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6质量和密度含解析.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67037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6质量和密度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6质量和密度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6质量和密度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6 质量和密度一、单选题1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cm,体重60kg,他的体积约为A. 0.006m3 B. 0.06m3 C. 0.6m3 D. 6m3【来源】福建省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点睛: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知道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是解答的关键。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液体的密度: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A. 只有和 B. 只有和 C. 只有和 D. 只有和【来源】xx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容器质量相等,容器内的液体质量也相等,所以总重相等,即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F甲=F乙,故错误;液体的质量相等,由图知,乙容器越往上,口径越大,所以乙中液体体积大,根据可知,乙的密度小,故甲乙,故错误;因为甲乙,且液面相平,根据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p乙,故正确;总重相等,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根据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故正确;故选D。点睛:关键是判断出两液体密度大小的关系,根据图可知,乙液体体积大,而两液体质量相等,所以根据密度公式可判断密度大小,再判断其它就没有难度了。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42B. 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1.8105PaC. 一支新 2B 铅笔的长度约为 50cmD. 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50kg【来源】xx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4对下列图象中的物理信息描述错误的是( )A.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B. 该物质可能是水C. 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D. 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度52.3)可以使用水银温度计【来源】广东省深圳市xx年中考物理真题【答案】DD、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达-52.3,而水银的凝固点为-38.3,没等到测出当地气温,里面的水银已经凝固了,无法使用。此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图像法是反映物理量之间规律和关系的常用方法,还要明确物理量的真正含义。5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B.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1.5C. 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需1hD. 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10kg【来源】重庆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A卷【答案】A【解析】解A.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左右,故正确;B.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故B错误;C. 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需1min,故C错误;D. 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2kg,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睛: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6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cm,体重60kg,他的体积约为A. 0.006m3 B. 0.06m3 C. 0.6m3 D. 6m3【来源】福建省xx年中考物理试题(B卷)【答案】B点睛: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知道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是解答的关键。7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 C919 大型商用客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制造客机时采用密度大的材料,可以减轻其重量B. 客机在高空受到的大气压强比地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大C. 客机利用电磁波进行导航,说明电磁波能在空气中传播D. 客机机翼表面制作成“上凸下平”形状是为了减小空气对飞机的阻【来源】海南省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A. 根据可知,制造客机时采用密度小的材料,可以减轻其重量,故A错误;B.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客机在高空受到的大气压强比地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小,故B错误;C. 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也能在空气中传播,故客机利用电磁波航,说明电磁波能在空气中传播是正确的,故C正确;D. 客机机翼表面制作成“上凸下平”形状是利用了流速大压强小的规律从而产生升力,故D错误;故选C。