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68607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尚书牧誓记载:“时甲子昧爽(黎明),王朝(清晨)至于商郊牧野,乃誓。”1976年在陕西出土了西周早期青铜器的利簋,上有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由此可知A. 尚书是纪事真实可信的史籍B. 尚书与青铜利簋产生于同一时期C. 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需互补互证D. 利簋铭文提升尚书此载的可信度【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西周早期青铜器的利簋铭文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时甲子昧爽(黎明),王朝(清晨)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的记载,这提升了尚书此载的可信度,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利簋铭文印证了尚书牧誓中的一段记载,无法得出整部尚书是真实可信的史籍;B选项错误,尚书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孔子编定,青铜利簋产生于西周早期,两者并非产生于同一时期;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出土文物对文献记载的印证,不是两者的互补互证。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魏晋时期,州刺史一般均兼任军职,或由都督兼领刺史,或由刺史兼任将军。不领军职的刺史称为“单车刺史”,不仅权责有限,而且为时俗所轻,到南北朝时被取消。这反映出A. 战争体制的需求B. 中央集权的加强C. 门阀势力的形成D. 监察制度的异化【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州刺史一般兼任军职,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发,地方刺史兼任军职,便于应对边境战事,这是战争体制的需求,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地方刺史掌握行政权和军权,地方权力过大,容易形成威胁中央集权的势力,削弱了中央集权;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地方刺史兼任军职,与门阀势力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地方刺史兼任军职,这是符合法律制度的现实的需要,并未体现出监察制度的异化。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3.据下表可推知两宋时期A. 儒学正统地位开始动摇B. 地理差异孕育不同文化C. 文化的重心向南方转移D. 教育发达培养大批人才【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两宋时期儒学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这反映了文化重心的南移,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都是儒学学术流派代表人物,并未体现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都是儒家学派,儒家学术流派的不同与个人经历及学术传承有关,不是由地理差异导致的;D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两宋时期的教育情况及其对人才的培养。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4.明朝在中央各部均设六科给事中,除对六部进行科抄、科参(均指稽察各部事务)外,还具有侍从、规谏、封驳(皇帝诏令如有失可封还)等职能。据此可知A. 内阁学士形同虚设B. 皇权受到一定制约C. 皇帝直接掌管六部D.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具有侍从、规谏、封驳(皇帝诏令如有失可封还)等职能”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六科给事中具有规谏和封驳之权,皇帝诏令如有失可封还,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六科给事中的职能,并未涉及内阁学士;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六科给事中的职能,并未涉及六部;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不是明朝六科给事中设立的影响,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六科给事中的设置能够对皇权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并非重在体现皇权专制的强化。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5.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一书考证了在鸦片战争中负有重大责任的清朝顶级人物的战后反应:琦善等6人几乎没有反应;耆英、黄恩彤主张柔夷顺夷;刘韵珂主张“阳示德意,阴加钳制”;林则徐主张对抗;道光帝在后三者间游移。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A. 推卸战败责任B. 谋求制敌之道C. 缺乏理性反思D. 改进外交策略【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统治者根本没有意识到失败的根源在于中国是中古的国家,不明白近代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缺乏理性反思,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清朝统治者并未理性反思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并非推卸战败责任;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并未理性反思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并未谋求制敌之道;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并未理性反思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并未改进外交策略。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6.自19世纪末开始,“内地会”成为近代中国境内基督教的最大势力。下图是“内地会”中各国传教士比例变化图。由下图推知A. 国力消长影响列强在华势力B. 传教士成为列强侵华的先锋C. 英美两国争夺中国矛盾尖锐D. 