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分镜头画面的步骤.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76370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绘制分镜头画面的步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绘制分镜头画面的步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绘制分镜头画面的步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绘制分镜头画面的步骤,7.1绘制步骤7.2连续起草构图7.3反复推敲画面与叙事关系7.4画面精画7.5填写内容和对白7.6计算镜头时间,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依据剧情内容在剧本的主题思想、题材样式上,明确动画影片的类型风格,并确立绘制分镜头画面的思路与方法。在对整部动画影片有整体规划的前提下,熟练掌握从构思、起草连续构图、推敲画面与叙事关系、精画画面到计算镜头时间等的基本规律与技法。学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绘制分镜头台本的步骤,对反复推敲画面与叙事关系的具体方法重点掌握。,第七章绘制分镜头画面的步骤,分镜人员在着手绘制分镜头画面台本时,首先要考虑怎样运用分镜头讲故事,而故事讲得生动与否,那就要看导演如何去讲了。运用分镜头讲故事是一个复杂的综合问题,要把一个故事运用分镜头讲得清楚且精彩,有几个步骤和要点需要注意:一、构思导演拿到剧本后,如何把文字剧本变成生动的画面形象呢?这就需要导演认真地进行构思,必须要确立一个特定的、适合剧情表现的方案。分镜头的过程实际上是整理剧本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所以导演要把握影片的整体的风格,并能依据剧本的主题思想、题材样式和剧情内容,明确动画影片的风格类型,然后确定叙述故事的方式。这些都准备就绪后,就可以确立绘制分镜头画面的思路与方法了。对整部戏的总体节奏处理要做到心中有数,整个故事的高潮在哪里,怎么一波一波地向高潮推进,哪些情节是舒缓的,哪些情节是紧张的,都要明确。导演如何掌握剧情的整体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把握重点的同时,协调处理好每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对故事的高潮处理,导演也要特别重视,把戏做足,分镜头的设计要详实、充分,对于一些不重要的过场戏就要精简处理,妨碍戏发展的多余部分就要舍弃,这样故事才更具有节奏感和感染力,还要把握好每场戏的环境气氛、人物情绪、情节的起伏等。,7.1绘制步骤,上海美影厂的著名导演王树忱曾说过:“在落笔绘制动画分镜头台本之前,导演先要把这一段戏反复思考,要把文字内容理解成为画面形象并在脑中浮现,然后要在脑中过电影。”所谓“过电影”就是把你对文字剧本的理解转化为画面形象,在脑海中像看电影一样,每个镜头,包括镜头的推拉摇移处理,好比一部已经完成的电影在脑海中浮现,反复几次感觉还可以,也比较连贯。这时,你就可以用较快的速度,用类似火柴盒大小的构图,简单地勾画形象,把镜头处理及任务位置进行合理的布局。当你感觉这些镜头能较好地讲述故事,影视语言也比较通顺流畅时,就可以以这些小构图为依据,用较快速度在正式台本稿上勾画出大体来。这种方式主要是让导演把握画面的总体感,处理剧情所形成的总体构思,而不会落入局部细节忘而了整体,要逐步培养导演对整体把握的能力。,7.2连续起草构图,初稿出来后,导演就要进一步推敲画面与叙事关系。首先,导演要把握好客观镜头与主观镜头的关系。主观镜头是表示片中角色观点的镜头,从剧中人物的视点出发来叙述的镜头。主观镜头把摄影机的镜头当作剧中人的眼睛,直接“目击”生活其他人、事、物的情景。当角色扫视一场面,或在一场面中走动时,摄影机代表角色的双眼,显示角色所看到的景象。它因代表了剧中人物对人或物的主观印象,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可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进而使观众和人物进行情绪交流,获得共同的感受。从导演(也是观众)的视角出发来叙述的镜头叫客观镜头。镜头视点不带有明显的导演主观色彩,也不采用剧中角色的视点,而是采用普通人观看事物的视点,它将事物尽量客观地展现给观众。在一般动画影片中,大部分镜头都是客观镜头。一般来讲,客观镜头是用来感情的抒发和对某种意图的表达,以及对景物介绍。而主观镜头是画面中角色的视线所看到的景和物。例如,有几个人在爬山中相遇,那么导演就先用客观镜头表现山和景色。山中一条小路,有两个人从小路这边向上爬去,而另一人从山上下来,结果相遇。这样,运用客观镜头把这些环境和任务活动交代清楚,也让观众看山的环境和小路上的几个人,另外了解他们是在什么位置。然后,按照情节的发展,这几个人说话情景可以采用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相互交替的方式,采用各个景别、各个角度,正打反打等各种镜头,使镜头间的调度和转换有序而不呆板,把这一段故事叙述得很清楚。