点睛:注意牢记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规律,中考中是常出现的题目类型,要能用此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8如图所示,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 长度为3.20cm B. 温度为-1C C. 质量为27.0g D. 电压表为2.5V【来源】山东省济宁市xx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点睛:重点是各种测量仪器的读数,读数时看清楚使用的量程,弄清楚分度值,不要小看了读数,在考试中是经常出现的。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液体的密度: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A. 只有和 B. 只有和 C. 只有和 D. 只有和【来源】xx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二、实验题10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食用油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1)天平调好后,将盛有食用油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添加砝码并拨动游码,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_g;(2)将烧杯中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倒出的食用油体积为_mL;(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为41.0g,则该食用油的密度=_kg/m3(4)若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则食用油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选填“大”、“小”或“不变”)。【来源】山东省潍坊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73.4 40 0.81103 大【解析】(1)由图甲知道,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m1 =50g+20g+3.4g=73.4g;(2)由图乙知道,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是:V=40ml=40cm3 ;(3)根据题意知道,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是:m=m1 -m2 =73.4g-41.0g=32.4g;所以,该食用油的密度是:=m/V=32.4g/40cm3=0.81g/cm3 =0.81103 kg/m3 ; (4)由以上实验步骤知道,所测量的油的质量m是真实的;若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则所测食用油体积V会偏小;由=m/V可知所测油的密度会偏大。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液体的密度的实验,考查了天平的调节与读数、量筒的读数、密度公式的运用,难度不大,是基础题。 11小明要测量木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木块、弹簧测力计(05N),底部固定有滑轮的水槽,细线及足量的水。(g取10N/kg)(1)现用弹簧测力计测木块的重力,如图甲,示数为_N;再用细线绕过滑轮将木块与测力计连接起来,接着往水槽中倒入适量的水,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木块在水中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1.6N,木块的体积为_m3,密度为_kg/m3,本实验滑轮的作用是_。(2)小明分析发现,如果把水换成其他液体,测力计的示数就会不同,于是他把测力计的刻度改成相应的密度值,将该装置改为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原测力计的1.0N刻度处应标注为_kg/m3,该“密度计”的刻度分布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3)若要增大这种“密度计”的最大测量值,可以采取的方法有_(写出一种即可)。【来源】福建省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2.4 改变力的方向 均匀 换用更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换用体积更小的木块,换用密度更大的物块等)【解析】解:(1)图甲用弹簧测力计测木块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4N,则木块的重力G木=2.4N;木块在水中静止时,受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竖直向下的重力G木,弹簧测力计向下的拉力F拉。则F浮=G木+F拉=2.4N+1.6N=4.0N,木块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V排=V木,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木块的体积,木块的密度.本实验中,滑轮为定滑轮,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12(xx宁波)实验室购买了一卷标有长度为100m的铜芯漆包线,小科想通过实验测定其实际长度。他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S为1mm2,查阅资料得知现温度下这种导线每米的电阻值为0.017。(1)利用图甲所示的实物图测出铜导线的电阻。实验中,小科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置于最_端。(填“左”或“右”)。小科通过移动滑片P,测得多组数据,绘制成UI图象如图乙,据此可以判定这卷导线的实际长度_100m。(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小思认为用电子秤测出这卷导线的质量m,利用铜的密度也可以算出实际长度。请你写出这卷导线实际长度L的计算式:L=_(用字母表示)。【来源】浙江省宁波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右 小于 【解析】(1)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在阻值最大处,即滑片在右端;由图象知:,因为每1m的电阻为0.017,所以导线的总长度为;点睛:考查了欧姆定律和密度公式的应用,第一问中根据坐标图中任一个关系图像与网格的交点数据都可以求出导线的总电阻。13小亮同学帮妈妈做饭时,发现茄子飘在水面上。他想:“茄子的密度是多大呢?”他用天平和量筒测定茄子的密度,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1)将天平放在_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_处,当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2)切取一小块茄子,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它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用细铁丝将茄子块压入量筒的水中,并使其浸没,测出水和茄子块的总体积V2.