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3S技术及其应用 第38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80747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3S技术及其应用 第38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3S技术及其应用 第38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3S技术及其应用 第38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8讲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乡管理中的应用4.数字地球的含义以“3S”信息材料或图表为背景,考查“3S”技术的分析与应用,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遥感影像判读、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是常见的考查对象1.遥感(RS)(1)概念: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2)遥感系统:包括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信息的接收和处理三大类仪器。(3)主要环节: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4)特点:精度高,质量高,效率高,且节省人力、财力。(5)应用范围: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高效速记顾名思义法记忆遥感的概念“遥感”概念中的关键词一是“远距离”,即不直接接触地物;二是“感知”,即要用一定的装备和技术获得地物的信息。遥感记录的是地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传感器是直接获得目标物信息的光学或电子光学仪器。【深度思考1】下列活动中哪些可以利用遥感(RS)技术?()广东省土地类型调查辖区内外来人口情况调查台风活动实时监测水稻病虫害灾情实时监测估计农作物产量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为参观景点,设计合理的线路查询城市公园分布情况对雾霾区域进行分析和预报导弹精确打击目标提示。2.全球定位系统(GPS)读全球定位系统组成示意图,回答问题。(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2)组成(3)功能: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程)、速度和时间。(4)特点: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5)应用: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应用领域功能表现具体用途军事定位导航主要给航行中的军舰、飞机及导弹提供定位和导航信息,同时也广泛应用于野外军事行动中单兵和移动装备定位及跟踪勘测定位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资源勘探、地壳运动观测交通定位导航对车辆进行跟踪、调度管理、合理分配,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响应用户的乘车或配送请求,降低能源消耗,节省运行成本。同时GPS对车辆还具有导航功能救援定位导航可对消防人员、救护人员、交通警察进行应急调遣,从而提高紧急事件处理部门对火灾、犯罪现场、交通事故等紧急事件的工作效率农业定位实施“精准农业耕作”及捕鱼等特别提示“点”与“面”判断GPS、RS、GIS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的工作对象“面”。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易错误区1.不同的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数目并非都一样,任何全球定位系统都是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部分三部分组成,但不同的系统构成的卫星数目因受技术和设计功能的影响,发射的卫星数目各不相同。2.全球定位系统中的用户设备接受的卫星信号不一定时时通畅。卫星发射的电磁信号有时会受宇宙空间太阳活动的影响或地表不利地形的阻挡,从而影响用户设备的接受的信号质量。【深度思考2】下列活动中哪些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广东省土地类型调查辖区内外来人口情况调查台风活动实时监测 水稻病虫害灾情实时监测估计农作物产量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为参观景点,设计合理的线路查询城市公园分布情况对雾霾区域进行分析和预报导弹精确打击目标提示3.地理信息系统(GIS)(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2)功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3)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4)应用: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可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可应用于城市管理。特别提醒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相比的优点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建立数据模型,即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所要表示的内容转变成数据,这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最基本的差异。与地图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1)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并可建立揭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2)功能强大完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查询检索、空间分析、修改补充、距离测算等多种功能。