基督教在华传播呈下降趋势【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1900-1936年“内地会”中英国传教士比例比例不断下降,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传教士比例不断上升,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英国经济地位下降,这说明资本主义列强在华侵略势力大小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的,随着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增强,列强在华侵略势力也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侵华与传教相结合是近代西方传教的总体特征,不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列强在华传教士比例的消长,并未体现英美两国之间在争夺中国的问题上存在矛盾;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列强在华传教士比例的消长,并未体现基督教在华传播的总体发展趋势。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7.下表所示变化A. 保障了正面战场的后勤补给B. 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C. 消灭了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D. 调动了中下层民众抗日积极性【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1942年陕甘宁边区绥德义合区土地改革后,占有一定土地,拥有一部分牲畜和劳动工具,生活来源靠自己劳动的中农数量大大增加,只有较少土地、部分或大部分租用其他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耕作,并交纳地租的贫农数量大大减少,主要依靠出卖劳动力生活的雇农数量也相对减少,这说明土地改革使中下层百姓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抗日斗争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改革,与正面战场无关;B选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时间是1937年9月,1942年时已经建立;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土地改革后地主仍然存在,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并未彻底消灭。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8.1967年,中国政府与坦桑尼亚、赞比亚签订协定,向两国提供无息的、不附带任何条件的贷款援建坦赞铁路:2003年,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安哥拉签署协议,以该国未来开采的石油为偿付,提供贷款帮助安哥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反映新时期中国援非的特点是A. 政府主导注重实效B. 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C.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D. 援助与投资有机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新时期中国向安哥拉提供低息贷款用于建设铁路、公路、农业灌溉、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安哥拉以石油资源还贷,这体现了新时期中国援助非洲与投资有机结合,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政府主导注重实效是中国援非的总体特征,不是新时期中国援非的特点;B选项错误,1967年坦赞铁路的援建也属于基础设施建设,不是新时期中国援非的特点;C选项错误,中国与非洲并非处于同一区域,中国援非不属于新型区域合作。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9.前5世纪中期的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曾对陪审员、五百人议会议员和执政官等给予公职津贴,惟掌握大权的将军仍无公职津贴,且非抽签担任,系选举而来。据此推知,雅典A. 平民政治沦为暴民政治B. 精英治国与公民政治并存C. 分权制衡体制日益完善D. 工商业阶层占据城邦要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依据材料“雅典曾对陪审员、五百人议会议员和执政官等给予公职津贴”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与国家政治事务,保障直接民主政治的实现,依据材料“惟掌握大权的将军仍无公职津贴,且非抽签担任,系选举而来”结合所学可知,将军的选任是精英政治的体现,综上所述,这说明雅典精英政治与公民政治并存,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平民政治沦为暴民政治;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雅典政治机构之间的分权制衡;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雅典民主政治和精英政治的并存,并未体现工商业阶层占据城邦要职。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0.英王乔治三世(17381820年)先后撤换过4个首相,得不到国王充分信任的政府往往寿命不长。1770年,乔治三世任命自己童年朋友诺思勋爵为首相,此后诺思任首相长达十年。这反映了A. 权利法案并未实行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 国王掌控国家行政大权D. 责任内阁制名存实亡【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依据材料可知,乔治三世时期,国王干预首相的任免,结合所学可知,责任内阁制的特征是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这说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并开始实行;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国王干预首相的任免,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行政权仍由以首相为中心的内阁掌控,不是国王掌控行政权力;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逐步完善,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责任内阁制尚不完善,不是名存实亡。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1.