烧法。()(3)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4)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因为Na2CO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5)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6)用酚酞试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题组一 Na2CO3与NaHCO3的性质与鉴别1xx黑龙江鹤岗一中期末Na2CO3和NaHCO3是常见的两种钠盐,它们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小苏打能中和胃酸,对胃壁不产生强烈的刺激或腐蚀作用,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但不适合胃溃疡病人BNaHCO3能中和面粉发酵后产生的酸,并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做馒头C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D往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获得NaHCO3沉淀答案C解析小苏打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胃溃疡病人不能服用小苏打类药物来治疗,因为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造成胃部胀气,易造成胃穿孔,A正确;NaHCO3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B正确;Na2CO3和NaHCO3溶液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所以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C错误;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所以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得到NaHCO3沉淀,D正确。2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1)只根据图所示实验,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原因是_。(2)图、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用实验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填化学式)。答案(1)无论是Na2CO3还是NaHCO3均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达不到实验目的(2)2NaHCO3Na2CO3H2OCO2,CO2Ca(OH)2=CaCO3H2O(3)NaHCO3解析(1)NaHCO3、Na2CO3都与盐酸反应放出CO2,不能达到目的。(2)图、中发生的反应均为2NaHCO3Na2CO3CO2H2O,CO2Ca(OH)2=CaCO3H2O。(3)试管B中装入碳酸氢钠,试管A中装入碳酸钠,直接加热的碳酸钠温度高,不分解,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间接加热的碳酸氢钠分解,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表明了碳酸氢钠不稳定。题组二 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的计算及图像分析3120 mL含有0.20 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某浓度的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A2.0 molL1 B1.5 molL1C0.18 molL1 D0.24 molL1答案B解析前者滴入后者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后者滴入前者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盐酸的用量应在之间,即HCl的物质的量应为0.20 moln(HCl)0.40 mol,即1 molL1c(HCl)2 molL1,即选B。4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A和B两份,每份10 mL,分别向A、B中通入不等量的CO2,再继续向两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的CO2气体体积与所加的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BA曲线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Na2CO3和NaHCO3CB曲线中当耗盐酸0V(盐酸)25 mL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OHH=H2O、HCO=HCODB曲线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加盐酸后产生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最大值为112 mL答案D解析根据图像可知,当加入75 mL盐酸时,CO2的生成量不再发生变化,所以生成的氯化钠为0.0075 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A和B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0075 mol,浓度是0.75 molL1,A不正确;由于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即碳酸钠首先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然后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所以根据图像可知A曲线表示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而B曲线表示的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B、C不正确;B曲线中NaHCO3和HCl反应生成CO2所消耗的盐酸是50 mL,所以生成的CO2是0.005 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112 mL,D正确。题组三 Na2CO3和NaHCO3质量分数的测定5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 B.C. D.答案A解析设样品中NaHCO3的质量为x。2NaHCO3Na2CO3H2OCO2固体的质量差168 g106 g62 gxw1 gw2 gx g,则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w1x g,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A正确。