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3.7.2《人体的呼吸》第2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78718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 3.7.2《人体的呼吸》第2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3.7.2《人体的呼吸》第2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3.7.2《人体的呼吸》第2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节 人体的呼吸(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阐明在人体内发生的气体交换过程2.通过实验来探知在呼吸过程中,气体发生的变化3.关注呼吸系统的健康4.掌握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测定的方法,初步学会测定肺活量的方法。5.通过呼吸系统的知识的学习,关注自己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6.增强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为当地环境保护作贡献。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和气体成分的变化。运动对呼吸的影响和肺活量的测定。教学难点:人体吸入气体、呼出气体成分变化。体内气体的交换过程。测定肺活量。三、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引言学生思考,产生求知欲望。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运动的过程,我们知道,通过呼吸运动,外界空气进入了肺,那么,这些气体怎么到达人体的各个组织细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气体交换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气体交换学生代表演示实验过程,其余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组讨论、交流。学生回答:1.实验中用夹子夹紧B橡皮管的目的是保证吸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可以看到A试管中有气泡产生。2. 实验中用夹子夹紧A橡皮管的目的是保证呼出的气体进入B试管中的石灰水里。可以看到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仔细阅读表中数据资料,分析得出结论: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了,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主要原因是气体在肺内进行了交换。观察思考,内化形成知识体系。出示“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实验装置,提出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组织学生讨论:1.实验中用夹子夹紧B橡皮管的目的是什么?出现什么现象?2.实验中用夹子夹紧A橡皮管的目的是什么?出现什么现象?出示“吸入气体、呼出气体成分数据表”,引导学生分析数据,解释数据变化的原因。出示“人体气体交换和运输示意图”,完整阐述气体交换的过程。通过学生亲自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样用事实说明问题,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数据的分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明确人体呼出的气体中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氧气和其他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还是比氧气少,只是相对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而言,其含量相对增加了。可以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运动对呼吸的影响学生代表分别测定肺活量,另一位学生记录测定值。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肺活量大,说明运动与呼吸是有影响的。准备肺活量计,将它调整到测定状态。有目的的选择几位学生,测定其肺活量。组织学生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思考:运动与呼吸的关系。由学生自己测定、收集数据,然后分析数据,用数据说明运动对呼吸的影响,这样比直接给出数据或直接讲道理更有效,学生更能信服。课堂小结总结归纳:外界空气中的 氧气通过呼吸运动进入肺,通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再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部,最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进入氧气组织细胞。二氧化碳排出的途径正好相反。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体的呼吸,请思考:外界空气中的氧气怎样到达人体的各个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是通过什么途径排出体外的?将两节课的重点内容归纳,使分散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