(3)能够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预测。例如,根据对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研究,通过普查分析森林火灾情况,统计分析十几万个气象数据,从中筛选出气温、风速、降水、温度等气象要素,以及春、秋两季植被的生长情况和积雪覆盖程度等14个因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建立微机信息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指标森林火险预报方法,预报火险等级的准确率可达73%以上。这些都是地图无法完成的。【深度思考3】下列活动中哪些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广东省土地类型调查辖区内外来人口情况调查台风活动实时监测水稻病虫害灾情实时监测估计农作物产量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为参观景点,设计合理的线路查询城市公园分布情况对雾霾区域进行分析和预报导弹精确打击目标提示。4.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1)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2)数字地球:是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3)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深度思考4】“数字城市”系统运用了哪些技术?提示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温馨提示在“3S”技术中选取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如导航、珠峰高度测量等;如果是“面”则需看突出监测方面还是需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结果,如要监测森林火灾则应选用RS,如要在某城市选取大型商业中心区位则应选用GIS,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用GIS。考点一遥感(R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1.遥感(RS)技术的应用目前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农业等方面运用广泛,具体应用分析如下:(1)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应用领域具体内容应用方向资源普查矿产资源有许多蕴藏矿产的地方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发现”矿产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生物资源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环境和灾害监测环境监测监测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灾害监测监测旱情、洪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有利于防灾减灾(2)农业方面2.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军用、民用两领域,在军用领域主要体现在定位和导航两大方面,在民用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018河南六校联考)某地发生森林火灾,通过对该地卫星影像的分析,绘制成“森林大火燃烧示意图”,t1t4表示火灾的四个阶段。读图,完成(1)(2)题。(1)完成上图的绘制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和GIS B.RS和GPSC.GIS和GPS D.数字地球(2)下列叙述中,最为合理的是()A.a区的大火燃烧时间最长B.b区的树种比c区易燃C.森林大火延烧至t4阶段时结束D.d区有可能是湖泊解析第(1)题,通过卫星影像获取火灾情况,要运用RS;绘制示意图要运用GIS。第(2)题,d区在周围都有火情的情况下,仍然没有火情,因此可能是水域。c区燃烧时间可能是最长的。答案 (1)A(2)D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考法一遥感技术的应用1.(2014广东文综,10)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A.公路 B.菜园C.鱼塘 D.果园解析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影像就越亮。公路在晴天的正午,太阳辐射最强时,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和其他选项中的地物相比温度最高,影像最亮,A项符合题意;B项中的菜园和D项中的果园,由于植被的保护,温度不是最高,应该不最亮,B、D都不正确;鱼塘的比热大,白天增温慢,温度不会最高,应该不最亮,C项不正确。答案A考法二GPS技术的应用2.(2013江苏地理,3)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据此完成下题。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提供灾区的影像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提供短文联络A. B.C. D.解析BDS具有卫星定位和短文通信功能,因此其在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和提供短文联络。答案D考点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与数字地球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应用领域主要功能信息管理与服务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规划和管理主要是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工程选址等,也可以进行城市管理和辅助决策基础设施管理利用GIS能够完成工程设计、应急抢修、日常维护等工作,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土地利用与管理土地利用涉及土地利用性质变化、地块轮廓变化、土地权属关系变更等内容。