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高考集萃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xx江苏高考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2)xx浙江高考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3)xx全国卷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4)xx四川高考标准状况下,5.6 L 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5)xx安徽高考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答案(1)(2)(3)(4)(5)解析(1)Na2O2与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该过程吸收CO2产生氧气,故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正确;(4)标准状况下,5.6 L CO2为0.25 mol,与足量Na2O2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25NA,错误;(5)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不能分解,错误。2xx天津高考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答案B解析碳酸氢钠易与醋酸反应,若与醋酸同服,会降低药效。3xx上海高考下列反应与Na2O2SO2=Na2SO4相比较,Na2O2的作用相同的是()A2Na2O22CO2=2Na2CO3O2B2Na2O22SO3=2Na2SO4O2CNa2O2H2SO4=Na2SO4H2O2D3Na2O2Cr2O3=2Na2CrO4Na2O答案D解析反应Na2O2SO2=Na2SO4中SO2是还原剂,过氧化钠是氧化剂。反应3Na2O2Cr2O3=2Na2CrO4Na2O中,过氧化钠是氧化剂。4上海高考上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C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答案C解析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先通入NH3,然后通入CO2,利用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而析出。由于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先通NH3,但为了防倒吸,所以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考虑NH3的尾气处理所以选择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即C正确。5xx浙江高考化合物甲和NaAlH4都是重要的还原剂。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和H2反应生成甲。甲与水反应可产生H2,甲与AlCl3反应可得到NaAlH4。将4.80 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金属钠和2.24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的H2。请推测并回答:(1)甲的化学式_。(2)甲与AlCl3反应得到NaAlH4的化学方程式_。(3)NaAlH4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甲在无水条件下可作为某些钢铁制品的脱锈剂(铁锈的成分表示为Fe2O3),脱锈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某同学认为:用惰性气体赶尽反应体系中的空气,将铁和盐酸反应后的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再与金属钠反应,得到的固体物质即为纯净的甲;取该固体物质与水反应,若能产生H2,即可证明得到的甲一定是纯净的。判断该同学设想的制备和验纯方法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_。答案(1)NaH(2)4NaHAlCl3=NaAlH43NaCl(3)NaAlH42H2O=NaAlO24H2(4)3NaHFe2O3=2Fe3NaOH(5)制备过程不合理,因为盐酸易挥发,H2中混有HCl,导致产物中有NaCl;验纯方法不合理,如果有Na残留,Na与水反应也产生H2;没有考虑混入的NaCl解析(1)由甲受热分解得到单质钠和H2分析,甲由Na、H两种元素组成,且4.80 g化合物甲分解得到0.1 mol H2,即0.2 g H2,说明同时得到4.6 g金属钠,所以甲的化学式为NaH。(2)NaH与Al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HAlCl3=NaAlH43NaCl。(3)NaAlH4与H2O反应将生成NaAlO2和H2,其化学方程式为NaAlH42H2O=NaAlO24H2。(4)Fe2O3与NaH反应生成Fe和NaOH,反应为Fe2O33NaH=2Fe3NaOH。(5)由该同学的方法所制得的H2中含有HCl,所以反应所得固体产物中会含有NaCl,若用水检验所得的气体,一方面若有Na残留,Na与水反应也有H2产生;另一方面也无法验证固体中是否存在NaCl,所以得出固体是纯净的NaH也不合理。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2分)1下列物质与类别不对应的是()ABCD盐碱性氧化物糖类混合物答案B解析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属于盐,A正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物除了碱以外还有O2,不是碱性氧化物,B错误;淀粉属于多糖,C正确;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D正确。2取一支大试管,加入20 mL饱和澄清石灰水(1.6 gcm3),再加入5 mL苯(0.87 gcm3),静置后缓慢加入黄豆粒大小的钠块(0.97 gcm3)。能观察到的现象有()钠在饱和澄清石灰水层反应并四处游动有气体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钠在石灰水与苯的界面处反应并上下跳动钠停留在苯层不反应钠块最后消失A BC D答案B解析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苯,将金属钠投入盛有澄清石灰水和苯的大试管中,钠会处于二者的界面处;同时由于钠与水反应生成H2,H2对金属钠产生推动作用,金属钠在界面处可能上下跳动。由于有NaOH生成,并放出热量,Ca(OH)2的溶解度减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有Ca(OH)2析出,溶液变浑浊。3xx淮北模拟有关Na2CO3和NaHCO3的性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碱性比较,前者更强B常温时溶解度:Na2CO3NaHCO3C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前者不分解,后者分解D都能与烧碱反应,后者反应较慢答案D解析Na2CO3不能与NaOH反应,故D错误。