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77746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知识与技能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落实“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2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庄子的思想和主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重点文言词语积累,准确翻译课文。难点体会庄子的语言特色,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课件2课时北冥有鱼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风起云涌;贤哲奔走,百家争鸣。聚徒讲义,著书立说,遂有蔚为大观的诸子散文。论语平实质朴、循循善诱;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哲思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感受先生的大智与幽默。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1读课文,基础积累。学习古文应该反复诵读,以致成诵。请同学们挺直腰板,捧起课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文章,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1)给加点字注音。北冥(mn)鲲鹏(kn)抟(tun)迁徙(x) 齐谐(xi) 正色邪(y)(2)借助课文和注释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北海)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振奋,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水运动)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怪异的事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旋风)去以六月息者也。(离开;风)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湛蓝色;尽头)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这样;罢了)(3)通假字北冥有鱼(“冥”同“溟”,海)其正色邪(“邪”同“耶”,语气词,呢、吗)(4)词类活用志怪者也。(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南冥者,天池也。(天:名词作形容词,天然的)2翻译重点句子。(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振翅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这只鸟,海水运动就将迁往南海。(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至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2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3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4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北冥有鱼一文的寓意是什么?文章借鲲鹏的寓言展开想象和联想。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5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为: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推己及彼,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但庄子与孔子的思想截然不同,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智、博学、善辩和艺术家的风貌。庄子与惠子的友情庄子与惠子,由于性格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基本立场,进而导致两种对立的思路一个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一个走向独我论,即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庄子与惠子由于基本观点的差异,在讨论问题时,便经常互相抬杠,而挨棒子的,好像总是惠子。在逍遥游中,庄子笑惠子“拙于用大”;德充符上也说惠子:“你劳费精力自鸣得意于坚白之论。”这些批评,庄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学观点上,而他最大的用意,则在于借惠子来抒发己意。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上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却是庄子生平唯一的挚友。这从惠子死后,庄子的一节纪念词上可以看出: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土,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去,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徐无鬼)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1读课文,基础积累。(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疑问代词,怎么)是鱼之乐也(这)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肯定是)请循其本(追溯话题本原)(2)多媒体显示课文参考译文。要求学生与自己的译文对照,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思考译错的原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完全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注意停顿,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现性格。“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从容,悠闲,语速要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稍快,读出急于反驳的样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巧辩,机智,从容)“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肯定,毫无争辩)“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充满智慧,善辩)1庄子与惠子二人辩论的问题是什么?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2惠子凭什么可以确定庄子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他的依据是什么?理由一:惠子说庄子不是鱼,所以不知道鱼的快乐。理由二:惠子不了解庄子,不知道庄子的想法。3惠子的思想有什么特点呢?像数学证明题一样,层层推理,讲究逻辑。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4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5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1)从形式上来看,庄子占了上风。因为庄子说了后惠子就没有话来反驳了。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属于强词夺理。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6从二人辩论的语言来看惠子和庄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惠子注重逻辑分析,从科学角度看世界;庄子注重观赏和移情同感,从美的角度、诗意的角度看世界。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履,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逍遥游想象神奇,表达了庄子追求自由的思想境界;秋水一文所宣扬的是庄子一贯的思想:即一切顺其自然。庄子鄙视功名富贵,追求快乐自由,他的思想虽有消极虚无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标却在于要使人的生活和精神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的绝对自由独立的境界。