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教案4新课标 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80802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教案4新课标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教案4新课标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教案4新课标 人教版一、 导入 谁来解释一下“世外桃源”的含义或举例说明其含义。 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优美的世界;另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生活的地方。 注:根据学生的解释来揭示课文。 二、 整体感知 a) 教师朗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 缤纷( )豁然开朗( )平旷( )俨然( ) 阡陌( )垂髫( )怡然自乐( )诣( ) b) 结合注释初步翻译课文。(注:重点朗读课文和理解下列词语)。 缘、远近、异、复、鲜美、落英缤纷、之、初、极、其、豁然开朗、旷、属、阡陌、交通、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乃、具、要、咸、云、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是、无论、延、去、不足、道、志、及、诣、遣、欣然、规、寻、问津 三、 局部品味: 1、 导学生翻译第一自然段。 (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2、 论本段文字的相关内容。 (1)、本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 (2)、按下列板书,引导学生背诵。 晋武缘忘忽夹中芳落渔复欲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回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提示: (感想:A、有山有水,人杰地灵。B、心情舒畅、愉快、惬意。C、自己完全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有一种虽处山外,却身在世外之感。 推断:A、有人。B、那么,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由此而引出第二段的学习。) 3、 引导学生翻译第二自然段。 4、 理清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中的地点转移,并按下列板书引导学生背诵本段文字: 景:土地 林尽水源山口 人:其中 5、 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 6、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否找到吗? (通过讨论,板书如下) (对 比) 桃花源?现实 | 只有父子之分 | 有君臣之别,贵贱之分 只有和平劳动无兵火征战 | 为私利而荼毒生灵、鱼肉百姓 自劳自食、和睦相处 | 你争我夺、尔虞我诈 不能(作者希望的理想境界,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7、 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要到这里居住呢? (讨论后,引入对第三自然段的学习) a) 引导学生翻译第三自然段。 (内容从略) 8、 请按“初识?所闻、所感?离开”分层次,并按下列板书引导学生背诵这段文字。 初识 ? 见乃问具 所见所感?村咸自率不遂问乃无此余皆 离开 ?停此中道也 9、 探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你认为桃花源的人为什么叹惋? 提示:A、可以用文中的话语回答 B、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怎样的时代?(魏?时期,战乱年代。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为外边世界的动乱、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C、从这里我们可知:作者虚构的这个宁静安乐的环境、美好的风俗、淳朴的人情,是为了寄托作者的那种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的理想。 D、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探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生哲学和隐居田园而过着清贫生活的思想境界。(注:由“此中人”是那些淳朴百姓的化影,他们叹息我的生活不如乡村的美好生活。从而可以推断陶渊明隐居田园的原因。) 四、 教学反馈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