4下列有关Na2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包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说明Na2O2与H2O反应放热且有氧气生成BNa2O2与CO2反应时有单质O2生成,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Na2O2在空气中久置变白,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的产物不同答案B解析燃烧的条件是达到着火点和具有助燃物质,A正确;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参加反应,不是置换反应,B错误;Na2O2与CO2、H2O的反应都是Na2O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Na2O与CO2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产物不同,D正确。5xx南昌模拟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2O2或K2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BNa2O2分别与H2O、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H2O和CO2的质量相等CNa2O2分别与H2O、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DNa2O2的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原理相同答案C解析Na2O2中的离子为Na和O,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A错误;生成相同量的O2时消耗的H2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但质量不等,B错误;Na2O2分别与H2O、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C正确;Na2O2因具有强氧化性而有漂白性,SO2易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故原理不同,D错误。6xx衡水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A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黄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B检验NaHCO3与Na2CO3溶液用小试管分别取少量溶液,然后滴加澄清石灰水C证明Na2O2与CO2是放热反应Na2O2用棉花包裹,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棉花燃烧说明是放热反应D检验Na2CO3与K2CO3溶液用铂丝分别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答案C解析A项,应将钠表面的煤油用滤纸吸干,烧杯中不能装满水,错误;B项,都有白色沉淀产生,错误;C项,Na2O2与CO2反应生成氧气,如果棉花燃烧说明达到了着火点,证明是放热反应,正确;D项,观察钾的焰色反应需透过蓝色钴玻璃,错误。7xx新余模拟现有25 mL 2 molL1的Na2CO3溶液和75 mL 1 molL1的稀盐酸。(1)将Na2CO3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2)将稀盐酸逐滴滴入Na2CO3溶液中。两操作的现象及结果(标准状况下)为 ()A现象相同,所得气体的体积相等B现象相同,所得气体的体积不等C现象不同,所得气体的体积相等D现象不同,所得气体的体积不等答案D解析把Na2CO3溶液逐滴滴入盐酸中,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开始即有气体放出;若将盐酸逐滴滴入Na2CO3溶液中,开始时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无气体放出,在Na2CO3全部转化成NaHCO3后再滴加盐酸才有气体放出。n(Na2CO3)n(HCl)(0.025 L2 molL1)(0.075 L1 molL1)2312,故产生CO2的体积不相同。8xx河南郸城一中月考一定量的Na2O2与CO2反应,得到固体物质41.8 g,恰好与1 L 1 molL1的稀盐酸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1.8 g固体物质为Na2CO3B41.8 g固体物质为0.1 mol Na2CO3和0.4 mol Na2O2的混合物C一定量的Na2O2为78 gD41.8 g固体物质为31.2 g NaHCO3和10.6 g Na2CO3的混合物答案B解析如果41.8 g固体全为Na2CO3,其物质的量为0.39 mol,则其不可能恰好与1 L 1 molL1的稀盐酸完全反应,A错误;设41.8 g固体物质中,含Na2CO3的物质的量为x mol,Na2O2的物质的量为y mol,则有106 gmol1x mol78 gmol1y mol41.8 g,2(xy)mol1 molL11 L1 mol,解得x0.1,y0.4,B正确;根据Na元素守恒,可知n(Na2O2)n(NaCl)n(HCl)0.5 mol,即原Na2O2的质量为39 g,C错误;Na2O2与CO2反应不可能生成NaHCO3,D错误。9xx江西模拟将一定量的Na2O2和Na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冷却后有固体物质剩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将Na2O2与NaHCO3混合加热,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依次为2NaHCO3Na2CO3CO2H2O、2CO22Na2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当Na2O2与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二者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Na2O24NaHCO34Na2CO3O22H2O;当Na2O2与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二者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Na2O22NaHCO32Na2CO3O22NaOH,即当n(Na2O2)n(NaHCO3)12时,反应后剩余固体为Na2CO3,当12n(Na2O2)n(NaHCO3)11,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为Na2CO3和NaOH,当n(Na2O2)n(NaHCO3)11时,反应后剩余固体为Na2O2、NaOH、Na2CO3,由此可以判断A、C、D正确,B错误。