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4 单元活动 鲁教版必修1 新课标.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80092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4 单元活动 鲁教版必修1 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4 单元活动 鲁教版必修1 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4 单元活动 鲁教版必修1 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4 单元活动 鲁教版必修1 新课标一、选择题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它对于推动经济建设、环境改善和国防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因此,学看遥感影像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读下列遥感地图,完成12题。1根据遥感解译标志判断,图1中部区域表示的地理要素最有可能为()A足球场 B红海C北京市区 D湖泊2根据遥感解译标志判断,图2中线条最有可能指示的地理要素为()A浙赣湘黔铁路(部分) B长江(部分)C长城(部分) D河西走廊(部分)解析:遥感图像的基本判读方法:一看颜色,二看形态,三看与周边地物的关系,抓住地物的影像特征来加以识别。图中区域颜色一致,边界较圆滑。足球场应当比图示区域表现得更规则;红海应为西北东南向的带状分布;北京市区表现出来的棱角应比较明显;湖泊边界较圆滑,但不十分规则。图2中的线条弯曲且宽度不一。在遥感地图上,铁路多为线状,较顺直,宽度无变化;河流多为线状,弯曲多变,且宽度不一;长城宽度无大变化;河西走廊呈西北东南走向,且应为带状分布。答案:1.D2.B北京时间xx年10月24日18时05分,载有“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开始飞向远在38万千米外的月球。11月5日“嫦娥一号”被月球“捕获”,顺利进入工作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回答35 题。3“嫦娥一号”选择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形轨道,主要是因为有利于()探测月相变化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探测地球至月球的空间环境分析月球表面化学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A BC D4利用“嫦娥一号”月球卫星,探测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钛、铁等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这是()A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B全球定位系统在野外测绘领域的应用C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领域的应用D“数字月球”在环境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5月面图像的形成主要应用了下面哪项技术()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系统 D地质勘探技术解析:嫦娥工程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座里程碑,是我国航天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的标志。“嫦娥一号”选择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形轨道,是为了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和分析月球表面化学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因为如果“嫦娥一号”选择绕月球赤道飞行的圆形轨道,则月球的两极地区就处在探测的边缘,获得的资料少而且不够精确,“嫦娥一号”选择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形轨道,结合月球的自转,就可以实现对月球全方位的探测。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携带多功能遥感设备对月球各个不同的层面进行的科学探测,可以是月球表面的图像,也可以是某一深度处的图像,或者是对某一种矿物成分的含量、分布范围等的探测。答案:3.D4.C5.C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打算对当地进行调查,但他们没有找到当地的地图,只找到甲、乙两幅时间不同的当地遥感摄影,令他们失望的是无人会判读,现请你帮助。已知a区域为边界圆滑的深蓝色的面状区域;b区域为边界棱角明显的灰白色面状区域;c区域位于b区域周围,面积广阔,色调为红色;d为一弯曲的、宽度变化的线状地物,e为一灰白色的不规则的点状地物;f为e、a相连的比较顺直的线状地物;g为难分辨的与d相连的点状地物;h为与a、b相连的规则线状地物,它与d交于i点。根据材料完成68题。6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湖泊b城市c植被d高速公路e池塘f道路h小河流A BC D7调查湖泊水质状况后,一部分同学想到村庄小学组成学习帮扶对子,他们的行走路线是()Aafe BbhaCafi Dahi8两幅图中的a区域的深蓝色基调中有红斑点,最有可能的事件是()A遭遇洪灾 B发生病虫害C渔民正在捕鱼 D水生植物的栽培解析:在遥感影像上,可以根据不同的影像特征来判别地物。