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1章 第3节 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72848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1章 第3节 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1章 第3节 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1章 第3节 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1章 第3节 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Word版含解析一、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符号:cB。2单位:molL1 或 molm3。3计算式:cB。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误差分析1主要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一定规格的容量瓶、胶头滴管等。2容量瓶的使用(1)特点(2)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容量瓶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是否漏水。其操作顺序为:装水盖塞倒立正立玻璃塞旋转180倒立。不能(填“能”或“不能”,下同)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或长期贮存溶液的容器。不能加入过冷或过热的液体。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即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3配制的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并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并装瓶。三、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在1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的盐酸中加入0.65 g 锌片,它们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的体积为0.224 L(标准状况下)。请分析下面表格:化学反应Zn2HCl=ZnCl2H2质量或气体体积0.65 g0.73 g1.36 g0.224 L物质的量0.01_mol0.02_mol0.01_mol0.01_mol物质的量之比1211微粒数0.01NA0.02NA0.01NA0.01NA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重点剖析1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中的体积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单位一般用L。(2)溶质的量用物质的量表示,不能用质量或其他物理量表示,单位必须是 mol。(3)“溶质”是指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指化合物,也可以指离子或其他特定的组合,分析溶质时要注意有关的变化,如NaNaOH,Na2ONaOH,Na2O2NaOH,溶液中的溶质都是NaOH。2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1)溶质质量(mB g)、溶液体积(V L)、溶液质量m(aq) g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B molL1)的关系:cB 式中是溶液的密度。(2)溶液稀释定律溶质质量不变:m1w1m2w2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浓)V(浓)c(稀)V(稀)(3)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混合c(混)V(混)c1V1c2V2注意无特别指明时,V(混)V1V2;V(混)(4)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cB;w%(5)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S)的换算c; S100特别提醒(1)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溶液的体积一般用L,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统一。(2)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的固有属性之一,当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时,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随溶液的体积变化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典例印证例题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中正确的是()A0.3 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总物质的量为 0.9 molB当1 L水吸收22.4 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 molL1,只有当22.4 L氨气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 molL1C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O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D10 时0.35 molL1的KCl饱和溶液100 mL,蒸发掉5 g水,冷却到10 时,其体积小于100 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 molL1解析A项中,没有指明溶液的体积,故溶液中Na和SO总物质的量不一定等于0.9 mol,A项错误。B项中,虽然强调了氨水的体积是1 L,而不是溶剂为1 L,但是22.4 L的氨气没有指明是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则氨气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 mol,制成1 L溶液时浓度也不一定是1 molL1,B项错误。C项中,若混合液中有1 mol K2SO4,则必含有1 mol SO、2 mol K。若Na与SO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混合液中只含1 mol NaCl。此时,混合液中K为2 mol,Cl为1 mol,K与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C项错误。D项中,对于10 时0.35 molL1的KCl饱和溶液,蒸发了水分必析出KCl晶体,温度恢复到10 时,仍为饱和溶液,故浓度不变,D项正确。