茄子块密度的表达式: _。(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性,用上述方法测出的茄子块体积_,茄子块的密度_。(均选填“偏大”或“偏小”)【来源】山西省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水平台 零刻度线 左 偏小 偏大【解析】分析:(1)使用天平时,应先调节天平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通过调节平衡螺母的位置使天平平衡,天平的调节原则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使用排水法测量物体的体积时,先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然后测出水和物体的总体积,两者之差就是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可以用密度公式求出。(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性,会导致总体积偏小,从而导致茄子块体积偏小,再根据密度公式判断密度;解答:(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当横梁稳定时,指针向右偏,所以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2)用细铁丝将茄子块压入量筒的水中,并使其浸没,水的体积V1,水和茄子块的总体积V2,所以茄子块的体积为,茄子块的密度为; (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性,会导致总体积偏小,从而导致茄子块体积偏小,根据公式可知,体积V偏小,会导致密度偏大。故答案为:(1). 水平台 (2). 零刻度线 (3). 左 (4). (5). 偏小 (6). 偏大【点睛】测固体的密度是初中物理比较基本的实验,本题考查用天平和量筒的使用以及密度的计算,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难点是第三问茄子块密度的判断。14“测量橙汁的密度”实验为了测量结果更准确,下列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用字母表示)A计算橙汁的密度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C烧杯中盛适量的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D调节天平平衡E将烧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橙汁的体积测量橙汁和烧杯总质量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总质量为_g。不用量筒,只需添加一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也可以完成该实验。实验步骤如下:a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0;b向一个烧杯倒入适量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1;c向另一个烧杯中倒入与橙汁等深度的水(如图乙),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2;d橙汁的密度橙汁=_(水的密度用水表示)【来源】广东省深圳市xx年中考物理真题【答案】 DCEBA 61.8 【解析】(1)实验步骤的确定,首先能保证完成测量任务,其次实验过程要严谨,尽可能地减小误差。(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的和;(3)只有天平,没有量筒,可以利用等体积的水和橙汁,称量水和橙汁的质量,根据体积相等列出等式求出橙汁的密度。 【点睛】测量液体密度时,只有量筒没有天平,可以采用被测液体和水的质量相同进行测量;只有天平没有量筒,可以采用被测液体和水的体积相同进行测量。橙汁体积的测量是本实验的难点,巧妙地利用等效替代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5为了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节使橫梁平衡(选填“左”或“右”)(2)用天平称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28.4g;然后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称量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65.6g;把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其示数为_mL。(3)测出食用油的密度为=_kg/m3,比实际密度值偏_(选填“大”或“小”)。【来源】四川省泸州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左 40 0.93103 大【解析】(1)使用前,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2)量筒的分度值是1ml,故食用油的体积(如图所示)V40ml40cm3;(3)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mm2m165.6g28.4g37.2g;食用油的密度为0.93g/cm30.93103kg/m3;因食用油不能全部倒出,烧杯上会沾有一些,测量体积会偏小,故求出的密度会偏大。点睛:(1)天平称量前,不平衡时应调节平衡螺母;调节平衡螺母时要“左偏右移,右偏左移”。(2)据量筒的分度值估测读出示数即可;(3)实验时,把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食用油不能全部倒出,烧杯上会沾有一些,测量体积会偏小,求出的密度会偏大。16小亮同学帮妈妈做饭时,发现茄子飘在水面上。他想:“茄子的密度是多大呢?”他用天平和量筒测定茄子的密度,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1)将天平放在_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_处,当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2)切取一小块茄子,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它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用细铁丝将茄子块压入量筒的水中,并使其浸没,测出水和茄子块的总体积V2.茄子块密度的表达式:_。(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性,用上述方法测出的茄子块体积_,茄子块的密度_。