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八年级物理下册 10.4 浮力期末复习 苏科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67073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大丰市八年级物理下册 10.4 浮力期末复习 苏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大丰市八年级物理下册 10.4 浮力期末复习 苏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大丰市八年级物理下册 10.4 浮力期末复习 苏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浮力|对 点 试 题 精 选 |考点1能结合对规则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分析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能对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过程作出正确的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准确表述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能运用其关系式F液gV排进行简单的计算。1如图所示的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它的侧面受到的各个方向的液体压力相互_,其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比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_,这就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原因。因此,浮力的方向总是_的。2某电力公司开发出一种圆柱形气球状的发电机(如图所示),发电机稳定地悬于300 m的高空。假如发电机的体积为3.0105 m3,300 m高空的空气密度为1.2 kg/m3,发电机在高空受到的浮力是_N,发电机总质量是_kg。(g取10 N/kg)3如图所示,重为5 N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 N,则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N,该石块的密度是_kg/m3。(水1.0103 kg/m3)4如图所示,一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重4 N,木块的下表面距水面4 cm,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N,木块体积是_m3。(g取10 N/kg,水1.0103 kg/m3)5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令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拉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g取10 N/kg,水1.0103 kg/m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体积是500 cm3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 N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 kg/m3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 N考点2能通过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结合二力平衡等知识判断具体情况下物体的浮沉。1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测量时漂浮在被测液体中。如图所示,用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测量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则密度计在两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大小F甲_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甲_乙。(均选填“”“”或“”)2如图所示,将一底面积为30 cm2、高为10 cm的长方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 N。将物体完全浸没在某种液体中,物体下表面距液面20 cm时,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力为4.8 N。g取10 N/kg。求:(1)此时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2)液体的密度。(3)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中 考 试 题 精 练 |一、填空题1xx益阳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物体浸没在装有足够深水的容器中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它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1.8 N,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3 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N;如将物体再下沉5 cm,则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N。2xx荆州将一实心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待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7.2 N(如图甲所示),当把物体的三分之一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 5.2 N(如图乙所示),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N。若把该物体放入密度为 1.5103 kg/m3 且足够多的另一液体中,待其稳定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 N。(g取10 N/kg,水1.0103 kg/m3 )3xx齐齐哈尔一个李子的体积约为60 cm3,质量约为66 g,若把李子放入水中,李子静止时将_(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一个西瓜的体积为6103 cm3,所受重力为55 N,若把西瓜浸没在水中后放手,当西瓜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N。4xx徐州如图所示,小华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密度计:她选择一根长16 cm的饮料吸管,将一些铜丝从下端塞入并用石蜡封口,使吸管在液体中漂浮时能保持在_方向,密度计在液体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把密度计放入水中,露出水面的长度是7.9 cm;再将密度计放入某液体中,露出水面的长度是7 cm,则此液体的密度为_kg/m3。(水1.0103 kg/m3)5xx广元小强想利用烧杯、一只弹簧测力计和一根细线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小强将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示数如图甲所示,再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N,小石块的密度为_g/cm3。(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6xx襄阳如图所示,当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时,把实心物块缓慢放入杯中,物块漂浮,静止后溢出液体的质量为m1;2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缓慢放入杯中,物块沉底,静止后溢出液体的质量为m2。则物块的密度为_。二、选择题7xx临沂将两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让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减小值相同,则这两个物体必定有相同的()A密度 B体积C质量 D重量8xx黄石在探究“物体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时,具体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甲、乙、丙和丁所示。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最合理的操作顺序应该是()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 D丁、甲、乙、丙9xx青海关于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B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C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D节日放飞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10xx西宁用一只量筒、水、一根细针做实验,来测小木块的某些物理量(木水,小木块能放入量筒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能测木块的体积B只能测木块所受的浮力C只能测木块的体积、质量和密度D木块的体积、所受的浮力、质量和密度都能测量三、计算与推导题11xx天水如图甲所示,不吸水的长方体物块放在底部水平的容器中,物块的质量为0.2 kg,物块的底面积为50 cm2,物块与容器底部用一根质量、体积均忽略不计的细绳相连,往容器中缓慢注水至如图乙所示位置,停止注水,此时,物块上表面距水面10 cm,绳子竖直拉直,物块水平静止,绳子的拉力为2 N。已知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1)物块的重力。(2)物块的密度。(3)注水过程中,绳子刚好竖直拉直时与物体到图乙所示位置时,水对物块下表面压强的变化范围。参考答案对点试题精选考点11平衡大竖直向上23.61063.6105322.51034411035C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G9 N,当物体完全浸没时,拉力F5 N,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GF9 N5 N4 N。由于此时物体完全浸没,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最大,所以浮力最大,故B错误。由F浮液gV排得,物体的体积VV排4104 m3,故A错误。物体的质量m0.9 kg,则物2.25103 kg/m3,故C正确。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压力F下F浮4 N,故D错误。考点21解析 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力,所以同一支密度计在测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都等于其重力;由浮力F浮液gV排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越大,液体的密度液就越小,即甲乙。2解:(1)此时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1.6103 Pa。(2)由pgh可得,液体的密度:0.8103 kg/m3。(3)V排V物30 cm210 cm300 cm33104 m3,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V排0.8103 kg/m310 N/kg3104 m32.4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GF浮5 N2.4 N2.6 N。中考试题精练11.21.2227.23沉底554竖直等于0.9103 解析 密度计漂浮在水中和某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其重力,设吸管的横截面积为S,则有F水浮F液浮,即水gV排水液gV排液,即水gSh水下液gSh液下,即水h水下液h液下,即1.0103 kg/m3(167.9)102 m液(167)102 m,解得液0.9103 kg/m3。522.46.解析 物块漂浮,静止后溢出液体的质量为m1;根据物块漂浮和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1G物G排,即m1gm物g,则m1m物。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2m2g;又因为物块沉底,则F浮2gV排gV物,即m2ggV物,可得:V物,物块的密度物。7B8.D9.A10.D11解:(1)物块的重力Gmg0.2 kg10 N/kg2 N。(2)由题图乙可知,注水后长方体物块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浮力的作用,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长方体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GF拉2 N2 N4 N,由F浮水gV排得,物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4104 m3,因物块浸没在水中,所以物块的体积VV排4104 m3,物块的密度0.5103 kg/m3。(3)当绳子刚好竖直拉直时(此时绳子上无拉力),物块处于漂浮状态,所以,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G2 N,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物块下表面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F向上F浮2 N,物块的底面积S50 cm25103 m2,则此时水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强p400 Pa;由VSh得,长方体物块的高度h0.08 m,由图乙所示位置可知,物块下表面距水面的深度hhh上0.08 m10102 m0.18 m,则此时水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强p水gh1.0103 kg/m310 N/kg0.18 m1800 Pa,综上所述,水对物块下表面压强的变化范围为400 1800 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