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65910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能力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2、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家乡的热爱的感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教学难点】解读文本,品味经典。【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1 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2 了解汪曾祺的写作风格。教学过程一、导入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纪念谁?既然端午节如此有意义,那么,我们家乡都有哪些过端午的习俗呢?你的端午节又是如何度过的?我们今天来学习的一篇关于端午的回忆性文章,板书:端午的鸭蛋简介作者:汪曾祺(),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二、读文本1、思考作者汪曾祺家乡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有哪些风俗?其中哪些是高邮所独有的?明确:共有7种(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帖五毒、帖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其中吃十二红为当地所独有。板书:第一段 端午的风俗2、朗读第一段中描写“十二红”的片段结合上下文,思考作者特意写这么一件当地独有的风俗,用意何在?明确:引出文章的核心家乡端午的鸭蛋板书:第二段 家乡的鸭蛋3、朗读第二三自然段(个别朗读与齐读相结合)思考: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板书:多(鸭多、蛋多) 好(质细而油多) 名满天下奇(盛产双黄蛋)4、作者对家乡的鸭蛋情有独钟,表达什么样的思想?(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三、品语言作者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融入它独具特色的文学语言之中,汪曾祺的语言特色可以归结为:板书 口语化 文白夹杂 富幽默感 方言 雅俗共赏请同学们找出体现作者上述语言特色的句子(教师可各举例二三)四、谈乡情1、文章四五两端写的是什么?挂鸭蛋络子,蛋壳装萤。板书 家乡端午的鸭蛋2、同学们,小时候的你是否更爱过端午节?或者更爱过其他传统节日?童年因为纯真所以美好,而美好的一切总是藏在记忆的最深处,最容易被人们想起,被人们怀念。同样,汪先生长篇叙写这段童年过端午的记忆,正是因为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已经深深植入作者的心灵,无论他走到哪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总会时时萦绕,不曾散去!五、随堂练笔写写福州或你故乡的一种小吃,或记述一种特有的风俗。在字里行间融入对家乡的热爱,注意运用不同风格的语言,不少于两百字。板书设计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行文 语言 家乡端午的风俗 口语化 富幽默感 家乡的鸭蛋(多、奇、好)名满天下 文白夹杂 雅俗共赏 家乡端午的鸭蛋 方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