(均选填“偏大”或“偏小”)【来源】山西省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水平台 零刻度线 左 偏小 偏大【解析】分析:(1)使用天平时,应先调节天平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通过调节平衡螺母的位置使天平平衡,天平的调节原则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先快后慢;(2)使用排水法测量物体的体积时,先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然后测出水和物体的总体积,两者之差就是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可以用密度公式求出。(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性,会导致总体积偏小,从而导致茄子块体积偏小,再根据密度公式判断密度; (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性,会导致总体积偏小,从而导致茄子块体积偏小,根据公式可知,体积V偏小,会导致密度偏大。 故答案为:(1). 水平台 (2). 零刻度线 (3). 左 (4). (5). 偏小 (6). 偏大【点睛】测固体的密度是初中物理比较基本的实验,本题考查用天平和量筒的使用以及密度的计算,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易错点是第三问茄子块密度的判断。17小薇同学在测固体密度时,操作步骤如下:(1)在实验室,小微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节 (选填“左”或“右”),使天平横梁平衡。(2)小薇选用了一块小矿石,用调好的天平测它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恢复平衡,则测得的矿石质量是_g。 (3)如图乙所示的量筒分度值为_ cm3,在量筒中装人适量的水,将系了细线的矿石轻放入量筒,如图乙所示,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_(选填“相平”或“不平”),测得矿石的体积是_cm3。(4)实验后,小微发现使用的20g砝码生锈了,由此导致测得的矿石密度会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小薇回家后,想测出家里某个小饰品的密度,她找到家里的电子秤,称出饰品的质量是140g,又借助细线、水、玻璃杯,测出了饰品的体积,她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丙、丁所示,则饰品的密度是_g/cm3.【来源】重庆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A卷【答案】 右 43.4 2 相平 18 偏小 2.8【解析】(1)根据天平的使用规则可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才能使天平横梁平衡。(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所以矿石质量是m20g+20g+3.4g43.4g. (3)由图可知量筒分度值为2cm3, 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未放矿石之前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cm3,将系了细线的矿石轻放入量筒后水上升到38cm3,所以矿石的体积是38cm3-20cm318cm3。(4)实验时使用生了锈的砝码进行测量会使物体的质量偏小,根据密度的公式可知会导致测得的矿石密度会偏小。(5)由图丙、丁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是50g,所以物体的体积V50又饰品的质量是140g,则饰品的密度是2.8g/cm3.18如图是生活中常用的小茶杯,请你在下列器材中选择合理的题材,利用浮力等相关知识设计一个测量小茶杯密度的实验。备选器材:若干个量筒、溢水杯和烧杯,记号笔、足量水(小茶杯可以放入溢水杯、烧杯,但放不进量筒)要求:(1)简述实验步骤(如需将小茶杯放入水中,请明确表述小茶杯放入水中的具体操作):用符号表示有关的物理量。(2)利用测出的物理量写出小茶杯密度的表达式(水的密度用水表示)【来源】山东省威海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1)见解析所示;(2)=水。【解析】根据题意,选择实验器材:除了要测量的茶杯外,选择溢水杯,量筒,水进行实验。(1)步骤如下:溢水杯装满水,使小茶杯慢慢漂浮在水面,溢出的水流入量筒中;记下排出的水的体积V1;再次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将小茶杯压入水中,使其浸没,溢出的水流入量筒中;记下排出的水的体积V2:(2)由以上步骤可知,漂浮时,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即,故茶杯的质量表示为:;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茶杯的体积,即,所以小茶杯密度为:。点睛:要理解此方法测量密度的原理,利用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可以将物体的质量表示出,再将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最后根据得出表达式。19小明要测量木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木块、弹簧测力计(05N),底部固定有滑轮的水槽,细线及足量的水。(g取10N/kg)(1)现用弹簧测力计测木块的重力,如图甲,示数为_N;再用细线绕过滑轮将木块与测力计连接起来,接着往水槽中倒入适量的水,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木块在水中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1.6N,木块的体积为_m3,密度为_kg/m3,本实验滑轮的作用是_。(2)小明分析发现,如果把水换成其他液体,测力计的示数就会不同,于是他把测力计的刻度改成相应的密度值,将该装置改为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原测力计的1.0N刻度处应标注为_kg/m3,该“密度计”的刻度分布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3)若要增大这种“密度计”的最大测量值,可以采取的方法有_(写出一种即可)。【来源】福建省xx年中考物理试题(B卷)【答案】 2.4 改变力的方向 均匀 换用更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换用体积更小的木块,换用密度更大的物块等)木块的密度.本实验中,滑轮为定滑轮,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3)由F浮=G木+F拉可得,若要增大这种“密度计”的最大测量值,可以换用更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换用体积更小的木块,换用密度更大的物块等)。20小亮同学帮妈妈做饭时,发现茄子飘在水面上。他想:“茄子的密度是多大呢?”