1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醛、氧气、氢气共16.5 g,用电火花反复引燃,使其燃烧,再将燃烧后的气体用Na2O2充分吸收,Na2O2增重8.5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物质的量是()A0.25 mol B0.50 mol C0.27 mol D0.52 mol答案A解析HCHO、O2、H2混合物燃烧生成CO2、H2O,CO2、H2O与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2H2O2Na2O2=4NaOHO2甲醛可以表示为COH2,反应相当于CO与Na2O2反应生成Na2CO3,因此相当于甲醛中的碳、氧按CO比例进入Na2CO3;反应相当于H2进入NaOH中,即混合物中甲醛的H和H2进入NaOH中,故只考虑净反应,则HCHO、O2、H2中的O2的质量即为剩余气体的质量,即16.5 g8.5 g8 g,共0.25 mol,A正确。11某溶液含有NO、HCO、SO、CO、SO五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忽略溶液体积变化)()A B C D答案A解析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可将SO氧化为SO,故加入过氧化钠后SO、SO浓度均发生变化;过氧化钠溶于水生成NaOH,OH与HCO反应生成CO,导致溶液中HCO和CO浓度发生变化,故只有NO浓度基本保持不变。12某实验小组为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含少量NaCl),准确称量W g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所对应的实验方案和测量数据最合理的是()选项实验方法实验方案测量数据A滴定法将样品配成100 mL溶液,取10.00 mL,加入甲基橙,用标准盐酸滴定消耗盐酸的体积B量气法将样品与盐酸反应,使生成的气体全部被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C重量法将样品放入烧杯中,置于天平上,加入足量盐酸减轻的质量D量气法将样品与盐酸反应,气体通过排水量气装置量气排出水的体积答案A解析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盐酸滴定样品溶液发生的反应为Na2CO32HCl=2NaClCO2H2O,根据消耗标准盐酸的体积确定n(HCl),再结合反应计算n(Na2CO3)及m(Na2CO3),从而确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A正确;样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CO2中含有水蒸气,均被碱石灰吸收,导致测定结果偏高,且测量碱石灰增重不属于量气法,B错误;CO2逸出带出水蒸气,质量差变大,导致测定结果偏高,C错误;CO2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可用排饱和NaHCO3溶液的方法收集CO2,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8分)13xx长春七校高三联考(1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并进行后续实验。.制备纯碱:先以NaCl、NH3、CO2和水等为原料,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NaHCO3,然后再将NaHCO3制成Na2CO3。(1)装置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装置乙的作用是_。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中的_需要进行吸收处理。(3)用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O3制取Na2CO3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_、_、_。.测定所得产品的组成和纯度(4)检验纯碱样品中是否混有NaHCO3,请选择下列装置设计实验,并完成下表:选择的装置(填编号)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样品中含NaHCO3(5)测定该纯碱样品的纯度:称取m1 g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滴加足量CaCl2溶液。将反应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的质量为m2 g。则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 _。答案(1)NH3CO2H2ONaCl=NaHCO3NH4Cl(2)除去CO2中的HCl气体氨气(NH3)(3)过滤洗涤灼烧(4)A、BB中溶液变浑浊(或A、CC中物质变蓝或A、C、BC中物质变蓝,B中溶液变浑浊)(5)%解析(1)NaHCO3的溶解度不大,在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CO2可析出NaHCO3沉淀。(2)用装置甲和相应药品制得的CO2中混有HCl,用装置乙可以除去HCl。氨化的饱和食盐水可挥发出污染环境的NH3,尾气应进行处理。(3)装置丙中产生了NaHCO3沉淀,将过滤后得到的NaHCO3进行洗涤,然后灼烧即可得到纯碱。(4)用酒精灯加热时,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受热分解可生成CO2、H2O和Na2CO3,加热纯碱样品,只要能检验出有CO2或H2O生成即可说明纯碱样品中含有NaHCO3。(5)实验所得沉淀为CaCO3,n(Na2CO3)n(CaCO3) mol,m(Na2CO3) g,纯碱样品的纯度为100%。14xx岳阳模拟(13分)分别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00 mL,再通入一定量的CO2,随后分别各取20 mL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0.2 molL1的盐酸,在标准状况下产生CO2的体积(y轴)与所加入盐酸的体积(x轴)的关系如图(分A、B两种情况):(1)在A情况下,溶质是_(填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2)在B情况下,溶质是_(填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3)原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答案(1)NaOH、Na2CO311(2)Na2CO3、NaHCO311(3)1.5 molL1解析(1)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其溶质可能为NaOH和Na2CO3、Na2CO3、Na2CO3和NaHCO3、NaHCO3;A中,x100时开始生成CO2,x150时反应完全,溶质为Na2CO3与NaOH,且n(Na2CO3)n(NaOH)11。(2)B图像中,开始无CO2生成,含有Na2CO3,至无气体放出时消耗盐酸150 mL50 mL100 mL,是50 mL的2倍,则含有NaHCO3,n(Na2CO3)n(NaHCO3)11。(3)当加入150 mL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据物料守恒有n(NaOH)n(Na)n(Cl)0.2 molL10.15 L0.03 mol,所以c(NaOH)1.5 mol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