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检测(三)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71089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检测(三)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检测(三)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检测(三)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检测(三)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xx四川达州中考)下列四个选项所涉及的内容都属于反侵略、反殖民统治者统治的斗争范畴。在四个选项中,其中哪一选项与其他三项抗击的国家不同()A章西女王领导的农民起义B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C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D玻利瓦尔领导的拉美独立运动2(xx山东济宁中考)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来看,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开辟了殖民道路 B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C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 D引起了世界工人运动3(xx四川广安中考)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林肯的功绩是()A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B通过独立宣言,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C颁布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维护了美国的统一D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是由各州联合组成的联邦制国家4知识提纲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下图是某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的部分要点,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主题是()时间:1868年性质:资产阶级改革内容:政治上宣布“废藩置县”;经济上兴办工商业,允许土地自由买卖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5(xx山西中考)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其相同点是()改革前都面临内外危机农民都可以用赎买的方式得到土地都提倡“文明开化”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A B C D6(xx湖北荆门中考)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这里所说的“一种新动力的发明”是指()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B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7(xx山西高平特立中学期中)对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如下表所示,导致欧洲1840年以来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840年1870年1900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22%14.8%8.4%A殖民扩张 B工业发展C疫病流行 D世界大战8( xx山东青岛中考)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下列世界名人及其成就关联正确的是哪几项?”选手正确的回答应该是()但丁神曲达尔文最后的晚餐贝多芬英雄交响曲莎士比亚哈姆雷特A BC D9(xx江苏南京中考)他“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是()A牛顿 B伏尔泰 C恩格斯 D列夫托尔斯泰10(xx江苏南通中考)下图是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的实力对比示意图。它主要说明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A美德经济发展比较缓慢B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为迅速C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D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1(xx四川绵阳中考)向阳同学围绕三国同盟、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收集资料,你认为他想研究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独立战争B法兰西第一帝国C克里米亚战争D第一次世界大战12“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次战役规模巨大,法军的66个师、德军的46个师在这里厮杀,双方伤亡人数达到70多万。”这说明了()A战争是解决矛盾的唯一手段B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C交战双方都没有正义性D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引发战争13(xx陕西中考)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A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的国家行列B使苏俄退出协约国宣告一战结束C使俄国走上实现现代化独特道路D结束封建统治传播民主共和思想141952年,我国邮电部拟定发行一套名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纪念”的邮票,但此套邮票却是错版邮票,其错在()A邮票名称中的国家称谓B邮票发行的时间C邮票的发行者D周年纪念的时间15(xx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列宁没有参与的革命或探索活动是()A俄国二月革命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C制定新经济政策 D成立“苏联”16(xx山东聊城中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有关该“和约”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是对德国的一次宰割B激化了德国与英国的矛盾C为世界和平埋下了隐患D能够保障世界持久和平17下列描述属于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相同点的是()A美国是会议最大的主导者和胜利者B都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C都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D英国和日本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18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斯大林领导时期的有()新经济政策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建立新宪法的制定十月革命A B C D19(xx湖南邵阳中考)普京在评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劣时说:“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同纳粹德国展开战争的但是,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据此可知,普京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态度是()A完全肯定 B全盘否定C客观公正 D不置可否20领导了华夫脱运动,使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的是()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C甘地 D扎格鲁尔二、非选择题(共60分,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6分,第24题14分)21(14分)危机,是险境也是机会。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等伴随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图片现危机】(1) 19世纪中期,面对历史发展的潮流,美国、俄国和日本都出现了危机。根据下列图片展现的历史信息,分别写出三国面临的主要危机是什么。(3分)图1 美国南部种植园图2 俄国农奴图3 培里率舰队抵达日本【举措展胜机】(2)面对危机,当时的美国、俄国和日本的举措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3分)(3)俄国、日本解决危机的方式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4)美国、俄国、日本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2分)(5)借鉴美国、俄国和日本等强国的历史发展经验,请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2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读图说史】材料一图2(1)图1和图2分别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分)它们的动力机器分别是什么?(2分)图2所展示的科技成果的发明者是谁?(1分)材料二 1870年、1913年英、法、美、德四国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美两国工业地位的变化。(2分)分析这段时间美国工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科技威力】材料三军事科技的加速发展令人始料不及。在18991902年的第二次布尔战争中,一门5英寸口径的大炮还需要32头壮牛来牵引,到1916年,号称“陆地巡洋舰”的坦克就已经成为驰骋沙场的流动炮台到了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中一架F-15E重型战斗轰炸机的攻击能力,相当于140门大炮同时发射的威力。摘编自浅谈战争与科技的关系(3)新式武器的使用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写出一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2分)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2分)在一战期间,双方使用了什么新式武器?(1分)(4)科技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但在当今世界,谁不重视科技,谁就会被淘汰。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23(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矿区交给法国开采,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确定德波边界,把原来属于波兰的一些地区仍留给德国。总的来说,德国失去了原来领土的18,同时却保留下了10万平方千米原来属于波兰的领土。德国的领土缩小了很多,但却成功地避免了肢解,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材料二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一、新生中国主权的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1)材料一出自什么条约?(2分)该条约是在什么会议上签订的?(2分)(2)材料二出自什么条约?