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第二节 鹏之徙于南冥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71214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第二节 鹏之徙于南冥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第二节 鹏之徙于南冥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第二节 鹏之徙于南冥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鹏之徙于南冥基础夯实一、识记字音1抟扶摇(tun)2.夭阏()3决起而飞(xu) 4.抢榆枋而止(qin)5舂(chn) 6.蓬蒿(ho)7数数然(shu) 8.泠然(ln)9樽俎(z) 10.姑射山(y)11疵疠(c l) 12.瞽者()13瓠(h)二、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溟,海2其翼若垂天之云 通陲,边际3而后乃今培风 通凭,凭借4三飡而反 同餐;通返,返回5小知不及大知 通智,智慧6汤之问棘也是已 通矣7此小大之辩也 通辨,区别8而征一国者 通能,能力9此小大之辩也 通辨,区分,辨别10旬有五日而后反 通又;通返,返回11而御六气之辩 通变,变化12而爝火不息 通熄,燃灭13藐姑射之山 通邈,遥远14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通诳,欺骗15犹时女也 通汝,你16世蕲乎乱 通祈,祈求17孰肯分分然以物为事 通纷纷,纷纷扰扰18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通皲,皮肤冻裂19世世以洴澼为事 通纩,丝绵三、古今异义1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虽然这样今义:用于上半句,表示承认某事实,后文加以转折2众人匹之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3野马也,尘埃也古义:田野上空浮游蒸腾的云气今义:野生动物的一种4小年不及大年古义:寿命长的今义:农历十二月是30天的年份5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古义:天空飘浮的生物或空气、尘埃等物体今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物体6腹犹果然古义:饱的样子今义:表示在意料之中7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承接上一动作8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古义:错综华美的色彩及花纹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四、一词多义1志2名3穷4让5焉6之五、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1)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时:有时(2)冬,与越人水战 水:在水上2名词作动词(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南:向南飞(2)置杯焉则胶 胶:搁浅(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上:向上飞(4)不过数仞而下 下:落在地下(5)而我犹尸之 尸:像行尸一样占据(6)鹪鹩巢于深林 巢:筑巢(二)动词的使动用法1大败越人 败:使败2而征一国者 征:使信任3彼于致福者 致:使到来4德合一君 合:使满意六、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南冥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2此小年也 (“也”表示判断)(二)省略句1偃鼠饮(于)河 (“饮”后省略介词“于”)2剖之以(之)为瓢 (“以”后省略代词“之”)(三)状语后置句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于坳堂之上”作状语,后置)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于南冥”作状语,后置)(四)宾语前置句1彼且奚适也 (疑问代词“奚”作宾语,前置)2彼且恶乎待哉 (疑问代词“恶”作宾语,前置)3之二虫又何知 (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4物莫之伤 (代词“之”作宾语,前置)(五)主谓倒装归休乎君 (“归休”作谓语,前置)课文译注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评析至于利用天地的自然本性,利用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而游于没有止境的宇宙当中的人,他还依靠什么呢!因此说,至人不偏执于自己,神人不追求事功,圣人不追求名声。庄子从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即顺应万物的本性,达到物我一体,才能无所待,才是逍遥游,这也是庄子理想中修养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就要心中“无我”,就要淡泊功名利禄。