a、b、c、d、e可以根据直接解译标志,从色调、形状、图形等方面解译,a为湖泊,b为城市,c为植被,d为河流,e为村庄,f、g、h、i可以根据间接解译标志解译,f为道路,g为池塘,h为小河流,i为两河流交汇点,则6题选B,7题选A即可推出;a区域中红斑点,说明水中有植物,故8题选D。答案:6.B7.A8.D9有些卫星遥感影像上植被为红色,原因是()A秋天拍摄树叶变红B植物出现病虫害C植被覆盖率太低,导致红色土壤裸露D这幅卫星遥感图像属假彩色卫星影像解析:卫星遥感影像上的彩色被称为假彩色,色调色彩等常被用作直接解译遥感影像的标志,如河流、湖泊为深蓝色或蓝黑色,人工建筑呈灰白色或浅蓝色,植被呈红色。答案:D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图,回答1011题。10上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红外线X光可见光紫外线A BC D11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划分植物类型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状况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A BC D解析:第10题,从图中重度病害和健康植物反射率曲线可以看出,符合题意的波段主要集中于可见光和红外线范围。第11题,遥感技术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因为图中很明显地反映出不同生长状况的植物反射率不同,由生长状况可推断粮食作物产量。答案:10.B11.Dxx年我国环境日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据此完成下题。12造成“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B大面积植树造林C人类大量利用冰川淡水D地球正处于冰期答案:A13xx年8月,据卫星统计数据得知青海省540万亩草原发生蝗灾,卫星遥感技术之所以能够感知地面蝗虫的危害和分布情况是因为()A农作物遭受蝗虫灾害,反射波谱会发生一定特性的变化B卫星分辨率高,可以拍摄到比较清晰的照片C卫星直接指挥飞机进行灭蝗工作,无需人工参与D如果采用飞机遥感,探测的范围会更大解析:农作物遭受蝗虫灾害,反射波谱会发生一定特性的变化,因此在卫星上使用光学仪器和电子仪器,接受蝗虫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以图像胶片记录下来传送给地面,最后经过分析即可对地面蝗虫的危害和分布情况做出判断。答案:A二、综合题14李甲同学在判读某地区卫星影像后,用透明纸蒙在上面准确地绘出了主要道路、城市、村庄、河流的位置和范围,如下图。读图,回答问题。(1)原卫星影像图上李甲同学区分河流和道路的直接解译标志有_,_,_。根据直接解译标志B处为道路还是河流?_。(2)在原卫星影像图上村庄为不规则的点状或星状,那么城市为_状,道路、河流为_状。(3)A处为一道路,C处为一河流,在原卫星影像图上间接解译标志是_。(4)假若在xx年3月和xx年8月分别拍摄该地区的卫星影像,图上D处的色调是否一致?_;原因可能有_。解析:在卫星影像图上,直接解译标志有色调、形状、大小等。第(1)题,道路和河流色调不同,形状也不一样,道路宽度不变,比较平直,河流弯曲而且宽度有变化。第(2)题,城市和村庄虽然都是聚落,但两者形状及色调却有区别,尤其是形状上,村庄呈点状或星状,城市呈面状;而道路、河流则呈线状。第(3)题,间接解译标志是指能够间接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各种特征,题目中,A处和C处同是线状,但A与城市相连,C与河流相连,故推断A处为一道路,C处为一河流。第(4)题,影像解译标志因地、因时、因波段不同。答案:(1)色调道路宽度往往不发生变化,河流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道路比较顺直,河流弯曲多变河流(2)面线(3)A与城市相连,C直接与河流相连(4)否D处为一河流,季节不同、水深不同、河流含沙量不同,色调就不一样15材料一在一张北京地区的资源卫星遥感图片上,人们惊奇地发现北京城已陷入了垃圾的重重包围之中,这些垃圾堆就是人们长期掩埋的生活垃圾。于是人们惊呼:再不采取措施,北京城将变成垃圾场了!材料二xx年以来贵州发生森林火灾1 525起,造成4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 600多万元。在扑灭大火的过程中,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扑灭大火战斗中,国家气象局向森林防火总指挥提供了几十幅反映林火发展情况的卫星影像图,为制定灭火计划、作出灭火部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1)结合遥感工作的原理,试分析材料一中资源卫星是如何发现掩埋在地下的垃圾的。(2)试分析遥感在减灾防灾的应用中,获取信息方面优势的具体表现。(3)请拟出与下列三个遥感技术应用领域相关的课题名称。应用领域课题名称例:防灾减灾 长江流域洪水动态分析国土资源勘查 _城市规划 _环境监测与保护 _答案:(1)遥感资源卫星能很容易地利用遥感装置发现垃圾的埋藏情况,是因为埋藏垃圾后的地面反射和辐射光谱就会发生变化,如垃圾中的有机物发酵会产生热量,垃圾填埋处的地温就高,通过遥感卫星图片很容易同其他地区区别开来。(2)遥感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的优点。(3)上海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 上海城市绿地调查与规划。黄浦江水体污染监测。(所列课题与应用领域对应且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