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R-ESD治疗.ppt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3368779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MR-ESD治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EMR-ESD治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EMR-ESD治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MRESD治疗,消化内科:,定义,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是指在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与专用器械,将胃肠道病灶(包括胃肠道早期肿瘤)与其下方正常的粘膜下层逐步剥离,以达到将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ESD由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发展而来的新技术,技术成熟,近年已逐渐成为治疗胃肠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区别,内镜发现的病变很小或像香菇一样有茎(长蒂),可以很简单的应用圈套器套住蒂部切除,这叫息肉切除术。有的病变长得很平像披萨一样,就必须先在病变下方注射生理盐水抬起病变,再用圈套器电切病变,这叫黏膜切除术。但对于超过2厘米的平坦病变,黏膜切除术只能通过分块切除的方法来进行,其结果是切除了较大病变但有病变的遗漏,肿瘤很快就会复发,切下来的病变破碎也不能进行准确的切片化验,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EMR手术技法,1.注射生理盐水2.用电圈套器将其套牢3.通电4.回收切除的组织,ESD,ESD是在大块粘膜切除(EMR)的基础上产生的,EMR给我们带来的是粘膜是可以部分切除的,而且切除后患者是安全的。ESD是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从理论上讲,ESD起初并没有概念上的创新,ESD真正的创新是在其实施的剥离的技术和附件上的创新。,适应症,ESD禁忌症,严重的心肺疾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病变抬举症阴性不具备无痛内镜条件的医疗单位,对于一般状态差的患者,不主张ESD治疗,ESD优势,(1)微创治疗。既能保证肿瘤的彻底切除,又能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消化道,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由于内镜治疗创伤小,病人易耐受,费用低,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2)可以把较大面积、直径大于2cm,形态不规则的肿瘤一次完整切除下来,明显减少肿瘤的残留和复发。(3)可以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切除病变,获取完整的切片化验标本,明确肿瘤的性质和程度。(4)同一病人可以多次接受ESD治疗,一次也可以同时切除多个病变。,安全性,与其他内镜下治疗一样,ESD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主要并发症为出血、穿孔,发生率约58。对于术中出血,可在内镜下电凝或使用钛夹等方法控制,应用止血药可有效预防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发生;ESD并发的穿孔通常较小,一般在术中即可发现,可予钛夹缝合、术后胃肠减压、禁食、防治感染等综合方法治愈。仅少数患者需外科治疗。,操作方法,用氩气刀作周围标记,隆起下注射甘油果糖靛胭脂肾上腺素混合液抬高肿瘤,用钩行刀周围稍切开,用IT刀剥离3/4范围,另1/4范围用圈套器切除,用钛夹封闭创口,组织送活检,术前准备,禁食禁水,下消化道需肠道准备术前查血常规,血型,常规四项,血PT(使用抗凝剂的应停止服药7-10天)术前宣教(心理护理,备便盆尿壶,中单,棉棒等)备好留置针(首选右侧)备药物麻醉科会诊,心理护理,由于ESD在国内开展时间较短,患者有内科治疗能否彻底切除病灶及病理性质如何等方面的担心,并对自己能否耐受手术而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护士对患者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同时要详细介绍治疗过程,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与外科手术相比所具有的明显的优势,及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其对治疗有正确全面的认识,护士要正确回答患者的疑问,同时介绍成功病例,使患者心情放松,避免紧张,增加治疗信心。,胃肠道准备,充分的胃肠道准备可确保手术中视野清晰,而且一旦发生穿孔,也可降低腹腔感染的机会,上消化道治疗的患者术前禁食12h,禁水6h,手术当日禁食,下消化道治疗的患者术前进软质或半流,并于手术当日禁食,并口服恒康正清导泻,直至肠道清洁。,物品、药品、器械准备,术前检查器械:电子胃镜、高频电发生器、注射针、氩气刀、IT刀、热止血钳、圈套器、透明帽及金属夹装置等,确保器械的性能完好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药物:丙泊酚、芬太尼、地佐辛、麻黄碱、维库溴铵、新斯的明、阿托品、山莨菪碱、欧贝、肾上腺素、甘油果糖、林格、转化糖电解质、美蓝,并发症,出血,ESD出血分为术中出血和迟发型出血,前者指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出血,主要原因是黏膜下注射后,局部黏膜抬举欠佳将小血管切断所致,充分黏膜下注射及有意识地止血可预防出血的发生。后者指治疗结束后至30天内发生的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周以内。,穿孔,穿孔是ESD的常见并发症,进行消化道ESD时由于胃肠壁薄,肠腔存在弯曲部,操作空同小易发生穿孔,治疗时应密切观察镜下图像和患者的生命体征。,腹痛,腹痛是ESD术后典型症状,常为轻、中度,治疗主要为常规剂量质子泵抑制剂(PPI),2/d,共8周。术后第1-3天禁食,继而进流质,在过渡至半流质及软食。,感染,一般表现为体温上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对症处理,及抗生素的使用。,ESD术后护理观察要点,1住院观察1周2禁食,胃肠减压2-3天吸氧,心电监护6小时,全麻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部体征情况4输止血剂及抗生素3天5胃食管ESD术后要用PPI,粘膜保护剂1-2个月6定期复查,术后护理,术后卧床休息,第一天禁食、禁水,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及能量;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呕血、黑便,及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变化,并应用抑酸剂及黏膜保护剂。一般ESD术后需禁食3天,并酌情延长,逐渐从温凉流质开始至软食,避免进刺激性食物。,术后护理,如发生穿孔后应视穿孔后的治疗效果,嘱患者禁食35天,同时给予胃肠减压,以静脉营养为主,下消化道穿孔禁食714天。对于穿孔的患者继续观察有无腹痛加剧,呼吸困难及血压下降的症状,必要时可转至外科手术。,术后护理,如患者出现呕血、大量黑便或鲜血便、血红蛋白及血压持续下降,可行急诊内镜检查及内镜下止血。并遵医嘱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补液、输血、止血等治疗,出院指导,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规律,少食多餐。食物选择易消化,高营养,富含铁、钙、维生素的食物,禁食油炸、硬、生冷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生活起居规律,劳逸结合。注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劳累,戒烟、酒。遵医嘱用药,慎用或勿用胃黏膜刺激性药物。每1-3个月复查一次胃镜。,ESD与EMR的比较,优点:1:能完整切除大范围的病灶,残留及复发少,组织病理检查能准确检测切除边缘情况及侵润深度2:可用于病灶粘膜下层纤维化及复发病灶缺点:1:出血,穿孔并发症高2:操作时间较长3:技术要求较高,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