他用天平和量筒测定茄子的密度,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1)将天平放在_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_处,当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2)切取一小块茄子,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它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用细铁丝将茄子块压入量筒的水中,并使其浸没,测出水和茄子块的总体积V2.茄子块密度的表达式:_。(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性,用上述方法测出的茄子块体积_,茄子块的密度_。(均选填“偏大”或“偏小”)【来源】山西省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水平台 零刻度线 左 偏小 偏大【解析】分析:(1)使用天平时,应先调节天平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通过调节平衡螺母的位置使天平平衡,天平的调节原则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先快后慢;(2)使用排水法测量物体的体积时,先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然后测出水和物体的总体积,两者之差就是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可以用密度公式求出。(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性,会导致总体积偏小,从而导致茄子块体积偏小,再根据密度公式判断密度;解答:(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由图甲可知,指针向右偏,所以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2)用细铁丝将茄子块压入量筒的水中,并使其浸没,水的体积V1,水和茄子块的总体积V2,所以茄子块的体积为,茄子块的密度为; (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性,会导致总体积偏小,从而导致茄子块体积偏小,根据公式可知,体积V偏小,会导致密度偏大。故答案为:(1). 水平台 (2). 零刻度线 (3). 左 (4). (5). 偏小 (6). 偏大【点睛】测固体的密度是初中物理比较基本的实验,本题考查用天平和量筒的使用以及密度的计算,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21现有一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小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水,测出了金属块的密度。(1)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用细线系住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G。_。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为=_(已知水的密度为水)。(2)实验反思:在实验中,要使测力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变化,金属块的体积应该_(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将金属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 大一些(2)由GFF浮,可知要使测力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变化,即要增大金属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应增大金属块的体积。点睛:(1)有弹簧测力计和水,可测出金属块的重力,从而得到其质量,可利用称重法得到金属块全浸入水中受到水的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从而计算出金属的密度。(2)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大小等于金属块受到的浮力,由此根据阿基米德分析解答。22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木块,将其放在水中时,浮在水面上,用以下两种方案测量该木块的密度。方案一:(1)用天平测小木块的质量:测质量前,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则平衡螺母应向_(左/右)移动,平衡后测得小木块的质量为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0;(3)用细针将小木块浸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1,则木块的密度表达式=_。方案二:(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2,如图所示;(2)用一个体积为10cm3的铁块和小木块拴在一起浸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3=90cm3;(3)从量筒中取出铁块,小木块漂浮水面,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4=68cm3,则木块的密度=_g/cm3。对比以上两种方案,误差比较小的是_,理由:_。【来源】江苏省扬州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右 0.6 方法一 方法二由于铁块取出时带有水,使得量筒中的木块和水的体积偏小,即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偏小,木块质量偏小【解析】方法一:(1)测质量前,按“左偏右调”的原则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则平衡螺母应向右调节。(3)木块的体积VV1V0,木块的密度为:;方法二:(1)量筒的最小分度值为2ml,水的体积V250ml50cm3;(2)木块的体积:VV3V2V铁90cm350cm310cm330cm3;(3)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V4V2,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水gV排水g(V4V2);因为木块漂浮,所以木块重力G木F浮水g(V4V2);木块的质量:m木水(V4V2);小木块的密度:木0.6g/cm3;由于铁块取出时带有水,使得量筒中的木块和水的体积偏小,即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偏小,木块质量偏小,根据知,密度偏小,故方法一误差较小。