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提出普及免费义务教育,对下一代进行“科学的完整的教育”和“职业教育”;1881年1882年间,法国政府颁布了两个初等教育法案,确定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这反映了A. 一票共和为教育改革扫清障碍B. 法国政府完成了巴黎公社未竟事业C. 工业革命提出教育改革的要求D. 理性主义成为两者共同的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科学的完整的教育”和“职业教育”及时间19世纪70年代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为现代工业发展培养技术人才,依据材料“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结合所学可知,法国政府确定这些原则的目的是提高法国国民整体素质,综上所述,这都反映了工业革命对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一票共和”指的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与材料中的“1871年4月”及“巴黎公社”等信息不符;B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对国民素质的客观要求,两者的举措不过是顺应时势,并没有明显的继承关系;D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教育的实用性,而非理性主义。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2.左图右图是西方媒体有关“冷战”的漫画,分别描绘了“苏联眼中的美国”与“美国眼中的苏联”。这两幅漫画表明A. 战略猜忌加剧国际局势动荡B. 美苏争夺的焦点在西欧中国C. 媒体舆论体现双方国家利益D. 妖魔化对手是冷战主体方式【答案】A【解析】【详解】解读漫画信息可知,苏联认为美国正在极力拉拢其他国家、地区,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美国认为苏联正在极力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基于这样的战略猜忌,双方开始争夺势力范围,从而加剧国际局势动荡。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单独指出美苏争夺的焦点在西欧和中国;C选项错误,媒体舆论以相对客观中允的视角,分析了两国的心态,并未站在双方国家利益的立场来看待问题;D选项错误,材料客观地体现了美苏对双方的猜忌,不是妖魔化对手。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41-42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必考题: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代外商聚集之处,主要在广州、扬州及长安、洛阳。唐政府在广州设管理外贸的官员市舶使,要求外国商船缴纳“舶脚”(关税),税率为输入货物之十分之三,宋代降为十分之一。宋初在广州、杭州、明州设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并修定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条(法)”。南宋中期,有广、杭、明、泉、秀、温等州及江阴军七所市舶司。南宋政府还对有能力大幅增加关税收入的外商授予官职。摘编自侯家驹:中国经济史材料二 1850年代以后,受内部变化与外力冲击的影响,重商的呼声开始一浪高过一浪。郑观应等早期改良派宣扬通商的重要性,把对外贸易看作振兴商务、发展国民经济的中心环节,重视金银货币外溢问题,因此要求政府实行关税保护政策,帮助国内出口商对外竞争。到戊戌前后,政府已认识到商务为富强要图,自由贸易思想占了上风。严复主张废除对外贸易中的垄断与限制,放弃国家干预,任其自由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国内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据肖绣文:中国晚清重商思想与西方重商主义比较研究等摘编材料三 图为中美关税(加权平均)税率变化趋势和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并说明其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改良派关于对外贸易主张的变化,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美关税税率变化的特点。【答案】(1)政府高度重视;变更管理方式;降低关税税率;扩大开放口岸;较强的功利色彩;从海陆并重转移到海上为主。作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南方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变化:从强调国家保护到主张自由贸易。原因:政府政策的转变;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传播;洋务运动的失败教训。(3)中国关税税率下降迅速,美国税率水平相对稳定;与美国相比,中国关税税率还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唐政府在广州设管理外贸的官员税率为输入货物之十分之三,宋代降为十分之一。宋初在广州、杭州、明州设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并修定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条(法)”、“南宋中期,有广、杭、明、泉、秀、温等州及江阴军七所市舶司”、“南宋政府还对有能力大幅增加关税收入的外商授予官职。”结合所学从政府高度重视、变更管理方式、降低关税税率、扩大开放口岸、较强的功利色彩、从海陆并重转移到海上为主等角度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依据对宋代对外贸易特点的作答结合所学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南方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等角度说明宋代对外贸易的积极作用。(2)依据材料“郑观应等早期改良派要求政府实行关税保护政策,帮助国内出口商对外竞争。”、“到戊戌前后,政府已认识到商务为富强要图,自由贸易思想占了上风。”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晚清时期改良派关于对外贸易的主张从强调国家保护到主张自由贸易。依据材料“政府已认识到商务为富强要图,自由贸易思想占了上风”及材料中“戊戌前后”的时间结合所学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传播、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等方面分析对外贸易主张发生改变的原因。(3)依据图示信息可知,从税率变化趋势来看,中国关税税率下降迅速,美国税率水平相对稳定,从税率数值来看,与美国相比,中国关税税率还处于比较高的水平。