GIS技术可以有效完成对土地利用状况的监控和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生态环境管理应用GIS技术,可以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环境评价、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分析、环保设施的管理等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知识拓展“四角度”归纳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查询“地点”和“状况”。查询符合一定条件的地物的分布、位置。(2)趋势分析(3)模式分析(4)模拟问题4.数字地球与“3S”技术的关系(2018武汉调研)摩拜单车,一种基于移动App和智能硬件开发而兴办的无桩借还共享单车出行模式。使用摩拜单车智能手机软件,用户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查看单车位置,继而预约并找到所选单车。然后通过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开锁即可骑行。摩拜单车不仅为城市居民的短途出行提供了便捷的共享单车服务,更倡导着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据此完成(1)(2)题。 (1)在摩拜单车的约车、找车过程中,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A.RSGPS B.GPSGISC.RSGIS D.GISRS(2)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其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城区交通拥堵有所缓解城市公交客流大大减少城市交通规划有所调整A. B.C. D.解析第(1)题,“用户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查看单车位置,继而预约并找到所选单车”,必然要对单车进行定位、查询,故需要应用GPS和GIS。第(2)题,共享单车主要是为城市居民的“短途出行”提供便利,故不会使城市公交客流大幅下降,则错误,故D正确。答案(1)B(2)D1.“点、想、看”三字诀判别“3S”(1)“点”与“面”判断GPS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2)“想”与“看”区分RS、GIS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2.关联图示法理解“3S”技术的相互关系“3S”技术既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更新、分析等。三者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图中表示遥感技术提供影像信息功能,表示地理信息系统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功能,表示全球定位系统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3.3S技术手段的选取做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之类题目时,首先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是“点”则选用GPS,如导航、珠峰高度测量等,如果是“面”则需看突出监测方面,还是需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结果,如要监测森林火灾则应选用RS技术,要在某城市选取大型商业中心区位应选用GIS技术。同时一项工作往往可能在某次使用的是这种技术,而另一次则使用了另一种技术,甚至是同时使用了多种技术,因此,要认真审清题目,提炼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如“某山区森林火灾发生后,扑救工作动用了卫星监测定位,并运用计算机软件对火势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报”这一事件中,使用卫星监测是RS技术的应用,卫星定位则是GPS技术的应用,计算机处理预报信息则是GIS技术的应用。技巧点拨“3S”技术应用巧记遥感:记住“调查、监测”四个字。遥感是用来搜集信息的,涉及调查、监测一类的字眼,一般都是遥感的应用领域。如国土资源的调查、台风灾害的监测等。全球定位系统:记住“定位、导航”四个字。飞机导航、汽车导航都要用全球定位系统。要特别注意,全球定位是三维定位,除能确定经纬度位置外,还能确定海拔,所以高程测量也是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领域。地理信息系统:记住“管理、分析”四个字。它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的管理、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为人类的行为提供参考数据。如城市管理、出租车的调度管理、商业区的选址分析等。当然,三个技术系统的应用领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是一项工作需要同时利用其中的两个或全部技术系统,此时要注意在不同的阶段往往使用不同的技术系统。如我们每天看到的天气预报,卫星遥感技术用来跟踪监测大气的变化,将所获得的数据传给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经过分析处理得出的结果,就是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卫星云图。考法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2016浙江文综)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 000年(图乙)和距今500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下题。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A. B.C. D.解析GIS的简要程序是: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根据题意可知,其研究过程是,故D项正确。