答案D理解物质的量浓度时的注意事项(1)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质和溶剂的体积和。(2)溶液浓度的大小与溶液的体积无关。(3)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结晶水作为溶剂。如CuSO45H2O溶于水时,其中的CuSO4作为溶质,结晶水与其他蒸馏水均作为溶剂。(4)溶液呈电中性,即阴、阳离子存在电荷守恒。如Na2SO4溶液中存在Na和SO,有c(Na)2c(SO)。1某硫酸的密度为1.84 gcm3,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则该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4.9 molL1B9.2 molL1C9.8 molL1 D18.4 molL1解析:选D由c得,c(H2SO4)18.4 molL1。重点剖析1配制步骤(以配制100 mL 1.0 molL1 NaOH溶液为例):以上具体操作步骤及使用仪器如图所示:特别提醒(1)容量瓶的构造:(2)使用容量瓶注意事项:使用前要检漏;不能溶解固体;不能稀释浓溶液;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长期贮存溶液。2误差分析(1)依据:由cB可知,摩尔质量(MB)不会发生改变,误差产生的原因是由溶质的量(质量或物质的量)或溶液的体积产生的误差引起的。若nB偏大或V偏小,则cB偏高;若nB偏小或V偏大,则cB偏低。(2)常见误差分析(以配制100 mL 1.0 molL1NaOH溶液为例) 特别提醒(1)仰视和俯视刻度线图解:(2)由于NaOH固体易潮解吸水,故称量时不能用滤纸,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3)未冷却的NaOH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由于热的NaOH溶液体积膨胀,使最终加水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典例印证例题2用18.4 molL1的浓硫酸配制100 mL浓度为1 molL1的稀硫酸。其操作步骤可分解为以下几步:A用量筒量取5.4 mL的浓硫酸,缓缓注入盛有约50 mL 蒸镏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B用约30 mL蒸镏水,分成三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每次洗涤液都倒入容量瓶里C将稀释后的稀硫酸小心地用玻璃棒引流入容量瓶D检查100 mL容量瓶口部是否发生滴漏E将蒸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环形刻度线12 cm处F盖紧瓶塞,反复倾倒振荡,摇匀溶液G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滴入蒸镏水,至液面最低点恰好和环形刻度线相切据此填空:(1)正确的操作顺序(用字母填写)是_。(2)进行A步操作时,应选用下列量器中的(填序号)_。10 mL量筒50 mL量筒500 mL量筒 1 000 mL量筒(3)如果对装有浓硫酸的量筒仰视读数为5.4 mL,配制的稀硫酸的浓度将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4)进行A步操作时,必须_后,才能进行后面的操作。(5)配制上述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_。a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未转移入容量瓶b定容时,眼睛俯视使溶液凹面最低点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切c容量瓶中原残留有少量蒸馏水d定容后加水过量,又从容量瓶中取出部分溶液,使液面降至刻度线解析(1)配制一定体积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应掌握以下六个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洗涤定容摇匀,据此可确定配制的正确程序。(2)所取液体应为5.4 mL,则只能用10 mL量筒作量器,若用50 mL的量筒,则会因读数与溶液体积相差太多而影响精确度。(3)仰视读数会使取浓硫酸的量偏多而导致结果偏高。(4)溶解后的溶液必须冷却至室温才能将其转移到容量瓶。(5)选项a、d使测定结果偏低,选项c对测定结果无影响,选项b使测定结果偏高。答案(1)DACBEGF(2)(3)偏高(4)待溶液冷却至室温(5)b用浓溶液配制一定浓度溶液步骤用浓溶液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大体步骤与用固体配制基本相同,仅把“固体称量”换成“液体量取”,而仪器中的“托盘天平”换成“量筒”用来量取体积。其步骤主要为:计算量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摇匀定容摇匀归瓶。主要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一定规格的容量瓶、胶头滴管。2双选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B需要95 mL 0.1 molL1NaCl溶液,可选用100 mL容量瓶来配制C用100 mL的量筒量取5.20 mL的盐酸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容量瓶水洗后可不干燥解析:选B、DA项,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浓度偏高;C项,量筒的精确度为0.1 mL,用量筒量取盐酸的体积应为5.2 mL,用所选量筒规格上所量盐酸体积不能相差太大,否则误差较大,故应选用10 mL量筒量取5.2 mL盐酸。重点剖析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含义化学方程式: H2Cl2 2HCl分子数之比为 1 12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 1 2扩大NA倍之比为 NA NA2NA物质的量之比为1 mol 1 mol 2 mol所以,对于该反应来说,可以理解为1 mol H2和1 mol Cl2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 mol HCl。2反应中各物质的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aA(g)bB(g)=cC(g)dD(g)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bc d质量之比为aMA bMBcMc dMD物质的量之比为 a b c d气体体积之比为 a b c d不同物质的相同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可以按上述比例进行。3不同物理量间的换算方法aA(g)bB(g)=cC(g)dD(g) aMA g b mol c22.4 L d mol m(A) n(B) V(C) n(D)则比例关系:解题时要注意方程式中对应关系的单位问题。一般来说在一个题目里如果都用统一的单位,不会出现错误,但如果题目所给的两个物理量单位不一致,再换算成同一个单位,有时显得很繁琐,这时只要做到两个物理量的单位“上下一致,左右相当”即可,例如:MnO24HCl(浓)MnCl22H2OCl2 87 g 22.4 L x g z L4不同物质间换算的方法(1)化学方程式中系数的比例。