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2.3.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第1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83359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 2.3.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第1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2.3.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第1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2.3.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第1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第1课时)【教学目标】1、观察池塘生态系统,初步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2、调查一个生态系统.3、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开展调查,收集与分析资料,尝试撰写调查报告。5、体验科学调查过程,感受生态系统内各成分之间和各生态系统之间密切相联的关系,树立生物与环境不可分割的观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观察池塘生态系统,初步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2、调查一个生态系统。教学难点:1、 观察池塘生态系统,初步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2、学习调查,尝试撰写调查报告。【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收集资料。【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情境导入观察池塘生态系统观察池塘生态系统调查一个生态系统多媒体演示练习多媒体展示动画:歌曲童年在你童年记忆里的小池塘中,你是否关注过生活着哪些小生命?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它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多媒体展示图片或视频:池塘生态系统像池塘这样,由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成为生态系统。 在生物学上,我们就把这种在一定地域内,由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火眼金睛:判断一片森林、一片草地、一只青蛙和一条河流哪些是生态系统哪些不是生态系统。 那么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都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下面我们就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多媒体展示:池塘里的生命引导学生关注以下问题: 池塘里有哪些水生生物?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池塘里有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如果池塘中缺少了某种生物,池塘中的其他生物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如果外界条件发生了改变,池塘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填写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表:池塘生态系统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等引导学生讨论如下的问题:讨论1:池塘生态系统由哪些成分组成?由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有菖蒲、莲、浮游植物、水草等植物,有浮游动物、蝌蚪、鱼虾、河蚌等动物以及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成分包括水、阳光、空气、土壤、温度等。讨论2:联系小学学过的自然知识,你能说出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吗?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放出氧气,提供给生物。其遗体可作为微生物的营养来源,由他们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植物还能通过蒸腾作用将水蒸发到大气中去,增加空气湿度,降低空气温度,从而改善非生物成分组成的环境。由此可见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他能制造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称他为生产者。讨论3:池塘中的动物与植物之间有什么关系?由于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因此,池塘中的动物以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释放的氧气为生活来源,而动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动物与植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如果植物大量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大大减弱,动物就很有可能因缺少食物和氧而死亡。但由于植物和动物都要进行呼吸,如果植物过多,覆盖了整个水面,也会导致水中植物缺氧。讨论4:池塘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都到哪里去了?这与哪些生物有关系?池塘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被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土壤中、池水中的细菌、真菌都属于分解者。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生态系统中若缺少了植物这一生产者行吗?同样地,若生态系统中缺少了动物和微生物也是不行的。因此在池塘生态系统中,不但其中的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且各生物部分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一个由生物和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讨论5:你们父母每天上班劳动,创造劳动价值,他们是生产者吗?是,但是他们是社会上所说的生产者,而不是我们生物学上所说的生产者。绿色植物也是生产者,那么同样是生产者,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社会学概念和生物学概念的不同。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它所生产的是可满足植物本身需要及可作为动物食物的有机物;而父母是社会上的生产者,他们生产的是社会价值,在生物学上他们应属于消费者。科学家常常通过调查的方法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就进行一次调查活动。在调查之前首先要确立调查的目的,拟写好调查计划(调查计划包括:调查目的、调查途径、调查内容、调查记录等)。由于调查常常要求涉及一定的面,记录相当数量的数据,往往需要多人分工合作来完成,因此,调查前还有成立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任务。调查结束后,要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需要写明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人、调查提纲、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等。目的:纪录一个生态系统的成分,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初步学会调查的方法。材料用具:玻璃瓶、网兜、培养皿、望远镜、记录本和笔、放大镜、铲子、照相机活动记录:1成员和分工;2选择调查地点;3制定调查计划,将计划记录下来;4调查记录,将观察到的生物名称、数量、和它的生活环境记录在表格中;生物名称数量生活环境5调查结论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前的相关信息进行分组、确定组长、明确分工、制定计划。1通过这个调查活动,你能说出什么叫做生态系统吗?调查的这个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2进行一项调查活动,需要做哪些工作?本次调查活动中的关键过程是什么?3在这次调查活动中,你有所收获吗?感觉有哪些不足?注意点:1小组成员之间一定要注意分工合作,各展所长2对于调查过程中不认识的动植物,要提示学生正确的收集方法,或者利用照相机拍下来,以便向老师请教或通过其他方式查询结果。在调查过程中要提醒学生遵守公共道德,注意文明礼貌,不能随意破坏树木和花草。3在调查所确定的生态系统的现状时,也调查一下该生态系统的演变历史,并让学生思考怎样才是良好的生态系统,人类应该如何让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状态。4组织部分学生利用其他一些途径,如网络、报刊杂志等进行调查。5在调查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辅导学生撰写科学调查报告。如果学生感兴趣,可组织学生开展“自制生态系统模式图”评比。布置预习,让学生从互联网上或图书馆中寻找有关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的资料,了解这种生态系统的组成、特点等,并作简要的分析。知识在线1下图是池塘生态系统。请根据图回答:图中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在此池塘生态系统中,肯定存在但没有表现出来的生物是_,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如果长期大量地向这个湖泊中倾倒生活污水,将会造成_, 湖泊中的鱼类等动物将_。思维冲浪2某同学将鱼、田螺和一些水生植物一起放在盛有水的密封的广口瓶里,在广口瓶的近旁放一盏电灯,如图。过了几天,他发现这只瓶子中的水会慢慢地变绿。绿颜色说明有水藻在生长。分析回答:在广口瓶生态系统中,什么是生物因素?什么是非生物因素? 一些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是否能进入这个密封的瓶子?如果能,有哪些? 鱼、田螺和水生植物能在分开的瓶子里单独生存吗?为什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判断并说出一片森林、一片草地、一条河流是生态系统,一只青蛙不是生态系统通过观察、分析和相互间的讨论,填写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表。讨论得出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成间的相互关系学生活动:调查一个生态系统外出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整理调查材料,得出调查的生态系统的组成学生分小组课前调查并形成报告,课上交流展示讨论完成深化课内学习成果。教学反思 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是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三条基本理念。本节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来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理解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建构有关生态系统的知识结构。这节课中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指导者,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本节课安排的几组讨论切合学生学习实际,有利用掌握和巩固相关知识。本节课设计的快乐点击中的知识在线可以检测和巩固本节主要知识,思维冲浪中的题目密切联系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很感兴趣。如果有条件的话,这节课安排一个实地观察池塘生态系统的活动,则效果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