答案D“3S”图像的判读“3S”图像往往作为考查的载体,主要考查“3S”技术的应用。在遥感图像中,主要是遥感影像图及根据遥感影像绘制的图形;GIS图像主要是根据GIS的图层叠加原理,展示不同的图层;GPS多以材料为背景,图像呈现不多,一般仅通过手持机界面图或工作流程图来考查,但与RS及GIS的综合应用所得的图像也是较为常见的呈现方式。 典 图 示 例获取信息读图可知,为遥感影像,图中白色为冰川;为GIS图层叠加,有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等多个图层;为车载导航仪示意,反映道路和地点;是综合图,在平面图上添加立体图反映事故次数。解读信息(1)遥感图用颜色深浅和形状特征来区分地表事物,图1中甲处颜色较深,延伸呈不规则条状,是山谷。(2)GIS(地理信息系统)将同一地区的多层要素重叠在一起,不同图层的组合可生成新的图层或属性。(3)车载导航仪是GPS(全球定位系统)的运用,手持机界面主要是判读界面上的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交通导航是GPS和GIS的综合运用。(4)综合图(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不同道路等级和路段处事故频次,可为优化交通布局和管理提供依据,是借助GPS和GIS制作而成。类 图 通 法1.遥感和GIS叠加图的判读(1)遥感影像图的判读遥感影像图中常见地形、地貌的特征:类型特征平原色调均一,其中常有水系形成的花纹,耕地形成的色斑以及不同色调的城镇山地以山脊为界形成阴阳坡,在影像上阳坡为浅色调,阴坡为深色调;山愈高,色调差异愈大沙丘多分布在干旱地区,江河、湖海岸边也有零星分布,在各波段均呈浅色调,在沙漠地区水系稀少,河流只显示出较大的主干河道,而缺少细小的支流黄土在各波段均呈均匀的浅色调,其影像表现为密集型树枝状水系所组成的花纹图案 一般地物,如水体、城市、道路、农业用地、林地等的简易判读标志:类型形状特征和色调深浅河流常为界线明显、自然弯曲、宽窄不一的带状、上面常有堤坝、桥梁等人工建筑。河水比较混浊或者水较浅,则色调浅;河水清澈或水较深,则色调较深湖泊湖岸呈自然弯曲的闭合曲线,轮廓较为明显。常为均匀的深色调城市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排列较规则整齐;砖木结构的房屋排列不规则;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浅灰;砖木结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深灰;城市的夜景在周围深色调的背景下,呈现点状或面状亮区道路一般呈线状延伸,道路间有交叉点。色调从浅灰到深灰。简易公路多为砂石路面,色调较浅,沥青路面呈现深灰色农业用地在形态特征上常常是被道路分隔为一块块长方形林地往往可以观察到高大树木投下的阴影(2)GIS叠加示意图的判读首先要明确GIS图层叠加示意图是由哪些专题图层组成的,其次要明确不同的专题图层反映的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最后要明确图层叠加之后反映的地理要素特征。叠加图层新生(应用)主体人口密度与交通线路及规划图新建商业中心选址河流分布、坡度分布、土石分布泥石流易发区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耕地的分类和评价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水文地质、区域规划深埋垃圾场选址人口密度图、行政区划图、行政区人口基数各行政区人口增长率坡向分布、岩石倾斜滑坡易发区2.“3S”图像的读图流程第一步:确定图像类型利用题干、图中信息,结合“3S”技术特点和功能,准确判断图像类型。第二步:明确各类图的特征RS图像要根据形状特征、色调深浅判读;GPS接收机要关注界面的信息;GIS图层要探寻构成、图层的空间联系、不同图层重叠反映的事物特征。第三步:解读图像信息,判断地理特征RS图像要根据形状特征、色调深浅反映出的地理事物推断其典型的地理特征;GIS图像要根据界面数值读出具体的经纬度、高程、时间信息,判断地理特征;GIS图像要从图层的组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图层重叠后多要素综合分布特征判断区域或要素的地理特征。结合设问,调动相关知识,结合图像解答问题。学 以 致 用考法一RS图像的判读与应用1.(2015江苏地理,1718)图1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图2为根据1973、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读图回答(1)(2)题。(1)图1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A.山谷 B.山脊 C.冲积扇 D.盆地(2)图2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A.减少了1 800平方米 B.增加了1 800平方米C.增加了2 700平方米 D.减少了2 700平方米解析第(1)题,海拔高处多冰川,反射率高,在遥感影像上表现为颜色较浅,海拔低处较灰暗,且比两侧暗;该地位于山顶附近,结合灰暗处的延伸形状,可判断甲位于山谷中。第(2)题,2009年非冰川方格的数量增加到10个,比1973年多了3个方格,即冰川方格减少了3个方格,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 平方米,说明图示区域冰川面积减少了2 700平方米。答案(1)A(2)D考法二GIS图像的判读与应用2.(2016江苏地理,1516)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A. B.C. D.(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A. B.C. D.解析第(1)题,遥感主要获取地表地物的影像信息,结合各图层可判断、正确,故答案为A。第(2)题,此题实质是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即地形、土壤、水源等对比分析可推断正确答案为C。答案(1)A(2)C考法三RS和GPS图像的判读和应用3.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环境的研究,服务于日常生产生活。读图,回答(1)(2)题。(1)利用甲图可以()A.了解地形和地貌特征,开展土地资源调查B.监测风沙和干旱灾害,进行灾情预测分析C.确定时间和空间定位,进行路线筛选导航D.测算经济和人口数据,确定商业网点布局(2)有关乙图车载导航仪及其所示电子地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载导航仪借助GIS实现精确定位B.车载导航仪通过RS获得交通信息C.