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透过表4中的史实,由表及里地提取两个影响历史发展的相关因素,就两者关系自拟论题(示例: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并结合其它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示例一:论题:地理条件与社会转型:地理环境对社会转型起了一定的影响作用论证:古希腊近海多山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利于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与平等,互敬,诚信,开放等价值观,影响雅典的政治体制从贵族制转型成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制。英国利用地处大西洋的航路要道的有利条件,积极进行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巨额资本,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他们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完成了社会的转型。结论: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它通过影响生产的发展与政治结构、对外交往等,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转型。示例二:论题:文化交流与思想解放(或社会转型)文化交流推动了思想解放论证: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欧洲思想解放运动提供了条件。中国近代随着国门的被打开,西方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提供了条件。结论:自古以来,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发展,不同特色的文化在交流中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促成了思想解放。(思想解放的历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和见证,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与社会转型的先导。)示例三:论题:历史灾难与社会进步:“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论证: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促成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开始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走上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它消灭了德意日法西斯,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统治,亚非拉一系列民族国家获得独立,殖民体系彻底瓦解;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成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结论: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或灾难,但历史灾难往往打破了旧格局,促使人们反思,提出对策,这之后世界在一定程度又取得进步。如答出如“教育的发展与思想解放”、“东西方贸易与思想解放”、“疫病传播与医学的发展”、“旧势力内部的变革与社会转型”、“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军事征服与文化交流”等其他符合题意的论题,也可按评分标准酌情给分。【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提取两个影响历史发展的相关因素,然后就两者关系自拟论题,并结合其它相关史实予以阐述。例如依据材料可提取地理条件与社会转型的因素,结合所学可知,地理条件对社会转型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结合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主政治产生的影响、英国的地理条件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影响等相关所学史实论证地理条件与社会转型的关系;依据材料还可以提取文化交流与思想解放的因素,结合所学可知,文化交流推动了思想解放。然后结合中国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对文化发展及思想解放的影响、近代西方传入中国为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提供条件等相关所学史实论证文化交流与思想解放的关系。还可以提取如“历史灾难与社会进步”、“教育的发展与思想解放”、“东西方贸易与思想解放”、“疫病传播与医学的发展”、“旧势力内部的变革与社会转型”、“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军事征服与文化交流”等其他符合题意的论题,要求论题合理、明确,史论结合。(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道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唐代为儒、佛、道大融合时期,书籍需求激增,但雕版印刷尚未大行,众多书籍全凭手抄。书法首次被纳入科举“明字”一科,掀起“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热潮。最高学府国子监也将书学列为专科,制定书学学制:先掌握标准经文的标准字体,然后熟悉造字原理、字的本义、引中义等,最后进一步扩大文字学方面的知识。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冯承素都曾在弘文馆为官任教书法,极具权威,“十数年间,海内风从矣。”唐代科举中的书以“楷法道美”为评判标准,造就了唐代空前绝后的楷书大观,宋人对此评价:“唐以身言书判设科,故一时之士无不习书,犹有晋宋余风。今间有唐人遗迹,虽非知名人,亦往往可观。”摘编自刘亚梅试论唐代的书法教育及其影响(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书学教育的特点。(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书学教育的影响。【答案】(1)特点: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度高;书法教育地位提升(成为专门独立的官学学科);有系统化的学制规定;名家的示范引领;楷书教育地位突出。(2)影响:成就显著,名家辈出;培养大批专门的社会适用人才;推动儒、佛等文化的传播;提高了书法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书法水平既超越了前代,又立法于后世。