多少年来,庄子思想曾给乱世中饱经沧桑的心灵以莫大的安慰,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读来,也犹如扑面而来的清风一般,清爽怡人。北冥有鱼借助鲲鹏的寓言故事,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他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也表达了庄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篇寓言,通过庄子、惠子的辩论告诉我们要追求快乐自由和诗意的生活。北冥有鱼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想象神奇,意象雄奇,文风恣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庄子二则文章虽短,但内容及文章的主旨有些不好懂,所以我在教授这两则时,以积累文字词语,疏通文意为主。这当然也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步骤。在学生理解课文没有困难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欣赏庄子的语言特色,论辩技巧,以及他的思想主张,以达到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效果。22礼记二则知识与技能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1在反复诵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能当堂成诵。2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认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2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重点能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难点1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2联系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看有无相似之处。朗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多媒体课件 2课时虽有嘉肴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它与周礼礼仪合称“三礼”。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汉民族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学记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齐诵读1生读课文,给难字注音,划分朗读节奏。2出示课件,认读,把握节奏。(1)读准字音嘉肴(yo)弗食(f)自强(qing)教学相长(zhng) 兑命(yu) 学学半(xio)(xu)(2)把握节奏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解决字词句问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虽有嘉肴(嘉:美好;肴:用鱼、肉做的菜。)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吃)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是故:因此,所以)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反思;自强:自我勉励。)故曰:教学相长也(长:促进)其此之谓乎(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乎”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2)古今异义词。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主旨今义:味美)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学学半(古义:教今义:学习)(3) 翻译下列句子。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不亲自品尝,就永远不会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永远不知道它的好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困惑的地方。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知道自己不足,然后才能自己反省;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4口头翻译全文,师生一起矫正。1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嘉肴”写起?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2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3“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4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候就可以“知困”而“自强”。本文论述了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即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虽有嘉肴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的正确。由此,我想到了教学活动。其实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捷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不得施展,事倍功半。就像师说中说的那样“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吧。大道之行也同学们,在xx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这一伟大构想。其实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圣人就提出了一种社会模式,他称之为大同社会。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怎样一种社会呢?它具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走进选自礼记的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人民流离失所;周王室日渐衰微,礼崩乐坏。“士”私学兴起,形成了许多思想流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各个学派都提出自己的治国理念和主张,儒家提出了“上下有分,等级有序;尊贤礼士,君仁臣义;君民同乐,轻敛薄赋”的政见主张,以实现“大同”的理想社会。“大同”社会不仅仅是儒家治国理想,更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梦想。1自由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句。(1)掌握以下文言实词。(多媒体投影)大道之行也(施行)选贤与能(同“举”)讲信修睦(培养)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以为亲)矜(gun,同“鳏”,老而无妻的人)皆有所养(供养)男有分(fn,职分,职守)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恨)不必藏于己(私藏)谋闭而不兴(兴起)盗窃乱贼而不作(乱贼,指作乱害人的事。作,兴起)故外户而不闭(户:门。闭:关闭,插门)(2)翻译句子。大道之行也。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为公。天下是公共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读出课文节奏。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3感知文章整体内容。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1再读课文,注意文中停顿:(1)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2)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每组后当作一顿,要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3)第三层:“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谋闭而不兴”中“闭”属下读。