点睛:方法一:(1)测质量前,按“左偏右调”的原则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3)根据表示出木块的密度;方法二:(1)根据量筒的分度值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2,(2)用一个体积为10cm3的铁块和小木块拴在一起浸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3,用V3V2V铁算出木块的体积;(3)从量筒中取出铁块,小木块漂浮水面,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4,用68cm3,则V4V2算出小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木块受到的浮力;因为木块漂浮,木块重力等于浮力;利用Gmg求木块的质量;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小木块的密度;由于取出铁块时带有水,使得木块质量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判断误差。 三、综合题23北京8分钟xx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表演惊艳全世界,同时宣告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短短8分钟的表演却蕴涵着大量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制造”闭幕式上,演员穿着目前国内最大尺寸的熊猫木偶道具进行轮滑表演,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为达到最佳表演效果,需要严格控制道具的质制作团队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和创新,经过反复对比和测试,最终确定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条作为制作材料。最终版的熊猫木偶道具质量仅为10kg装载着大屏幕的机器人与轮滑舞者进行了互动表演,为体现冰雪主题,大屏幕也使用了新技术,让它们看起来像是用冰雪制成的“冰屏”,每块“冰屏”长3m。为保证“冰屏”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冰屏”的整个结构非常精密,卡槽与屏之间的距离达到微米级,经过风洞测试,每块“冰屏”都能承受15m/s的风速,目前我国的“冰屏”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舞台上要求演员衣服轻薄,动作舒展流畅,由于现场气温低至3,为做好演员的保暖工作,超薄保暖服采用了超级新型纳米材料一石墨烯发热膜、演员上场前,需先对服饰内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石墨烯发热膜保暖服可在20的环境中工作4小时,确保了演员穿着舒适和演出成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熊猫木偶道具选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条作为制作材料,除了考虑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外,还因为这些材料_较小;(2)演员在地面上做曲线运动时,受到的力是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3)在对“冰屏”进行抗风能力的风洞测试中,让屏幕正对风的方向,若增大风速,风对屏幕产生的压强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4)在给保暖服内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_能;保暖服通电发热是通过_(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方式增加保暖服的内能。【来源】山东省潍坊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密度 非平衡力 变大 化学 做功(4)在给保暖服内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保暖服通电发热是通过电流做功增加保暖服的内能。 24甲、乙两位同学对“雨滴的下落速度是否跟雨滴的大小有关”持有不同的意见,于是他们对此展开研究。他们从网上查到,雨滴在下落过程中接近地面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滴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与雨滴下落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f=kSv2(其中k为比例系数,是个定值),雨滴接近地面时可看做匀速直线运动。把雨滴看做球形,其半径为r,密度为,比热为c,球的体积为V=4/3r3(注:所有结果均用字母表示)(1)半径为r的雨滴重力为_。(2)在接近地面时,大雨滴的下落速度_小雨滴的下落速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写出推理过程_。(3)假设半径为r的雨滴在近地面下落h高度的过程中,重力对它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雨滴的内能,则雨滴的温度升高了多少_?【来源】浙江省杭州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r3g 大于 推理过程详见解答 【解析】(1) 雨滴的体积为 Vr3,由得雨滴的质量mV r3, 雨滴重力Gmg r3 ;点睛:1. 已知球的体积为V=4/3r3,由Gmg和mV推到出雨滴重力;2. 雨滴接近地面时可看做匀速直线运动,故fG,由此得出速度v的表达式,从而得出v与r的关系;3. 重力对它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雨滴的内能,即WQ,进而求雨滴升高的温度的表达式。四、计算题25如图甲是小明设计的“空气浮力演示器”:将一空心金属球与配重通过细线悬挂在定滑轮上,调节配重质量使二者保持静止,用气泵往玻璃容器内缓慢压入空气,可根据现象证明空气浮力的存在。已知金属球重5牛,体积为5103米3(滑轮和细线的重力、配重的体积及各种摩擦均忽略不计)(1)用气泵向甲装置玻璃容器内压入空气,观察到什么现象可以说明金属球受到空气浮力的作用?_。(2)制作该演示器中的空心金属球,用了体积为5105米3的金属材料求该金属材料的密度_。(3)小明想通过最小刻度为0.1牛的弹簧测力计反映空气浮力大小的变化,他设想将该演示器改进成如图乙所示装置。压入空气前,容器内原有的空气密度为1.2千克/米3,现通过气泵向玻璃容器内压入空气,使容器内空气密度增大到3.0千克/米3,能否使演示器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值大于0.1牛,请通过计算说明_。【来源】浙江省温州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金属球上升(或配重下降) 10103kg/m3 见解析【解析】解:(1)滑轮下所挂金属球和配重平衡,即G球G配,向甲玻璃容器内压入空气后,若金属球受到空气浮力的作用,则金属球对左侧绳子拉力FG球F浮,所以FG配,金属球会上升(或配重下降);点睛:(1)定滑轮下所挂金属球和配重平衡,球受到浮力,对左侧绳子拉力将减小,由此分析会出现的现象;(2)已知金属球重力和体积,由重力和密度公式计算金属材料的密度;(3)由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压入空气前后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再计算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而判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量比较即可。