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学案 湘教版选修5.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85438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学案 湘教版选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学案 湘教版选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学案 湘教版选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考点精讲】一、地震1. 构造地震概念及成因:当长期作用于地壳中岩层的地应力超出了岩层的承受力而发生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并向四周传播,引起地面震动,称为地震。2. 构造地震示意图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等震线、地震波(纵波:速度快,图中为辐射线,人们会左右摇晃;横波:速度慢,图中为以震源为中心的同心圆,人们会上下颠簸)。(1)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2)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称为极震区。(3)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4)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5)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3. 震级与烈度名称 二者区别 二者 联系 概念 计量和单位 影响因素 震级 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强度大小的“尺子” 是通过地震仪器记录推算出来的,它的单位是“级”,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一般情况下,震级越高,烈度也越大 烈度 烈度是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破坏程度的指标 是根据人的感觉、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及地面破坏现象等综合评定出来的,同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震级、震中距、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 一般情况下,震级越高,烈度也越大 思考:为什么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震级反映地震本身能量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由于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反映了地面实际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它不仅与地震本身的大小(震级)有关,也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及地震波所通过区域的介质条件、地面建筑等多种因素有关,是根据地面受震动的各种现象综合评价的。所以同一次地震中受影响的各地区烈度不尽相同。4. 世界主要地震地区二、滑坡和泥石流1. 滑坡:滑坡的形成分析: 滑坡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下滑的地质现象。 影响滑坡强度的因素: 2. 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是突然爆发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而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漫流堆积。如下图所示: 3. 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点比较: 类 型 相同点 不同点 发生地点 主要发生在山区 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泥石流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作用力 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由外力作用导致诱因 人类活动可诱其发生 特点 突发性;破坏力极强 泥石流的产生离不开水的作用,因此在干旱气候区不会发生泥石流,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形成泥石流的水源是多方面的,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水体等。在湿润地区多暴雨,泥石流多是由暴雨引发;在干旱地区虽少暴雨,但高山地区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常常由此诱发泥石流。因此在干旱气候区虽然降水少,但也有泥石流的发生。【典例精析】例题1 读下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某地区位于川东三峡库区的腹心地段,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形多为褶皱山地,地下常有软硬相间的岩层。(1)分别说出影响该地区滑坡危险性最严重的自然、人类活动致灾因子。 (2)说明该地区滑坡发生次数与坡度的关系,从滑坡危险性的外在因素分析怎样避免和降低坡度对滑坡危险性的影响。思路导航:第(1)题,由图知,坡度、土地利用分别是最严重的自然、人类活动致灾因子。第(2)题,从坡度与滑坡次数关系图可以看出坡度在2040时,滑坡次数多,最多的次数是在坡度3035。答案:(1)坡度和土地利用分别是最严重的自然、人类活动致灾因子。 (2)坡度为2040时,最有利于滑坡的发生。而坡度小于20和大于40的地形滑坡发生较少。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对坡度20以上的丘陵山地应避免开垦耕种;实行退耕还林、保护地表植被;在交通工程方面,工矿建设应避免在脆弱地带施工;在滑坡易发地段,建设护坡工程,做好灾害防护。 例题2 (海南高考)下图示意日本东北部(约38.8N39.1N,141.5E142E)沿海区域。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震级9.0级,震中38.1N,142.6E,震源深约20千米)引发巨大海啸,使甲地遭受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地此次海啸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思路导航:从文字材料中提炼出“震级大、震源深度浅”等信息,找出甲地海啸灾害严重的“普遍性”。(1)从文字材料中可知此次地震“震级为9.0级,震级大;震源深约20千米”,震源较浅。(2)从图中可知海湾形状内窄外宽;甲地距震中较近。答案:本次地震震级大,震源较浅,甲地距离震中较近,海啸到达的时间短;位于外宽内窄的海湾的“项部”,海啸向陆地方向推进时,受海湾形状影响,越向内侧浪越高(海啸波高越高),流速越快,冲击力越大(使海啸的巨大能量集中于更小的范围内释放),对甲地的破坏格外严重。随堂练习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在单元楼,可选择卫生间、厨房等躲避 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 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 A. B. C. D. 思路导航:室内避震应选择空间较小,较安全的地方躲避;在影剧院,应就地躲避在排椅下;室外避震要迅速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尽量到开阔的空地。 答案:D 【总结提升】主要地质灾害的类型和特点成灾原因基本知识基本特点危害地震内力作用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地面震动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震级: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大、突发性强在地震波的冲击下发生建筑物破坏、倒塌,并由此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火山喷发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火山构造:火山通道、火山口、火山锥火山类型:活火山、休眠火山、死火山火山灰和熔岩流破坏田园、建筑,有时会引起地震及气候异常滑坡外力作用(斜坡重力作用)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形成的原因具有复杂性,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泥石流山区暴发的饱含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