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新天地 第一课 新天地 新感觉 第3框 谁也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教学设计2 人民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79793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新天地 第一课 新天地 新感觉 第3框 谁也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教学设计2 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新天地 第一课 新天地 新感觉 第3框 谁也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教学设计2 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新天地 第一课 新天地 新感觉 第3框 谁也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教学设计2 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谁也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学习内容分析本框内容通过引入现实中一些教育权被剥夺的案例,创设了情境,再让学生帮助主人翁为维护受教育权出谋划策等活动,让学生快速明白了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最后,还通过“法律链接”等活动,让学生明白受教育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一项义务,所以每个公民都应该珍惜受教育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学习者分析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虽然是生活空间、学习内容、人际关系都发生了新变化,但由于知识积累程度、认知能力、主体差异等因素使他们对目前的学习任务认识并不是那么清楚,学习的自觉性也不是很强。设计这一教学内容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对受教育权的有关规定,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并培养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能力。教学目标课程标准: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教育权受法律保护的观念,增强维权意识知识与技能:接受教育,不仅仅是我们的愿望和要求,更是宪法赋予每一位公民的权利。今天,在学校读书,就是在享受法律赋予学生的受教育权,这一重要的权利,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的;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提高受教育的自觉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和责任意识,增强受教育的自觉性,并能正确运用法律同侵犯受教育权的行为做斗争,自觉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谁也无权剥夺我的受教育权。措施:学习“法律链接”后谈启示;分组讨论教材提供的案例,最后总结。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的义务。措施:播放因受教育使个人命运改变,同时也为社会、国家做出贡献的实例视频,引导学生谈感想,从而明白这一道理。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骤: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主要是通过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顺理成章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初读“法律链接”。引导学生学习“法律链接”,初步了解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的义务;三、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教材提供的案例,并记录结果。四、回顾小结。通过老师的提问,来巩固学习过的内容;五、整理笔记。依据的理论理论实践理论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35分钟学生回顾前节课的相关引导内容,得出:作为中学生这一群体中的一员,应该树立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意识,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学习条件,成为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回顾并感受、回答,积极参与,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增强责任意识,为学习本框内容做好情绪、思想方面的准备等。讲授新课:第一环节学习“法律链接”。10分钟引导学生学习“法律链接”。学生积极学习并记忆相关法律条款。在学习相关的法律常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受教育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谁也无权剥夺。第二环节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案例并向全班汇报结果25分钟巡回指导、适当归纳总结、点评。分组讨论教材提供的案例,并记录结果。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分工合作的意识,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自己语言表达、归纳总结、逻辑推理等多种能力。小结拓展3-5分钟引导学生作出小结,适当整理笔记。小结加强、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