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68641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时不如地利》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天时不如地利》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天时不如地利》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世称其为“亚圣”。e.g.孟母三迁孟母断织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所著,语录体散文著作,“四书”之一。,孟母三迁,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白话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每句文言文翻译方法,6个字:译、串、留、补、调、润。译:应尽量把原文中的单音词翻译成能够解释的现代汉语双音词。留: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补:文言文中往往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的时候,必须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调:由于语言的演变,有的文言句型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这就是特殊句式,其中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等。对于这些特殊句式,翻译时,必须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加以调整。,第一段:提出观点,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如:及不上。译孟子说:“拥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拥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拥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拥有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第二段:事例一(攻城)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1.城:内城;郭:外城。2.环:围,包围。3.夫:发语词,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4.者:指“得天时”这种情况。5.矣:语气助词,表肯定。6.然而:但是。7.是:这。也:用在句末,表判断。,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译文:方圆三里的城,七里高的城墙,敌人包围攻打却不能取胜。敌人既然围起来攻打它,必然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但是还无法取胜,这正说明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第三段:事例二(守城)地利不如人和,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1.池:护城河2.兵:武器;革:甲衣。3.委而去之:委,抛弃;去,离开;而,表承接。,修辞:,排比,句式:,双重否定,译文:城墙筑得并非不高,护城河挖得并非不深,士兵们的兵器和盔甲并非不坚固锋利,粮食也并非不充足;但是(当敌人进犯时),守城者却弃城而逃,这正说明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第四段前:总结论点(排比句),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译文:因此说:限制人民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凭借山河的险要,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第四段后:强调重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便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便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自己的内亲外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整个天下的人都愿意归顺他。(拥有民心的君主)凭借天下人的归顺,攻打连内亲外戚都背叛(他的君主),所以拥有民心的君主要么不去攻打,若进行战争,就一定能胜利。,亲:族内。戚:族外。,服从,同“叛”,背叛。,拥有民心的君主,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表明中心论点,摆出典型事实举例论证,阐明道理核心,议论文的格式,分段赏析:,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第二、三段:天时、地利、人和相比较,层层递进。第四段:总结,将论点范围由战争扩大到治国之道。,讨论:,孟子在文中提出“人和”是决定胜败的最重要的条件,其原因何在?“天时”“地利”客观因素、外在的(不可变)“人和”主观因素、内在的(可控制),回顾全文,看看哪些名句在今天仍被人们经常引用?,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提出“仁政”、“王道”之说(即文中的“道”),古今异义,城是池兵,城市内城,池塘护城河,判断词这,士兵兵器,古今异义:,委去域亲戚,委屈,委婉抛弃,地界n.限制v.,到(往)某地离开,距离,泛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族内的亲属;族外的亲属,“之”的用法,1.助词,的。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代词,代指人、事、物。4.到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