【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书法首次被纳入科举明字一科,掀起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热潮。”、“最高学府国子监也将书学列为专科,制定书学学制”、“先掌握标准经文的标准字体,然后熟悉造字原理、字的本义、引中义等,最后进一步扩大文字学方面的知识。”、“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冯承素都曾在弘文馆为官任教书法,极具权威”、“唐代科举中的书以楷法道美为评判标准,造就了唐代空前绝后的楷书大观”结合所学可从政府和社会的态度、书法教育地位的提升、制定系统化的学制、名家示范引领、楷书教育地位突出等角度概括唐代书学教育的特点。(2)依据材料“唐以身言书判设科,故一时之士无不习书,犹有晋宋余风。今间有唐人遗迹,虽非知名人,亦往往可观。”及对唐代书学教育特点的作答结合所学从教育的成就、对社会适用人才的培养、推动儒佛等文化的传播、提高书法的地位、书法水平超越前代立法于后世等角度分析作答唐代书学教育的影响。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在北约的要求下,1981年11月,美、苏就欧洲中程、中短程导弹问题在日内瓦开始谈判。美、苏双方前后多次提出各自不同的方案,但由于双方立场相距甚远,谈判陷入僵局。1983年11月,美国着手在英国、意大利和联邦德国等国部署新式导弹,苏联中断谈判,东西方关系一度十分严峻。此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美苏各自调整在裁军问题上的策略,在经历了先后6轮、共计110次会议的谈判之后,1987年12月8日,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签订美苏中导条约。该条约规定双方在条约生效后的3年内,须全部销毁所拥有的短程、中程导弹及发射装置和辅助设施,条约生效后双方不得再试验、生产和部署射程500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摘编自徐天新世界通史当代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苏中导谈判的特点;分析谈判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条约签订的影响。【答案】(1)特点:漫长性;曲折性;艰巨性。原因:美苏经济状况的变化改变了双方的战略攻守地位;军备竞争给双方财政带来沉重负担;西欧的联合与实力的上升;里根和戈尔巴乔夫的个人作用。(2)减轻了双方军备竞争的压力;促进了东西方关系的缓和;有利于欧洲与世界的和平;加速了冷战局面的结束;但并未动摇两国的核霸权和核垄断的地位。【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1981年11月,美、苏就欧洲中程、中短程导弹问题在日内瓦开始谈判。”、“但由于双方立场相距甚远,谈判陷入僵局。”、“1983年11月苏联中断谈判,东西方关系一度十分严峻。”、“由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美苏各自调整在裁军问题上的策略,在经历了先后6轮、共计110次会议的谈判之后,1987年12月8日,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签订美苏中导条约”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美、苏中导谈判具有漫长性、曲折性和艰巨性的特点。依据材料“由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美苏各自调整在裁军问题上的策略”及谈判成功的时间“1987年12月8日”结合所学从此时期美苏战略攻守地位的改变、财政负担的加剧、西欧的联合及地位的上升、里根和戈尔巴乔夫的个人作用等方面分析谈判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2)依据材料“该条约规定双方在条约生效后的3年内,须全部销毁所拥有的短程、中程导弹及发射装置和辅助设施,条约生效后双方不得再试验、生产和部署射程500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结合所学从减轻军备负担、缓和东西方关系、有利于欧洲和世界和平、加速冷战局面的结束、并未动摇两国的核霸权和核垄断的地位等角度分析条约签订的影响。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乔治凯南(19042005年)被称为“遇制之父”。因其家族有研究俄国的传统,凯南较早开始学习俄文。19311933年他被派驻东欧,积极收集和研究苏联情报,认为美苏不可能和平共处,两种社会制度没有折衷或妥协的余地。19331937年,凯南派驻苏联。他走访了苏联各地,建议运用美国的政治、文化优势去影响苏联。1944年,凯南再次派驻苏联。他建议美国在战后向欧洲提供经济援助,促进欧洲的经济增长;承认苏联势力范围并与英国一道划一条防范苏联的分界线。但该建议未获罗斯福政府重视。19461947年,凯南通过电报、文章、演讲等一系列方式系统阐述了“遏制思想”,并亲手起草了帮助欧洲复兴的方案,对美国对外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摘编自张小明著乔治凯南遏制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乔治凯南“遏制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乔治凯南提出“遏制思想”的目的及其影响。【答案】(1)因素:家族传统;个人经历;意识形态对立;国家利益冲突;时局(国际格局)演变影响。(2)目的: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维护美国国家利益。影响:为冷战提供了理论依据;深刻影响了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因其家族有研究俄国的传统,凯南较早开始学习俄文。”、“19311933年他被派驻东欧,积极收集和研究苏联情报19331937年,凯南派驻苏联。他走访了苏联各地1944年,凯南再次派驻苏联”、“乔治凯南认为美苏不可能和平共处,两种社会制度没有折衷或妥协的余地。”结合所学从家族传统、个人经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对立、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国际格局演变的影响等角度概括乔治凯南“遏制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2)依据材料“乔治凯南建议运用美国的政治、文化优势去影响苏联。”结合所学从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乔治凯南提出“遏制思想”的目的。依据材料“乔治凯南建议美国在战后向欧洲提供经济援助,促进欧洲的经济增长;承认苏联势力范围并与英国一道划一条防范苏联的分界线。”、“乔治凯南亲手起草了帮助欧洲复兴的方案,对美国对外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从为冷战提供了理论依据、影响了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等角度分析乔治凯南提出“遏制思想”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