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阿里山纪行》同步练习 苏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65453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阿里山纪行》同步练习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阿里山纪行》同步练习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阿里山纪行》同步练习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里山纪行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三、课文第7小节中引用的唐诗“入云深处亦沾衣”是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_四、歌曲高山青在本文中起什么作用?_五、阅读下面的几段文字,完成文后的练习(一)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1“不知谁哼起高山青”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_2“整个游程”是指_。3“仿佛能揉出浓汁”中的“仿佛”是_意思。4作者在整个游程中并没有看到“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为什么还要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_(二)西湖漫笔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在冷泉亭上小坐,真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琮琤,平稳处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然感觉路旁的树莽莽苍苍的,似乎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喜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表现出茁壮的生命力。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从花港乘船而回,雨已停了,波亦如镜;远山青中带紫,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1本文凝聚笔力,着重描写了_。2“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作者对这种绿,有什么特别的感受?_3在文中加线的五句话中任选一句,就形象、语言和写法等方面有重点地欣赏评点。答:第_句,欣赏评点:_4“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这句话是从文中的第一小节中抽出来的,请问它应放归哪一处( )A B C D(三)住进富阳宾馆,推窗一望,思慕久矣的富春江就在眼前,顿时欣喜泉涌。时当中午,从稀淡云层中射出的阳光不能朗照,江面似蒙上一层轻雾,显出一副慵睡未醒的模样。富春江古有“第二漓江”之誉,她的特点是山水相映,江宽流缓,在这里望江远眺,正好领略其轻裘绶带之美。入富阳登上鹳山,立在江畔大石崖上静静地注视,则就可以细察她的一颦一笑了。清澈的江水徐徐流淌,水浅处沙滩隐约可见,两岸沙丘小山宛若装饰的屏障,那从容驶行的船只似在徜徉散步,其实它是机动的,惜乎不能再见到富春帆影了。登鹳山当然还为访“都”。这次是由郁达夫孙女郁嘉玲陪同前往的,她容颜酷似乃祖,性格亦坦率真诚,以仰止之情娓娓讲述祖父在南洋抗敌遇难的经历。我们瞻仰了“双烈亭”,这是为追念郁华、达夫兄弟而筑,叶浅予为这对以血殉国的贤昆仲所制作画像,镌之碑刻,虽寥寥几笔,却神情毕肖,非知己不能如此得其神髓。达夫故居是一栋二层楼房,它所贮藏的英烈业绩,当与富阳山水永存。虽则大节嶙嶙的忠骨并不埋于此间青山,可这富阳的人文之美当是十分绚烂壮丽的。山水总是寄寓人情。唐人吴融诗云:“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我从富阳到桐庐,一路览胜,就充分品味到“水送山迎”的情趣了。这条途径,车子几乎是跟富春江的流向平行的,一出富阳,向西偏南行进,它在群山之间时而露面,时而遮颜,觉得富春江始终陪伴在我身边,为我倾诉旅情。这浙西的山也真多,诚如郁达夫所描写的“峰岭并不成重,而包围在汽车周围的一带,却呈露着千层万层的波浪”。1富春江古有“第二漓江”之称,富春江位于_。漓江位于_。2富春江的自然特点是_。3文中能体现富阳人文之美的事物是_和_。4景语都是情语。下列描写能体现作者什么心情?(1)立在江畔大石崖上静静地注视,则就可以细察她的一颦一笑了。_(2)它在群山之间时而露面,时而遮颜,觉得富春江始终陪伴在我身边,为我倾诉旅情。_【参考答案】一、不是漂流江上,而是白帆与江水融合为一体,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二、说明两岸人民的心是相通的。三、张旭的山中留客四、歌曲高山青是本文的内在线索,起到彩线穿珠之效。五、(一)1这一句与文章开头唱高山青相呼应,以歌起,以歌结,首尾呼应,浑然一体。2游阿里山3好像4作者游阿里山不尽然是为了看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言外之意,也是为了欣赏阿里山的美丽风光;作者在整个游程中,确实看到了如画的阿里山风光,并为之陶醉,他的赞美出于肺腑;“一方山水育一方人”,看到了山水之美,也等于看到了阿里山姑娘之美。(二)1西湖的绿2感到蓬勃的生机和茁壮的生命力。3略4C(三)1浙西 广西 2山水相映,江宽流缓 3“双烈亭”达夫故居4(1)对富春江美景的喜爱之情。(2)视富春江为旅伴的感激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