电子地图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D.电子地图不能显示自然地理信息答案(1)A(2)C限时规范专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结合某日四川气象干旱监测图,完成12题。1.要持续监测该地区的旱情,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2.该幅干旱监测图的绘制主要是依赖()A.GPS B.GISC.RS D.数字地球解析第1题,RS(遥感)可用于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够持续监测旱情等灾害的发展。第2题,该图的绘制需要对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因而需要运用GIS。 答案1.C2.B下图为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四种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读图,完成34题。3.红砂岩具有高反射率的波段是()A.红外线 B.X光C.可见光 D.紫外线4.利用图示信息能直接完成的遥感工作是()A.判断水域状况 B.制定绿化方案C.估算地物面积 D.判断土地类型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红砂岩具有高反射率的波段为0.6左右,读图可知,属于可见光波段。第4题,图中信息显示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的反射率不同,据此可直接判断土地类型。答案3.C4.D(2018莱芜月考)下图是运用某种地理信息技术来选址的工作流程图。读图,完成56题。5.最有可能采用图示流程进行选址的设施是()A.地下水天然入渗补给区 B.汽车加油站C.大型游乐园 D.放射性废弃物储存场6.图中甲和乙所进行的分析方法是()A.最佳路线分析 B.风险分析C.生态分析 D.叠图分析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判断出该设施最终的选址条件为适宜的地质、非高人口密度区、不接近主要道路、非生态保护区,说明该设施对环境的影响大,适合的选项只有D项。第6题,通过图示内容很容易判断出甲和乙所进行的分析方法为叠图分析法。答案5.D6.DGIS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即将地图中的不同地理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中。图1和图2示意存储同一区域不同信息的两组GIS图层。读图,完成78题。7.将不同要素的图层进行重叠,就形成不同的主题地图。若要获得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影响的专题地图,需要从图1、图2中调用的图层数分别是()A.2个、1个 B.2个、3个C.1个、3个 D.1个、2个8.若利用上面的两组GIS图层进行造纸厂的选址,还应增加()大气污染图层区域规划图层水系分布图层矿产分布图层A. B. C. D.解析第7题,将地形图层与聚落分布图层、交通线分布图层重叠可形成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影响的专题地图。第8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造纸厂会产生水污染,应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需要考虑水系分布;同时,会对城市功能区的布局产生影响,选址要考虑区域规划。答案7.D8.C智能手机一般具备拍照、网页浏览、地图查询、定位导航等功能。下图是某智能手机的GPS功能显示图。读图完成910题。 9.手机GPS功能的出现,说明()A.GPS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 B.GPS可以扩大人们的出行范围 C.随着GPS的普及,民用GPS发展很快 D.有手机信号就能进行GPS定位导航 10.手机GPS能够实现的功能有()网络实时监视所处位置获取失窃汽车查找行车路线追踪 A. B.C. D.解析第9题,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这不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GPS技术本身不能扩大人们的出行范围;随着GPS技术的普及,人们使用越来越方便,民用GPS发展很快;GPS定位至少需要4颗卫星,不是有信号就行。第10题,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可以知道位置、行车路线;GPS没有监视和查寻功能。 答案9.C10.D 1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通信系统(CNSS)。该系统可应用于()A.农业粮食估产 B.地震灾情评估C.城市减困房安置 D.海洋权益巡航解析农业粮食估产主要是RS和GIS,地震灾情评估和城市减困房安置主要是GIS。答案D12.AR实景红包是支付宝于2016年12月21日推出的红包玩法,用户将基于“LBSAR红包”的方式发、抢红包,用户在发、抢红包时,都需要满足地理位置和AR实景扫描两个条件。AR实景红包应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A.数字地球 B.RS 和GIS C.RS 和GPS D.GPS和GIS 解析确定地理位置要用到GPS技术,AR实景扫描需要借助于地理信息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答案D二维条码/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下图为二维码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13.图示二维码技术应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A.数字地球 B.RSC.GPS D.GIS14.下列不是二维码技术特点的是()A.容量大 B.加密性C.应用范围广 D.时效性解析第13题,把文字等信息转化为二维码图形的过程叫做编码,把二维码图形还原成文字等信息的过程叫做解码。这是借助于地理信息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第14题,二维码容量大,借助于图像点阵存储大量的数据;二维码防伪就是利用了它的可加密性;二维码应用范围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能广泛应用。二维码没有有效期,无时效性。