2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评析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结在腰间来充当大的腰舟,而漂浮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这段话论述了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外物所滞,而应把无用当作有用的道理,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问题1选文第1段,作者为了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个道理,举了哪些例子?明确“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问题2选文第1段,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到底是什么?哪种人能达到这种境界?明确用课文上的话说就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只有课文最后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问题3选文第3段,庄子如何揭示了本段选文的主旨?明确庄子借许由之语“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揭示了这一选段的主旨:圣人无名。问题4选文第4段,通过肩吾跟连叔的对话,文章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明确塑造了一个神奇的、如姑射山的神人形象,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有拯救天下苍生的大功,但他却“孰肯分分然以物为事”,不求功,不居功。问题5选文第6段中,惠子和庄子的大瓠之争,应如何理解?明确这里蕴涵着对“有用”和“无用”的认识问题。庄子认为只要不凝滞于物,则大小皆为可用,这是有用。有用必须超然物外,优游于忘我之境。当然,最好是无用,无用则无害,也无困苦,就可以逍遥自在,绝对自由了。因而无用就是大用,这是庄子追求的理想境界。而惠子则基于对现实的认识,自然限于一般的理解和困惑。问题6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明确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的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但是,作者又义正词严地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作者在才能无双、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什么苦情呢?我们不妨作出这样的比较想象:一只大鹏在茫茫北海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幻想的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那么心灵呢?有所求的心灵能在那污浊黑暗的广漠之野找到慰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问题7史记中说庄子“汪洋自恣以适己”,鲁迅说他“汪洋辟阖,仪态万方”。在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样的特点?明确首先是全文的构思。鲲鹏鸟的雄伟、大椿树的长寿,都令人叹为观止,又将这样的庞然大物与芥、蜩、朝菌之类细微、短命者对比,更显出事物、境界用意的奇特。其次是作者倾注笔力描绘的鱼而化鸟的鲲形象。课文多次描绘这一形象,前后相互补充印证,使其形象更丰满鲜活。这才能无双、向往逍遥而又无法逍遥的大鹏鸟,显示了作者的才情,也隐藏着作者的苦衷。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到;适合。B项,副词,就;代词,这。C项,什么;厌恶。D项,均为连词,还是。答案:D2下列各句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三飡而反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世以洴澼为事客得之,以说吴王而征一国者藐姑射之山辩乎荣辱之境ABC D解析:“飡”同“餐”,“反”通“返”。“”同“纩”。“而”通“能”。“藐”通“邈”。“辩”通“辨”。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B三飡而反,腹犹果然C则其负大舟也无力D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解析:A项,“不过”,不超过。B项,“果然”,吃饱的样子。C项,“无力”,没有力量。与现代汉语相同。D项,“文章”,错杂的花纹。答案:C4下列各句句式和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A之二虫又何知 B彼且奚适也C物莫之伤 D归休乎君解析:A、B、C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D项为主谓倒装句。答案:D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8题。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故夫知效一官(授予)B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努力)C犹有所待者也 (等待)D乘天地之正 (把握)解析:C项“待”意为“凭借”。答案:C6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是()A. B.C. D.解析:A项,因果连词,因而;转折连词,却。