26考古工作者在河底发现了古代的石像,经潜水者测量它的体积约为2m3如图所示,在打捞石像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用动滑轮将石像匀速提升,需要竖直向上的拉力F=1.6104N在没有将石像提出水面前,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水=1.0103kg/m,g=10N/kg)求:(1)石像受到的浮力_。(2)石像的重力_。(3)石像的密度_。(4)若将石像提升了3m,石像受到水的压强减少了多少_?【来源】山东省聊城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2104N 5.2104N 2.6103kg/m3 3104Pa【解析】(1)石像受到的浮力:F浮G排液gV排1103kg/m310N/kg2m32104N;(2)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根据F(GF浮)可得石像的重力:G2FF浮21.6104N2104N5.2104N;(3)石像的质量:m5.2103kg;石像的密度:2.6103kg/m3;(4)石像减少的水的压强pgh1103kg/m310N/kg3m3104Pa.。点睛:(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gV排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2)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根据F (GF浮)可求石像的重力;(3)根据m 可求石像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出石像的密度;(4)已知h3m,根据pgh可求石像减少的水的压强。27“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体积约为30米3,空载时质量约为22吨,最大荷载240千克。(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2)若“蛟龙号”某次满载时下沉是采用注水方式实现的,则至少注入多少立方米的水?(海水密度取1.0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来源】浙江省杭州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1)2.2105N;(2)7.76m3。点睛:(1)根据浮沉条件求出“蛟龙号”漂浮在水面的浮力。(2)根据满载时浮力、重力的关系求出注入的水的质量,再由密度公式求出满载时注入的水的体积。28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核中,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容器(不计容器壁厚度),内有12cm的水(如图甲),某考生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金属圆柱体,从液面开始缓慢浸入水中,拉力F与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圆柱体下表面距液面为10cm时,系圆柱体的细线恰好松开,圆柱体沉入容器底部(水未溢出)如图内所示(g取10N/kg),求:(1)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2)圆柱体的体积;(3)圆柱体沉入底部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来源】广东省深圳市xx年中考物理真题【答案】(1)1N;(2)100cm3;(3)1.3103Pa【解析】分析:(1)根据图象分析出物体的重力和完全浸没时的拉力,根据公式 求出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2)根据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V排,就是圆柱体的体积;(3)根据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液面上升的高度,然后求出液面最后的高度,在根据就可以求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解答】解:(1)由图像知,当h=0时,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圆柱体的重力,即G=3N,当h5cm时,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此时圆柱体完全浸没,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2N,则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2)圆柱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圆柱体完全浸没,所以圆柱体的体积是;答:(1)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是1N;(2)圆柱体的体积是;(3)圆柱体沉入底部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点睛】本题是一道有关浮力知识的计算题,同时涉及到了有关固体压强和密度的计算,能够通过图像确定物体的重力和浸没时的浮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问中关键能分析出液面的总深度,这是此题的难点。29某新型建筑材料既防火、防水还保温,这种材料的密度为0.3103kg/m3。(1)如果将这种材料制成长0.4m,高0.1m,宽度如图所示为_cm的实心砖块,则此砖块的体积和质量分别是多少_?(2)此砖块对水平地面的最小压强是多少_?(g取10N/kg)【来源】江苏省扬州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25.00 0.01m3、3kg 300Pa点睛:(1)因为物体的一端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物体另一端点所对应刻度尺示数就是物体的长度;由题意得:1厘米被平均分成10个小格,每个小格是0.1厘米,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根据mV求质量;(2)根据p求压强。五、填空题30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如图所示,液体的质量为_g,依据公式=_,液体的密度为_g/cm3。【来源】广东省广州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21.20 1.06【解析】解有左边的图可知注射器的质量是18.29g,由右图可知注射器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9.49g,所以液体的质量是39.49g-18.29g21.20g,根据密度的公式可得液体的密度为1.06 g/cm3点睛:有电子秤的两次示数只差可以求出注射器中水的质量,又知道注射器中水的体积所以根据公式可得液体的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