“而不闭”一语后停顿可稍长。末句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2如何理解文中提出的概念:“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1)大道,指儒家推行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2)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3)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3“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4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课文第二层有三句话,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5任何想象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呈,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6迁移探究(开放性题目,分组讨论,在对比中思考,在思考中复习。) (1)“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了(由此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也同样受到社会的照顾)。(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象,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本文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2阐述道理,条理清晰。文章在阐明“大同”社会政治纲领的内容时,按逻辑关系,由政权归属谈到政权所属的条件,最后谈到在德才兼备的领导者的管理下,所呈现出的诚信、和睦、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在阐明之后,很自然地阐述了在这些纲领维护下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分三个方面展开,从物质生活谈到了理想观念。既全面又条理清晰地反映了作者的思路。3运用排比,突出气势。本文语言气势强盛,一气贯注,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文章通过运用排比手法来做到这一点。如“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等语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大道之行也从军事的角度我认为:战场是瞬息万变的,课堂也是瞬息万变。因为人是战争和课堂的主导者,所以如战争的双方一样,学生的学情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前提的,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调节学生学习的情绪,及时加以引导。再好的教学案需要实战检验才可以判定它的优劣。23马说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过程与方法1加强朗读训练,培养文言文的语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2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环境,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重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难点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1朗读教学法。2讨论点拨法。3拓展延伸法。课文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2课时战国时,楚国有一个叫汗明的人到春申君那里毛遂自荐。他对春申君说:“您听说过千里马吗?有一匹千里马,年龄已经很大了。有一天,它拉着盐车上太行山,蹄子蹬直,膝盖弯曲,尾巴下垂,皮肤溃烂,汗水四溅,因为它实在拉不动了。这时伯乐遇上了它,爱怜地抚摸它,为它哭泣,脱下衣服盖在它身上。于是,千里马俯身喷气,仰头嘶鸣,声音直冲云霄。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它看到伯乐了解自己啊!如今我被困在地方上已经很久了,难道您就不想举荐我,让我像千里马一样,为您仰天嘶鸣吗?”故事中受困的千里马因遇到伯乐而焕发了青春。现在,我们一块来学习韩愈的马说,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是多么的重要!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朝文学家。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马说师说祭十二郎文与孟东野书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都是很有名的文章。题解“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但讲究文采,具有“炜晔而谲诳”的特点,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本文以“马”为说的对象,是指借写马的遭遇来抒发自己对社会的看法。1听课文朗读音频,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抒发的情感。朗读时要注意语句的停顿。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重点词语的理解。(1)祗:只,仅。(2)辱:受到屈辱。 (3)骈:并列。(4)是:这。 (5)能:才能。(6)见:同“现”,表现。 (7)且:尚且。(8)等:相等。 (9)安:怎么能(10)临:面对。2一词多义。(1)故虽有名马(即使)虽有千里之能(虽然)(2)不以千里称也(用)策之不以其道(按照)(3)食之不能尽其材(同“饲”,喂)食不饱(吃)(4)其真无马邪(表示加强诘问语气)其真不知马也(指代他们)食之不能尽其材(指代千里马)(5)策之不以其道(鞭打)执策而临之(马鞭)(6)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虽有千里之能(才能)3通假字的解释。(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养。)(2)食之不能尽其材(同“才”,才能。)(3)才美不外见(同“现”,表现。)(4)其真无马邪(同“耶”,吗。)4难句翻译。(1)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顿有时能吃尽十斗粮食。(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千里马)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3)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成批地死在马槽里。(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识千里马啊!5学生结合注释和老师讲解的内容,翻译全文(略)。6第1自然段文字说明了什么?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7课文中作者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为了强调什么?强调了伯乐的重要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8第2自然段说明了什么?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9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10第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人不识千里马。11本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饲马者的浅薄愚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12本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上节课中,我们一起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让我们看到了千里马因为没有伯乐而只能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作者为什么要写没有被伯乐发现的千里马呢?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课文,深入探究。1课文开篇就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们认为到底是先有千里马,还是先有伯乐呢,为什么?