(2)守恒关系建立的比例关系:原子守恒:CaCO3CaC3O;电荷守恒:Na2SO4溶液中:2NaSO。以上守恒均可建立比例关系进行换算。特别提醒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应注意反应物过量的问题,题中两种反应物的用量都已知时,应先判断哪种反应物过量,依据量不足的物质进行计算。典例印证例题3将13.0 g 锌投入400 mL 某浓度的盐酸中,锌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1)13.0 g 锌的物质的量为_mol。(2)反应中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L。(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1(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解析(1)n(Zn)0.2 mol。(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 65 g 22.4 L 13.0 g V(H2),V(H2)4.48 L。(3)由反应方程式可知:ZnZnCl2 65 g 1 mol 13.0 g n(ZnCl2) ,n(ZnCl2)0.2 mol。c(ZnCl2)0.5 molL1。答案(1)0.2(2)4.48(3)0.53化学实验中残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以防污染空气。若有3.20 g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试求:(1)生成NaCl的质量_。(2)生成NaClO的物质的量_。(3)被吸收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4)生成水的物质的量_。解析:解法一:Cl2 2NaOH=NaCl NaClO H2O71 g 80 g 58.5 g 74.5 g 18 g。m(Cl2)3.20 gm(NaCl) m(NaClO) m(H2O)(1),解得m(NaCl)2.34 g。(2),解得m(NaClO)2.98 g,n(NaClO)0.040 mol。(3),解得m(Cl2)2.84 g,n(Cl2)0.040 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Cl2)n(Cl2)22.4 Lmol10.896 L。(4),解得m(H2O)0.72 g,n(H2O)0.040 mol,解法二:3.2 g NaOH的物质的量为n(NaOH)0.080 mol。Cl2 2NaOH=NaCl NaClO H2O1 mol2 mol1 mol1 mol1 moln(Cl2) 0.080 mol n(NaCl) n(NaClO)n(H2O)(1),解得n(NaCl)0.040 mol,m(NaCl)n(NaCl)M(NaCl)0.040 mol58.5 gmol12.34 g。(2),解得n(NaClO)0.040 mol。(3),解得n(Cl2)0.040 mol,在标准状况下V(Cl2)n(Cl2)22.4 Lmol10.040 mol22.4 Lmol10.896 L。(4)0.040 mol,解得n(H2O)0.040 mol。答案:(1)2.34 g(2)0.040 mol(3)0.896 L(4)0.040 mol题组一物质的量浓度1判断正误(1)浓度为1 molL1的NaCl溶液的含义是1 L 水中含有1 mol NaCl。()(2)10 mL 0.1 molL1B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3)30 mL 0.1 molL1NaCl溶液与10 mL 0.3 molL1的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4)22.4 L HCl溶于水得1 L 溶液,所得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答案:(1)(2)(3)(4)2从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NaOH溶液中取出10 mL溶液,关于这10 mL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B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C含NaOH 0.4 gD含NaOH 0.01 mol解析:选A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一部分,其浓度不变,但物质的量发生改变。3(1)在稀H2SO4中,若c(H2SO4)0.2 molL1,则c(H)_molL1,c(SO)_ molL1。(2)在Al2(SO4)3溶液中,若c(SO)0.3 molL1,则c(Al3)_molL1,cAl2(SO4)3_molL1。答案:(1)0.40.2(2)0.20.1题组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4判断正误(1)用托盘天平称取5.85 g NaCl固体配制0.1 molL1的NaCl溶液。()(2)容量瓶可以配制任何体积的溶液。()(3)容量瓶在使用前应先检验是否漏水。()(4)容量瓶使用前不用干燥。()(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时可以用胶头滴管吸出过量的水的方式进行弥补。()答案:(1)(2)(3)(4)(5)5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该容量瓶必须是()A干燥的B瓶塞不漏水的C用欲配制的溶液润洗过的 D以上三项均要求的解析:选B容量瓶使用前必须检漏,B正确;容量瓶是定容仪器,内含少量蒸馏水不会产生误差,但不能用欲配溶液润洗。6实验中需要2 molL1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你认为应该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碳酸钠质量分别是()A1 000 mL,212 gB950 mL,201.4 gC500 mL,286 g D任意规格,572 g解析:选A容量瓶规格中无950 mL,则应选用1 000 mL容量瓶,计算n(Na2CO3)1 L2 molL12 mol,m(Na2CO3)106 gmol12 mol212 g。7某同学用固体NaOH配制1 000 mL 0.40 molL1的Na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请补充完整实验的简要步骤:计算;称量NaOH固体_g;溶解;冷却并移液;洗涤并转移;_;摇匀。(2)上述实验操作、都要用到小烧杯,其作用分别是_和_。(3)如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有两处错误,请写出:_;_。解析:(1)根据公式ncBV 溶液计算,n(NaOH)0.40 molL11 L0.40 mol,则m(NaOH)nM0.4 mol40 gmol116.0 g,配制时,要遵循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的顺序进行配制。(2)NaOH固体具有强腐蚀性,为防止托盘被腐蚀,称量时常将其盛放于烧杯中。