,7.3反复推敲画面与叙事关系,另外,导演在画分镜头台本时,不管画面怎样变换角度,都要受到轴线规律制约,也就是说,上面例子中的几个人在山中小路上相遇交谈,他们几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位置和方向上,随着情节的发展,导演变换着各个不同的透视和角度,但是这几个人的既定位置是不能随意改变的。这样,把这镜头连接起来后,才不会造成方向上的混乱。所以导演在画台本时,这个轴线规律始终要跟清楚,否则往往会出差错,造成镜头画面方向乱套,看起来使人感到很别扭。另外,在绘制分镜头台本时根据剧情的发展在一段戏和一组镜头中,选择各种不同的景别时,要把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运用得十分恰当,使观众看得很自然流畅。尤其是在处理一大段对话镜头时,更要很好地去推敲。采用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交替使用,采用不同视距和角度的镜头、空镜头、画外音等进行穿插,就会使镜头组接得非常生动、自然。如果只是采用连续数个近景画面处理,就会显得单调和呆板,使整个影片枯燥、缺乏艺术性。但是不同的景别和角度,是不能毫无章法的乱用的,否则会给观众产生紊乱和琢磨不定的感觉。如镜头一会儿用大全景,一会儿又用大特写,一会儿就是全景;镜头处理上,一会儿拉镜头,马上又推镜头,突然又拉镜头等。这些都会造成画面动荡不安、混乱、毫无节奏的感觉。因此,为了使镜头组接看起来自然、流畅、舒服,最好是要依据情节的发展和变化,采用合适的景别,运用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的平稳搭配。至于如何搭配得更符合剧情,如果导演以观众的立场来看,就会自然地依据情节发展而变化景别和处理各种镜头了。同时为了使整个影片更富有节奏感,对一些抒情、追忆、回忆等富有感情的段落,可以运用一些慢镜头,慢推、长叠等手法,或空镜头推移、人景重叠等,把这段感情戏做足。将角色内心情绪起伏以及行为动作、说话语气等镜头在时间上给予得多些,适当拉慢节奏,往往会产生较好的效果。这种较强的节奏感会使故事叙述得更生动,更能打动观众的心,在情感上获得共鸣。,7.3反复推敲画面与叙事关系,7.4画面精画在草图都画完后,仔细检查每个镜头的处理是否满意、恰当,整个戏也叙述得比较清楚、生动以后,就可以对台本的每个画面进行精画。精画包括依照造型对人物角色形象的划分,透视的调度及准确性,并按照背景场景设计、画面的透视效果,配上背景。这里主要是绘画功底的体现。因此,如果绘画功底扎实,那么就可以又快又好地把分镜头台本画得很精美。在精画的过程中,同样是对每个镜头进行审视的过程;如有不合适的,还可以重新调整。7.5填写内容和对白根据剧本及画面内容对照,把画面需要说明的内容填写在内容栏里,把角色说的话填写在对白栏中。根据画面的情况,导演也可添加内容和对白,也可做一些文字上的调整。另外,镜头需要特效处理,如推拉摇移、音乐处理、镜头顺序号及借用什么镜头、规格等都要填写清楚。,最后,对每个镜头需要的时间进行计算,并填写上去。计算时间往往麻烦一些。首先这集片子里11分钟,还是22分钟,那么以后每个镜头叠加时间最好比原定时间多30秒,供以后剪切调整使用。效果不好的地方需要剪掉,有的镜头需叠出叠入,有的镜头需要挖剪等,都要消耗一些时间。留的太少,以后会不够,会造成片长短缺。那么怎样来计算每个镜头的时间呢?一般来说,动画片的每个镜头,平均都在3秒左右。如按11分钟1集测算,去掉片头片尾2分钟时间,还有9分钟的正片,合540秒,再加30秒,那么就是570秒。这样约有180个镜头,在算秒数时,如超过3秒有多少镜头,就要把少于3秒的相抵,争取平衡。在对白算秒数时,可以在心里默默讲对白的内容,看秒表,反复几次,就可以大概估算出时间了。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是数对白字数,一般讲话是每4个字1秒,56个字是快速讲,3个字稍慢速度讲,再算上讲话时的停歇喘气,就能较准确数出所需秒数了。最后把所有镜头秒数相加,如总的秒大于或小于规定的秒数,就再调整一次,一直到所需的总秒数相符合。以上计算镜头时间是一个大概的估算方法,在具体操作时,我们应该视具体的情节内容,分镜头的叙事风格来定。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艺术的创作(图7-1至7-11)。,7.6计算镜头时间,图7-1中华美德故事分镜头图例,7.6计算镜头时间,图7-2中华美德故事分镜头图例,7.6计算镜头时间,图7-3中华美德故事分镜头图例,7.6计算镜头时间,图7-4中华美德故事分镜头图例,7.6计算镜头时间,图7-5中华美德故事分镜头图例,7.6计算镜头时间,图7-6中华美德故事分镜头图例,7.6计算镜头时间,图7-7中华美德故事分镜头图例,7.6计算镜头时间,图7-8大话成语分镜头图例,7.6计算镜头时间,图7-9大话成语分镜头图例,7.6计算镜头时间,图7-10大话成语分镜头图例,7.6计算镜头时间,图7-11大话成语分镜头图例,7.6计算镜头时间,思考和练习:1、构思一个动画艺术短片的剧本,依据艺术短片的主题思想、题材样式和剧情内容,明确动画影片类型风格,完成导演阐述,并把剧本改写成脚本。2、根据动画艺术短片类型风格,设计出人物造型与场景图。3、把艺术短片的脚本绘制成画面分镜头台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