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马而言应该是这样的。然而对千里马来说,就应该先有伯乐。因为如果人无法将千里马与普通的马区别开来,那千里马就等于是普通的马。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何作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马说中起论点的作用,下文都是从反面论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3“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有何作用?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4当“千里马”被埋没时,它的遭遇怎样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回答。“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5俗话说,不平则鸣。韩愈为何要替一匹马的不公遭遇鸣不平呢?这岂不是小题大做?你们怎么理解呢?韩愈是以此讽喻当时的统治者。“千里马”在这里也指人才,而“伯乐”则是赏识人才的人,“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统治者。这里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怀才不遇,并非小题大做。6关于“托物寓意”写法的理解。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这种写法赋所托之物以某种象征意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以千里马喻贤才,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这种写法的显著特点是寓深刻的道理于具体的形象之中,曲折、深沉、含蓄,能充分激发人们的想象。7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感情?表达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8你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吗?仕途坎坷,多次被贬,怀才不遇,生不逢时。9细读全文,体会每段最后一句话所表达的感情。第1自然段末句“不以千里称也”,表达出作者对名马受屈、埋没的不幸遭遇无限惋惜、慨叹,语气极为低沉。第2自然段最后说“安求其能千里也”,运用了反诘的句式,表达了满腔的愤激不平。第3自然段写道:“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呜呼”后面用了感叹号,是对那些一无见识却又妄自论断者发出的悲叹。“其真无马邪?”是对上述错误结论的反诘,有咄咄逼人之势。“其真不知马也。”正面提出与对方截然相反的结论,字字铿锵,凝聚着对妄言无马者的抨击与鄙视,直抒郁结已久的不满情绪。10体会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在结构方面,本文脉络清晰,丝丝入扣,全文围绕“其真不知马也”这一中心层层推论。第1自然段,首先表明作者的基本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可以视为总纲,旨在强调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恳切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然后宕开一笔,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既从反面说明了基本观点,又深刻地揭露了现实问题,这是本文的中心议题,继而水到渠成地叙写千里马被屈辱、埋没的不幸遭遇,作者怀才不遇的苦衷隐含其中。第2自然段写千里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不能展其才华,揭露问题的实质“伯乐不常有”。“安求其能千里也?”之反诘,吐尽心中的愤懑与不平。第3自然段尽数统治者的种种愚妄浅薄,令人切齿;进而引发感慨,揭示中心。“其真无马邪?”一问,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其真不知马也。”一答,如泰山压顶,直捣黄龙。全文一气呵成,酣畅淋漓。11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简练、含蓄的特点。托物寓意的写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寓深刻的道理于具体形象之中,言在此而意在彼,有咫尺论万里之势。文章语言简练,三个“也”字举足轻重。七个“不”字别有韵味。“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七个“不”字如江河直下,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写得淋漓尽致。12作者在本文中所提的看法,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面对韩愈你想说什么?就一般而论,提出要有伯乐来识别名马、培养千里马,即要有知贤识才的人来挑选、荐拔人才,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然而,本文所流露出强烈的个人情绪,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期待像伯乐那样的贤君来赏识、提拔自己,把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身上,这是不可取的。13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教育?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今天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14假如你就是一匹千里马,却暂时不被重用,你会怎么做呢?韩愈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绝对。我们要主动地去争取,像毛遂一样的自荐,方可把握住自己的命运。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论点,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真正原因。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点明中心,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本文属于“说”这种体裁,与现在的杂文相似。本文总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1托物寓意,结构精巧。文章以托物寓意的写法,将能发现、赏识、重用人才的人比作“伯乐”,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摧残和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2条理清晰,中心突出。全文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始指出唯伯乐知马,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是具有必然性的;中间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说到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全文连用十一个“不”字,说明“不知”所造成的恶果,揭示了问题的实质;然后痛斥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马说韩愈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无限痛惜)食马者无知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谴责)天下无马其真不知马也(深刻嘲讽)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古诗文教学,必须首先让学生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反复地朗读,再理解,再朗读,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去体味作者与作品的深意,最终实现对作品深刻的感悟。24唐诗二首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理解诗的内容。2感受唐诗的韵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过程与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借助相关工具书,学会鉴赏诗歌,领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重点1朗读品味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忧国忧民的情怀。