(3)配制1 000 mL 的溶液,应选用1 000 mL 的容量瓶;在转移溶液时,一定要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溶液溅到瓶外,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答案:(1)16.0 g 定容(2)将NaOH固体放在烧杯中称量,防止NaOH腐蚀托盘用烧杯来作溶解用的容器(3)没有用玻璃棒引流选用500 mL 的容量瓶题组三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8判断正误(1)1 mol Na 与水完全反应,产生22.4 L (标准状况下)的H2。()(2)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3)同温同压下,氢气和氯气恰好完全反应时,二者的体积之比是11。()(4)0.1 mol Zn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0.1 mol H2。()(5)2 g 氢气能与1 mol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答案:(1)(2)(3)(4)(5)9已知A和B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时,二者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 mol C,则该反应可表示为()AAB=2CB2AB=2CCAB =3C D2AB=3C解析:选C由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等于相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可知该反应为AB=3C。一、选择题1在容量瓶上无需标记的是()A刻度线B温度C浓度 D容量解析:选C容量瓶上只标有温度、容积和刻度线。2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A将40 g NaOH溶于1 L水所得的溶液B将22.4 L HCl溶于水配成1 L溶液C1 L 含2 mol K的K2SO4D将0.5 molL1的NaNO3溶液100 mL 加热蒸发掉50 g水后的溶液解析:选CA不对,因为只知溶剂体积而不知溶液体积;B不对,22.4 L HCl 不一定是在标准状况下;C正确,因为据题意c(K)2 molL1,而1 mol K2SO4可电离生成2 mol K;D不对,因为不知加热蒸发后溶液的体积。3下列溶液中的c(Cl)与50 mL 1 molL1 AlCl3溶液中的c(Cl)不相等的是()A150 mL 1 molL1氯化钠溶液B75 mL 1.5 molL1氯化钙溶液C150 mL 3 molL1氯化钾溶液D75 mL 1 molL1氯化铁溶液解析:选A在同一份溶液中粒子浓度之比等于下标之比,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体积无关。1 molL1AlCl3溶液中,c(Cl)3 molL1。1 molL1的NaCl溶液中,c(Cl)1 molL1,A不相等;1.5 molL1的CaCl2溶液中,c(Cl)3 molL1,B相等;3 molL1的KCl溶液中,c(Cl)3 molL1,c相等;1 molL1FeCl3溶液中,c(Cl)3 molL1,D相等。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1 L水中溶解58.5 g NaCl固体,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 molL1B从1 L 2 molL1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 L,则取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 molL1C配制500 mL 0.5 molL1的CuSO4溶液时,需要62.5 g CuSO45H2O晶体D中和100 mL 1 molL1的H2SO4溶液时,需要NaOH的质量是4 g解析:选CA中由于不知道溶解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浓度;B中取出的0.5 L溶液,其浓度仍为2 molL1;C中需CuSO45H2O质量:0.5 L0.5 molL1250 gmol162.5 g;D中H2SO42NaOH=Na2SO42H2O,需NaOH 8 g。5如图是某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中的数据分析得出V值等于()A2 B3 C4D5解析:选C对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进行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V4 L。6把500 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A0.1(b2a)molL1B10(2ab)molL1C10(ba)molL1D10(b2a)molL1解析:选D根据对应关系式BaCl2Na2SO4可知,100 mL混合液中n(BaCl2)n(Na2SO4)a mol,又根据AgNO3Cl可知,100 mL混合液中n(Cl)b mol,由于n(Cl)n(KCl)2n(BaCl2),则n(KCl)(b2a)mol,故c(K)10(b2a)molL1。720 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1,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25 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1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 100%C20 时,密度小于1.174 gcm3的K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 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 gcm3解析:选D本题考查溶液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K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25 时,饱和KCl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变大,故KCl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大,即c4.0 molL1,A项正确;根据c可知,B项正确;根据,若溶液未达到饱和,溶解的KCl的质量就少,自然会小,所以20 时,1.174 gcm3的KCl溶液为不饱和溶液,C项正确;将溶液蒸发掉部分水,恢复到20 ,则饱和溶液会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仍为20 时的KCl饱和溶液,所以1.174 gcm3,故D项不正确。811.2 g Fe与500 mL 2 molL1的盐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为()A11.2 LB2.24 LC4.48 LD3.36 L解析:选C设Fe完全反应需HCl的物质的量为n,则Fe 2HCl= FeCl2 H21 202 mol n120.2 moln,n0.4 mol1 mol,即盐酸过量,用Fe求H2的物质的量。Fe2HCl=FeCl2 H21102 moln(H2)n(H2)0.2 mol,V(H2)0.2 mol22.4 Lmol14.48 L。9下列各溶液中,Na浓度最大的是()A4 L 0.5 molL1NaCl溶液B1 L 0.3 molL1Na2SO4溶液C0.8 L 0.4 molL1NaOH溶液D2 L 0.15 molL1Na3PO4溶液解析:选BA项,c(Na)c(NaCl)0.5 molL1;B项,c(Na)2c(Na2SO4)0.6 molL1;C项,c(Na)c(NaOH)0.4 molL1;D项,c(Na)3c(Na3PO4)0.45 molL1。