(2分)它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2分)(3)材料二中第三款内容中所谓“机会均等”原则指的是美国的什么政策?(2分)(4)材料二中第四款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哪一列强?(2分)(5)这两次会议的实质是什么?(2分)它对世界格局有何重要影响?(2分)24(14分)中国、苏俄(苏联)两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此进行学习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步骤一活动探究活动对两国革命道路的探究。(1)要求:模仿韩梅梅对俄国革命道路的解说,帮李雷将中国革命道路开辟的解说词补充完整,并说出对这两条道路进行探索的历史人物。(3分)活动以两国建设道路的探索为研究对象,结合以下材料,探究相关问题。材料一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新经济政策要求重新发挥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以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列宁材料二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5位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的居世界第88位。摘编自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一中列宁的说法,新经济政策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二体现了哪一体制的弊端已经呈现?(4分)(3)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我们成功仿效了苏联的很多做法,但也有自己的创新,同时也出现过严重失误。请就“成功仿效”“创新”和“失误”各举一例。(3分)步骤二感悟提升(4)比较两国探索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你得到的最大启迪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章西女王、林则徐、华盛顿抗击的国家都是英国;玻利瓦尔抗击的国家是西班牙。故选D。2B A和C是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的作用;工业革命中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引发了世界工人运动。所以A、C、D都不是共同作用。它们共同的作用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故选B。3C 林肯领导了美国内战,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维护了美国的统一。故选C。4D 从“1868年”“废藩置县”等关键信息,可以判断是日本明治维新。故选D。5D 农民可以用赎买的方式得到土地仅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提倡“文明开化”仅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排除,故选D。6D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这一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故选D。7B 1840年以后,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工业的发展是导致欧洲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故选B。8D 达尔文的代表作是物种起源,最后的晚餐的作者是达芬奇。排除,故选D。9D 牛顿是英国科学家,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恩格斯是德国思想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作家,符合题意。故选D。10D 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产量的位次与殖民地面积的位次极不相称。这说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故选D。11D 三国同盟是一战前形成的军事集团,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索,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故选D。12B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从“双方伤亡人数达到70多万”可以看出,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故选B。13C 本题考查对1917年俄国发生的重大事件的理解。1917年俄国先后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二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影响力远不如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因此题干中叙述的革命应是十月革命。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跻身于工业化国家行列,故A错误;苏俄退出一战并不代表一战结束,故B错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结束的并不是封建统治,故D错误。十月革命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因此可以看成是“独特道路”,故选C。14A 苏联成立于1922年,故A项符合题意。15A 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同年4月,流亡国外的列宁才回到彼得格勒。所以,列宁没有参加二月革命。故选A。16D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德国”,可以判断该“和约”是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是对德国的一次宰割,激化了德国与英国的矛盾,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世界和平埋下了隐患,不能够保障世界持久和平。故选D。17C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美国是华盛顿会议最大的主导者和胜利者,排除A;巴黎和会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排除B;使英国和日本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的是华盛顿会议,排除D。故选C。18C 新经济政策、苏联建立及十月革命都发生于列宁领导时期。排除,故选C。19C “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同纳粹德国展开战争的”是肯定苏联模式对反法西斯的积极作用;“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指出了苏联模式的弊端。所以,普京的态度是客观公正的。故选C。20D 扎格鲁尔领导了埃及的华夫脱运动,迫使英国政府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故选D。二、非选择题21答案(1)美国:黑人奴隶制阻碍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封建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2)美国:爆发南北战争;俄国:进行1861年改革;日本:进行明治维新。(3)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4)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5)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改革是强国之路,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勇于创新;要抓住机遇,加强国际经济联系。(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解析第(1)(2)问结合所学,分析图片反映的信息,组织答案。第(3)问,俄国和日本都是通过改革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第(4)问结合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回答。第(5)问可从维护国家统一、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科技等角度总结答案。22答案(1)图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图2: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莱特兄弟。(2)地位变化:英国由领先到被美国赶超(或英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美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原因: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坦克、潜艇等。(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合理科学地利用科学技术会给人类造福;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第(1)问,图1是火车机车,图2是飞机,然后结合所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地位的变化,可对比1870年和1913年英、美两国工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分析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70年到1913年间,促使美国工业迅速发展的因素即可。第(3)问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础知识,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4)问言之有理即可。23答案(1)凡尔赛条约;巴黎和会。(2)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3)门户开放政策。(4)日本。(5)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解析材料一是凡尔赛条约的内容,材料二是九国公约的内容,据此回答第(1)(2)问。第(3)问,“机会均等”原则指的是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第(4)问,材料二中第四款的内容是为了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第(5)问,从条约内容上可以看出,两次会议都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两次会议后最终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4答案(1)井冈山。列宁和毛泽东。(2)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成功仿效”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创新”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赎买政策);“失误”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经济建设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符合本国国情;一个国家要及时改革创新;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第(1)问是对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解答第(3)问的关键信息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据此并结合所学回答。第(4)问是开放型题目,根据两国的探索历程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