2领会人物形象,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中心。难点对重点词句的赏析理解,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多媒体课件 2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一生中,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好日子。那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像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2学生一起朗读。(1)注意重点词语的正确读音。三重茅(chng) 风怒号(ho)挂罥(jun)塘坳(o)俄顷(qng)布衾(qn) 广厦(sh) 丧乱(sng)突兀(w) 见此屋(xin) 大庇(b)(2)把握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示例: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学生先互相练读、评读,挑选优秀展示朗读。4自由诵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文中的意象的作用。1研读第一节。(1)第一节写什么内容?能否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秋风破屋。(2)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卷、飞、渡、洒、挂、罥、飘转。(3)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痛惜。2研读第二节。(1)这节写了什么内容?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群童抱茅。(2)群童为何抱茅?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恨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3)“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3研读第三节。(1)请概括这节内容。长夜沾湿、长夜难眠。(2)“长夜”仅指诗人笔下这凄风苦雨的秋夜吗?“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床头屋漏,雨脚如麻,渲染了暗淡愁惨的氛围,也烘托了诗人愁苦暗淡的心境。(3)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愿望?忧国忧民。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甚至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杜甫的这首诗之所以光焰万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于此。4你能说出杜甫其他有关爱国的诗句吗?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为己念,执着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秋风破屋痛惜群童抱茅痛心长夜沾湿痛苦、难眠祈求广厦忧国忧民、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卖炭翁xx年春季人民的民义电视剧被各电视台热播,这再一次说明把握时代脉搏,反映人民心声的作品往往会受到人民的欢迎。在唐朝就有一位诗人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意思是创作文章、诗歌要紧跟时代,反映现实生活。这位诗人就是白居易,他写的卖炭翁就是“合为时而著”的诗歌。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785805)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又称“白望”(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白取其物)。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1注音读准下列字音。伐薪(xn)两鬓(bn)碾冰辙(nin)翩翩(pin) 叱牛(ch) 两骑(j)系向(j)2有节奏地朗读诗歌,看看诗中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烧炭运炭卖炭3具体说说这首诗在内容上,可分为几层意思?有三层。第一层,由开头至“心忧炭贱愿天寒”句,交代卖炭翁生活的艰辛和愿望。第二层,自“夜来城外一尺雪”至“市南门外泥中歇”,描述他进城卖炭。第三层,自“翩翩两骑来是谁”至结尾,写炭被无情掠夺。1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地点是在长安城南的终南山上。也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什么这样写?外貌。着重从颜色加以点染,“满面尘灰”指脸上的颜色,“苍苍”(灰白色)指头发耳边鬓角的颜色。“烟火色”“十指黑”说明烧炭艰辛。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3“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有什么特点?先自问,后自答,说明老人艰辛烧炭,为的只是维持活下去的最低水准“身上衣裳口中食”,即温饱而已。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句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心理。老翁身上“衣正单”,“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5品读:“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1)“一尺雪”说明什么?雪大,路必难行。(2)这两句又是从什么角度来写卖炭翁的?动作。(3)“衣正单”的老人为什么要在最严寒的拂晓就“驾炭车”而行呢?说明老人满怀希望,想卖个好价钱,实现“衣食”的愿望,卖炭心切。(4)“碾冰辙”说明了什么?说明冰冻路滑道难走,车速必然很慢。6“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这一句哪几个字写出了运炭的艰辛?“困”“饥”“歇”三个字进一步形象地、准确地写出了运炭的艰辛。烧炭难,运炭也难,这一车炭来得多么不容易啊!7“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这两句有何特点?先用设问句引出了两个人,然后作者通过对他们衣着(“黄衣”“白衫”)的描写,点明来者的身份,原来是宫使和他的爪牙。由远及近,通过一问一答,勾勒出宫使飞扬跋扈的形象。8从“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中找出描写他们行动的动词,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动词有“把”“称”“叱”“牵”。从这些描述中,形象逼真地写出了他们蛮横无理的强盗行径。9理解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两句中加点的词语。“千余斤”,言炭的数量之多,暗示卖炭翁付出的血汗之多。“惜不得”写出了卖炭翁忍气吞声、无可奈何的心态,也说明他是处在受压迫受剥削的无力反抗的地位。10千余斤的炭换回来的是什么呢?读后你有什么体会?“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半匹”“一丈”极言其少,与“千余斤”的炭形成强烈的反差。再说这些无用的纱、绫对卖炭翁来说,既不能充饥,又不能遮体。卖炭翁一年的辛苦就这样付诸东流,满怀的希望就这样成了泡影。宫使夺走卖炭翁的岂只是一车炭!而是夺走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剥夺了他生活的权利。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可怕的宫市制度!11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既有卖炭翁自身的对比,又有卖炭翁与宫使的对比,请从文章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各自的作用。(1)“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写出卖炭翁买衣食的迫切心情。(2)“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宫使爪牙们境遇的悬殊。(3)“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写出宫使掠夺的残酷。通过记叙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1含蓄有力,发人深思。这首诗从头至尾一百多字,截取卖炭翁的一次遭遇加以具体描述,将卖炭翁的悲苦命运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将宫使的霸道欺压行径暴露在文章之中,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