10V mL Fe2(SO4)3溶液中含a g SO,取出溶液V mL,用水稀释成2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1B. molL1C. molL1 D. molL1解析:选D通过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可知,n(SO) mol,n(Fe3)n(SO) mol,c1(Fe3) molL1,根据稀释公式得 molL1V mLc2(Fe3)2V mL,所以c2(Fe3) molL1。11欲配制100 mL 1.0 molL1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将14.2 g Na2SO4溶于100 mL水中将32.2 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将20 mL 5.0 molL1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A BC D解析:选B溶剂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错误;100 mL 1.0 molL1的Na2SO4溶液中n(Na2SO4)0.1 mol,中n(Na2SO410H2O)0.1 mol,正确;中n(Na2SO4)20103 L5.0 molL10.1 mol,正确。12100 mL 0.3 molL1的Na2SO4溶液和50 mL 0.2 molL1的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不考虑混合后溶液密度的变化)()A0.20 molL1 B0.25 molL1C0.40 molL1 D0.50 molL1解析:选C因混合后SO的物质的量为:n(SO)0.3 molL10.1 L0.2 molL10.05 L30.06 mol,溶液的体积V0.1 L0.05 L0.15 L,则混合后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SO)0.06 mol0.15 L0.4 molL1。二、非选择题13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O2中恰好完全反应:XY2(l)3O2(g)=XO2(g)2YO2(g),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为672 mL,则(l表示液态,g表示气态):(1)反应前O2的体积是_mL。 (2)化合物XY2的物质的量是_。(3)在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为316,则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_。解析: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反应前氧气体积为672 mL。n(XY2)0.01 mol。设X、Y的摩尔质量分别为x、y,由XY2中X、Y质量比为316得:12,故。答案:(1)672(2)0.01 mol(3)3814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molL1的NaCl溶液0.5 L,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步骤:_;_;_;_;_;_。(2)所需仪器为:容量瓶(规格:_)、托盘天平,还需要哪些实验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_。(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的影响及造成该影响的原因。为加速固体溶解,可稍微加热并不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后,立即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定容,使所配溶液浓度_,原因是_。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使所配溶液浓度_,原因是_。解析:由于溶液受热后体积膨胀,温度恢复后体积缩小,未降至室温立即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定容,会使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高。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使溶液体积变大,浓度偏低。答案:(1)计算称量29.3 g NaCl固体溶解并冷却转移并洗涤定容摇匀(2)500 mL烧杯、药匙、玻璃棒、胶头滴管(3)偏高恢复到室温时,溶液的体积将小于500 mL偏低溶液体积大于500 mL15实验室中经常需配制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现将24.4 g 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密度为1.219 gmL1。(1)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2)该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约为_。(3)从该溶液中取出10 mL,其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含NaOH的质量为_,含NaOH的物质的量为_。(4)将取出的10 mL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解析:(1)24.4 g NaOH的物质的量为0.61 mol,c(NaOH)6.1 molL1。(2)100 mL NaOH溶液的质量为100 mL1.219 gmL1121.9 g;NaOH的质量分数为100%20%。(3)因为溶液是均匀的,所以这10 mL溶液与原100 mL溶液相比,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但NaOH的质量和物质的量均为原来的。(4)这10 mL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1 molL1,稀释到100 mL后,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为 0.61 molL1。答案:(1)6.1 molL1(2)20%(3)6.1 molL12.44 g0.061 mol(4)0.61 molL116过氧化钠能与水发生反应,某同学欲用该反应制取标准状况下的氧气1.12 L。(1)计算至少需要称取过氧化钠的质量为_。(2)若反应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200 mL ,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解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2Na2O22H2O=4NaOHO2278 g 4 mol22.4 Lm(Na2O2)0.2 Lc1.12 L,m(Na2O2)7.8 g,c1 molL1。答案:(1)7.8 g(2)1 mol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