B项,均为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项,副词,将要;递进连词,并且。D项,介词,在;介词,对于。答案:B7对本段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宋荣子仍然嗤笑他们,并没有向他们学习,庄子认为这是不对的。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没有因此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的懈怠。C宋荣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D只有无所待的人才能达到至人境界。解析:A.庄子认为这是可取的。B.“懈怠”表述不当,应是表明他的修养到了一种境界。C.“超然脱俗,树立至德”不当,宋荣子并未达到这种境界。答案:D8你认为庄子所说的“逍遥游”指的是什么?如何达到这种境界?答:_答案:逍遥游指的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达到这种境界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选自庄子说剑,有删改)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为谋划)B请治剑服 (备办)C庄子入殿门不趋 (小步快走)D王乃校剑士七日 (使较量)解析:A项,“谋”的意思应为“图谋(进攻)”。答案:A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B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C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D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解析:“上斩颈领”“下决肝肺”句式一致,排除C、D;“而语难相击于前”句意不通,排除A。答案:B1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解析:A项,错在庄子并非真的剑术如此高明,是庄子为了劝谏赵文王而夸张的,以引起赵文王的谈话兴趣。C项,正确的说法应是庄子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的是庶人之剑而非天子之剑。D项,从原文中可看出庄子劝谏赵文王要有天子气魄,使天下臣服,而非无为思想。答案:B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译文:_(2)赵国何求而不得也!译文:_(3)夫子休,就舍待命。译文:_答案:(1)听说太子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终止大王对斗剑的喜好。(2)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3)先生暂回馆舍休息,等待通知。参考译文:当年赵文王喜好剑术,击剑的人蜂拥而至,门下食客三千余人,在赵文王面前日夜相互比试剑术,死伤的剑客每年都有百余人,而赵文王喜好击剑从来就不曾得到满足。像这样过了三年,国力日益衰退,各国诸侯都在谋算怎样攻打赵国。太子悝十分担忧,征求左右近侍说:“谁能够说服赵王停止比试剑术,赠予他千金。”左右近侍说:“只有庄子能够担当此任。”太子于是派人携带千金厚礼赠送给庄子。庄子不接受,跟随使者一道,前往会见太子说:“听说太子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终止大王对剑术的爱好。假如我对上游说赵王却触犯了大王的心意,对下也未能符合太子的心愿,那也就一定会遭受刑戮而死去,我哪里还用得着这些赠礼呢?假如我对上能说服赵王,对下能适合于太子的心愿,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太子说:“是这样。父王的心目中,只有击剑的人。”庄子说:“好的,我也善于运用剑术。”太子说:“如今先生一定是穿儒服去会见赵王,事情一定会弄糟。”庄子说:“请让我准备剑士的服装。”三天以后剑士的服装裁制完毕,于是面见太子。太子就跟庄子一道拜见赵王。庄子不急不忙地进入殿内,见到赵王也不行跪拜之礼。赵王说:“你想用什么话来开导我?”庄子说:“我听说大王喜好剑术,特地用剑术来参见大王。”赵王说:“你的剑术怎样能遏阻剑手、战胜对方呢?”庄子说:“我的剑术,十步之内可杀一人,行走千里也不会受人阻留。”赵王听了大喜,说:“天下没有谁是你的对手了!”庄子说:“击剑的要领是,有意把弱点显露给对方,再用有机可乘之处引诱对方,后于对手发起攻击,同时要抢先击中对手。希望有机会能试试我的剑法。”赵王说:“先生暂回馆舍休息等待通知,我将安排好击剑比武的盛会再请先生出面比武。”赵王于是用七天时间让剑士们比武较量,死伤六十多人,从中挑选出五六人,让他们拿着剑在殿堂下等候,这才召见庄子。赵王说:“今天可让剑士们跟先生比试剑术了。”庄子说:“我已经盼望很久了。”赵王说:“先生所习惯使用的宝剑,长短怎么样?”庄子说:“我的剑术长短都适应。不过我有三种剑,任凭大王选用,请让我先做些说明然后再行比试。”赵王说:“愿意听听你介绍三种剑。”庄子说:“有天子之剑,有诸侯之剑,有百姓之剑。”赵王说:“天子之剑怎么样?”庄子说:“天子之剑,拿燕谿的石城山做剑尖,拿齐国的泰山做剑刃;用中原以外的四境来包扎,用四季来围裹;靠五行来统驭,靠刑律和德教来论断;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斩断地纪。这种剑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诸侯,使天下人全都归服。这就是天子之剑。”赵文王听了茫然若有所失,说:“诸侯之剑怎么样?”庄子说:“诸侯之剑,拿智勇之士做剑尖,拿清廉之士做剑刃;对上效法于天而顺应日月星辰,对下取法于地而顺应四时序列,居中则顺和民意而安定四方。