答案13.D14.D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漏选、错选皆不得分)(2018江苏江阴三校上学期期中联考)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下图,完成1516题。15.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A.红外线 B.X光C.可见光 D.紫外线16.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A.划分植物类型B.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C.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D.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解析第15题,通过图示比较重度病虫害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长在0.580.8的波长范围,对应波段划分,可发现主要集中于红外线与可见光部分,选A、C。第16题, 植物受到病虫害时,其本身发出的辐射量会减少,这种变化人眼无法观察到,但是遥感就可以清楚地发现,根据这一原理可以通过遥感图像上的色差来区别健康树木和病害树木,对树木的生长状况进行监测;也可以根据农作物的分布状况和健康状况来估计粮食的产量。故C、D正确。由于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反射率会发生变化,并且有可能不同的植物可能反射率接近,因此不能划分植被类型;也不能透过地表植被判断土壤类型,故A、B错。答案15.AC16.CD(2018武汉武昌区模拟)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完成1718题。17.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如今物流快递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车辆跟踪 B.合理分配车辆C.增加能耗 D.提高运营成本18.国家气象局每天为媒体提供的卫星云图的制作主要使用了()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解析第17题,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对交通车辆实时监控,综合各个车辆的运行情况,总结反映出各交通线路上车辆的总体运行情况,从而指导车辆走最合理的路线,达到在各交通线上合理分配车辆的目的,对各车辆来说,可以加快运行速度,降低能耗,提高运行效率。第18题,国家气象局每天为媒体提供的卫星云图是通过遥感获得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信息加以处理后得到的。答案17.AB18.AC三、综合题(共24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材料一不同植物类型由于组织结构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在遥感影像中可以表现出来。下图是不同植被反射波谱曲线比较图。材料二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绘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1)根据材料一判断,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植被分布的调查,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被的哪种特征?(3分)(2)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绿光波段的可见光以及红外线反射率最高的植被分别是() (3分)桷树 桦树 松树 草A. B. C. D.(3)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分布的调查具有哪些方面的突出优点?(3分)解析第(1)题,不同植被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这是遥感影像判读的依据。第(2)题,依据材料一,绿光波段桦树的反射率最高,达20%,红外线波段草的反射率最高,达90%。第(3)题,根据遥感技术的优点分析作答。答案(1)不同植被的光谱特征不同。(2)D(3)探测范围大,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实施动态监测等。20.(2017江苏大联考)2010年1月26日海地地震进入第15天,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次地震已经造成11.3万人死亡,19.6万人受伤。阅读下列图像资料,回答问题。(15分)(1)甲图是海地地震发生位置示意图,它的绘制主要借用了()(3分)A.GPS技术 B.GIS技术C.RS技术 D.数字地球技术(2)乙图是海地某地26日的遥感图像,图示影像中,白色地物最可能是()(3分)A.民房 B.基塘 C.帐篷 D.草料堆(3)将海地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信息及时传递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最佳途径是()(3分)A.GPS B.GISC.RS D.信息网络技术(4)利用GPS可以预测地震,请简述其使用方法。(3分)(5)服务性的普及使得GIS逐渐成为一大新兴的社会产业,并创造着巨大的经济效益。请列举几项GIS技术的主要服务性应用领域。(3分)解析第(1)题,海地地震位置图需要借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才能得出。第(2)题,遥感图片中白色图形,形状比较规则,呈正方体,比较密集,最可能是人为安置的帐篷。第(3)题,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的传输。第(4)题,利用GPS进行地震预测,主要是借助GPS的精确定位功能,观察板块的微小移动来进行精准观测。第(5)题,结合GIS的应用方面进行分析即可。答案(1)B(2)C(3)D(4)利用GPS的精确定位功能,观测板块的微小移动,借此预测地震。(5)城市规划与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生态环境管理、资源利用与管理、环境监测与管理、交通监测与管理、流域开发与管理、区域规划与管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