这种剑一旦使用,四境之内,没有不归服而听从国君号令的。这就是诸侯之剑。”赵王说:“百姓之剑又怎么样呢?”庄子说:“百姓之剑,全都头发蓬乱、鬓毛突出、帽子低垂,瞪大眼睛而且气喘语塞。相互在人前争斗刺杀,上能斩断脖颈,下能剖裂肝肺,跟斗鸡没有什么不同,一旦命尽气绝,对于国事就什么用处也没有。如今大王拥有夺取天下的地位却喜好百姓之剑,我私下认为大王应当鄙薄这种做法。”赵文王于是牵着庄子来到殿上。厨师献上食物,赵文王绕着坐席惭愧地绕了三圈。庄子说:“大王安坐下来定定心气,有关剑术之事我已启奏完毕。”于是赵文王三月不出宫门,剑士们都在自己的住处自刎而死。三、语言表达13某一全国作文大赛上,一位女生以母亲突遇车祸失忆的亲身经历为题材创作的作文,深深打动了评审组所有人,荣获高中组一等奖。假如你是这位女生的同学,在获悉此事后,你想对她说些什么?请你把想说的内容拟写成一条不超过20字的微信。答:_答案:(示例)恭喜荣获写作大奖,愿你母亲早日康复!(内容应涉及两方面,一是祝贺,二是慰问)14在一场“个性是否需要刻意追求”的辩论赛中,正方认为“个性需要刻意追求”,针对正方的论述,请你站在反方立场,加以论辩。要求:语言准确连贯;观点鲜明;不少于100字。正方:我方认为,个性需要刻意追求。首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先天的个性都有缺陷,刻意去追求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就应该成为我们每个有志青年的自觉行为;其次,人不是产品,不是机器,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难免让人产生厌烦,我就是我,与众不同才是每个人的个人魅力所在,但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唯有通过“习”才能“相远”,这个“习”就是刻意追求,这个“相远”就是个性的差异。所以,我方认为个性需要刻意追求。反方:_答案:(示例)我方认为,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首先,个性是天生的,遗传是最主要的因素,后天的刻意追求很难改变一个人的个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性相近”并不代表“性相同”,说明还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就是个性,既然有了差异的个性了,你再去追求模仿别人的个性,最后就等于失去个性。所以,我方坚决认为个性不需要刻意地去追求。(观点明确,能扣住正方论述来辩驳,能自圆其说,符合逻辑即可)思想和文字美的结合闻一多有大智慧的人们都会认识道的存在,信仰道的实有。却不像庄子那样热忱地爱慕它。在这里,庄子是从哲学又跨进了一步,到了文学的封域。他那婴儿哭着要捉月亮似的天真,那神秘的怅惘,圣睿的憧憬,无边际的企慕,无涯岸的艳羡,便使他成为最真实的诗人。然而现实究竟不容易抹杀,即使你说现实是幻觉,幻觉的存在也是一种存在。要调解这冲突,起码得承认现实是一种寄寓,或者像李白认定自己是“天上谪仙人”,现实的生活便成为他的流寓了。“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庄子仿佛说,那“无”处便是我们真正的故乡。他苦的是不能忘情于他的故乡。“旧国旧都,望之怅然”,是人情之常,纵使故乡是在时间以前、空间以外的一个缥缈极了的“无何有之乡”,谁能不追忆、不怅望?何况羁旅中的生活又是那般龌龊、逼仄、孤凄、烦闷?“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庄子的著述,与其说是哲学,毋宁说是客中思家的哀呼;他运用思想,与其说是寻求真理,毋宁说是眺望故乡,咀嚼旧梦。他说:“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蔓衍,所以穷年”,一种客中百无聊赖的情绪完全流露了。他这思念故乡的病意,根本是一种浪漫的态度,诗的情趣。并且因为他钟情之处,“大有径庭,不近人情”,太超忽,太神秘,广大无边,几乎令人捉摸不住,所以浪漫的态度中又充满了不可逼视的庄严。是诗便少不了那一个哀艳的“情”字。三百篇是劳人思妇的情;屈宋是仁人志士的情;庄子的情可难说了,只超人才载得住他那种神圣的客愁。所以庄子是开辟以来最古怪最伟大的一个情种,若讲庄子是诗人,还不仅是泛泛的一个诗人。或许你要问,庄子的思致诚然是美,可是哪一种精深的思想不美呢?怎见得庄子便是文学?你说他的趣味分明是理智的冷艳多于情感的温馨,他的姿态也是瘦硬多于柔腻,那只算得思想的美,不是情绪的美。不错!不过你能为我指出思想与情绪的分界究竟在哪里吗?唐子西在惠州给各种酒取名字,温和的叫作“养生主”,劲烈的叫作“齐物论”。他真是善于饮酒,又善于读庄子。庄子会使你陶醉,正因为那里边充满了和煦的、郁蒸的、焚灼的各种温度的情绪。向来一切伟大的文学和伟大的哲学是不分彼此的。你若看不出庄子的文学,只因他的神理太高,你骤然体验不到。“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是就下界的人们讲的,你若真是隶籍仙灵,何至有不胜寒的苦头?并且文学是要和哲学不分彼此,才庄严,才伟大。哲学的起点便是文学的核心,只有浅薄的、庸琐的、渺小的文学,才专门注意花叶的美茂,而忘掉了那最原始、最宝贵的类似哲学的仁子。无论庄子的花叶已经够美茂的了,即令他没有发展到花叶,只他那简单的几颗仁子,给投在文学的园地上,便是莫大的贡献,无量的功德。知识链接: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黄冈浠水,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代表作(诗集)有红烛死水等,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1946年夏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